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29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人29岁-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必要时,才追悔莫及,后悔当时没能勇敢果断地做出选择;或者果断地买入,结果判断失误,价格跌下来,后悔不应该买入。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即便是赚了钱,也会后悔没有做出更赚钱的选择。
  炒股的这种现象更像是人生的一种缩影。面对重要的抉择时会犹豫不决,做出了决定后又会后悔。面临的选择越重要,决定起来就越困难。对于29岁的女人来说,究竟选择哪一种生活关系到自己未来的人生是否完美幸福,因此,想要做出决定绝不是轻松容易的事。
  然而,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也许你认为这样选择导致了你生活中的不愉快,也许另外一种选择会更好,但真的选择了另一种生活,你就不会有遗憾吗?
  “嗯,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结婚,今天成为欧洲地区总代理的就非我莫属,也许等我到了欧洲,可以找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帅哥,说不定当上了外国媳妇,生个卷发的小毛孩……”看到Lisa一边说一边有些“懊恼”的样子,同事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刚刚开完大会,一个论经验、能力都不如Lisa的同事坐上了欧洲地区总代理的位置,而Lisa很多年前就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了,就因为她早早结了婚,还有个咿呀学语的儿子,上司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个位置给了别人。这一切连同事都有些看不过去,在休息室里,同事一股脑地把不满情绪都说了出来。
  “不过,我一点儿都不后悔。”Lisa突然一笑,让同事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就算现在公司要我坐那个位子,我也不愿意大老远地跑去欧洲。”
  Lisa这么说绝不是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就像她说的,如果当时她没有结婚,而是被委派到了欧洲,那么可能成就一段异国姻缘,但也有可能什么“帅哥”都碰不到,一无所获地回来。
  而自己现在的职位虽然不高,但美满的家庭生活让她觉得前所未有的开心:想象老公,有一身的优点,而自己的孩子,几乎是全世界最可爱、乖巧的宝贝。还有什么让她不满意而会后悔的呢。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如果真的有卖,一定会成为销量最好的药品,因为太多人喜欢“后悔”。
  后悔,多半是基于“错误”的选择。但没有两种都经历过,就没人知道哪种才是“正确”的选择。
  有人说,年轻的资本就是有犯错的机会。没错,当你还二十出头,你可以不管爱情,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因为就算到了25岁,你依然可以找到很好的伴侣;但当你到了29岁,还对婚姻毫不在意而专心于事业时,到了三十几岁,又有多少能够找到好男人的机会呢?
  对于29岁的女人来说,每一次的选择都被规定了时间。如同面对一个开始倒计时的定时炸弹,事业、爱情、学习就是其中的三根线,谁知道剪断哪一根才没有爆炸的危险。而“后悔”时痛苦难过、追悔莫及的心痛,并不亚于炸弹爆发的威力。每每想起自己做“错”了选择,心里就会像炸弹爆炸一样痛彻心扉。
  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永远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她们看上去快乐的原因是因为她们从不后悔。
  尊重并信仰自己的决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即便有了不愉快的经历,也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经验和财富,唯有如此,人生才能变得更加丰富和宝贵。
  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够不再对“选择”有所畏惧。当你不再害怕面对一件事时,它对你来说就不再成为难题。
  最大程度避免后悔的方法
  小时候在选蛋糕的时候,如果大人切的两半蛋糕差不多大小,我们就总会觉得自己没有选中的那一个更大从而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后悔往往出现在面临的选择在你心中的分量相当时——如果蛋糕能够明显地看出大小差别,或者你的手上有一个标准量具,你压根就不会后悔。
  正如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蛋糕,就算是那些看似机会均等的条件,也有各自不同的轻重倾向。最大程度地避免后悔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找一个衡量器具去对比选择的差异。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较法。比如,你遇到了Lisa面对的选择:出国or留在国内。
  当你纠结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的表格列出各自的好处:
  出国 留在国内
  好处比较 1、 可以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经验(3)
  2、 可以结识外国朋友(2)3、 …… 1、 和自己的爱人结婚生儿育女(5)
  2、 可以和父母在一起(4)3、 ……
