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老人带着一些些食品,来到单独关押阿Q的房间,一个看守阿Q的警察奉命立即摆好了一张酒桌。阿Q毫无思想准备。先是老县长说:“赵阿魁同志,我们给你道喜来了!”
阿Q一惊:给我道什么喜?原来法院判他死刑,他提出了上诉,难道维持原判,要杀头了吗?早先犯人在执行死刑前,都要给他吃一饨美餐,并且说是“道喜”,难道这几个老头是给他“送行”来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二 阿Q九十寿诞(6)
阿Q说:“谢谢你们了,我就要被砍头了吧——最好是枪崩,不能用‘炸子’,可以保个全尸!”说着大哭。
老县长大笑着说:“赵阿魁同志,你胡想什么呀!明天是清明节,是你的九十大寿,我们这几个老哥们给你祝寿来了。”接着钱县长、周教授、吴百万、冯书记各自作了自我介绍。
钱县长说:“赵阿魁同志呀,别人都批判你的性格,说你是什么‘中华民族因袭的的重担’呀,阿Q精神是‘灵魂的病态’呀!是‘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呀,我却不以为然,是你的精神鼓舞了我,不然我就活不到今天了!”
阿Q不解说:“我的精神?我的什么精神?我现在是有罪说不清呀!”
周教授说:“赵阿魁同志!当年鲁迅先生给你作传时,评论家都说阿Q精神是被污辱与被损害的形象,是中华民族因袭的重担。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你的精神胜利法,是在人们遇到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态平衡,一是种心理健康的表现,这是被污辱与被损害人民在无力反抗时,形成的坚强心理!像我吧,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批判斗争,我凭什么挺过来了?就是凭‘这个世界不像话,儿子斗老子’挺过来了!所以我得感谢你的精神支持!”
阿Q对老教授的理论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钱县长又说:“赵阿魁同志!当年我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提着脑袋干革命,结果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反革命’!你说冤不冤!我当时真想自杀!可是一想到你,受了那么多屈辱,还能唱小曲,我就想开了:人的一辈子也许难免要受冤枉的……就活过来了!”
吴百万说:“改革开放之初,我的企业发展很快,由三十元起家,短短三年发展到两千万元的资产……可是由于说不清的原因,转眼成了穷光蛋!那天我爬到之江大厦的二十层楼顶,真想一纵身跳下去,万事皆休。可是我想到了你,想到你在受屈辱时候的心情,我就自我解脱了,没有走这一步!”
冯书记说:“赵阿魁呀,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受的委屈就不必说了。后来我看鲁迅先生为你写的传。按照精神胜利法,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就健康的活下来了。”
这时周教授拿一本《阿Q研究季刊》说:“这是我新写的一篇论文《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积极意义》,这篇文章一发表,引起了全国的震动!”
接着几个老头齐说:“来来来!喝酒!喝酒!为庆祝赵阿魁九十大寿!为阿Q精神,也为周教授的新著,干杯!”
阿Q这才醒过腔来。知道他不是要被砍头,说:“你们说的什么,我不明白。谢谢各位给我贺生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十二 阿Q九十寿诞(7)
大家一起干了杯。
过了一些日子,有谣传:阿Q上诉被驳回,维持死刑原判,不久将要执行枪决的小道消息不迳而走。
谣言传到了未庄,乡亲们告诉他的两个儿子——阿善和念魁,说:“老爷子是活不成了!你们准备去收尸吧,父子一场,收一次尸,也算尽一点孝心!”两个儿子便争执起来。
念魁说:“阿善,咱爸从一个要饭花子把你养大,他死了,收尸尽孝心的事,理应归你!”
阿善说:“你是他的亲生儿子。你一回来,什么好事情爸总是先照顾你。就说这房子吧,你的那个小院盖的就比我高档。收尸应该归你!”
念魁说:“你这个叫饭花子没有良心!没有咱爸救你,你早被野狗吃了!”
阿善说:“你,你,你是亲生,是老大,收尸的事应该是你!”
两人争斗了好几天也没有达成“协议”。
后来,案子“发回重审”的消息又传到了未庄。两人听说:赵思乡要回来结清贷款。只要赵思乡回来说清楚,阿Q老爷子就死不了,把贷款还上,可以无罪释放。兄弟又争着拿着“慰问品”去探监。为了争先见到爸爸,几乎是同时挤进监狱大门,同时捧着礼品跪在阿Q面前,同时哭眼抹泪地喊:“爸爸,儿子来看你老人家了,你受苦了吧……呜呜呜……”
阿Q想:妈妈的,还是有儿子好!
