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滑入辛亥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滑入辛亥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士良一瞧这情形,当机立断,风紧,扯乎,众家兄弟零星四散。单单撇下了一位不识得路的日本友人山田良政,穿着趿拉板在荒野中四处寻找出路—却也奇怪,既然他不识路,又怎么来到中国,找到郑士良等人的呢—未几,清兵赶到,发现山田良政形貌大异正常中国人,惊奇之后,捉住杀之。
  山田良政先生成为了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位日本友人。
  此后众位英雄各奔前程,郑士良返回香港之后,中毒身死,凶手不明。
  而毕永年却回到了广州,于大街上摆摊卖掉了西装,只穿一身缁衣,隐居于广州白云山,并作书给他所有认识的人曰:
  他日有奇虬巨鲸,大珠空青,任吾大陆破坏之责者,其人今或为僧耶?吾方入其群以求之。
  这个老毕,他还是不甘寂寞。
  两年后,高僧普航大师圆寂于惠州罗浮山寺,时年三十二岁。
  

13 三炸巡抚衙门 
当日本友人山田良政先生惨遭清兵杀害的时候,广州城中,会党史坚如正钻在地下,用力地挖一条地道。
  这条地道,从巡抚衙门后面的一幢宅子地下,一直挖到巡抚衙门。
  史坚如要炸掉两广总督德寿,并炸毁整个巡抚衙门,用惊天动地的爆炸唤醒民众,用横飞的血肉宣传革命。
  为什么要这么搞呢?孙文授予史坚如的任务,不是先弄钱再花钱买绿林豪杰一起来干吗?
  这是因为,像康有为、梁启超那么有本事弄钱的人并不多,至少史坚如在这方面缺乏天赋,可就算是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的本事,要想在这广州城中弄到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所以弄钱这活不好干,史坚如到处找中介,兜售自己的房产,一直到了郑士良这边失败,山田良政被杀,才卖出一幢,得到三千元钱。
  三千元钱数量是不少,可要买动绿林道,这还远远不够。
  所以史坚如破釜沉舟,拿这三千元钱在距巡抚衙门最近的地方租了间民房,打算从地下挖地道,直挖入总督德寿的床铺下,干脆把德寿连同巡抚衙门一道炸上天!
  工程进展顺利,不过一夜之间,地道就已经挖成。
  二百斤的炸药运了进来,就安放在两广总督德寿的床下面。
  炸药足够了,二百斤炸药一旦爆炸,要想再找到德寿存在过的痕迹,那就比较困难了。
  炸药放在一只大大的铁桶里,引线安排好,一支香炷点燃,正所谓一炷香的工夫,德寿兄弟就该升天了。
  史坚如离开房子,反锁大门,到了码头,上船,准备前往香港……他看到街道上人来人往,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广州人民的幸福是可以理解的,此时北方枪炮隆隆,八国洋鬼子到处追杀慈禧太后……相比于北部的中国,一片安宁祥和的广州人民,又如何不感觉到幸福?
  歌舞升平,载歌载舞。
  可是不应该啊。
  不是广州人民不应该幸福,而是从群众那一张张幸福到了极点的表情上来看,这分明不像是发生了大事的样子。
  史坚如心中充满了困惑,他跳下船,回到巡抚衙门近前一看:啧啧,巡抚衙门好端端地在原地趴着呢。
  这是怎么一回事?炸药怎么没有爆炸?
  史坚如又回到那幢房子前,打开门,走进去,下了地道,到了尽头一看,炸药好端端地放在那里,没人碰也没人摸,那炷香早就烧完了,可是引线却没有点燃。
  这就难怪了。
  史坚如非常生气,这一次他干脆直接点燃引线,不信你不爆炸。
  快步冲出地道,出门,疾走如飞,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史坚如扭头再看,只见数间民屋倒塌,百姓或死或伤,血流满面地哭号不停。巡抚衙门也没落好,一小截墙头被震塌了。而且两广总督德寿也被震得从床上直弹起,啪唧一声摔在了地上……
  这就是爆炸的全部效果了。
  史坚如左琢磨,右寻思,终于弄清楚了原因。
  引线太短!
  两百斤的炸药,只爆炸了一小部分……
  史坚如铁了心,不行,他要三入老城,不炸掉巡抚衙门,决不罢休。
  可是这一次他已经没有机会了,还没走近巡抚衙门,他就被侦探郭尧阶认出来了,清军士兵扑上来捉住他,在他身上搜出了用德文写的炸药方子。
  9月18日,志士史坚如被斩首。
  史坚如死后,陈少白为其作碑铭,曰:
  雄心脉脉,寒碑三尺。后死须眉,尔茔尔宅。
  国人欲复,哲人不归。吾族所悲,异族所期。
  玉已含山,海难为水。蹇蹇此躬,悠悠知己。
  天苍兮地黄,春露兮秋霜。胡虏兮未灭,何以慰吾之国殇!
  悲愤于史坚如之死,陈少白发誓要让清廷付出代价。
  

