事实上,这些天里,后宫出现了不少传闻,譬如说马贵人小时生过一场大病,嫡母使高人占卜,说她将来子嗣艰难,但若抚育他人子得力,必然贵不可言;又譬如说春秋时楚王之息夫人未和前夫一起殉情,而是辅佐楚王成为一代明君……
宫中传闻素来极多。然其他传闻不过传出几日,便遭皇帝明令禁止,追究罪责,惟有这些传闻,却几乎是在刘庄眼皮子底下愈演愈烈。有心人稍一思索便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除此之外,在刘庄的暗示之下,马家还为马玛丽修改了族谱,将她这个母不详的庶女直接改到了马廖那早死的母亲名下。马廖母亲亦被马家以正室礼重新写入族谱。从此以后,马玛丽不仅变成了马家嫡女,还有了三个在外面帮衬她的兄长。
阴太后不是笨人,自然看得出来,种种情形,除了为扶马贵人上位之外,别无他解。
“母后!”刘庄万万没有想到,阴太后竟然这么好说话,他准备了一大堆的说辞,居然全用不上了。
“儿子惭愧。”他最后说道。
“娶妻娶贤。马贵人的贤德,哀家自然是有数的。”阴太后慢慢说道。
其实她心中,曾经打算立侄女阴姬为后。但时移事易,在短短的三年中,随着阴识阴就的相继离世以及阴丰杀公主的事件,阴家已经不复先前之鼎盛。刘荆本来大概是会支持阴姬为后的,此时却自顾不暇。而马家的反对势力,梁窦两家已经在刘庄的连番打击下衰败凋零,就连一向死板守旧、嫌弃马玛丽出身的朝中老臣,也被换过了一茬……
三年之中,局势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固然是因为阴丰连累父母宗族、阴识老迈离世、朝臣各有微小过错、刘庄急欲总揽权柄,可若说这一切都与马玛丽的册立之事无关,阴太后是不相信的。
偏偏马玛丽一脸纯白无辜,一派贤良,待人接物没得挑剔,连阴太后自己都相信她确实没有多说过一句话!
可是,不用她开口,刘庄已经抢先将诸事安排得妥当。这份情意,阴太后看在眼中,又怎忍心拂了儿子心意?
“你想立马贵人为后,那就立吧。哀家如今只想知道一件事,”阴太后眼睛死死盯住刘庄,“你妹妹的死,确实和你及马家没有半点关联!阴丰事先也未受到任何人的挑拨!”
“没有!”刘庄连忙道,“儿子身为一国之君,连荆弟那样的,都不忍下重手,更何况是绶妹?”
“既然如此,哀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阴太后长叹一声,说道,“马贵人的命真好。”
刘庄不敢说话。他知道这是决定成败的最后时刻。
事实上,他也觉得马玛丽的命真的不错。支持立阴姬为皇后的呼声太高,若不是阴识病重离世,阴丰突然杀了公主,犯下大错,他也不敢执意要按律追究,致使一向骄纵
蛮横的阴就自杀谢罪。同理,窦融一向谨慎,颇得先帝倚重,若不是窦林确有失职,他也不好借题发挥,接连以圣旨斥责,逼得窦融上书乞骸骨,归家养病,不敢过问朝中事。
而在阴太后的眼中,马玛丽命最好的地方,就是她拥有刘庄这么一个处处体谅她爱她的男人,愿意等她这么多年,煞费心机,抢儿子,造声势,抬身份,为她打压她家政敌。
“立后之事,你不宜开口。”阴太后想了想说道,“否则只恐朝中仍有人聒噪,后宫有子姬妾不服。三年孝期既满,定有人重提立后事。待到朝臣请立皇后时,你只管来问哀家便是。有哀家出面,阴家、秦家、阎家想来便再无话可说了。”
“母后!”这次刘庄真的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多谢母后成全!”
刘庄心中很清楚,无论他怎样煞费苦心,马玛丽除了有宠外,出身、子嗣、资历都有所不足。他的多方努力仅仅能让她在被人质疑的时候有反驳的说辞而已,并不足以服众。只恐诸臣以前朝赵飞燕之祸劝诫,若是他一意坚持,只怕会使马玛丽背上以色媚主的骂名,弄巧成拙。而如果太后亲自出面,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这个时候,刘庄更加忍不住感叹马玛丽的命有多好了。她命好遇到阴太后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太后。若是阴太后一意为了阴家利益,坚持他立阴姬为后,皇帝皇太后僵持之下,再加上马家在前朝毫无势力……后果可想而知。
“哀家还有一言。”阴太后又说道,“建武朝定下的制度,不可轻易更改。你莫忘了后妃之家不得干政。还有马援的案子,是你父皇亲手经办的,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孩儿知道了。”刘庄连忙说道,“玛丽她不会计较的。”
“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后汉书皇后纪》
“二月甲寅,太尉赵憙、司徒李欣免。丙辰,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己未,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后汉书孝明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网上有秀粉为刘秀洗地,说刘秀无愧于马援,理由就是刘秀让马明德入太子宫了。
对此我只能冷笑。入太子宫就算是对军功赫赫的马援的补偿吗?入太子宫就一定能当皇后吗?
