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乐哭与笑--诗歌杂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苦与乐哭与笑--诗歌杂文集-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几个儿女一直把母亲叫娘、父亲叫大爷。和性格平和的母亲相比,我父亲却有自负和过于急燥等坏毛病。因为在解放初期,中医大夫也是比较受人尊重的行业,所以父亲就觉得自己很优越,生活上比较爱讲究。有一次母亲从父亲带回的东西中找出了两双新尼龙袜,由于那时物资馈乏,这也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母亲认为肯定有自己一双,不想父亲却有些不快。母亲为此也很生气,但她依然没有和父亲吵嘴,依然默默的细心照料父亲。母亲每天早晨起来把饭做好后,再把洗脸水、毛巾、牙膏、香皂都放到炕上的父亲身边,等父亲把脸洗完,再一样样的拾掇下去。那时侯粮食不够吃,我们就在粮食中掺些糠菜,但是母亲总是想方设法为父亲单独做些好的。我记得那时母亲每天都为父亲煮一个咸鸭蛋,由于我们几个孩子从来没有和父亲分享的习惯,所以我们都是老老实实吃自己的咸菜等差一点的饭菜,一点也没有要谗点的意思,这也是母亲的一种无奈吧!

  母亲兢兢业业的操劳家务,和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与体贴,一定程度的打动了父亲。到了母亲晚年,每当父亲从卫生所回来,都会给母亲带回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当母亲患病的时候,父亲也总是想尽办法为她医治,并细心照料。

  母亲除了养育了我们兄弟三人外,还曾生了两个女儿,可是我的这两个姐姐从小就夭折了。我想既然母亲为我们,尤其是我受了那么多累,又没有女儿,作为儿子为何不能象个女儿那样待她呢?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做饭,当母亲身体不适,或是患病的时候,我也会做几顿可口的饭菜给她吃。

  母亲在为闺女的时候,有一年冬天骑毛驴出门,因为怕穿得太厚难看,所以得了感冒并引起肺感染,并且没有得到根治。从那以后肺病就和母亲如影随形,差不多每年都要犯两次。等到进入老年后,在父亲的调理下已经痊愈了。那时母亲的身体很好,不咳不喘腿脚利落,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从心里头乐。由于母亲对每一个儿女,每一个孩子都真心实意的疼爱,所以她的四个孙女、五个孙子都十分亲近她,孩子们每次见到她,都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都想多孝敬、多侍奉她一会。

  可是到了九二年的秋天,那时我正在为别人制作家具,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说腿脚有点不好使。我当时想母亲也没有疼痛和难受的感觉,不会有什么大碍。可是没多久她走动就很困难了,我就背着母亲走动,当时我还对她说:“娘,你使劲,使劲蹦两下试试。”可是不行。后来才知道母亲得的是尿毒症,可能是她常年吃一些止痛片等西药把肾给弄坏了。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也正是我最忙的一段时间。眼看着答应人家的家具很难完成,尽管那样我也每天进屋十几次去看母亲。到了腊月二十八那天,总算把活干完,腾下手来我就给母亲扫房子。扫完房子后,我给母亲洗了头和脚,在给她换衣服的时候,我对她说:“娘,这才叫得儿子济呢,是吧?”娘闭着眼睛什么也没说,只是使劲点了点头。娘呀!儿子何尝不愿这样永远的侍侯下去,可是……。

  过了年,母亲躺在炕上吃的东西就很少了,并时常昏睡。初三那天,她抬起头对守侯在一边的我说:“春,你不干活了,你就这样老伺候我了?”其实母亲知道她的儿子忙,她总是先考虑我们,为我们着想。

  又守了两天,看看母亲还是那样,初六那天我在果山锯了一天沙棘子。这也是我终身的憾事,我恨我自己太混了,和母亲诀别的日子,那么宝贵的分分秒秒,我怎么就没多陪她一天呢!

  在这之后的几天,母亲就不吃不喝,一直昏睡不醒。到了初九凌晨四点多,弟弟把我叫醒,说母亲不好。我赶紧抱起了母亲把她的头放到我怀里,可是不论怎么喊她都没有回应。过了一会,几滴黑紫的血水从她的耳朵和鼻孔渗了出来,母亲的头也垂了下来,就这样,我的母亲不管她的儿子、她的亲人怎样千呼万唤,怎样舍不得,最终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临出殡前打开棺木,我看到母亲的面容和她活着的时候一样,还是那样的慈祥,还是那样安稳,可是我用手一摸,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一丝温热。

  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一切,没有美丽的童年和少年,没有激情澎湃的青年和中年。母亲不但为我缔造了生命,而且我还从她那里学会了仁爱,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怎样做人。没有母亲的日子算不得是一个温馨的日子,没有母亲的家算不得一个完整的家。所以我非常羡慕很大岁数还有老妈老爸的人。

