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大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英雄大爱-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费劲?
  “很费劲。
  “这就可以回答上次你问的那个问题,夫妻之间的爱情不仅表现在卿卿我我或是朝朝暮暮呀,或者像电视上的有各种表情,外在的。”
  ……对,您是很深沉的。
  “是很深沉的,我理解他需要什么,他也理解我,这是最好的。”
  ……邓稼先去世很多年了,您还在想着为他出书,实际上就是上次您说你们从结婚那天,彼此就有了托付。您对邓稼先的这种深沉的爱,是跟国家的命运、国家的核事业联系在一起了。
  “ 我希望是这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 天上人间情未了(8)
……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那你这么理解就是夸奖我了,我希望是吧。也很高兴你能够理解我们。”
  看着文集中邓稼先的照片,我反复地思量着。照片上的邓稼先穿的衣服还是老样子的中山装,但是他的神态告诉我们,他并不需要自己的爱人给弄多漂亮的、多时髦的衣服。
  许鹿希也一样,甚至在他们聚少离多的28年中,没有得到更多人的祝福,但是她没有怨言。
  你会跟你的爱人分开多久?
  在我知道了邓稼先和许鹿希的故事以后,我曾经给身边很多人讲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也曾经问过许多人,如果你有这样一个爱人,让你们分开很久很久,你会怎样?我得到的很多回答是沉默。我也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许鹿希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从不隐瞒自己终身的承诺:“无论别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始终不变。
  “我通过采访100多人了解了邓稼先的事业。虽然我们分别28年,他又那么快地离开了人世,但是我介入了他的工作,反而感到离他更近了,我感到我们没有分开,我们始终在一起,因为有心的承诺。”
  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跟许鹿希第一次接触,我就觉得她的目光非常地温和,是话语间透着智慧的一位女性。接受智慧之人的启迪,当然是很容易的。
  许鹿希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过去那段不寻常的日子。她用温润的眼光看待28年的分别。但是,毕竟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现实中的困难会磨平所有的浪漫和幻想。
  “我没有怨言,家里这边,孩子和老人是我管,我的工作也干得不错。我理解他,他在1958年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我跟他说‘我支持你!’那年我30岁。
  “从那时到现在,我一辈子都是支持他的。这种支持从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包括我已经是年迈之人而放弃。他是在1986年去世的,因为邓稼先走得太快了,他得癌症的时候7月31号住院,再转过来7月29号去世,他实际上得病以后只有363天,这个时间非常短促,中间做了2次大手术,3次小手术。最紧迫的就是在363天里,邓稼先都在思考和撰写我国今后核武器进展的建议书。他最后的时间非常紧张。算起来,他一生整个的过程,没有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再整理一下还没写完的书稿和论着。所以在他去世以后,从1986年到现在的23年间,我想尽了办法,采访了很多人,只为了了解他,了解他们那一批人!
  “我已经80多岁了,我很高兴我们之间能有这样长久的感情。他对得起我,我对得起他!”
  在采访中,许鹿希曾经多次问我:“我讲这些你能理解吗?我们能沟通吗?”
  不能说我对邓稼先和许鹿希的爱情理解得多么透彻,因为他们的爱是大爱,是超凡脱俗的爱情。但是,至少我可以理解,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爱情与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利益联系起来了。
  他们的爱是高尚珍贵的,是穿越时空的。
  许鹿希说:“让我们的孩子和后代都觉得,这一对夫妻是真正的夫妻。只可惜他去世太早,走得太急。”
  我想,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世间没有特别完美的事吧。
  在人间,许鹿希仍然坚守着那一份永恒的爱情。而邓稼先则在天空中深情地凝视着她,微笑和朝霞相映,目光和阳光相融??
   。。

第十六章 邓稼先和杨振宁(1)
第一个要见的就是邓稼先
  1971年夏天,邓稼先的老朋友、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杨振宁先生从美国经巴黎飞抵上海,自1945年离开祖国20多年后首次回国。在杨振宁先生开出的会见人名单中,第一个要见的就是邓稼先。
  周恩来总理立即将邓稼先召回北京。那是进入夏季后气温比较高的一天,当他推开自己家房门站在许鹿希面前时,许鹿希不禁大吃一惊,她感到自己的丈夫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
  从1958年到1971年,这是一次极不寻常的相见。许鹿希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邓稼先穿着旧灰制服和绿军便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当年那么英俊高大的汉子,如今都有了白头发。
  分别那么久,他们突然见面,彼此相望,谁都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还是邓稼先说话了:
  “家里都好吧?”