这事在未庄一时传为笑谈。
赵思乡不断来信,说一定回国清算帐目,可是总也不回来。虽然通过外交途径发出了通辑令,但因涉及到许多国际法律问题,赵思乡一直不能辑拿归案。县法院对阿Q死刑判决,省高法认为证据不足,量刑不准,而且许多涉案人员的问题没有查清。可是现实情况又没法查清,多次发回重审,这样一拖又是好几年。阿Q铁窗内的生活,由于受到多方的关照,过得还不错,又有人替他过了90大寿,他已经把监狱当成了家,日子过得倒也心安理得。
又过了一些日子,风云突变,因为本地媒体奉命不准报道阿Q的案件;外地一家晚报,却登出了一篇文章:《阿Q一案的疑云》,文章在叙述这个案件的经过时分析道:这个案件之所以久拖难判,是因为涉及到不少地方官员。现在发生的贪腐大案越来越多,如果放在别人身上,这么一个小案,可能不会引起注意。可是阿Q是名人,全国媒体,纷纷转载,网友的评论如开锅一般热闹。因此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并严厉批示:此案必须一查到底,无论涉及到谁,决不得隐瞒姑息。这个批示,县里看来是不能再拖了,地委和专署觉得自己所管的地方出了这么个大案要案,本来就不是光荣的事,如果再不查清,影响就更为恶劣,连省里也觉得脸上无光。于是立即开会、决议,把阿Q一案又推进暴风骤雨之中。
第十三章 最后的审判(1)
有一天,阿Q正在监狱的院子散步,忽然来了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要审问他。本县的公、检、法中人物,阿Q大都认识。可是这却是一个生人。此人有四五十岁,看气魄是一个公安系统的高干。阿Q一被带进审讯室,他就斥退其他看守人员,既像是审讯,又像是谈话,态度严厉。
公安高干单刀直入地问:“赵阿魁,我问你:你知不知道你犯了滔天大罪,罪该万死,死有余辜!”
这是“文化大革命”中的语言,阿Q自己造反时说的多了,也听的多了。阿Q微微一笑说:“我死过好多次了,你吓唬不了我!”
公安高干说:“你别当‘滚刀肉’,认为谁也不能把你怎么的。现在你的案子,中央过问下来了,有很严厉的批示,都认为像你这样的大案要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你再不可存侥幸心理了,你再采取过去那样的态度,必死无疑!”
只要在本县审理他的案子,他就不害怕,因为他身上拴着好多个“蚂蚱”呢。阿Q一听他的案子引起中央注意并有批示,有几分紧张。
公安高干继续说:“所以这次重新审理你的案子,你得有一个好态度!”
阿Q问:“要怎么个‘好’法呢?”
公安高干说:“我问你:在‘文化大革命’中,先是你造反,迫害革命老干部,后来你反被专政了,你经不起考验,乱咬一气,凡是你认识的人,都咬他们是国民党特务!你制造了两千多人的冤假错案,使他们蒙受不白之冤。只‘文化大革命’的旧账,算起来,你就是死罪!现在我们要老账新账一起算,你是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的!”
阿Q更加紧张了,态度软下来,问:“我该怎么办呀,请领导指示!”
公安高干说:“我问你县里的各位领导对你怎么样?”
阿Q说:“那还用问,恩重如山!”
公安高干说:“你知道这一点就好。在‘文化大革命’中,你制造了那么多冤案,如果当时处理你,把你定成‘四人帮帮派体系分子’和‘三种人’,是足够了。可是县领导考虑你对革命还是有功的,他们格外开恩,给你定了个‘说清楚’对象,你才得从轻处理……”
阿Q说:“明白,明白,我明白!”
公安高干继续开导他说:“赵阿魁呀,我给你指一条路,这次你可要接受‘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关于赵思乡先生的事,完全是你一个人的行为,你再不可乱咬一气了。好汉做事好汉当,你必须一个人把责任担起来!”
阿Q说:“那样我冤枉呀!我做的任何事,都是通过县里各部门领导的呀!”
公安高干说:“你想一想,现在县领导还是关心你的。只要这些领导同志还在本县掌权,你的小命不还是在他们手中吗?你如果乱咬一气,把他们掺合进去,他们有个三长两短,你还有个好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章 最后的审判(2)
阿Q想了很久,觉得有理。问:“你给指条路,我应该怎么交待呀?”
公安高干就此案的主要事实和关键环节一、二、三、四地说了一遍。又让阿Q背了两遍,这次“审讯”才告结束。
过了几天,阿Q一案重新开庭审理。法庭内外人山人海。因为领导有规定,说是“此案涉及国家机秘,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不得入内采访”,引起了一场纠纷。但是还是有个别记者混进了法庭。
法庭内庄严肃穆,审判长,书记员,控辩双方的律师们分别就座。审判开始。……
首先是检察院提出公诉,然后是控辩双方的辩论,如此细节不必细述。
应该说,这次审判异常顺利;几乎是审判长问一条,阿Q对犯罪事实;按照那个“公安高干”给他定下的调子承认一条。阿Q的最后陈述时说:“此案完全是由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