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智慧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生病的智慧5-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家人信佛,我在从医的第二年就开始研习佛教典籍。了解得越深入,我就越发现,佛学中也有心理学的内容,大德高僧有时候就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只言片语就叫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怪不得《法华经》说,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
  还有,佛学中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养生天机(功法及智慧),只在出家人之间代代相传,我们门外人不得而知。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寿的僧人。这些养生天机,哪怕只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就是普度众生的“良药”,足以让大家养生救命。
  我在给人看病时,会把这些佛家养生天机告诉大家。很多人后来告诉我说,得知天机后他们首先破除了“心魔”,没有心理包袱了,对疾病不再害怕了。此时,哪怕有外邪来袭,也不担心了。
  修行就是修健康
  师父告诉我说,佛是一个能量团,修佛是为了从中吸收能量。修到了一定境界,自身的能量越高,越能激发自身的潜能。比如,一个人虽然先天不足,但通过修佛,吸收了其智慧或健康的能量,整个人也会变得很健康。因此,在大医那里,修佛就是寻求健康的能量,就是修健康。
  我还发现医道是相通的。师父说,医道相通,自古皆然。道家养生主要是养性,养性就是调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中医所谓的“*志”是一回事。七情正常了,人体正气十足,哪怕有外邪入侵,也伤不了身体。
  另外,道家养生还讲究顺应自然、饮食有节、适劳逸、慎衣着、节饮食、谨居处、守节操等等。其实,这些也都是医生们告诉病人的注意事项,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少生病或不生病。
  除此之外,道教还有好多比现在的理疗强百倍的养生方法,比如五禽戏、委身法、胎息法、八段锦等导引法。这些养生方法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练它们能打通人体的经络,让我们全身上下气血畅通。气血通了,身体自然就没什么毛病了。
  医武相通的道理最简单也最好讲。通常,人们练武就是为了强身健体,这和中医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说,练武之人通过活动四肢打通了经络,调理了全身的气机,从而精、气、神十足,行走坐卧都有底气。说穿了,功夫里的任何一招一式都是人间妙药。
  古代很多大医也是武林高手,反之亦然,“精武术者精医道”。比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就精通武术,曾运功以一指点穴法治愈了大将尉迟敬德的肩痹风。
  佛武道药四通强体祛病法
  明白医佛、医道、医武、医药四通的道理后,我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治病方法和养生良方——“佛武道药四通强体祛病法”。给病人看病时,我会将佛、武、道中的养生功法及智慧作为“灵丹妙药”,写在方子上,再辅以一种或两种具有相似功效的中草药配方。比如,在后面的章节里,我讲到一个取自少林“四段功”的招式——“罗汉托天式”,就是能打通人体上中下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治疗便秘等症的一个好方法;而辅助配方是“五子润肠膏”,“五子”指火麻仁、紫苏子、松子仁、炒杏仁、炒芝麻。这两个配方我在临床上屡用不爽。
  “佛武道药四通强体祛病法”让我实现了自己对病人的承诺,也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医生转变成了一个善于用“药”的人。如果这些方法能够为大家造福,我就心满意足了。更重要的是,我想让大家破除“心魔”,找回对身体的自信。
  另外,“佛武道药四通强体祛病法”中的30道佛道武养生天机,36种《本草纲目》中的家用中草药配方及50余种药食同源之药,都是疗身心的“良药”,让您不用费心找经络,也不必麻烦看手纹,就能随时随地与健康结缘,为生活添福添运。
  平常我们去医院看病,都是医生开方,其实,掌握本书中的“佛武道药四通强体祛病法”,人人都可以为自己开方。其实,医治我们身体的良药,往往都是最简单、最经济,但却是最有效的。
  

1。 “天天从头想到脚”,参得佛门回春法
适宜人群:病人、术后恢复的人及亚健康人群。
  方法:1。用嘴吸气。
  2。沉气,想象吸入的气像一股山间清泉从头流到脚。
  3。吐气。
  功能主治:调气,使气像“清道夫”一样,打通身体所有堵塞处。
  1998年夏天,我随师父一起去五台山访友,有缘得见殊像寺住持。师父与住持一起谈论佛法,期间谈到九华山百岁宫内的高僧无暇禅师。无暇禅师生活在明代,坐化时124岁,至今身体仍存,有“肉身菩萨”之称。师父问住持:“为什么古代的高僧大德们大都长寿,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呢?”住持笑着说:“这是他们吃斋念佛,戒七情六欲,一心向善的结果啊。”
  住持的回答,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们俗世中的人来说,“一心向善,吃斋念佛,戒七情六欲”恐怕太难了。那么,是否有一些佛门功法既方便练习,又可以帮助无数身体有难的人像无暇禅师一样活到天年呢?
