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稿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稿2010-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朋友跟我说:我没有不包容啊,如果我不包容我早就把他们轰出宿舍了。

  我的朋友说得很实在,但我就是想不明白,他怎么才能做到一个人把三个人轰出去。 。。

家长的问题
我在上中学时经常跟父母顶嘴,说他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后来我认为我错了,是学校的教育出了问题,现在我发现我又错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问题,总不能什么都怪我们的应试教育。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是个问题,我家乡周围就有一些案例。到街上打听打听全是有钱人的孩子,有钱人有一种优越感是肯定的,但也总不至于优越到游走在法律边缘啊!

  最近又流行富二代,我记得中学的时候经常用二代骂人,意思和蛋白质没什么区别。开始我还想,人家有钱你眼红也不至于骂人啊!看看新闻我就不这么想了,有些富二代确实挺二代的。长这么大了,连遵守交通规则这种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都不知道,真是白长这么大了。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富二代的原因,F1也脱不了干系。

  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态度一连错了几百年,那就是溺爱。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到了家长们的眼中都是把他们从那里扶起来。

  我其实很想说,孩子又不是没腿,让他自己站起来,自己都站不起来的话,烂泥是扶不上墙的。

  还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听我的语文老师讲过,有一个学生考到了北京大学,但是没几天被撵了回来,因为他除了学习,洗衣叠被,站队打饭都不会。 这个故事我竟然在中学听了三回,因为那个人竟然被退了三回。

  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孩子成绩好了什么都好,也不管你会不会洗衣,烧火,切菜,做饭。一个家长,往往可以很自豪对一个孩子说,你什么都别管了,就管高考。所以就出现了上文的悲剧。

  不管以前怎么溺爱,这两年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因为家长都把孩子扔进了幼儿园。

  我最近又听说要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他娘谁提的意见啊! 我以前认为幼儿园就是学学画画,唱唱儿歌,弹弹钢琴,吹吹口琴。总之就是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可是看我的兄弟从幼儿园出来,我发现我又错了,他们竟然有作业,他们竟然还要考试。竟然考完了不是ABCD而是按分数班级排名。

  一个什么都还不知道的孩子,就被灌输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从小就养成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不良习惯。这是好还是不好。

  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告诉我,学前教育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公立的幼儿园一学期的学费竟然可以吃到2000,一个农村的有孩子上高中的家庭我估计也就这么点。等到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时候,我估计我会说,原来在中国,履行义务是需要很多钱的,而且履行义务的大多都是有钱人。当然,我也没见过富二代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贡献,除了犯了事麻烦我们的司法机关。

  很抱歉,谈跑偏了。

  一个还未独立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往往有两个极端的认识。太紧;太松。说白了就是我该休息了你还不让我透透气;我该吃饭了你们还在打麻将。

  而往往家庭教育的方式不是因为孩子的表现,而是看他所处的时期。管的松的是因为家里有钱,不让孩子出门的竟然是孩子到了高三。

  我的父亲经常跟我举例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整天抱着书看。开始我还很纳闷,又不跟书过日子,干嘛老抱着它看,现在我可以很平淡的看待这个问题了,因为我的身边竟然有抱着书睡的。

  不管家庭的教育有多大问题,到了高三都不是问题,高三学生和家基本上是隔离的,一个月回家半天也就是向父母要下个月的生活费,那不是家长的问题,那是自己的问题。

自己的问题
寻找出版的日子是很残酷的,经常有一些无知的出版社里无知的编辑告诉我,你的小说有严重的抄袭跟风问题。没有任何价值。

  其实我感觉我是很冤的,从一开始看我小说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原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书名,偶尔看到《通稿2003》的格式,觉得很适合我的发挥,然后我也就有问题,你也不能说我占他便宜,毕竟我又没碰他。   

  我觉得,这真的不是谁模仿谁的问题,这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相同看法,它都是失败的。至于那些说我跟风的人,我很想问他们,你们家住哪啊?一阵风可以刮七年。

  《高考0分作文》也出版了,《反应试教育宣言》也宣了。我们的应试教育被骂得千疮百孔却可以巍峨挺拔的屹立不倒,这是为什么?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再过七个七年,有一本书叫《通稿2059》,到那时你们会不会觉得,他是抄我的。

  《通稿2010》写了三个月,如果不是因为要写作业可能只需要一个月。每篇我都会写于稿纸,写的不好就把它当做手纸。(纸是很贵的,不能浪费)。

  每篇我都读了很多遍,和原来的也有不少改动。所以书还有一个特点是没有错别字,如果你在我的书中发现错别字的话,那证明你买的是盗版的。说实话,我还是希望大家购买此书的时候购买正版,因为正版的和盗版的是一个价位的。少买两盒烟,少吃一顿肯德基,少逛一次KTV,就可以买到。我不是跟你做电视广告,我只是陈述我的书不会太贵这个事实。