  坏处比较 1、 要和男朋友分手(5)
  2、 要长期离开父母(4)
  3、 要重新熟习陌生环境(2) 1、 失去深造机会(4)
  2、 失去晋升资格(3)3、 ……
  当然,只列出优劣还不够,还要量化这些条件,给它们打分。凭你的感觉,在0~5分中给各自打分,最后看哪项累计的分数最高。比如,如果留在国内的好处或出国坏处分值最高,那么要做怎样的选择,你还不知道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 好吧!我想我还不够了解自己(1)
在《Desperate Housewives》中,Lynette本是一个极其出色的职场女性,但当她和丈夫有了爱情的结晶时,就不得不放弃事业,成为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也正因如此,她会躲避以前的同事,害怕她们看到自己被家庭的琐事夺取了职场上精明强干的光彩。这时的她可能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家庭而放弃了事业。
  而当她再次踏入职场后,丈夫却兴起了开匹萨店的念头,显然,当个小小匹萨店的老板娘一定没有当大公司的高级职员那样威风,但她做出的选择仍然是以家庭为主,让丈夫和孩子成为她生活的重心。
  因为她了解自己,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是一个属于家庭的女性。
  29岁的你,如果还认为选择未来的方向是件极其困难、痛苦的事,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会满意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你所需要的,就是像Lynette那样,完全了解自己,不管是多少次的决定,都能够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
  关于爱情
  爱情的模式并非一种:浪漫童话式、现实金钱式、情投意合式……
  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寻找爱情,真正适合你的爱情模式又是哪一种。
  “爱情”细节 种类 分数
  1
  2
  在上面的表格中填出你所喜欢爱情的表现方式,可以是你所经历过的,也可以是身边朋友,甚至可以是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尽可能地列举你能想到的方式,将这种方式的种类——物质(3分)、精神(1分)、一半一半(2分)——填写出来,用总分除以你所填写的项数,就是你的得分。分数越高,说明你越重视物质,相反,越重视精神。
  例如:
  “爱情”细节 种类 分数
  1 两人能够经常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精神 1分
  2 男友能给我买名牌的包包和衣服 物质 3分
  …… …… ……
  最后的分数:(1分+3分)/2=2分,说明对物质和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分上下。
  关于独立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了解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很多29岁的女人在紧迫的婚姻面前仍然揪着事业不肯放手的原因,她们害怕自己一旦对事业放手,而将来有一天婚姻有变的时候,自己就会变得无依无靠。
  一个女人的个性越独立,对事业的依赖也就越高。尽管经济独立是对女性的忠告,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需要有一份“事业”。
  成就一番“事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生活,包括爱情;而独立的经济能力可以是一份收入和时间都稳定的工作,可以作为生活的调剂,不必像全职太太那样整天围着家务和电视机打转。
  所以,你对自己够了解吗?你需要的仅仅是能养活自己的经济上的独立,还是想要一份众人羡慕、功成名就的事业。
  关于上进心
  即便拥有稳定的收入,令人羡慕的工作,有些女人还是想要更进一步,只要看到别人能够做得更好,就绝不想输给他们。拥有这样强烈上进心的女人会不惜一切代价进修学习。所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心态,可能学习对你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但是要明白这种上进心是真正的发自内心,还是迫于外界的压力。
  Charcy一直认为,上进心是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可没想到自己男友却总是拿没有“上进心”作为责怪她的理由。

4 好吧!我想我还不够了解自己(2)
公司每年都会选一批重点培养对象,作为将来主管的候选人。既然是为将来的领导阶层选拔人才,条件自然是非常苛刻,不仅要求30岁以下,还需要一大堆的证书。
  Charcy根本没对自己抱有任何希望,她所想的就是在现在的位子安安心心地工作,现在的收入已经令她感到满意了,她只想过舒适平淡的生活。但男友却不这样认为:“就差一个计算机的证书,只要你考下来,就能被列为培养对象,将来你成为公司的主管级人物,那时的收入和地位和现在能比吗?你怎么这么没有上进心?”
  她的确没有那样的“上进心”,进了主管层,意味着要经常为应付大客户加班,要为管理下属操更多的心,要经常出差……那样乏累的生活是Charcy所不想要的。尽管她也曾向男友说过自己的理由,但男友始终无法理解,总是认为问题出在Charcy的“上进心”上。
  眼看机会只剩下最后一次了,如果今年Charcy还没有成为培养对象,明年到了30岁,就算什么证书都考下来,恐怕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在男友一再地唠叨下,受不了的Charcy终于决定去考那个“该死”的计算机证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