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兵一边安慰还在哭闹的新兵,一边低声商量着。很明显,刚刚这名新兵的突然失控,给本来就对未来艰苦生活充满恐惧的新兵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很多新兵眼圈都是红红的。匆匆赶来的新训队队长秦治国皱着眉头,不停的和身边的教导员交换着意见。
失控的新兵是三连二排一班的。黑着脸的班长周杰一边安慰新兵,心里一边撮火:这是什么鸟兵呀。别的班都没事,就我这出事,这城市兵就是娇气。多大了,还好意思叫妈。看来以后要加强训练。不管你来之前是什么身份,到了军队就要有个兵样。这次城市兵的比例也太大了,有文化没看出来,倒是娇气和痞气见识了不少。
排长杜为国站在过道上,两个眉头几乎拧在了一起。刚刚杜为国挨了秦治国一顿数落。部队就是这个样,没有那么多的理由和借口。你这个排长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没有跟班长们遏制住问题发生就是失误。“恐惧来源于陌生”,杜为国想到。
同样也认为城市兵有些娇气的杜为国,并不像手下几个班长那么抵触这些城里孩子。二排这次城市兵比例最大,全排几乎一多半都在这节列车上。城市兵娇气、滑头、懒惰几乎成了二排几个正副班长的口头禅。刚刚的新兵失控事件,肯定会成为下一次班长们抱怨的事例。但是,城市兵也有聪明、机灵、掌握新知识快的优点。不能让什么城市兵、农村兵成为区分新兵的标准。
对于手下这些班长们,杜为国还是很满意的:一班长周杰是个炮筒子,但是军事素质过硬,战术、射击、格斗样样都在独立团拿得上台面,是集团军里有名的尖刀班班长,已经带了两年的新兵。副班长柳河也是上一批新兵中的尖子,为人稳重细致,正好和粗线条的周杰搭配。三班长是马上要提干的李永超,去年荣立的三等功。副班长刘力是一个超期服役3年的老志愿兵,几乎年年带新兵。二班长陈平与杜为国来自一个连,为人厚道踏实,很能服众,原则性强,工作扎实、耐心,尤其是擒拿格斗和射击更独立团的冠军。刚当兵一年就已经被团长内定为“抱窝的老母鸡”了(作为部队骨干重点培养)。就是二班副突然得病住院了,估计赶不上这次的新兵集训了。看来二班自己要多照应些了。
目光转向二班的几个新兵。其它新兵不是被刚刚的事情吓了一跳,就是闷着头想家。二班这几个新兵却在兴高采烈的打打闹闹,满不在乎。刚刚两个新兵的反应有些出乎杜为国的意料之外。接触不到2个小时,叶扶苏和马野就给杜为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搞得好这两个能是新兵的尖子,搞不好就成了两头冒尖了。看来要跟陈平先打打预防针。
“坐好,坐好,别闹了。”安抚完新兵回来的陈平制止相互打闹的新兵。冲着叶扶苏和马野点了点头说了声“好”,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班长,他怎么了?”坐在陈平边上的里羽疑惑的问道。
“乖宝宝,想妈妈,还能怎么着?你也来一段?”马野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里羽。
“这么大反应?没事吧。”曲海涛抻脖瞪眼的看着还在抽泣的新兵。“不会疯了吧?这就想家了?!”
。。
第一节 新兵叶扶苏(6)
“这才想起来想家呀!还真不是一般的反应迟钝,我没出门就开始想家了!”叶扶苏阴阳怪气冲着马野大声说道。
刚刚安静下来的车厢,被二班这几个胡说八道的新兵搅的哄堂大笑。不过,到也冲淡了不少新兵突然涌起的离家伤感。
“小点声,别胡说。刚刚离开家,心里有些别扭,这很正常。”差点被自己的这几个新兵气乐了的陈平努力严肃的说:“每年新兵都有这样的,到了部队就好了。部队是个大熔炉,经过教育和锻炼,你们每个人都会喜欢上部队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是不是还有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直没有吭声的李靖突然转头盯着陈平问道。
“指导员没说呀!”下意识的回答完李靖,从几个新兵一脸坏笑的表情,去年还是新兵的陈平明白过来了,自己上当了。
这群鸟兵!
坐了一夜火车和汽车,总算到了新兵集训驻地。乱哄哄的整队过程,让几个急脾气的老兵大有动手打人欲望。
“这都是一群什么样的熊兵呀,坐没坐像,站没站像。就这德行能在三个月后变成合格的士兵?”老兵们大大的怀疑着,虽说他们中很多人一年、两年以前也不会比现在的这群“熊兵”有更出色表现。
明明命令要求按照从高到矮排队,可是新兵们站出来的队列,就像农村的篱笆墙,参差不齐。才停留了不到20分钟,满地的果皮、零食,让人感觉这里到真像个夏令营。精心打扫的新训队驻地,让这帮鸟兵搞得乱七八糟。
就算没有受过训练,齐步走总该会了吧。都一顺边了,还那昂首挺胸的走呢。虽说老兵们自己有很多也不过才一年的军龄,但经过部队的锻炼,习惯了干净利落执行命令的新兵班长们,简直对这帮新兵蛋子失望到了极点。
“唉!快看,哨兵手里有真枪!”(废话,又不是小孩打仗,枪还能是假的。)
“那是坦克吧?”(一个发现外星人一样的新兵,指着一辆悍马高兴的直蹦。)
“那个高楼就是我们的新家吧?”(怎么听怎么别扭)
“好了,好了,都闭嘴!现在开始点名!”一个上尉跳到了水泥台子上,像轰苍蝇一样的边挥手边说:“点到名的回答,到!程建国!”
