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性教育,爱情教育,关于家庭的教育,如何做女人的教育,如何做个男子汉的教育……这些关于“人”生存和生活最本质问题的教育,在我们的教育里,是严重的不足。
  当然,上述这些方面还仅仅是关于做人的“技能”问题。我们如何对待爱情、如何对待早恋,如何对待未婚先孕,如何对待同性恋,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如何对待欲望、责任、本能、道德……这些决定人生性质和质量的重大道德和价值问题,更是教育必须面对,必须传授的基本课题。
  如果学校教育回避、漠视这些东西,或者如果学校教育学生与人性追求、文明发展相违背的东西,学校教育就背叛了它自己最基本的责任:给学生以幸福。而不是给学生以迷茫。
  但中国教育在这一方面的“素质”是非常差的。谓予不信,请看这个跟帖:28岁找不到男朋友的女孩子不止她一个。找不到男朋友,或找不到女朋友,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作为一种时代特征,很多男孩女孩经过多年的“教育”,已经丧失了生活的能力:性意识、两性关系意识、男女交往技能、做妻子的能力、做丈夫的能力……我们的学校教育对这些关系到男男女女人生发展如此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刻意鄙视和扼杀的话,至少没有大力提倡和指导,以使他们获得这种幸福人生最重要的技能和素质。
  我们的教育,至少在很大比例的学校里,重视升学超越重视素质,重视做题超越重视做人,重视脑袋超越重视四肢,其后果已经在无数痛苦郁闷的青年人身上显示出来,显然已经到了必须迅速反思和解决的时候了。
  教育如何定义?让我来试一下:我看就是做事与做人的传授。中国的教育也许交给了我们做事的能力——即使这个能力其实也极其不足——但至少在做人的能力上,差的很远。做人,不是“老老实实做人”的做人。做人,是做一个自豪自信自尊自主的人,就是“以人为本”意义上的人。
  这样的“人”,是不需要我来给他或她在寻找异性朋友问题上,“具体指导”和“出出主意”的,因为,他或她早就在长达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本来就应该已经获得了这些生存必备的技能和素质啊!(以上是虚拟句,因为现实不是这样。)
  

智慧和身体相比,身体更加重要(1)
去年《时尚杂志》的摄影师文冰先生给我拍照,拍完了采访需要的工作照,我说再拍一次,要他帮我把“我那玉洁冰清的气质和令人流鼻血身材”(芙蓉姐姐语),充分展示出来,把我的暮春留住!
  文冰说:留住暮春,那干脆来一组裸照吧,那才叫春光无限好呢!文冰擅长拍人体。
  我说算了吧,怕你拿出去发表……
  文冰很认真地说:我绝不会把你的裸照拿出去卖钱的。
  我说:“我不怕你拿出去卖钱,我就怕你卖不出钱!你想想,这多么丢人:假如主编们看了你的作品说:‘徐小平裸照?这玩意也想卖钱?文冰你疯了吧?’——到时候,你丢名声,我丢尊严——我的裸照,居然没人要!——所以,人要发挥他的特长,这是新东方精神。人体美也许是汤加丽的骄傲,却不是徐小平的专长,所以就免了吧!”
  后来我在选照片时,发现那时的我确实太胖。虽然我一再叮嘱文冰,给我拍照,要发挥我们的新闻传统——报喜不报忧——不要让我的脂肪显露太多。但文冰绞尽脑汁,无论从什么角度,用哪种灯光,照片中的我,总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堆白肉出镜来!
  我对当时的自己形象感到内疚,对不起观众。因为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爱护,不仅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美德,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我说的不仅是狗日的名人们,我说的还是普通人:任何人生病,对于亲人朋友社会,都是一种负担。所以,努力关注自己的身体,保持自身健康,是所有人的社会责任。
  但是由于名人具备的公众效应,尤其是偶像级的名人,他们的身体和言行,本身就是内容。有人说:Media is message,媒体就是内容。我要说:Celebrity is message,名人就是榜样。金喜善整容,韩国整形医学发达,赵本山捉鳖,全国马甲滞销。所谓名人,本身就是在某些方面被公众认可或否认(假如因丑闻出名)的普通人。名模,就是人人向往的美体啊!
  (我要能做模特,早就不写文章了!你以为我会为思想献身啊?我宁可因为身体而被人思想……)
  记得几年前看电视,我突然看到大家喜欢的歌手刘欢,胖得惊人。刘欢是绝对的名人,是我尊敬的实力派歌手,成名后却胖成那样,我深感失望——你想想,刘欢成名前敢那么胖吗?即使他敢那么胖,观众敢接受他吗?但成名后的刘欢,却如此肆无忌惮地胖,而且还不断通过电视入侵我的客厅和睡房,使正在为胖而犯愁的我,感到一种无望:大腕刘欢也这么胖,我们的裤腰,有什么不能继续放一放的……瞧,名人的责任,就在这里啊!
