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稿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稿2010-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在我国断然是做不到的,我们这里就只有阿兹卡班的囚徒。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对高中学业好坏的评价就定格在了高考。十年寒窗,苦待今朝。这样的话成就了无数篇高考满分作文

  在我看来,这样的教育是悲哀的。我们忙活了十年就为了一天,关键是万一这一天我们不幸生病,是不是会一病不起。白活了十年啊!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啊!这样想的人也是悲哀的。

  另外一句话是,因为你年轻,活着就更有意思。这样的话到了我们中国一定会被翻译为,因为你年轻,活着就必须要有意义。

  反正我是每天没有意思的去实现教育家口中的意义。中国的教育一定要是强制性的(强制可以,但你得合理啊),强制的作业量,强制的时间安排。

  我的一位老师朋友跟我说过,教育方式有温柔和强制两种方式,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温柔,你就得强制。我估计这话也只适合幼儿园了,我身边的朋友都喜欢温柔的,有的还喜欢可爱的,有特别的喜欢既温柔,又可爱的。就是没听说过谁喜欢野蛮的。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成为妻管严就成了师管炎。

  强扭的瓜是不会甜的,这我知道。强制的教育是不是失败的,这我就不知道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权利的问题
一个学生,多多少少是被侵犯了一些权力的,我们平时不觉得,是因为很多人习惯了。连被侵犯都能习惯,我很难去想这些人会有怎样的未来

  往具体了说。

  在上中学时,学校是明文规定不可以看闲书的,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讲一下闲书的定义。当时我的《水浒传》也被没收,没收的东西不充公就是没没收。狗日的,毕业都没给我。

  你只要用心,就会发现现在教育别人的人是多么虚伪。今天告诉你书是人类精神食粮,明天书多了,又说看书是荒废学业。将书收回。其实这样来回折腾还不如我买了直接送给你。

  学生时代,大家无法追求物质财富,只能追求精神丰富。但是就是有一些老师是那种想看书,只靠坑的人。每次他们想看书就风声很紧。郭敬明,韩寒,铙雪漫,明晓溪这些人都只好生活在黑暗当中。

  这些人,没有书就只能搜。书桌,床铺,柜橱下面都得搜。

  最让我无语的是,即使今天早上他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晚上还可以告诉我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样的话让我奋不顾身的想到。我书桌,床铺下面都给你看了,你难道还想看我的下面!

  另外,二十一世纪体罚学生是不被允许了,所以老师们只好变相体罚。完不成作业的跑会儿,答不上问题的站会儿。总之我不用揍你也可以让你不爽会儿。

  最近几天,我经常因为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而被罚站。我觉得老师会提问学生实在是一件失败的事。失败的是他们提问完了还会告诉你学习是自己的事。既然是我自己的事,你们干嘛还问我。讲完课了学生没记住你所讲的,这只能说明你的授课方式有问题。没让大家对你的所讲述的知识产生兴趣。自然没人去记。你就不要说是别人不努力了,我有告诉你我一定要在你讲课之前好好学习吗?我就是要在考试前一天恶补,不可以吗?

  不是都说了嘛,我们学了十几年,都是为了高考。

形象的问题
我在上中学时有很多同学告诉我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否则不会有女孩子喜欢。我的老师也经常跟我说,看看你的形象,,没有一点学生样。以至于我经常低头看看下面的拉链是否坏掉。

  形象真的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建议大家直接把形不形象理解为搞不搞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很好理解,举个例子说,就是你晚上睡觉把床上的豆腐摊开吃了,第二天还要把它叠成豆腐还给床铺。

  我自始至终都觉得这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

  
  当我穿着跨带背心走进教室时,我的老师跟我讲,一个学生穿的要有学生样,教室里又不是只有男生。

  我可以忍受你不让我穿的暴露,但是我实在无法接受你所给我的理由。

  当暑假的时候,我和L,S光着膀子在K家走廊打麻将,我们的旁边就是蚊子和小A,她们也没有觉得我们耍流氓。

  我不明白为什么学校一定要学生生活在完全脱离社会的状态。

  当我以火云邪神的形象走进理发店时,理发店的阿姨问我在哪里上学。

  我的形象已经完全脱离学校的要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我从某中学附近经过时,我的第一感觉是,现在监狱的人怎么这么年轻;第二感觉是,怎么监狱的人可以自由出入。

  请原谅我的直接,我真的是这么想的。建议那所学校看到这篇日志后,赶紧把学校的校服由青色改为红色或者紫色,否则会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当我看到历届春晚的主持人,某某某某的装扮时,我很难想象他们在学生时代会有怎么样的形象。、