  在这之后我去平泉干了几天活,回来的时候坐在列车上,象以往一样,回家的心情特别急。我就闭上眼睛想,是什么东西象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尽快回归呢?噢――对!是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才有这样不可抗拒的魅力。可是再一想还不完全对,单凭一个家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我还没有找到问题的焦点。再仔细一想明白了,是母亲!是一个拥有母亲的家才使我魂牵梦绕,才让我归心似箭。我就这样陶醉在回家的感受之中。一会,我突然一惊,才想起来母亲不是早就过世了吗!不是再也回不来了吗!我原来是沉浸在惯性的意识里。这时才知道那样一个有老妈陪伴着的温馨的家,对我来说已经永远的不存在了,此时,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纵观母亲的一生,实在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可是在这平凡中,母亲首先做到了是一个好孩子,也做到了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二、姑姥

  姑姥是母亲娘家的老姑。我原来对姑姥的认识多是敬畏,而且敬少于畏,后来才慢慢的由敬畏变成了敬佩。

  我们的历史有许多值得继承弘扬的东西,同时也有许多腐朽的愚昧的习俗。比如过去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就是满令人心酸甚至发指的。

  姑姥生于十九世纪初,成年后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嫁到了临村一杜姓人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和姑老爷结婚月余,竟然不知道她的丈夫什么模样。这事现在说来人们肯定认为是天方夜潭,但这一不可思仪的事情却决非杜撰。因为姑老爷兄弟四个,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姑老爷和姑姥睡觉的时候,家长又不准点灯,那时农家多是如此,用以节省一点灯油。而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初来乍道的姑姥也不敢抬头。姑姥后来说:他们家一帮大老爷们,除了公公、爷爷公公就是大伯子,哪敢抬头去仔细看看。

  是不是可以说过去的女人算不上是完全的人,她们有时象一种物品和一种工具,几乎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力。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天真烂漫的人性被*,有多少屈辱的冤魂被掩埋。现在妇女地位的改变正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姑姥就这样默默的听天由命,从一个乖乖女,成为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下地干活洗衣做饭,并生有两男一女。在她怀上小儿子五个月的时候,一次姑老爷去四十里外的天义,为他大哥办理丧事。姑姥在家忧心如焚的等了一日又一日,直到半月仍不见丈夫音讯。无奈姑姥不顾自己身怀有孕,骑上毛驴一路找了下来。来到距天义几里之遥,就见各个道口都有人把守。姑姥上前一问,才知道突如其来的灾祸从天而降,一场瘟疫正在席卷整个天义城镇,姑姥的丈夫也受到感染,早就命丧黄泉了。

  姑姥连看一眼自己死去丈夫的愿望都不能如愿,只得掉转身形,一路哭了回来。看着不诘人士的儿子女儿,想着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姑姥学会了坚强。她擦干眼泪,发誓把几个孩子养育成人。从此,姑姥一个人辛辛苦苦,春种秋收勤俭持家。那时侯妇女都是缠足,可想而知她是多么艰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姑姥把三个孩子都已拉扯成人。大儿子从医,后来在城里置楼并开了诊所,女儿上了大学,成了优秀的铁路工程师。老儿子依农依商,日子也不错。至此姑姥也算是很欣慰了。

  姑姥留给我的形象是:个子虽不高,但长长的额头,尖尖的下颌。她脸上的鼻子也是又直又尖,正好在鼻尖上长一颗大痦子,冷眼一看,她极像西欧的老贵夫人。那双有点象鹰的眼睛总会给人一丝畏惧的感觉。姑姥后来的性格也确实极其泼辣,家族中不论谁做了错事都会被她严厉的训斥一顿。有一次他大儿子与儿媳因事吵嘴,儿媳因为气急骂了一句。这事放在今天真是太稀松平常了,现在的年轻媳妇有几个不骂人的。可是那一次,暴躁的姑姥上去就给儿媳一巴掌。但是后来她的儿媳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忌恨她,因为姑姥虽然脾气不好,但是非常仁爱,她对所有的儿女都真心实意的疼爱。作为她的儿女、她的晚辈们都明白,她的呵斥、她的怒骂,都和她的呵护、她的关怀一样,都是为了晚辈们好,都是一样的一种疼爱。

  我母亲四岁没妈,那还是姑姥在家为闺女的时候一手把她带大的,这使我的心目中对她有了别样的情感。她即像我的姥姥,也像我的奶奶,总是有种很亲切的感觉。细想我的生活,我的人生,也有她的一份关怀和爱护。

  我成家后一直和父母一起过。我们村子和我一年结婚的有好几个,我们都在一个工地上打石头,而且我们的妻子先后都有了身孕。后来我发现同伴们时常用饭盒往家里买好吃的东西。当时我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怎样多挣钱,争取拿到第一上,全然没有在意妻子怀孕的时候应该吃点什么东西。马马虎虎的认为吃好的生孩子,不吃好的也能生孩子。那段时间妻子可能也意识到象肉蛋之类的东西谗不到嘴,所以就自己买了五毛钱的糖块吃。这是她怀胎十月唯一一次奢侈的享受,那时侯苞米面等粗粮才是我们的主食,没有别的更好一点的东西吃。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