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漱溟心中,父亲“是一秉性笃实底人,而不是一个天资高明的人”。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
梁济于六十岁生日前夕,家里人准备为他祝寿大扫除,他借故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谁知生日前三天即民国七年11月10日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遗书《敬告世人书》中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7因遗书中出现“殉清而死”四字令人费解,有人称他“梁疯子”。逊帝溥仪下诏追赠谥号。早在民国元年,梁济首次向神明、父灵起誓殉清,着手写遗书,稽延六年。见民国后社会道德继续沦丧,甚而变本加厉,故“尸谏”。此为一说。据培恕告诉笔者,其祖父写遗书时,连朋友的生日也未忘记,将准备好的贺仪留在桌子上。他是理智的。而梁漱溟将其父自杀原因归于精神耗弱所致。梁济在遗书中说:“中国每个朝代灭亡都有人或许多人为之殉,清亡无一人殉,这在历史上是可耻的,既然如此,我来做这件事。”
梁漱溟深感:“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亦就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父亲从小对他实施“宽放”式的教育。给其自由,任其“瞎闹”,发现不对,点到为止,完全的启发式。梁漱溟追忆儿时趣事时说:他积蓄的一小串铜钱不见了,吵闹不休。父亲在庭前桃树枝上发现,不斥责,让他去看。梁漱溟见树上有父亲写的小纸条:
“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而忘之,到处向人询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亲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云云。”
梁漱溟到该读四书五经的年龄了,其父不使其读,而令其学习《地球韵言》。青年的梁漱溟拒绝家中提婚要求,想出家当和尚,其父虽不以为然,但也不明示反对……梁漱溟在处事做人上深得其父精髓,十七岁时,梁济赠其两个字“肖吾”。民国以后,父子对时政见解的分歧日益增大,但父亲只表示自己的主见而已,对儿子参加革命活动并不加干涉。梁漱溟年轻时因考虑人生问题不得其解,多次想自杀,而自他父亲自杀后,他倒看重自己的生命,坚信在完成复兴儒学使命之前不能死,不会死。
梁漱溟一生前后相隔约十年娶过两位夫人。“在父亲的生活里,家庭生活始终不重要,无论是第一个或第二个配偶都不重要。我料想,如果他回顾一生,会对她们俩人觉得歉然。”次子梁培恕如是说。
其元配夫人黄靖贤是家庭妇女型,经友人介绍于1921年结婚。育两子。由于文化差异,两人感情平淡。1935年黄因难产去世,客观上使梁漱溟“以有爽利的身子,容我全副精力服务于社会”。本不拟续娶,将两个儿子先后寄养于多位亲戚家。十年后因缘际会,与小他六岁的陈树结婚。陈北师大毕业,但个性强烈,脾气暴躁,甚而在公众场合不大讲礼仪,令丈夫尴尬。两人一直在龃龉中过日子。陈晚年患歇斯底里症,1979年逝世。比较起来,梁更怀念发妻,耄耋之年写《纪念先妻黄靖贤》,认为“只有她配做自己的妻子”,回顾以往,倍增愧然。
对先父梁济的“道德理想和卓立精神”梁漱溟十分推崇,并将其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复施予儿子们。他十分尊重、理解、宽容儿子的个性发展。对长子培宽梁漱溟手迹。
家事(2)
有“多年父子如兄弟”之谊,次子培恕“患病”(意指思想、情绪、意向多变、浮躁),他让培宽“研究研究恕之受伤或受‘病’在何处,当如何药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梁漱溟为社会大事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培宽、培恕先后寄于多位亲戚家,十三岁的培宽便为弟弟买布做衣服。1944年梁漱溟再婚时,培恕不愿意接受后母,抄一首写孀妇的诗:“故人恩义重,不忍复双飞。”给父亲看。梁漱溟看后点点头,就算父子交换意见了。从现留存的父子数十通函札资料看,梁漱溟还是不时关怀、培养两个儿子的人品与学业的,不乏儿女情长——大到注意身体健康,用钱不要太苛刻自己以致冻馁,小到纠正信中的错别字。“两人之自传均阅看。宽儿所做虽不甚好,尚清爽简洁,但开头一句无主词,在文法上是不行的,或漏去一‘我’字耶。恕所作太简短,总是因为他对所作之事无兴趣之故;勉强他多写怕也不行的。”“我的原则是: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兴趣。你们兄弟二人要明白我这个意思,喜欢干什么事,我都不阻拦你们的。”(1943年2 月28日)培宽告诉笔者,有一年他的地理考了五十九分,要补考。父亲看到补考通知单随手退还给了他,一句话也没有批评。因为他相信儿子会知道怎么做的。培宽记忆中一生父亲只打过他一次,那是他十岁时,在邹平父亲的办公室里乱翻东西玩。父亲打了他一下手心,也只是象征性的。梁漱溟谆谆告诫、提醒子女“不要贪”,“不仅贪图的事不应做,贪图的念头也不要起”。