  当你们走进社会时,你会发现,其实没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有学生的形象。

校车的问题
我上学时是骑着单车回家,夏天还好,一到了冬天就罗衾不耐五更寒,租肤皲裂而不知

  后来我做了一次校方提供的车。

  那个车挤啊!挤的不能再挤进去一个人,这是怎样的挤。

  有一次,我和小雅一起坐车,我是直奔后面而坐,小雅也跟着我坐在后面。一坐下去她就由因为回家一脸的兴奋就转变为因为坐车一脸的崩溃。

  糟了,她说。

  我不好意思的看着她,不会吧。

  你想哪去了,我下不去了。

  我看了看过道,除了看见人根本看不见别的。

  没事,我一会儿给你开路。

  行了吧,还得出一身汗。

  这时一个卖菜的声音响起,到下一站的往前面走。然后我就看到小雅在人缝里挤。

  在小雅挤到终点时她冲我挥了挥手。(她的手在无数脑袋之上)

  我下了,伴随她的声音是几声跳车的声音,其中一个人很幽默的说,那姑娘还真以为窗户是用来透气的。

  
  我听谁说过,中国路多车少。我对这个说法是很怀疑的。我感觉中国除了人多,老师多,学生多。

  别的都少。

  尤其是我在等车的时候。

  等了几小时不出现一辆车,出现一辆车又必须是爆满的。

  严禁超载这个规定的实施我是很担心的,因为我家在两站中间,而车在出发时就已满员。你如果不让它超载,我就必须等待。

  
  校车不像宿舍,必须男女分居。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熟人。而我们除了手扶着扶手,身体就是拥抱的姿势。

  那种感觉是何其难受

  这哪里是校车啊!直接换个名字叫《速度与激情》算了。 。。

食堂的问题
曾经有一份香喷喷的拉面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拉面涨价,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师傅说,来碗面。如果非要让我对这碗面有一条评论时,我会对师傅说,可不可以便宜点!

  (上文系作者心声,并非无力取闹)

  
  我刚来学校的那一年,一顿饭一块半就能解决问题

  自从经济危机过后,而如今四块半也不一定解决问题

  中国发展的太快了,以至于学校里的饭已平方的速度上涨

  以前一份菜五毛,现在最便宜的菜一份一元

  而且一元的菜基本上喂我家的狗它都不吃(可能是因为我家的菜有食用油或者酱油的原因)

  并且师傅在给你舀菜的时候一定会把菜勺外面的抖落下来,这样实现菜刚好铺满饭缸底部的标准。

  你看着饭盒里的饭,觉得馒头太多或者菜太少

  前者会饿肚子,后者会超额消费。

  通常情况下我是后者,所以我每月总有几天,腹部坠痛,医生说这是低血糖。

  我哪有低血糖啊,我充其量就是营养不良

  学校里觉得老这样怨声载道也不是个事,于是在食堂门口挂了菜市场里菜的明码标价。意思就是,我们做的菜成本不贵,就是收了一点加工费

  虎振厨师学院说了,厨师,高薪就业,厨师,永不失业。所以食堂里的师傅都一个个肥头大耳的。但你们这些人的高薪业别建立在我们这些无收入,纯消费的人身上啊!

  再说了,你们也不是厨师啊啊,就是做饭的。

  区别厨师和做饭的很简单。厨师们做的饭吃起来有一种油腻的感觉。

  学校食堂里的饭就是水煮的,水煮白菜,水煮土豆丝,水煮番茄。据说这样有利于吸收vc

  同学们吃着这些饭,想着什么时候能改善伙食。同时又很矛盾,因为改善必须得往里砸钱。

  另外,吃厨师抄的菜吃出苍蝇算你运气好。你可以再要一份。

  吃师傅炒的菜里吃出苍蝇只能算你运气不好

  要不倒了不吃,要不再来一份。通常情况下我还是后者,所以我每月又有几天像来了小红一样歇斯底里。

  牌子是挂上了,形式有了,但食堂里觉得管理食堂就像对女人一样,既然做了就要搞大。

  又挂了一个意见箱,意见箱的大小应该经过高层的缜密研究。小的让你不想往里面扔一张纸。

  大家都觉得应该把这种机会让给别人

  于是形式也只能是形式。

  在学校里面往饭卡上打钱一直都是我最头疼的事。

  看到打卡队伍人满为患我就会想到惨绝人寰这个成语,大家像打仗一样为奔赴前线而奋斗,就是很多时候前线无人奋斗。

  所以每次我都会让吧别人帮我充饭卡。

  以至于有人跟我说:“你就不能充一回饭卡吗?”

  放屁!我连打饭都不会你还(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