“唉,来喽!”一个人高马大的新兵拖着地上的行李冲出了队列。
“站住,站回队伍中。我说了,回答到!”
“哦,到。”
“大点声!”
“到!!!”不知道是有意起哄还是真的很卖力气,这声“到”说的怎么都让人联想起了太监。从此,“程公公”的称呼就伴随着程建国直到复员。
点名、整队就在新兵们洋相百出中结束了。陈平的二班在马野掐着里羽脖子,把个子最小的他扔到队尾后,很快的整完了队。点完名,稍息、立正!(陈平看来,除了叶扶苏和马野,其他人连怎么站着都不会。)在“首战用我 用我必胜”的标语下,陈平简单的说了些注意事项,征得排长的同意,陈平将二班带到了自己的营房。
不大的屋子收拾的干净整齐。上下两层的军用铁床被不知道擦了多少遍,显得黑亮黑亮的。几张桌子拼起来放在了屋子的正中间,靠墙放着一溜脸盆架子,墙上贴着不知何年何月就以经过期日历。两个坐在床上的新兵看到陈平赶紧站了起来。
“班长好!”
“你们好!这是你们的新战友,今天起,咱们这个班就算是满员了。你们相互认识一下。”陈平边说边把手中里羽的背囊放在了一张还没有被褥的床上。
“战友耗(好)!俺是闪动(山东)人,掌趁(张晨)!”
“我六静窜儿(刘景川),死窜人儿(四川人)!”
“俺山顶洞人,嘛业(马野)~”马野顺手把行李扔上了叶扶苏的上铺,怪腔怪调的学着张晨的山东口音。
第一节 新兵叶扶苏(7)
陈平皱着眉头拍了马野一下,用表情制止了这小子继续胡闹。一路上的接触,让陈平挺喜欢这个黑小子。虽说有点捣蛋,但是挺机灵,也挺懂事。还有那个叶扶苏,感觉上挺成熟,有头脑,对周围的人也不错,能服众。难怪排长挺看好他的。凭感觉,陈平知道叶扶苏和马野都受过一定的基础训练。在车上,陈平知道了叶扶苏是个大学生,参加过军训;而马野来自一个军人家庭,一直生活在部队大院。有两个骨干,这让陈平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里羽有些娇气,锻炼锻炼就好;王东剑有些诈唬,不过人挺热心的;其他人也还不错。
来自黄土高原的陈平也不过刚刚当了一年兵。从小到大,陈平从来没有跟任何人红过脸,老实厚道的陈平训练刻苦,憨厚质朴。从小生活在农村,让他对于在部队吃的这点苦,没觉得难以忍受。不到一年,连里就让他当了副班长。带新兵,可以说既是部队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培养。
“好在这些兵相比起来还不错。”陈平心里想。
“同志们一路上辛苦了!以后我们就要在一起生活、训练、学习。希望大家努力训练,相互友爱,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小叶,小马,小里,你们三个跟我去领生活用品。其他的同志整理一下内务。”陈平说完,冲三个人一挥手,率先走出了二班宿舍。
水壶、扫帚、马扎、拖把、抹布,再加上一堆的本呀,笔呀的。让三个新兵每人手里抱了一堆东西。
里羽兴奋地走在最前面,嘴里还小声哼哼着。马野和叶扶苏走在陈平的两边,听着陈平介绍独立团团史。
“咣噹!”正走在拐角处的里羽,被突然冲出来的一个人撞了个满怀。手里的水壶一下子飞到了窗台上。
“我靠,干什么呢!你看着点呀!”来人站稳后,下意识的推了一把里羽。立足未稳的里羽趔趄着坐到了地上,头重重的撞上了窗台,鲜血顺着头流了下来。四周的人一时呆住了。
反应过来的叶扶苏扔了手里的拖把,顺手用新抹布捂在了里羽的头上。而此时,马野已经大叫着冲向了还在手足无措的来人(一样的新兵蛋子,此刻正在看着里羽头上的伤口发呆)。先是撂倒了打伤里羽的新兵,后来不知为什么,马野又跟一边劝架的其它新兵动起手来。
把怀里的里羽向赶过来的班长手里一放,在陈平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叶扶苏窜了起来:“敢打二班的!”飞起一脚踹爬下一个正在后面偷袭马野的人,叶扶苏吼叫着两步就冲入了人群,和马野一起活像一对黑白双煞与对方打在了一起。
毕竟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