  返老还童的佛家“补药”
  从五台山回来后不久,师父因病不得不切除了右肺的大叶,导致肺气、元气大伤。平日里与他要好的同门纷纷前来探望,有的还拿了冬虫夏草、鹿茸之类的补品,希望师父能早日康复。师父吃了不少补品,却没什么作用。一时间,大家都很着急。
  一个月后,出差回来的我去探望师父,发现他原本苍白的脸上重现红润,看起来精神也好多了。我不禁大为惊讶,问师父吃了什么灵药。师父说:“这都是‘佛门回春法’的功劳啊。”原来,他的师弟,一个和尚,听说他生病后,将这个办法传授给了他。师父坚持练习了一个月,身体眼看着好了起来。
  坚持此法11年,至今师父依然声音洪亮,身体硬朗。闲暇的时候,又能与我们一起切磋武艺了,兴致所至还会一试身手。谈到自己的病,他高兴地说:“这简单的功法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让我返老还童了。”
  师父得病的经历,唤起了我以往的思索。我一直在想,让师父身体痊愈的这个“佛门回春法”是否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基础养生*?它是否可以使人们有病时得强力辅助,无病时养神护心呢?我能否用这个办法,就可以使人们免除吃药打针、寻医问药的麻烦?
  当我把这些想法都告诉师父后,师父非常赞同:“这个方法疗效非常好,如果你在看病之余,能够把‘佛门回春法’传授给病人,就是在普度众生啊。”
  说到这里,一定早有读者耐不住性子,问这到底是什么功法了,怎么去练呢?
  别急,大道至简,“佛门回春法”的练习非常简单:先吸气,想象“气”像山间的一股清泉一般,从头顶向下,流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沉气),最后流至大海(脚);再低头闭嘴,用鼻子将气呼出(吐气),一次循环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中,气从头顶“走”到脚上,所以,我又称它为“从头想到脚呼吸法”。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呼吸*有如此神奇的疗效呢?下面,我结合人体经络,给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
  “佛门回春法”的修炼方式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体内有毒排不出去,堵塞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而产生的。用“佛门回春法”沉气时,想象气到达五脏六腑,充盈我们的整个身体,犹如“清道夫”一般,将身体内所有不通之处的毒冲出去,“通就是补”,功效自然神奇了。
  沉气时,气从头到脚,依次打通百会穴、膻中穴、气海穴(四指并拢,取脐下三寸处,又名丹田穴)、会阴穴、涌泉穴五大人体要穴,一气贯通,自然能让身体强壮起来。
  记得刚学会“佛门回春法”时,我教一个患顽固性打嗝的病人练,他练了没多久,很快就好了。打嗝的原因是胃气不通畅(不降),而“沉气”时恰好可以降胃气,调整气机。
  此外,还有一个做生意的老板,才40岁就患了阳痿,来找我开些壮阳药。我说不用,坚持练习一下“佛门回春法”吧。他回家后练了不到一个月,就高高兴兴地来找我说:“好了,好像又回到了20多岁的时候。”
  为什么练“佛门回春法”有这样显著的效果呢?中医认为,像阳痿或者早泄这些男人的难言之隐都是由于肾中的元气亏损所致,而练习此法能强壮肾中精气,坚持练习,各种症状自然都会明显好转。
  诸如此类的病例积累起来都可以编成一个小册子了,仅我周围,就有数不清的人见证了“佛门回春法”的神奇功效。
  用意不用力,修成金刚不坏身
  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练习时,可能要到3~4天后,我们才能慢慢学会“沉气”,但只能“沉”到气海处。一两个月后,气就能“沉”至会阴穴、涌泉穴了。如果“沉气”过程中感觉某一部位隐约作痛,说明那里的气血不通,有问题,而坚持练习就会缓解直至消失。
  “沉气”时一定不要憋气,否则变成“从头憋到脚”就不对了。“佛门回春法”的关键在于用意而不用力,专心去想,这样就不会因憋气而面红耳赤,导致气不能下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实际上,“佛门回春法”可随时随地练习,您想练就练。只要是在空腹状态,一天之中总能抽出几分钟来练习。
  俗人不知的养生三昧——嗡、嘛、
  透彻了解“佛门回春法”后,我才知道,原来它源自普贤菩萨的养生三昧:嗡(weng)、嘛(ma)、吽(hong)。普贤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峨眉山是其道场。“嗡”“嘛”“吽”是梵语音译,据说是一切咒语之王,无论念什么咒语,开头加上“嗡”“嘛”“吽”,一切不能办成的事情就能办成。
  结合到养生上,只要不断诵读“嗡”“嘛”“”三个字就能养生祛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