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价在竞争下涨到20元。只要有足够多的学生以自身的利益为考虑,他们就一定会互相比价,进而使价格逼近所卖物品的价值。电信运营商最近的表现就跟我的学生没什么两样。有很多西方国家都是靠拍卖电话的波频来增加电信收入。在正常情况下,运营商都不希望自己的钱被政府赚走。可是当政府强迫电信公司拿钱来竞标有限的电波频道时,这些公司却不断地互相喊价,因而提高了最后必须付给政府的金额。
当竞争使经营者不得不压低产品价格时,经营者所受到的伤害最大。假设有两个经营者出售一样的产品,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是30元;而且很幸运的是,有很多顾客愿意花100元来买这种产品。既然两个经营者卖的产品都一样,顾客当然会从比较便宜的那家买。在前面那个例子中,假如我的学生联合起来,他们只需要出1毛钱。在这个例子中,假如两个经营者合作,它们一定会把单价定在100元。但如果经营者之间打起了价格战,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
假如另一个经营者卖100元,你同样可以卖100元,并掌握一半左右的客源;或者你也可以卖得便宜一点,并把顾客全部拉过来。要是能大幅提高公司的销售量,把价格定得比另一家厂商低一点显然不是什么坏事。遗憾的是,博弈论的这套逻辑同样适用于你的竞争对手。
假如两个经营者一直想要把价钱压得比对方低,那么价格就会一路跌到只剩下成本(当对手的价格和你的成本一样低时,你就不会再降价了,因为你宁可失去所有的顾客,也不愿意做赔本买卖)。经营者如何避免自相残杀的价格战吞噬所有的利润?假如没有公平交易法的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家协商以同样的价格出售。遗憾的是,在公平交易法的限制下,这种协议可能会让你坐牢。
以可信的威胁停止价格战
在冷战时期,苏联有能力攻打美国,但因为担心遭到报复而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它相信,如果以核武器攻击美国,美国一定会以牙还牙。而类似的报复行动也会让市场上的经营者不敢随意降价。
要是以可信的方式威胁说,你会用核武器来对付降价的对手,这种做法固然可以有效防止价格战,但要取得所需要的核分裂物质并不容易。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威胁对方说,你会对任何降价行动奉陪到底。如此一来,当对手考虑以降价的方式来抢你的客户时,假如他相信你对于任何价格战都会全力以赴,那么他就没有降价的理由。
如果要让报复产生效果,一定要做到迅速、果断。假如对手怀疑你可能不会跟着降价,他可能就会以降价来试探你的反应。此外,假如他认为你要几个月后才行动,他可能也会靠降价把你的客户挖走。他可以趁你按兵不动的时候提升短期的业绩,而且在弥补发动小型价格战的损失后,收入可能还有盈余。
不过,光靠报复的威胁未必能防止价格战。当我在拍卖那张20元的美钞时,我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商量好,停止互相竞价呢?生活中有一种情况最难处理,那就是一大群朋友讨论要租什么片子,然后大家一起看。当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否决权时,这个难题就变得无解。我的学生之所以没办法达成停止喊价的协议,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人数太多。毕竟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协议就无法成立。比如,假设除了一个人以外,所有的人都协商好只喊1毛钱,并把赚来的钱平分,那么这个独排众议的学生就可以喊2毛钱,并把赚来的元占为己有。
当有很多经营者在卖相同的产品时,阻止价格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要主流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各个经营者就会试图把价格降得比对手稍微低一点,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不幸的是,当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价格就会下跌到成本附近,使产品无利可图。如果市场上只有两个经营者,双方很可能都会认为,只要自己一降价,对手就会跟着降价。不过,当市场上有50个经营者的时候,单独一个小型经营者就不会认为,要是自己降价,别人会马上跟进。因此,所有的经营者都会觉得自己可以靠降价杀出一条血路,而不会遭到大规模的报复。当然,假如所有的经营者都有这种想法,那么所有的经营者都会降价,直到耗尽所有的利润为止。
因此,博弈论指出,经营者在下列情况下应该避免进入市场:一是有很多经营者在竞争;二是所卖的产品都差不多。网络零售商大概就没有办法长期维持高额的利润,因为它十分符合上述两种情况。