史书上写得很清楚,马明德根本不是以选例进的,最开始是服侍阴丽华的侍女,如果不是阴丽华待见她,刘庄也待见她,入宫有什么用?
如果刘秀有意让马明德当刘庄的皇后,怎么会让马家仇人梁松在他死去后辅政?缘先帝意的话,马明德应该在中元二年新皇帝登基的时候就成为皇后了,何必再等三年?
刘秀把马援污蔑成贪污犯,那个时候,贪污犯三代不能为官,这简直是打定了主意要斩尽杀绝的啊!
☆、梧桐雨(六)
尽管有阴太后支持,皇帝本人力捧,然而马玛丽的皇后之位依然不是那么稳当。
想要摆平自光武朝之后日益做强的各路豪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把所有的豪强都当做梁家、窦家那样,一味打击削弱,是不妥当的,很容易被群起攻之。
皇帝为了安抚光武中兴时候的各路功臣,想出了立云台二十八将的法子。对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命人图画二十八将,悬挂于光武帝日常起居的南宫云台,二十八将以邓禹为首,又加了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四人,合三十二人。
东平王刘苍见了画像名单及排位,不禁觉得奇怪,提醒皇兄道:“何以不见伏波将军马援?”
光武朝功臣众多,原本刘庄是打算排二十八人的,可是后来不得不增加了四个名额,但是还是捉襟见肘,于是索性宣布,皇亲国戚一概不予收录。
但是刘苍寻思着,以刘庄平素对马玛丽之用心,兴许会破例也未尝可知。但是刘庄闻言,只是笑而不语。那笑容仿佛一个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那般,灿烂之极。使得刘苍见他高兴成这副样子,不免猜测:莫不是新皇后给了他什么甜头,或者说了什么话?可是以皇后平日的性子,皇帝殷勤小意,尚且无故生事,如今自家父亲连云台二十八将都没有收录,合该好好闹一闹,作一作,给他几天闭门羹吃,何以反其道而行?
这件事情过了几天以后,刘庄一个人窃喜够了,方拍着刘苍的肩膀说:“你不知道,当日你们都劝着说,她不是良配,叫朕弃了她。如今你们可还有什么话说?便是母后当日,也不免为娘家人求官求爵。古往今来,可曾有她这般不为娘家的贤明皇后?”
刘苍面上称是,心中却老大不以为然,暗想马家在马援死后,树倒猢狲散,朝中连一个肯好好待他们的人家都没有,马玛丽能被立为皇后,完全是出自刘庄的一手扶持,这情况和阴家相比,差太远了。自家母后可是原配,有恩于刘家,又给父皇生了这么多子女,阴识在更始朝就已经是大将军,所以母后求官求爵,求得合情合理,马皇后除了刘庄的宠爱以外,她还有什么?贤德吗?贤德这种东西,还不是皇帝说了算?皇帝若有心抬举,一分的东西,也能夸成十分;皇帝若无心抬举,便是十分的贤德,又怎能为人所知,使得名声在外?
在贤德的马皇后宽容大度颇识大体的提议之下,后宫频频受赏。阴贵人孕育子嗣有功,生出了刘庄的长子和长女。长女刘姬已经在永平二年受封长公主,但长子刘建在刘庄的有意拖延下,迟迟未受到封赏。如今皇后、太子已定,再不册封长子,自然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于永平三年四月,也就是马玛丽成为皇后的两个月之后,封赏众皇子皇女,以长子刘建为千乘王,二子刘羡为广平王,二皇女刘奴、三皇女刘迎、四皇女刘次、五皇女刘致皆被封为公主,三皇子和四皇子因为年纪尚小,遵循建武朝“能趋衣而拜者方可封王”的旧制,未有册封。
“再进几个美人吧。宫里的这些美人虽好,只是有几分审美疲劳。”有一天晚上,马玛丽如是提议道。
刘庄吓了一大跳。他的身子也不是铁打的,偏有一个过分贤良的皇后催着他四处行云布雨,于后宫诸姬妾雨露均沾,已是颇不容易。他猜也猜的到,若是新人入宫,只怕更要劳心劳力。
“你没听说过这句话吗?衣莫若新,人莫若故。”他在她耳边低低说道。
马玛丽闻言颇为失望,只是念及刘庄刚刚卯足力气,替她弄到了皇后的位子,又册立小刘炟为太子,不便过多指责,但是那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已然显现出来。
刘庄看到她这副模样,想了一想,安抚道:“掖庭那边,倒有几个才人跳舞跳得好,要不,朕命人招她们来这里?”
“不必了。”马玛丽却道,“若是被外面人知道了,又要拿这个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