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连一笑而过的感觉都难再有。
比如周星驰和王晶先后拍摄的同是用丑女为噱头的《食神》和《猪扒大联盟》。前者虽然只有一个莫文蔚扮演的“双刀火鸡”,却远比后者出现的四个怪型丑女(其中也有莫文蔚)来得神采飞扬,令我辈印象深刻。细究起来,《猪扒大联盟》的问题不是出自演员及造型身上,而是身为编导的王晶和劳剑华只将“丑女”作噱头,并不认真刻画角色、铺排故事,以至人物形象苍白浅薄。与之对照的是《食神》中的“火鸡”被施以浓墨重彩,外表内心皆是戏,角色性格丰富立体,尽显“丑女”真性情。
无可否认,王晶的多数喜剧确实好笑,娱乐性亦十足,但若从中找出些如《喜剧之王》那种包含爱情与励志的共鸣感动,则肯定会徒劳无功。他最擅长的是大洒狗血的整蛊恶搞,逢有至情至性的情节人物却多是点到即止,不作重点渲染。……王晶似乎始终以游戏态度对待喜剧电影,只想不负责任的疯狂戏谑一切,不肯投入半点真诚令自己的喜剧有血性、有灵魂、有情调。因此,浪漫爱情到他手中会搞成花样百出的“追女仔”,底层小人物的励志奋斗喜剧他只能选择回避。这大概是王晶与周星驰两人在喜剧创作上一项不可忽视的差距。
三、正剧太过火
周星驰的过人之处在于喜剧领域,王晶虽然涉猎广泛,但大多是搞笑、枪战、打斗、赌博等类型的什锦拼凑,真正的剧情片却非常少见。他以赌片成名,1989年的《至尊无上》和《赌神》尽管开创了90年代赌片潮流的滥觞,却并非日后周星驰主演《赌侠》、《上海滩赌圣》那样的拼凑喜剧,反而是极重剧情铺排的正剧。不过,《赌神》依然有太多的搞笑成分,倒是《至尊无上》堪称王晶最早亦是最标准的正剧。除了赌桌上悬念迭起的对决令人屏息外,该片亦受到吴宇森《英雄本色》的影响,重视对兄弟情义的渲染,其惨烈感人程度在王晶电影只此一家,可惜仍嫌过火。
纵然王晶收起笑脸拍摄严肃的剧情片,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许多诙谐因素,只是已相当收敛。不过,王晶拍煽情戏却从不懂得克制,总是用力过度,多数时候甚至和他的搞笑片一样,为煽情而煽情,令观众极不舒服。好像《新英雄本色》和《龙在江湖》都借虐待儿童来残忍煽情,前者刘青云的“女儿”先受到非人的虐待,不久又惨遭毒手;后者刘德华的“儿子”则被恶徒硬生生挖去双眼;王晶将这些残忍细节逐一展现,还用尽篇幅渲染身为父亲的痛心疾首,或许很容易激起观者的同情心,但如此刻薄冷漠的不择手段却实在不够高明。可惜王晶从不这么想,反而自以为得计,2000年执导的《笨小孩》更加变本加厉,以痴呆弱智者的生活为题材,大搞亲情、爱情及社会认知的煽情调调儿,但因渲染手法过度,为煽情而煽情的人工痕迹明显,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其实对于拍惯商业片的王晶而言,过度的商业计算难免会影响真情实感的细腻表达,这种创作上的缺憾在王晶的早期作品中或许并不明显,越到后期才越发严重。最突出的例子是《黑白森林》,节奏明快、剧情紧张,精妙设局与枪战场面各擅胜场,尽显王晶拍警匪枪战片的举重若轻。不过,若涉及到刻画男主角身陷“黑白界限与杀父之仇”的内心煎熬戏份,便交代得草率单薄,很难给观众以悬念及共鸣。比如王晶近作《性感都市》,虽然宣称展现都市女性的情感故事,实际却偏偏见不到动人的感情演绎,一切都如蜻蜓点水,不作深入刻画,只求让观众看得轻松娱乐,不必共鸣感动。其实将情感戏做成快餐品才是王晶制作电影真正秉承的营销策略……
百年孤独:邵逸夫影坛得失奇录(1)
邵逸夫已过百岁高龄,大名广播四海,“90后”应该熟悉校中的“邵逸夫教学楼”,“70后”和“80后”则是看着TVB剧集长大,怀旧一族更对邵氏电影青睐有加。
邵逸夫的成就当然不仅限于电影,但邵氏家族却是中国经营电影产业最久的私有企业。邵氏兄弟四人,自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开创“天一”,后经“六合围剿”,转战东南亚及香港,分别经营戏院和电影制作,最终成就一个邵氏影视帝国,期间种种经历波折,着实难以一一尽数。
往事若堪回首,笑骂当然由人。不过,对于硕果仅存的邵逸夫而言,或在性喜索隐的当代影迷看来,邵翁当年的一系列决策手段运作管理,个中得失,于公于私,究竟有无重新审视的必要?抑或今观昔时,是否看得更明白? 不妨管中窥豹,聊做笑谈。
上篇:家族恩怨
得:手足同心
“逸夫”,只是邵爵士的字,他真名“仁楞”。邵氏兄弟都喜欢以字行,譬如大哥“醉翁”,二哥“邨人”。唯有与邵逸夫最亲厚的三哥,虽字“山客”,常用的却是本名“仁枚”。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邵醉翁自任总经理兼导演,邵邨人任会计兼编剧,邵仁枚任发行,还在上学的“小六”邵逸夫则一边读书一边搞外埠发行。
