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我在二十天之内减肥了9公斤,另外1公斤花了我另外几天,但为了标题更加耸人听闻,就作假了1公斤。)
For your information about low carbohydrate diet revolution:)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昆仑饭店的下午茶(1)
下午四点去昆仑饭店见一个朋友,来到大堂二层的酒吧,看见非常丰富的下午茶。
这个朋友,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才认识不久,有事找我,所以就约到了这里。
一看见这个下午茶,就想起前些时我和夜夜舞蹈的下午茶,其实那天助手们确实买了好多好吃的,而我,也确实带了一盒英国红茶,可惜的是我一开始咨询就忘记了茶的存在,而这些家伙们居然没有把茶主动拿出来泡上,搞得有博友对着照片发疑问说:茶呢?
下午茶是一种meal,是一顿饭。英国人用了下午茶,到晚上8点才吃晚饭,因为所谓下午茶并不是只喝茶,其实也有很多吃的东西。
昆仑饭店的下午茶是一种自助餐,中间的吧台上,摆满了迷人的食品。
我领着朋友从吧台前经过,看见那些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美味,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嘴里禁不住笑出声来!张哇塞!李敖吃!怎么这么多美食,怎么这么多美色!生活怎么可以这么美好啊!
吧台中央,摆着各种各样的蛋糕、硬糕点、软糕点、奶油糕点……糕点上面都花花绿绿地点缀着白色的奶油、红色的樱桃,绿色的猕猴桃、以及黄色的橘子。我已经按捺不住我的食指了!
吧台左边,大约有五六种不同的三明治,那种袖珍型的三明治,有三文鱼、培根、金枪鱼、鸡蛋三明治……除了三明治,还有一些冷食肉类,我看见了那些橙红色的烟熏三文鱼,心里立即知道马上少不了要吃它两份!
吧台的右边,是哈根达斯冰淇淋专柜,有四种不同口味的:绿色的是绿茶,黄色的是香草果仁,巧克力色的是巧克力味,粉红色的则是草莓。冰淇淋桶的旁边,摆着各种冰淇淋调料,让你自己根据舌头的感觉配制:杏仁片、葡萄干、蛋黄酱、枫叶糖浆(未必精确)、巧克力汁……那些颜色是如此鲜艳美丽,我后来明明知道这些东西不宜多吃,但还是忍不住拿着食具在上面搅了几下,以解心头那爱恨交加的情绪。
吧台的另外一侧,是一系列制作精美简单的肉食,放在擦得一尘不染的镜面一样的银色容器里。从右边开始,是牛肉串、虾饺、广式菜饺、大虾串、鸡肉大虾卷……还有一两样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的什么好东西……我把容器一个个掀开看看,如同偷窥的少年,充满了好奇和入迷。
服务员走过来说:这里每人净价138元,包括咖啡或茶,不加服务费。我说既然是自助,我们可以两人合吃一份吗?
服务员笑笑,觉得我们真是无耻天真。我也笑笑,觉得自己真是无赖抠门。然后说:两份就两份吧,给我们上好茶!然后立即起身走向吧台,向那些美食发起了总攻。
朋友看看手表说:哟,已经四点了,正好还有点饿呢!我说:不饿也要吃,138元,不把成本吃回来就不走!
嘴里说着,心里还是感到有点内疚:真是土人啊,下午茶是品尝的,哪里是来暴食的?但中国人民本来就土,我土一点,也不算过分!于是一口气吃了好几盘,边吃边感到内疚、快感、惭愧、幸福!
两人喝着、喝着、聊着、笑着……生活的美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体验。
突然之间,怎么就谈起了去年因病去世的故友吕林。朋友是吕林的同学,我们认识,就是在去年10月22日北大吕林追思会上。所以,说着说着,自然就说到了吕林。
在这个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下午茶时光,想起老朋友吕林,我的情绪立刻有点低落。好茶依旧,吕林不在,物是人非,客在友逝……
唉,假如吕林在这里该多有意思啊!吕林一定会对着这些美食和我一样大吃大喝大笑大聊:回忆美好往事——喝一杯;感叹幸福此时——再喝一杯;展望人生未来——喝一杯;嘲弄不会享受的人——再喝一杯……
……假如吕林在这里,看见婀娜多姿、风姿绰约的服务员走过来,发现壶中茶已倒尽,肯定会叫一声:“翠花,上红茶!”……然后对着服务员挤眉弄眼,传情送电,显得很流氓其实只是一个有贼心没贼胆的样子!
……
但是吕林已经不在了。下午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一个喝下午茶最好的伙伴就这么年纪轻轻永远诀别了美好的人生,下午茶的生活,怎不令活着——并痛饮着的我顿生伤感啊!
我暗中起誓:为了生命的意义,今后一定要多来这里喝下午茶!而且要常常邀请那些现在还活着但却不常见面的朋友一起来,免得忽然有一天想起他们,会像想起吕林似的遗憾!
