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次我都会让吧别人帮我充饭卡。
以至于有人跟我说:“你就不能充一回饭卡吗?”
放屁!我连打饭都不会你还(ˇ&;#717;ˇ) 想~让我打卡。
并不是我没有自立能力
只是打饭的时候大家挤来挤去。我虽然身材高大,但力量单薄
我又不是美女,你们干嘛挤我,即使我是美女,我也不让你挤,因为我觉得在不该挤的时候就挤,那样会很疼
青春的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身体不好。每天早上跑完早操就喘粗气。大家都以为他昨天晚上做了不该做的事。
我的这位朋友很受老师欢迎,但是很招别人讨厌。因为在大家都要睡觉的时候他正在挑灯夜读。当我们在讨论蔡依林和李贞贤哪个更好看时他凑过来说,这两人是谁。
在我的这位朋友做题时你问他今年多大,他会连头都不抬的说等会儿再告诉你。
我的另外一位朋友成绩更好,经常是全校第二,他的父母不希望他老做老二,希望他做全校第一。他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早餐时间用于学习,后来是全校第一了,他的父母又希望他做全市第一。他为了实现父母的希望晚餐时间也奉献给教育事业,每天只吃一顿饭,吃起饭来就像《沙漏》中的不要醒。
我这两位朋友都是男的,但是他们从来不做证明自己是男的事,诸如追女孩子。
他们经常说的话有,这个题设计到某某知识,其实这个题用这种方法解更合适。
他们的梦想是考入清华大学,但是你们问他们想考哪个专业,他们不知道专业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就是我的朋友,老师眼中的天才,同龄人眼中的弱智。
他们最近正在研究肥皂的分子式,他们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年了,考上大学了一切都好说,考不上了一辈子都操蛋。
这就是我们90后的青春。孤独,无聊,落寞。伤感
出版商为我们出书,老师为我们出题。学校锻炼我们的应试能力。但是社会又要我们的应付能力。
而我们上了十几年学仍然没搞明白见到外国人第一句应该说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成绩不错的羡慕成绩好的,成绩好的羡慕那些靠老子不用学的。给他们二十万,绝对不会有谁去好好学习。
只要清华北大降一半分数录取,会有人因为考不上自己的理想大学而跳楼。只要别让学费到时候涨两倍,绝对没有人跳楼。即使清华这么干,教育机构也不允许。我们一定要有最高学府,一定要靠分数进这个学府。当然你是周杰伦,李嘉诚的除外。
为什么高考会有高考完了会有那么多的高考状元跑出来谈自己的学习方法。
是因为你们,应试教育的筹码,分数的人质。不管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有用,都要学许多没用的知识,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哎,本应该在心中的热血,它涂在了答题卡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本质不本质的问题
有人说,我写的东西总是罗列现象,没有本质的东西。我只是想跟你说,现象已经够可怕了,你还想要本质。我感觉本质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一大群的弱智。
说实话, 我真的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本质上能带我们带来什么意义。像什么创新人才,素质教育完全是胡扯。
真正有素质的人成绩也不一定好,成绩好的也不一定素质高。
我中学就没什么素质,一下晚自习带领同党整栋楼的搜索美女。(我现在不了,高中哪来的美女)但那时我的成绩好,竟在班级评上三好学生。下来问问大家,都觉得不实际看我有素质,而是给我面子。
如果你还是和我一样不知道什么是本质,你就在百度上搜一下高考跳楼,能出来一整页视频。生命不就是本质吗?教育的本质都NB到会有人去牺牲自己的生命了。
我只是想说,只要上文我所提到得种种想象没有改变,教育是无法改善的。那些整天虚伪的说要给我学生减负的老不死的,我很想问你们,你想没房子了,没钱能买吗?