  以后可能还会出书,我还年轻,还有许多故事要写,还有很多思想需要表达。但绝对不会出五百元一本的书。我感觉那不是买书,那是卖身。 。 想看书来

三年
(前几天,看以前同学的留言,他们太幽默了,幽默往往和讽刺诗相连的,但他们对我的人身攻击却让我哈哈大笑,笑完又觉得伤感,于是笑着流泪,才发现泪腺可以这么用。)

  二中是我从小到大唯一一所认识三年的中学,他集天时,地利,人和位于县城的最边缘。所以它附近一些刚刚实现温饱的人总想实现全面小康。

  七八个凑成一伙,向过路人所要施舍,我看到后就想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你们干嘛共享,共享不了就要独享,要在旧社会一定会说你挖社会主义墙角。

  我认为二中的建筑是很具有特点的,楼道两旁全是窗户,跳楼摔不死也得扎死。

  我不能说我当初的学校有多不好,因为确实不错,只是宿舍里没有水房,打水要跑到水房。而水房又好像专门为宿管设计,小的可怜。

  你可以看得到一放学洗脚的像百米冲刺一样往水房跑,阵势和打饭时一样壮观。而学校又响应国家号召,停水停电停烟停饭,就只差停课了。

  而我们宿舍111,处在整个楼道的最里面,我经常一不小心就走到旁边的警察局。我们离水房太远,所以脚也懒得洗。没水房当然就没有厕所,而我们宿舍的人和厕所又比较有缘,说白了就是吃学校食堂的东西腹泻,一熄灯就往厕所里面跑,震得整个楼道都响。后来学校硬性规定下来了,说不到11点不能去厕所。三急都要看表,这是多么合理的规定。可苦了我的一位同学,我每天晚上看他在地上徘徊,表情痛苦万分。

  再后来我们的对策是下晚自习一屋子人先不回宿舍,先去厕所排解一下。结果老师查宿舍时一屋子人不在,熄灯后又浩浩荡荡的从厕所往宿舍走。宿舍楼已经锁了门。

  我们拍着,叫着,嚷着开门。楼管开门问我们怎么夜不归宿。

  我说我们不是回来了吗?

  他问我们干什么了,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拉屎,那阵仗,我估计拍出电视剧能把人笑死。

  结果宿管当场就晕了。

  我始终觉得他的晕不能怪我们,但学校还是让我们回家反思三天

  我反思的结果是:现在的老师们拍着,叫着,嚷着学生锻炼身体,结果他们的身体却急待锻炼。

三剑客
中学的时候我和家伟,少浦在一起吃饭,我们三个都是那种花钱如流水的人,但我们的钱就是不像水流水。

  所以每到月底就只能流口水。

  我的胃生来畏惧疾饿,到了没钱的时候就跑到食堂随机性的蹭饭。(我估计初中有很多同学对我的评价都停留在了坑蒙拐骗)。

  家伟这人很怪,每次没钱了就不愿去吃饭。(实际上是蹭饭)

  我觉得他的价值观在这个如此现实的社会是很不现实的。

  
  我和少浦都是那种现实的人,宁愿背负骂名也要填饱肚子。

  而我们所坑蒙拐骗的对象好像也是穷人,因为穷人知道穷人的感觉,那些富人对疾饿就没有感觉。

  少浦这个人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当时古文盛行,少浦就另辟道路,开办贱文。他的贱文曾一度被我们奉为经典。

  至少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没见过谁能把《出师表》改编成*,而且有以一顶万的浪漫主义夸张。或许在未来我也不会碰到像少浦一样敢于挑战权威的人。

  我知道那些人或许对少浦印象不好,但在我看来,他是我在中学时代里遇到的最真实的人。

  做到真实很简单,就是你在看到大家眼中的美女时告诉大家,NO;她胸有点垂。

  少浦从来不是为分数而做题,而是为他所学的知识和被扭曲的现实讨回公道而做题。

  记得又一次一到物理题的家庭电压是250v,本来他算对了,但是他在后面写到:你们家的电压是250还是你是250啊!

  然后他就因为不尊敬出题人挂了。

  还有一次一首诗歌是问“孤篷寒上月”的句式特点。

  他的答案是这么写的——这是我读过的最别扭的一句古诗。

  后来我告诉他这是倒装句。他更加懊恼的跟我说,怎么古代人说话怪呼呼的,一句我爱你非要说成我你爱,凑什么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