不久,“天一”遭上海同行联合压制,为分散公司风险,邵仁枚独闯南洋寻找商机,19岁的邵逸夫随后会合。两兄弟可谓艰苦创业,初时不辞劳苦奔走乡镇做流动放映的小生意,在南洋华人聚集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专门放映“天一”出品的电影,终于由露天放映到经营戏院、发行,再至设立制片厂专拍马来西亚电影,后来又拓展到做游乐场和舞厅的生意。期间虽经日军侵袭战乱,总算熬过难关,终于在50年代,新加坡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达到鼎盛。
较之新加坡邵氏兄弟越做越火的戏院、发行,主营制作、提供片源的香港“邵氏父子”(初为“天一”香港分厂,后来扩充为“南洋”影业,1950年改组为“邵氏父子”,邵邨人任董事长,儿子邵维瑛任总经理)却因观念保守,发展缓慢。面对强劲对手国泰的全面围攻,邵氏兄弟决定分兵两路,邵仁枚坐镇新加坡,在后方与国泰竞争戏院、发行生意;邵逸夫则返回香港,督阵电影制作,与国泰的香港制片公司“电懋”前线交锋。
邵氏电影早在上海“天一”时期,就奠定了“俗众文化保守主义”的基调。影片多取材中国民间故事、经典名著、通俗小说,尤其满足南洋华人观众念旧之情。对此,邵逸夫不仅坚决执行,而且变本加厉,他回港主持电影制作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斥巨资买下清水湾一块6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开山填海,兴建邵氏影城。同时又从美国重金购买先进电影器材,全面提升邵氏影片的画面音响。
50年代末邵逸夫初到香港便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大刀阔斧的豪爽做派足以让人咋舌。据张彻回忆,邵逸夫曾对他言道,当时他怀里揣着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支票,是以花钱毫无顾忌。此话真假不论,邵氏兄弟的创业气魄却是毫无疑问。不过,后人回忆这段历史,焦点都集中到邵逸夫身上。其实邵仁枚起到的作用亦不容忽视,他不仅坐镇新加坡,为六弟提供雄厚资金支持,还亲自到香港了解邵氏影城进展状况。邵氏电影由“父子公司”改为“兄弟公司”后,邵仁枚更与邵逸夫共同掌管电影制作,《独臂刀》、《金燕子》、《大军阀》等邵氏佳片便皆由“三老板”亲自监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百年孤独:邵逸夫影坛得失奇录(2)
邵仁枚为人老成持重,与雷厉风行的六弟互为补充。据说70年代初“叛将”李翰祥请求重返邵氏,邵逸夫本欲拒绝,若非三哥劝说“咱们争财不争气”,李大导演恐怕就很难“风云再起”了。邵仁枚口才亦出众,当年邵氏常请日本导演来港拍片,名为引进外援,实则偷师学艺。有次新闻发布会,记者据此发问,三老板毫不为难,张口一句“好莱坞也用欧洲导演”就给打发,令一起出席的张彻导演大为佩服。
与邵逸夫60岁之后犹能日理万机的勤奋相比,邵仁枚则乐意放权给兄弟子侄,自己乐得享受奢华生活。当然,富贵不忘善举,邵仁枚还于1957年成立邵氏基金会,常年捐钱赈灾敬老恤贫,并因此获得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赐颁的“拿督”勋衔。邵仁枚的善长作风对邵逸夫影响颇大,80年代后,邵逸夫将“善举”由新马港台扩大到内地,数十亿元的慈善捐赠,不知有多少人受惠。可惜,如今诸般善名荣耀只归邵逸夫一人独享,“最佳拍档”三哥邵仁枚已于1985年逝世,寿85岁。
失:兄弟反目
直至今日,邵氏旗下的TVB每年的重头剧集都少不了“大家族”题材,其实邵氏家族本身的恩怨情仇比电视剧还要精彩,否则王晶也不会拍影射邵逸夫的电视剧《影城大亨》。譬如邵邨人被两位弟弟“杯酒释兵权”,“邵氏父子”与“邵氏兄弟”分道扬镳的跌宕故事就颇具通俗剧的传奇性。
话说邵氏新加坡最强大对手国泰在香港创办的“电懋”短短几年内拍出不少叫好叫座的佳作,打得邵仁枚邵逸夫兄弟焦头烂额,只好苦思良策,多次督促邵氏在香港负责制片的二哥奋起直追,可惜效果一直甚微。被逼无奈,新加坡的邵氏兄弟决定用“釜底抽薪”之计,夺下二哥的制片权。只是,尽管大家都是兄弟,但涉及权力交替,还是怕伤了和气。商量再三,老六和老三决定出钱给老二办一个“六十大寿”,在这个隆重豪华亲切和谐的场合下,提出:“二哥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还是退休享福最好。”
本来二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但问题是这两位弟弟控制着制片资金和发行地区,若然翻脸,自己空有制片权又有何用?想到此处,也只有半推半就,让出制片大权。之后,邵逸夫来港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邵邨人却将旧邵氏片场卖掉,在弥敦道投资兴建邵氏商业大厦,同时收购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