14 俄国佬伏击李鸿章 
会党于南方发难,而在北方,慈禧太后逃之夭夭,列国军队挤在北京吵吵嚷嚷,百姓伏尸于路,所有的人都如“久旱之望云霓”,眼巴巴地等着李鸿章出来收拾局面。
  洋人评价说:
  该大学士此行,不特安危系之,抑且存亡系之,旋转乾坤,匪异人任,勉为其难,所厚望焉。
  李鸿章出发了,取路天津。
  北京城中的八国联军,忽然变成了七国联军。
  俄国人撤出了,全部撤到了天津,准备伏击李鸿章。
  李鸿章一到,众俄人蜂拥而上,将其塞入轿杖之中,送到一所舒适的大房子里。俄公使格尔思出面相迎:捞朋友,鹅们油煎面了。
  李鸿章破口大骂:我李鸿章活了七十多岁,想不到临到老来却瞎了眼,我拿你们俄国人当朋友,你们却趁火打劫……
  格尔思辩解道:布什这个娘子的,鹅们鹅锅人,是来帮助泥的。
  李鸿章愤然,拿拐杖指着格尔思的鼻子:攻我京都,杀我百姓,占我河山,烧我房屋,你这叫来帮助我?
  格尔思急忙表态:捞朋友,泥妖相信鹅,鹅会把挖德西他们的谈判底线统统告诉你,只要泥能够真诚地维护鹅们鹅国人的礼仪……
  哼,这个到时候再说吧。李鸿章冷笑,随后在俄国兵的前呼后拥之下,赴北京和八国联军谈判,到了地方李鸿章一坐下来,就拿手指着格尔思对联军说:你们的谈判底线,格尔思已经全都告诉我了,再在这里跟我漫天要价,有意思吗?你们他妈的当我李鸿章是傻子啊?
  七国联军大怒,揪住格尔思就打:麻辣隔壁,做人不能太无耻……
  李鸿章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但这种枪炮下的外交已经不再有胜利的可能,所争的只是要赔给八国多少银子而已。
  列强撇开李鸿章,自己关起门来商量:中国人必须要记住这次教训,三十多万年轻力壮的汉子不读书,不思考,就知道拿着大刀砍妇女儿童,这些人看本书考虑考虑问题能死啊……就让这个国家每人出一两银子好了,希望这对这个民族的智商提高有所帮助……
  勒索赔款四亿五千万。
  卖国!
  李鸿章气得吐血倒在床上。
  格尔思蹲在床边死缠不放:捞朋友,快签字,把东北三省给鹅们鹅国人吧,骑马妖比给日本人强……
  听了俄国公使这话,李鸿章气得一口气没出来,死掉。
  李鸿章死亡的消息传出,大清国举国震惊,得此噩耗,猛地如片石压入心坎之中,觉得眼前发花,立时都颜色黯淡,两宫惊痛,失去常态,随驾人员,乃至太监,卫士,无不相顾错愕,如同大梁和柱子倒塌了下来,骤然间失去依靠一样,到了这样的时刻,众人才知道元老重臣对于国家的分量。
  大清的顶梁柱就此折断,整个帝国的重量,啪唧一声,全都压在了倒霉的袁世凯肩上。
  

15 吃领导不吐骨头 
庚子国变,慈禧西逃,再一次让人们惊讶于这老太太那不凡的心计。
  首先这老太太逃的方向准确,数十万义和拳民逮到了包括黄莲圣母在内的十几个圣母,以及义和团的多名大师兄,出售给了洋人,赚得钵满盆满。如果被他们将慈禧太后逮住,肯定也会卖一个高价。
  但是慈禧就是有让你逮不住她的本事。
  这老太太扭着小脚,狂奔如飞,八国洋鬼子在后面拼命地追,硬是追不上她。
  命是保住了,但饮食起居,却成了个大问题。
  老太太一口气逃到了陕西,只有稀粥可喝,而且还不管饱。
  郁闷时分,荣禄赶来报告:太后,咱们收到了一笔汇款。
  汇款……慈禧太后有点晕:这是哪跟哪儿啊,还汇款……多少钱?
  荣禄:三十万两银子!
  老太太腾的一声跳了起来:是谁啊,这么惦记着我们娘儿俩……
  荣禄:除了七君子,还有谁?
  老太太翻了好大一个白眼:原来是袁世凯。
  这袁世凯,何以落了个七君子的绰号呢?
  这是因为,当初百日维新之后,康有为宰杀慈禧太后失败,军机处自谭嗣同而下全部拖往菜市口砍头,这被砍之头中,原是有袁世凯那颗蛤蟆头的,但是荣禄却拦在了门口,说了句:袁世凯是我的人!
  所以袁世凯这颗脑袋就没有砍。
  因为荣禄护着袁世凯,惹得慈禧太后当时好不乐意,现在袁世凯知恩图报,雪中送炭,荣禄是一定要跟老太太说个清楚的。
  那么,袁世凯的这笔钱又是哪儿弄来的呢?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得知慈禧太后的下落之后,袁世凯就立即在山东召开藩、臬、司、道等各级领导干部会议,会议上,袁世凯说:诸位,国难当头,皇上去西部考察……要开发大西北,可是西北环境呢,比较艰苦……总之是缺衣少食,日夜不安,我们这些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大家都掏出点银子来,帮助朝廷渡过难关,如何?
  众领导放声大哭:太后啊,你受苦了。
  袁世凯说:我知道你们大家都有钱,再说这又是特殊捐费……
  众领导放声大哭:皇上啊,你遭罪了。
  袁世凯:难不成大家真的穷得一两银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