本质上的成功也不在于我们考了多少分,一个学校有多高的升学率,一个高校有多高的出国率。
鉴于我国教育弊端存在由来已久,我也不盼望中国能出几个诺贝尔了,过分的期望是奢望,但你至少也应该满足我们小小的愿望。
一,高三学生和高一高二的一个表情,别再让我一眼就认出谁是高三的了。(往往面部表情僵硬到面无表情的都是高三的)
二,高中生不长坐疮。(我告诉我同学下面 除了些问题时他们竟然说我大惊小怪)
三,38度以上就别在补课了,真的,没什么效率,空调你又不舍得开,舍得的又不舍得不要钱。(想了很久决定把38改为35,免得现在一些学校校长跳楼)
应试教育也不能太实在,太本质了。
状元的问题
什么时候我听到状元这个名词都会很不以为然的想到,科举制不是废除一千多年了吗?怎么还有它。上了高中后,我彻底明白了。原来现在的高考就是换了名的科考。八百字的作文就是另一样的八股文。
以前九个州才出一个状元,现在一个省一个。翻一本基础知识手册翻到最后都会看到五六年以来的状元,也不管课改不可改。以至于我到现在看到哪个面无表情的人都觉得他是高考状元。
我所见过的状元(当然我没见过几个),都是眼神呆滞,瘦骨嶙峋,行动缓慢,思维模式又挺僵硬的人。
说到这里我不想再多说了,你们只要看一本《等你在清华》,你就会发现,现在的高考状元都有下面的通病。
1。都有说废话的能力,不管是不是有用,也能说的大义凛然。
2。都说做人要有自信,结果高考下来第一个去估分。
3。都说学习方法因人而异,结果他们的方法千篇一律,也就是把知识套一个框学套在框子里的知识,这种废话我想我也能说。
4。有些有读《读者》,《青年文摘》的习惯,问题是上面一篇他们的文章也没有。好像状元们都只会读书,不会出书。
5。总把自己的高中描绘成地狱来成全他们逃出地狱的伟大。
6。男性可能有前列腺发炎的迹象,女性可能周期性的月经不调,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午一直坐到晚上,也难怪高考状元没一个得痔疮的。
7。总在说事之前报出自己的分数,他们的牛B之处就是在旁边附加一句“不要以成绩论英雄”。
8。外表很爱国,至少我见过的都是,也难怪会有人说外表很成绩成反比。
9。写的试卷很整洁,因为这些年不管是政府还是阅卷都在以面取人。
10。总把自己的成功定义在一个门,或者一个园子。
11。没有恋爱能力,除非让课本活过来和他一起爱恋。
12。精于考试但不一定懂什么叫拷贝,精于做题但不一定会*。
13。总觉得他们生活很充实,问题是上文我已经提过他们的前列腺已经发炎。
14。如果没有和他们臭味相同的人,这群人的朋友只有老师,他们最懂得“师者,友也。”
15。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会楞至少三秒,原因可能有三:1。他们在算一道题,2。他已经忘记了你是谁 3。他在想怎么把语言学和道德学结合在一起。
16。这群人最优秀的品质是习惯被老师奴役,如果哪一天老师不奴役他们他们会特不习惯。
17。这群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现在的高中生向他们学习,不用管“四有不四有”,先具备上面的特点。
抱着对这些人的尊敬,我调查了曾经一些状元现在在做什么;真的,他们现在混得都不错,但是很多人都把自己送给了美国,我相信他们有一颗爱国的心,绝对不会为美国奉献什么创新能力。
朋友的问题
我的朋友跟我讲了他们宿舍的人,他知道我在写东西,就让我写些什么,我按照他的思维想象了一下,然后得出结论,这是一屋子的BT啊
我很懒,这里只转述他的话:
A君是一个体育生,此生崇尚暴力,觉得暴力能带来权利,权利能带来金钱和名誉,金钱和名誉又能带来海味和美女。
这样不仅吃着幸福,做着也性福。
此人极爱炫耀,即使像昨天晚上我睡觉没穿*或者从过道里过碰到美女的屁股这种事也可以拿出来炫耀。
这个人有点俗,换人。
B君姓沙,大家都叫他沙B,此人在一部外国文学里出现过——《双面人》
因为此人在女生面前表现的儒雅大方,一副男子气概,一脸我即温柔又体贴的熊样。
但到了夜晚,(因为晚上要回宿舍,《学校规定》男女不能同居,同居都不行,更别说乱居了),脏话比撒哈拉的沙子都多。
干,谁穿了我的拖鞋。
*妈,别他妈说这些几把没有一点意思的无聊的狗屁的东西,我他妈要睡觉。
(我的朋友对这句话很佩服,你妈,他妈,我他妈这种句型全了)
C君是一个帅哥,至少他自己这样觉得,这个人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镜子,并且一定要照到上课迟到被老师轰出教室。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C君的处事风格,因为C君一直很受女生欢迎。为了女生,就得走出去。
另外,C君家里很有钱,每天晚上都会哀声叹气略带神经质的说:哎,我今天又花了一百多元钱。
(当时我的朋友每个月的生活费是三百元,所以C君说这话的时候我的朋友想一脚把他从床上踢下来,可是不行啊,他在我的上铺,踢下来就砸到我了)
我跟我的朋友说: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要学会包容。
我的朋友跟我说:我没有不包容啊,如果我不包容我早就把他们轰出宿舍了。
我的朋友说得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