昆仑饭店的下午茶(2)
生活啊,一切哲理和意义,尽在下午茶之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节后忧郁症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随便写几句:
春节并没有好好休息,虽然也没有怎么正经工作,但好像还是患了大家容易患的节后忧郁症。心情不那么阳光(北京本来也没什么阳光),思维不那么明朗(北京天空本来也不那么明朗)。总之,不如应该爽的那么爽。
估计是整个节日计划被打乱了的原因。本来准备出去度假的,但计划不如变化,结果就回到了北京。
这就是为什么连续好几天没有写出我自己惊讶的文章来。我写文章,常常写完之后自己崇拜自己——这是我写的吗?白纸黑字,想不承认也不行。但这几天想写点好东西出来,写完之后,液晶烁烁,文字一般,想默认都不好意思……
唉,谁能帮我走出节后忧郁症?谁能帮我解除思维冬眠状?
2002年春节,大年初二,我去马尔代夫度假。本来还在去与不去之间犹豫,但一想到北京那种天气,立即决定去。结果,那次度假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马尔代夫的碧水、蓝天、白沙、骄阳,那种一百八十度视角内没有任何遮挡的瀚海景观,涤荡了我心中所有的人世尘埃,心灵如同被蒸馏洗涤过一样。回来后,一连十几天,每天写一篇七八千字的经典文章,如同长跑冲刺一样的涌动着动力狂潮——《图穷对话录》诞生了。
马尔代夫暂时是去不了了,因为有事离不开北京。我得想方设法让自己兴奋起来!
也许见一见我的偶像是摆脱忧郁的办法——我不说是谁,你猜对了我也不承认——能够解除我的忧郁,给我带来幸福的幻觉。但也说不定,因为也可能见过之后,给我带来更多的忧伤和绝望也说不定。
(有一次,我和她在一起吃饭——不过不是在一个桌子上,我只是远远偷窥她而已!看见她那边厢红旗飘飘,星光灿烂,我连续几次把菜送到了鼻子里。不过这还是去年11月的事情。)
……
休息与放松,是保持工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和工作本身一样重要。经常见到朋友来到我这里,一副神情沮丧的样子,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其实没有什么事,只是过劳疲惫,出现亚健康综合症。中国人注重工作,不注重休假,不注重运动,很容易疲惫过度。我曾经发生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结果累到了连最轻松的对话都说不动的程度——不过这还是多年前的事情。2003年非典期间,我彻底离开工作五十天,把我头几年原始创业时期的那种极度辛劳彻底释放了出去,彻底恢复了健康。那是我最彻底——我连续用了四个“彻底”——的一次放松,现在想来都感到过瘾。
写到这里,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把上面随便写的文字发出去——犹豫不决,也是节后忧郁症的症状。
假如过两天朋友看见我变作浪里白条出现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沙滩上时,请不要惊讶,我要为自己补上一个假日,以抵御节后忧郁症。
现在我知道我能够长期保持乐观兴奋的原因了:我不是没有烦恼的事情,但我一旦发现自己陷入不快乐,就会立即想方设法摆脱。总是摆脱了忧郁的人,可不是总处在乐观欢乐的状态中吗!
节后忧郁症,拜拜!
我这个滥情的蠢货!(1)
去年圣诞节期间的一天,我在东方广场地下食街吃晚饭。我去的这家小吃店,以小笼包、葱油面、汤圆之类的上海风味为主,价格便宜但味道很好。
每次吃饭,无论在家在外,我心里都会“荡漾”起欢乐情绪,为这些物美价廉的美食高兴,为这个丰衣足食的人生歌唱。西方人吃饭往往会祈祷,感恩上帝赐福。我并不祈祷,但我总点燃欢乐的心情,来体会造物的伟大,品味人生的甜美。
我正在埋头痛吃,赞美上帝,旁边桌上来了一对母子。儿子十岁左右,母亲四十上下。
这对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孩子一身的烦躁和不安,母亲的眼中,也流露出一脸疲惫和无奈。两人坐下之后,什么也没说。只见母亲把一个简单的包放在座位上,拿着菜单看了半天,好像在嫌价格太贵,最后郁郁寡欢地点了一个辣白菜之类让我胃酸的凉菜,一碗面条什么的简单食品,然后对着孩子不知道说了一些什么批评责备的话,孩子显得情绪更加低沉,坐在那里辗转不安。我的直觉,一定是孩子要买某种东西,而母亲大概因为钱少,不肯买,然后导致出现这种不开心局面。
看见这一对似乎不那么快乐的母子,我想起了我的儿子。我的两个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我总觉得对他们无限歉疚。所以,看见天下儿子,我都会联想到我的儿子,一联想到我的儿子,我就把面前的这个男孩当作我的儿子,施以无限柔情和关注。
这是我的心理毛病,并不值得提倡。大家千万别学——思念儿子,就把人家的儿子当作自己儿子来关爱,那如果思念太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