  刘欢变胖,名声不减。这个现象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对于“健康”“健美”这个概念不敏感。
  过去有一句讽刺美国大兵的话:武装到牙齿。其实,牙齿是最最需要武装的。从技术上讲:牙疼,腮帮肿起来,怎么瞄准打枪?从哲学上说:牙不好,吃嘛嘛不香,活着都没有意思,为什么要卖命打仗?与其杀人还不如自杀。
  这句话讽刺美国人的话,恰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不理解牙齿、身体、健康、健美的重要性。
  小时候虽然总是听说“德智体”全面发展这种说词,但说实话,在我们的文化深处,对于知识分子的经典描写,就是“文弱书生”。“文”和“弱”成为一种孪生,中国知识分子,以及影响和领导中国文明发展的这些人,如何能够创造一种强壮的文明!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的体育没有得到发展。整个成长过程中,一味追求知识和所谓的“智慧”,但对“身体”他老人家,实在有点亏待。
  新东方老师李笑来,三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一两年前开始积极健身,成为一个非常健壮的美男(别只看他的面孔就下结论)。他告诉我:只有在锻炼之后,才知道过去身体多么不好!
  到了深圳才知道钱少,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健身房,才知道身体不好!笑来贤弟,他那健美的身体,今天成为我的思想火花!
  重视体育,从我做起,我一直这样教育我的小儿子:I would you be strong;rather than be smart!在身体强壮和大脑发达之间,我首选身体强壮!只是后来小儿子干脆什么成绩都不好,于是我赶快加上一句:I want you be as smart as you are strong。我希望你既强壮,也聪明!
  假如我鼓励儿子学厨艺是一种尊重儿童天性的思想,我鼓励儿子强壮,则是一个受过中西方教育的父亲,对于传统文化某些落后之处的惨痛回忆和憎恨,和对于西方文化某些积极因素的努力模仿与吸纳!
   txt小说上传分享

智慧和身体相比,身体更加重要(2)
我知道,身体没病不算健康,把体育当作智育来对待,把运动当作读书来重视,把健身当作吃饭来期待,把肉体当作智慧来培育,那才是一种民族复兴过程中,我们需要振兴的观念呢!
  我已经完了。因为我的教育根本没有告诉我这些东西。我的本能,就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身体。即使去年减肥,也是一种紧急的实用主义,不减肥,就减产,所以赶紧减!而没有把自身的健康问题提高到如同写作、思考、学习、工作一样重要的位置上来!
  我能做的,就是教育我的孩子,以及我的读者:身体和智慧相比,身体更加重要。
  假如我能够,我会把德智体的排列,改成德——体——智,像创造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古希腊人那样,把对身体、人体、健体的重视,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健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我的儿子想做厨师(1)
八月份,我送儿子去加拿大读书。由于历史的原因,两个儿子生在加拿大长在加拿大,更加喜欢那里的教育。在回国学了两年中文之后,他们终于还是希望回他们更加适应的地方继续读书。尊重孩子的选择,我放弃了让他们在国内的国际学校读完高中的计划。
  话说在温哥华教育局,我陪儿子去办理入学手续,看到###编印的一份课外教育课程,里面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应有尽有,从一般数理化补习,到各种外语辅导,从跳舞打球培训,到滑雪、摄影、高尔夫……我甚至还看到一门“教你如何约会”的课程,想到自己几乎没有约过会就结了婚的短暂爱情史,就想问太太我可不可以去报这个班,但脑子马上转念一想:“这不是与虎谋皮嘛”,赶紧咬住了舌头,以免失言。太太虽然体贴温柔,但原则问题是不可商量的。
  十三岁的小儿子Adam,也拿着这么一份课程表在看,而且也看到了他感兴趣的课程。指着里面的一个班,他对我说:“爸爸,看,我想上这个班可以吗?”
  我想十三岁的孩子,读约会班还早呢,虽然爸爸已经太晚了!于是把眼睛移过去,看看儿子到底看上了什么课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我发现,我的天才儿子(尽管不少老师私下里认为他弱智,而我坚持认为我儿子是天才。因为,发现天才的就是天才,把天才当作弱智的肯定弱智!),我的天才儿子看中的课程居然是一个烹饪班,教人如何做饭!做的什么饭我已经记不得了,但那一瞬间令我非常沮丧的是,这个十三岁的天才少年(这个观点甚至太太都不同意,但我依然坚信我的儿子是天才!),看上了一个烹饪班,并企图让我同意他花钱报这个名!
  我当时有点气晕了,我以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