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引 奇曲】沈约《宋书》曰:晋太始十年,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令郝玉鼓筝,宋同吹笛,以为杂引相和。宋玉《笛赋》曰:招伯奇于凉阴,追申子于晋城。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寒也。
【写神 怡志】写神见上谕意注。伏滔《长笛赋》曰:达足以协德宣猷,穷足产怡志保身;兼四德而称隽,故名流而器珍。
【水龙鸣 云禽婉】马融《长笛赋》曰: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云禽婉见上畅神注。
【纳雅正 雪垢滓】纳雅正见叙事。马融《长笛赋》曰:可以致诚效志,率作兴事;溉涤污秽,澡雪垢滓。
【离南楚 出西凉】宋玉《长笛赋》云:八音和调,咸禀受兮;善善不衰,为时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李尤《笛铭》曰:出自西凉,流离浩荡。
§赋
【楚宋玉《笛赋》】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罕节简枝之丛生也。其处磅磄千仞,绝溪陵阜,崇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师旷将为阳春北鄙白雪之曲,取其雄焉;宋意将送荆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于是天旋少阴,白日西靡;命严春,使午子,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赪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征。
【后汉马融《长笛赋》】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县平阳邬中。有洛客舍逆旅,吹笛。融去京师逾年,暂闻甚悲而乐之,作《长笛赋》。其词曰:惟{⺮钟}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托九成之孤岑,临万仞之石溪。是以间介无蹊,人迹罕到;猿蜼昼吟,鼯鼠夜叫。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攒乎下风,收精注耳。夔襄比律,子野协吕,十二毕具,黄钟为主。详观夫曲引之繁会聚杂,何其富也;纷葩烂熳,诚可喜也;波散广衍,实可异也。律吕既和,哀声亦降,曲终阕尽,余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慨叠重。上拟法于韶箫南龠,中取度于白雪绿水,下采制于延露巴人。于时绵驹吞声,伯牙毁弦,匏巴辍柱,师襄弛悬。近代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巳;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京房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陈傅縡《笛赋》】贞筠翠节,冒霜停雪;江潭荐竿,巴人所截。五音是备,六孔斯设,殊响抑扬,似出平阳。曲凝高殿,声幽洞房。既逐舞而回袖,亦将歌而绕梁;忽从弄而危短,乍调吹而柔长。于是时也,赵瑟辍讴,齐竽息唱,见象筵之说耳,听清笛之廖亮。
§诗
【陈周弘让《赋长笛吐清气诗》】商声传后出,龙吟郁前吐;情断山阳舍,气咽平阳坞。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
【陈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胡关氛雾侵,羌笛吐清音;韵切山阳曲,声悲陇上吟。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方知出塞虏,不惮武溪深。
【隋姚察《赋得笛诗》】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鹍弦时莫并,凤管还相向。随歌响更发,逐舞声弥亮;宛转度云窗,逶迤出黼帐。长随画堂里,承恩舞所让。
【刘孝孙《咏笛诗》】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卷十七 人部上
○圣第一
§叙事
《尚书》曰:睿作圣。又曰:圣作则。《易》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礼记》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焘。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家语》曰:昔哀公问曰:“何谓圣人?”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测物之情性者也。”《六韬》曰:夫圣人者,与天下之人皆安乐。《管子》曰: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也。《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庄子》曰:夫卜梁倚者,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教之,其果为圣人也。《孙卿子》曰:天下无二道。圣人者,天下利器也。《说苑》曰:圣人之于百姓,其犹赤子乎。馁者食之,寒者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事对
【受图 加算】《尚书考灵曜》曰:四千五百六十岁,精反初,握命几,起河图,圣受思。郑玄注曰:圣谓尧也。天握命人当起者,河乃出图,黄帝尧受而思之,以受历数也。《河图》曰: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赐算三万六千,人赐纪二十。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月,人得三万六千。一纪主一岁,圣人加七百二十。
【烛远 照微】《尸子》曰:圣人之身犹日也。天日圜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烛远。颜延之《论检》曰:圣人者,灵照烛微,理绝功外。
【虚心 正己】《老子》曰: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尸子》曰:圣人中一正己也,故曰天地之府。
【参天 配地】《易》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大戴礼》曰:哀公问曰:“何谓圣人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若天之司,莫之能识。”
【合节 应枢】《韩诗外传》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县隔,然得志而行乎中国,如合符节。孔子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殷康《论易》曰:昔伏羲始画八卦,观象以应枢。
【穆穆 洋洋】《大戴礼》曰:哀公问曰:“何谓圣人?”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穆穆纯纯,莫之能循,此则圣人也。”《尚书》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随时举事 以德分人】《文子》曰: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庄子》曰:以德分人谓之圣,智似深渊、明如日月谓之圣。
【穷神知化 尽妙体道】姚信《士纬》曰:圣人高不可极,深不可测,穷神知化,此所禀于天也。《五行论》曰:圣人尽众妙,体至当,故不求有所示而物自亲之。
【先识 玄照】姚信《士纬》曰:圣人独见先识,仁若春阳,信若影响。扬雄《五经钩沉》曰:圣之生必资于阴阳。阴阳之理,即圣人所尽;但尽阴阳之理,则玄照之本自见。此谓不求于自知,而理尽自然知者。
【兼应 两忘】祖台之《道论》曰:大道以至虚顺通,圣人以忘怀兼应。刘瑾论曰:圣人体蕴乾坤,故有无两忘也。
【不相 无名】《史记》曰:唐举相蔡泽曰:“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感而后应 言而后行】《庄子》曰:圣人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管子》曰:圣人择可言而后行。偷得利而后害,偷得乐而有忧,上圣人不为也。
【致用 备德】《易》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礼记》曰: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始之以义,终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
【成务 创物】《易》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周礼》曰:智者创物,巧者述之,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
【神化 天行】《文子》曰: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能以神化者也。《庄子》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天纵 玄达】《论语》曰: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文子》曰:圣人诚使耳目精明玄达,无所诱慕,精神内守,形骸不越。即观乎往代之外,来事之内,何足见也。
【纯纯 荡荡】《大戴礼》:哀公问曰:“何谓圣人也?”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穆穆纯纯,莫之能循,此则可谓圣人矣。”《列子》曰:孔子曰:“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
【本天地 参日月】《礼记》曰: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大戴礼》曰:孔子曰:“圣人者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而杂以霓云。”
【备九德 综三纲】孔融《圣人优劣论》曰:以为圣人俱受乾坤之淳灵,禀造化之和气;该百行之高善,备九德之淑懿。挚虞《孔子赞》曰:仲尼大圣,遭时昏荒,河图沉翳,凤鸟幽藏。爰整礼乐,以综三纲,因史立法,是谓素王。
【禀四时 贯万物】姚信《士纬》曰:圣人所禀于四时也,所禀于元气也。《淮南子》曰:圣人内修其道术,而不外饰仁义,不知耳目之宜,而游乎精神之和。若然者,横廓六合,兼贯万物,此圣人之游也。
【幽赞神明 弥纶天地】《易》曰:圣人作《易》,幽赞于神明,参天两地而倚数。又,扬雄《五经钩沉》曰:生而知之者上也。问曰孰生而知之乎,答曰圣人。二仪既判,悬象列晖;八风有序,四气错御。览日月而达阴阳之数,消摇八节,俯仰玄黄。弥纶天地之体,穷竟有生之机。瞻天为师,用醒己心,故曰生知,不亦审乎。
§论
【后汉孔融《圣人优劣论》】孔子称大哉尧之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为覆盖众圣最优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