梁漱溟把“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拖累而奔赴的大事”当作家训,在两个儿子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培宽、培恕一生素不喜出头露面,不喜张扬,为人低调。大概正因为如此,两人在历次运动中没有遭到更多的磨难。培宽于1953年初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他们父子之间也是有分歧的。
1977年初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收入《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一文,梁漱溟看过后,认为其中毛泽东所说的话,有些似当年不曾在会上听到过,推想这可能是在别的场合讲的,现在将它们编写在一篇文字里了。但梁漱溟还是给中央统战部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由于我狂妄冒犯主席,无可原谅”,“今日只有敬领训斥,好好学习”。对此,梁培宽、梁培恕很不以为然。培恕试图劝阻,无效。培宽时在北大,不知;知道后信已寄出。儿子们认为:根本无须表态,故信无须写。“如果一定要表态,应该承认有冒犯之处的同时,应将过去一再表明并无反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之意申述清楚,不可忽略不提。”培宽对笔者说:“父亲只是一味地检讨自己,而对对方却一字不提。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不计前嫌’是大可斟酌的。人家看成###,而父亲却一心讲道德修养,而只讲自己的修养不足,一味的‘反求诸已’这种以德报怨,有点亏待了自己。”
他们兄弟二人知道敬重父亲的最佳选择是对他精神的传承。梁漱溟去世后, 梁漱溟在“孔研会”讲话。
兄弟两人已先后退休,全身心投入整理父亲的遗著,为其父编辑出版八卷本六百多万字的“全集”,以及“自传”、“传”,出版纪念集、书法集等,接待国内外梁漱溟的研究者。目的是通过整理编辑先父的著作,加深对他的了解,把父亲的思想完整地交给社会,供世人研究。他们只继承父亲的遗志,不继承家产。他们将整理出版父亲著作的数万元稿费,只留下买一台电脑(供继续编选著述用)的几千元钱,其余以梁漱溟的名义全部捐给当年梁氏在桂林所办的勉仁中学,即现在的勉仁职业学校。笔者曾代为转赠过一笔稿费。我曾问培恕先生为什么,是不是承老先生不谋衣食、不谋家室的遗训,他笑着说:“不为什么,我们只觉得这样做比较好。”孙子梁钦东向祖父求字,八十八岁的梁漱溟录诸葛亮《诫子书》,令其研读自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家事(3)
梁氏家风:还斯文于先人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趣事(1)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二十岁时他在《民国报》当记者,发表文章常用的笔名是寿民或瘦民。那时他年轻,当外勤记者,上跑总统府、国务院,下访学校团体,政治新闻、市井民生都是笔下文章。当年袁世凯在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他作为《民国报》记者亲眼目睹。他晚年回忆说:“袁世凯与我们记者近在咫尺。他矮墩墩的个头,光着秃脑袋(帽子拿在手里),留着短须,已有几根花白,胡须周围和两颊都没有修刮干净,一套军服也是皱巴巴的,与大总统就职的庄重典礼很不相称。”当时的《民国报》总编辑是孙炳文先生,一次兴致所至为梁题写一扇面,不知出于何意,将上款题为“漱溟”。“正中我意”,梁觉得此名很别致,自此始将梁焕鼎正式易为梁漱溟,沿用终生。
梁漱溟上有一兄长,下有两个妹妹。父亲特喜欢他。少年时的梁漱溟爱静中思维,不喜运动。体质较弱,且有少年斫丧身体之不良习惯(手淫),后觉影响健康,痛加改之。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差,六岁时自己不会穿裤子,因背带裤,不会打扣。常晚起。家里人呼他起床,他却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一直为家里人的笑谈。“自幼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立志培养自己“自学、自进、自强”的精神。
十四岁时,梁漱溟入顺天中学堂,与张申府、汤用彤同学。当时他与班上的廖福申、王毓芬、姚万里三人最要好。廖少年老成,勉励大家自学。相互间依年龄称大哥、二哥、三哥。某日四个人谈到兴头上,奔赴酒楼上喝酒吃蟹,以示庆贺。廖福申提议以每个人的短处拣出一个字来,以此呼名警示策勉。于是廖给大家起名:王同学懦弱,妇人气重,取名为“懦”;姚同学擅体育,起名为“暴”;他自己很勤奋,却自谦名为“惰”;而给梁漱溟起的是“傲”。梁漱溟觉得很中肯、贴切。梁漱溟当时确实很“傲”,他的作文成绩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