。 想看书来
网络价格战
亚马逊()是网络科技浪潮中最闪亮的一颗星,但它在股市中的成就却让许多经济学家看走了眼。网络会加速竞争,而且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卖书,所以亚马逊注定要以价格作为唯一的筹码来吸引消费者。经营者虽然可以靠价格上的竞争来维持生存,但多半成不了气候。
假设大型购物中心内有两家书店开得很近。当顾客在其中一家书店发现他所喜欢的书时,他可以很方便地就近看看另一家店卖得是否便宜一些。因此,假如其中一家店经常卖得比另一家贵,它就没有生意可做。现在假设这两家书店位于购物中心的两端,如此一来,顾客要比价就麻烦多了。这也使书店可以维持比较高的价格,因为顾客一来可能不知道它的价格比较高,二来可能不愿意为了省几元钱而走到另一家书店去。店址愈接近,书店之间就愈可能出现价格上的竞争,价格对销售量的影响也会愈大。
网络上的所有商店都集中在一起,所以不同网店的价格很容易比较。用搜索引擎搜索低价供应商,这种情况会更明显。因此,网络购物者对价格格外敏感,网店也很希望把价格压得比对手低,因为定价最低的经营者很可能会抢走大部分的生意。假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卖得最便宜,价格自然会一落千丈,进而使经营者无利可图。
网店不仅多半要在价格上竞争,它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比实体零售店来得大。假如全美有1万家实体零售店、20家网店,后者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反而比前者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只有当顾客愿意到两家店的其中之一去买东西时,两家店才有竞争可言,亦即两家书店的地理位置要很近,才会把对方视为对手。但每个人只要上网,就可以访问任何一家虚拟零售店,而不用管这家店到底在哪里。
因此,网店实际遇到的竞争对手通常都比实体商店所遇到的对手多得多。由于对手越多代表价格竞争越激烈,因此网店除非能改用复杂的价格方案,否则绝对没有办法维持高额利润。
。。
以复杂化应对价格战
如果你有两种长途电话方案可以选择,一种是一分钟1毛钱,另一种是一分钟9分钱,你当然会选择比较便宜的那个方案,但长途电话经营者很少会提供这种直截了当的选择。它们会提出复杂的价格方案,使你难以比较长途电话的搭售费率。
复杂化可以降低价格战的危险。当经营者直接在价格上竞争时,顾客很容易分出高低。因此,开始时,与对手竞价对每个经营者都有很大的好处,不过,当每个经营者都采用复杂的价格方案时,这种好处就会消失,因为顾客分不出哪一个经营者的产品最便宜。
航空公司靠常客方案来增加价格的复杂度。常客里程数有效改变了机票的价格,使人很难判断哪家航空公司的票价最低,因而减少了经营者和对手竞价的好处。
维持零售价格
零售价格的竞争会不会伤及制造商?假设你是高级网球拍的制造商,你先以每副球拍150美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店,零售店再以300美元的价格卖给顾客。在购买这些昂贵的球拍之前,零售店的顾客一定会先试用一下,并请经验老到的店员提供意见。因此,零售店需要比较高的定价来应付店里的开销。假设网络上出现了一家体育用品店,以240美元的单价出售你的网球拍,但同样以150美元的价格向你购买,此时你是否反对它把价格压低?一般来说,当单体零售店压低商品的价格时,制造商也会有好处,因为低价可以刺激销售量提升。
不过,这种网店并不为顾客提供服务,因为它根本不可能让顾客有机会试用球拍。因此,机灵的顾客可能会先去实体店试用,喜欢的话再上网购买。假如有很多顾客使出这招,实体店肯定会停止出售你的球拍;如此一来,折扣虚拟商店反而会使你的总销售量下跌。
只要零售店在价格上竞争,服务就会打折扣。尤其当顾客可以得到高级商场的服务,并在折扣店里买到你的产品时,这种情形会更明显。
为了减少价格上的竞争,很多零售店在出售商品时都会尽量采用最低价。而当零售店在价格上无法竞争时,可能就会转而在服务上竞争。因此,在决定是否应该赞成网店提高折扣时,你必须问顾客重视什么,是低价还是高水平的服务?
避打价格战
质量、服务、商标或产品的颜色都可以比,但一定要设法避免价格战。只要经营者打起价格战,高额利润就会昙花一现。尽量和对手保持默契,以避免价格战发生。但是别忘了,即使这种默契很有效,可能还是会有新的对手来搅局。假如价格战势在必行,那就把价格方案设计得很怪异,使顾客无法直接分出价格高下。
小结
时机很重要。举例来说,价格博弈究竟是由一个经营者先定价,对手跟着决定,还是由两个经营者同时决定价格,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本章所探讨的博弈都是由参与者轮流行动,下一章则要讨论参与者同时行动的博弈。
活用博弈论稳操胜券
1。 只要一打价格战,经营者就赚不到钱,因为消费者一眼就可以看出价格高低。
2。 如果要防止对手把价格定得比自己低,必须让对手相信,只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