  “好好??”许鹿希连着说了几个“好”字。
  这时,许鹿希才回过神儿来。这么久了,一点音信都没有。许鹿希有些不自然地走近邓稼先,想接过他手里的提包。当她的手拉住提包的时候,邓稼先却把提包也抓得紧紧的。分别的时候他们是30多岁,10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都是40多岁的人了,是生疏了,还是人到中年?他们就这样面对面地抓住一个提包,相对无言。
  好一会儿,许鹿希强忍着就要流出的眼泪问:“你回来啦?”
  邓稼先没有回答,只是松开提包去拉许鹿希的手。提包掉在了地上,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刻,泪水在无声地流淌。
  许久,邓稼先才说:“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老朋友杨振宁吗?”
  “记得,记得呀。”
  “他回来了。”
  “那你回来是??”
  许鹿希想问,又停住了。
  她知道,邓稼先的一切都是不能问的。
  邓稼先这时笑着,摇着许鹿希的手说:“给口水喝吧。”
  “我去给你倒水,去给你倒水。”许鹿希说着转身去了厨房。
  邓稼先四周环顾了一下,屋里的一切都没变。
  端着水过来的许鹿希把水递到邓稼先的手上:“再不回来,都快不认识了。”
  邓稼先喝了一口水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的事情慢慢再说,杨振宁这次回来,我们要准备一下。”
  许鹿希记得,邓稼先在她面前多次提起过杨振宁,许鹿希对杨振宁的名字是很熟悉的,只是从来没有见过。
  “杨先生会来咱们家里吗?”
  邓稼先说:“听组织安排吧。”
  那一天许鹿希和邓稼先早早地吃了晚饭,把两个孩子安顿好后,他们就急匆匆地到商店去了。好在他们去得早,商店还没有关门。杨振宁先生虽然是他们的老朋友,但是也有20多年不见了。所以,许鹿希坚持要给家里的床铺买一条新床单,左挑右选,买了条浅灰色带印花的床单。看着这条床单,邓稼先满意地笑了。
  1971年邓稼先与杨振宁那次见面是他们分别20多年后的第一次重逢。也就是那一次,许鹿希知道了邓稼先这次回来是周总理让他接待杨振宁先生。可能是第一次回来的时间太短吧,杨振宁先生1971年第一次回到中国时并没有去他们家,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在友谊宾馆见的面。
  和杨振宁见了面以后,邓稼先又很快回到了基地。
  你要那么做也要碰钉子
  许鹿希说:“1972年杨振宁先生再次回国后,邓稼先接到上级命令回到北京。是因为杨振宁先生的到来,他才能在一年后又回到北京的。杨振宁先生1972年回国那次到我们家来做客了。” 。。

第十六章 邓稼先和杨振宁(2)
许鹿希指着我坐的沙发说:“你坐的这个沙发和你旁边那个沙发,一个是杨振宁坐的,一个是邓稼先坐的,我从1972年一直留到现在,很珍贵。”
  那一天,杨振宁先生在房间里环顾四周后发现屋里没有孩子的床铺,问邓稼先:“孩子呢?”站在一边的许鹿希说,孩子在爷爷家里。
  1972年杨振宁先生在邓稼先家里喝水谈天,彼此都有很多话要告诉对方,也有很多的事情要了解。
  许鹿希说,这两位科学家在一起聊天的感觉非常好。
  我问许鹿希:“什么感觉呢?”
  “就是感觉他们对科学的那种执着吧,非常有意思。我问过杨振宁先生,我也问过邓稼先,我说你们俩谈话的时候,又默契,又幽默,彼此像是从来没有分开过。谈话间,杨振宁先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的思路非常快。
  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了,杨先生说的还是北京话,根本没有变化。他北京话说得非常好,因为他是很小就在北京了。他比邓稼先大两岁,在他面前,邓稼先更多的时候是以倾听的姿态出现的。后来我问过邓稼先‘为什么你们俩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杨先生说话,你怎么不多说话呢’,邓稼先说‘当然了,杨振宁比我大嘛’。”
  许鹿希说,邓稼先不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刚开始她还觉得是不是邓稼先出去了这么久不爱说话了,后来她才慢慢地体会出其中的意味。
  ……您问邓稼先这问题的时候,他们俩都在一起吗?
  “没有,我是随便地问了一下邓稼先。因为他们俩都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插话。”
  ……那您在旁边吗?
  “我不在旁边,因为有时候他们说的我不太懂,尤其邓稼先经常问杨振宁一些物理学或者科学上的问题,问的和说的都比较简单。这个问题现在在国际上做到什么程度了?我们想往什么方向去做,合不合适?杨振宁先生马上就说这个工作在哪个国家哪个研究室,谁谁做到什么程度了,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拐弯的,怎么碰钉子的??因为杨振宁愿意帮助别人,很多实验室的负责人遇到问题,经常给他打电话寻求意见,所以他对世界各国理论物理方面进展的情况非常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