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转变心境;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挫折,但我们可以选择微笑面对;也许我们无法扭转命运,但我们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快乐些。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顺利、快乐呢?
1。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扩大自己的人生视角、社会视角,对生活前景、自己的前途看得远些,开阔些,这就可以使自己对困难采取乐观主义态度。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必要而可行的。
2。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定目标,科学地安排时间,生活有规律,体育运动适度,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
3。形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和宣泄不良情绪。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以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之余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放松的技巧。
4。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不要过分依赖营养保健品。
5。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向他们“诉苦”,寻求心理帮助。如果精神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则需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或治疗。
6。改善学习效率。愉快的学习要比强迫自己痛苦地学习效率要高。如果学习一天很累了,通过闭目放松、深呼吸、吃块巧克力、听音乐、跑步等方法微调一下情绪。利用周末,到近郊旅游,开展休闲运动,给心情放个假。
从中学进入大学,在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未适应新的环境之时,难免会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非常自然的,不必为此而焦虑。但是对新的生活多一些心理准备,一定会适应的更快、更好,希望能够通过以上这些,使大学新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了解自己,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完成学业,做一个有良好心态的快乐而又成功的人。
新的目标(1)
新的目标——今天把握航向,明天扬帆远航
高中时,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到了大学,激情过后,却不知道该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只知道应该上大学,却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充满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前行道路? 对学习生活困惑不已,渴望前辈指点,分享经验之谈? 对职业定位举旗不定,想知道真正的牛人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认清你自己,认真的对自己的优缺点,所处优势、劣势,进行剖析,明白自己身在何处,才能选择自己未来要走的方向,对未来进行好的规划,同时付诸行动。
一、认清自己
一位学者在一次讲座上展示了一幅《市民心曲图》。图中有一棵大树,在树的不同部位分别有7个人,代表了7种不同的人:
在大树底下睡大觉——坐享其成,不能把握自己;
从大树根上往上爬——认真仔细踏实,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努力争取;
通过梯子往上爬——喜欢走人生捷径,聪明但含有危险;
自己在爬时还拽着一个人——有能力看重合作,处于主动领导地位,但不顾别人的感觉,强加于人;
被拽的人——依赖别人,希望别人能帮一把;
在树上睡大觉——人生已走过一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以休息了;
在树上看风景——取得成功后开始新的迷茫。
在大学里,这7类人都存在,或许许多人都是第六七类人。以为自己走进了象牙塔,从此便高枕无忧;以为自己取得了成功,便沾沾自喜不思上进;以为自己已经到了一个顶峰,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孰不知,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危险的。现今的社会有如逆水行舟,当你只停留在原处,而别人却在不断进步时,你就落后别人一大截了。
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状态,没有目标和规划,未来注定一片茫然。要给自己当“医生”,对自己进行分析检测,“找到并认准症状”,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寻找、发现产生症状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策划你的一生。
找到了影响你成长的“不良症状”,如:易受暗示性(即从众性)、顽固性、冲动性、优柔寡断、惰性、缺乏恒心、胆怯软弱等方面,那么该如何“开对药方,抓对药”呢?
第一,利用积极的暗示。实验表明,人在一种积极的暗示下,潜力是超级的。美国纽约州的第一任黑人州长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说,他在读小学时受到一位长者的积极暗示:“你以后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这样,他就时刻以纽约州州长的要求来规划自己,他最后终于成功了。所以,利用起积极的暗示,树立适当的人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选择目标时,要有“无怨无悔”的气概。人不管走哪条路,都会有风险和收获。不敢选择的人也就是不敢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第三,学会及时回头。要把握好自信度,不要把自信变成自负。有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是我们无法实现的或是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时,我们就要敢于回头,不要一路错下去。
第四,有意地去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成长没有助力的欲望,像上网、玩游戏等,要想成功就要有所舍弃。
第五,克服惰性、持之以恒。从现在开始,就用“四六级”等具体的目标来抑制自己的惰性,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坚持逼迫自己做一件事情,如每天晚上跑跑步。
二、选定人生方向
人生之旅从选定方向开始。没有方向的帆永远是逆风,没有方向的人生不过是在绕圈子。在很久以前,西撒哈拉沙漠中的旅游胜地——比赛尔,是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贫瘠地方。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只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后来,一位青年在北斗星的指引下,成功地走到了大漠边缘。这位青年成了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在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停下来,做好了准备再前进,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确定你的人生方向?
新的目标(2)
1。你的理想是什么?理想,这个初中时代经常接触的名词,是一个人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人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的潜质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混合物。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凡是不把未来考虑在内的,必将会被未来所覆没。”一个人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选择的道路。明白你最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想要做什么,明白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选定未来的人生方向。
2。 10年内你要达到什么目标?有了理想,再建立一个中级目标,如10年内我能达到什么目标,并优化终极目标。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获得者托马斯?亨特?摩尔根说过:“不要把志向立得太高,太高近乎妄想。没有人耻笑你,而是你自己磨灭目标。目标不妨设得近点,近了就有百发百中的把握。标标中的,志必大成!”
3。 大学期间该怎么过?整个大学期间你要使自己具备哪些能力、对未来做哪些准备等。在大学里要努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性及数理性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自我内省能力、洞察人性能力、体育能力、音乐能力等7种能力。这7种能力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纳研究发现的成功人士一般具备的能力。
4。你现在想做什么?光有遥远的理想,没有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那就成了空想。你的每一天都要制定明天要做些什么。制定日常目标时,要讲究人性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力求容易实现。
仅仅有了方向还不够,还要沿着这个方向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目标。澳大利亚的一个草原上草儿长得特别好,羊群规模越来越大。羊为了争夺食物,都不愿意落在后面,开始不断地往前奔跑,到最后所有的羊只想吃到最前面的草而都朝一个方向不停奔跑,结果成批的羊一直跑到草原尽头的悬崖边缘并跳了下去——它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奔跑的目标是吃草,而把奔跑本身当作了目标。
三、人生在于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指:预见性、计划性。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决定人生未来方向的关键时期。新生在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学会为自己4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生活和未来做规划,了解你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你提供了怎么样的空间,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的立体大坐标中所处的位置,制定出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情感目标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目标,并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前进,为大学毕业后的去向作出预定。这样才可以保证学习有的放矢,不会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才能在若干年后回首自己大学四年生活时说一句青春无悔。
一般地说,大学四年,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都有所不同。清楚自己在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更好地对四年大学生活进行规划。
大一为适应期与试探期。这一阶段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