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序
【周庚信《赵国公集序》】窃闻平阳击石,山谷因这调;大夏吹筠,风云为之动。与夫含吐性灵,抑扬词气,曲变阳春,光回白日,岂得同年而语哉。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掞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方之珪璧,涂山之会万重;譬以云霞,赤城之岩千丈;文参厉象,即入天官之书;韵涉丝桐,咸归总章之观。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蚁睫。岂直熊罴朝上,层城抱日月之辉;光焰宵飞,南斗触蛟龙之气。昔者屈平宋玉,始于哀怨之深;苏武李陵,生于别离之代。自魏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雕虫篆刻,其体三变,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矣。公斟酌雅颂,谐和律吕,若使言乖节目,则曲台下顾;声止操缦,则成均无取。遂得栋梁文囿,冠冕词林,大雅扶轮,小山承盖。
○笔第六
§叙事
《释名》曰:笔,述也,谓述事而言之也。按《博物志》:蒙恬造笔。又按《尚书·中侯》: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曲礼》云:史载笔,士载言,此则秦之前已有笔矣。盖诸国或未之名,而秦独得其名,恬更为之损益耳。故《说文》曰: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是也。《西京杂记》云: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又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汉书》云:尚书令仆丞相郎,月给大管笔一双。傅玄云: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其笔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矣,则其事矣。
§事对
【文犀 翠羽】《傅子》曰:汉末笔,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西京杂记》曰:汉制,天子笔,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吴律 赵毫】许慎《说文》曰:笔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王羲之《笔经》曰: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
【写图 书牍】《尚书·中侯》曰: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谢承《后汉书》曰:第五永为督军御史督使幽州,蔡邕等天下名才士人皆会。祖饯于平乐馆,高彪送永在坐,因援笔书牍。
【当面 铭心】蔡邕书曰:侍中执事,相见无期;惟是笔疏,可以当面。傅玄《笔铭》曰:恚|彤管,冉冉轻翰;正色玄墨,铭心写言。
【宝跗 金匣】《西京杂记》曰: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傅子》云:汉末一笔之匣,雕以黄金,饰以和璧。
【加点 益字】吴祚《国统》曰:吴主孙权,尝梦北面顿首于天帝,忽见一人以笔点其额。举以问征士熊循,循曰:“吉祥矣!大王必为主。王者人之首,额者王之上。王上加点,主字之象也。”《吴志》曰:诸葛恪父瑾,长面似驴。孙权大会,使人牵一驴入,长于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
【缠枲 镂管】傅玄《笔赋》曰:于是班匠竭巧,名工逞术,缠以素枲,纳以玄漆。王羲之《笔经》曰: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然后为宝也。
【象管 宝匣】王羲之《笔经》曰:昔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西京杂记》曰: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
【班投 颜炙】《东观汉记》曰:班超家贫,投笔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鱼豢《魏略》曰:颜斐为河东太守,课人输租车,便致薪两束,为寒冰,炙笔砚。
【制彤管 缀翠匣】傅玄《鹰兔赋》曰:兔谓鹰曰:“汝害于物,有益于世。华髦被札,彤管以制。”《傅子》曰:汉末一笔之匣。缀以隋珠,文以翡翠。
【立宪成功 雕金饰璧】蔡邕《笔赋》曰:昔苍颉创业,翰墨作用,书契兴焉。夫制作上圣,立宪者莫先乎笔。详原其所由,究察其成功,铄乎焕乎,弗可尚矣。《傅子》曰:汉末一笔之匣,雕以黄金,饰以和璧。
§赋
【后汉蔡邕《笔赋》】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慓悍,体遄迅以骋步。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形调抟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画乾坤之阴阳,赞宓皇之洪勋;尽五帝之体德,扬荡荡之典文。纪三王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觐;传六经而缀百氏兮,建皇极而序彝伦;综人事于晻昧兮,赞幽冥于明神。象类多喻,靡施不协。上刚下柔,乾坤位也;新故代谢,四时次也;圆和正直。规矩极也;玄首黄管,天地色也。
【晋傅玄《笔赋》】简修毫之奇兔,撰珍皮之上翰;濯之以清水,芬之以幽兰。嘉竹翠色,彤管含丹。于是班匠竭巧,良工逞术;缠以素枲,纳以玄漆;丰约得中,不文不质。尔乃染芳松之淳烟兮,写文象于纨素;动应手而从心,焕光流而星布。
§诗
【梁简文帝《咏笔格诗》】英华表玉笈,佳丽称珠网;无如兹制奇,雕饰杂众象。仰出写含花,横抽学仙掌;幸因提拾用,遂厕璇台赏。
【梁徐摛《咏笔诗》】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一逢掌握重,宁忆仲升捐。
§赞
【晋郭璞《笔赞》】上古结绳,易以书契;经纬天地,错综群艺,日用不知,功盖万世。
§铭
【后汉李尤《笔铭》】笔之强志,庶事分别。七术虽众,犹可解说;口无择言,驷不及舌;笔之过误,愆尤不灭。
【晋王隐《笔铭》】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
§启
【梁庚肩吾《谢赍铜砚笔格启》】烟磨青石,已践孔氏之坛;管插铜龙,还笑王生之璧。西域胡人,卧织成之金簟;游仙童子,隐芙蓉之行障。莫不并出梁园,来颁狭室。
○纸第七
§叙事
《释名》曰:纸,砥也,谓平滑如砥石也。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截之,名曰幡纸,故其字从丝。贫者无之,或用蒲写书,则路温舒截蒲是也。至后汉和帝元兴中,常侍蔡伦,剉故布捣抄作纸,又其字从巾。《东观汉记》云:黄门蔡伦典作尚方作纸,所谓蔡侯纸是也。又魏人河间张揖《上古今字诂》,其《巾部》云:纸今纸,则其字从巾之谓也。(见《汉记》及王隐《晋书》)。一云,伦捣故鱼网作纸,名网纸;后人以生布作纸,丝綖如麻,名麻纸;以树皮作纸,名谷纸。(见《董巴记》及《博物志》)。
§事对
【如石 方絮】《释名》曰:纸,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服虔《通俗文》曰:方絮白纸。
【裹柱 补綯】王羲之《笔经》曰:探竟以麻纸裹柱根,次取上毫薄薄布,令柱不见,然后安之。谢承《后汉书》曰:羊续,字叔祖,为南阳太守。以清率下,唯卧一副布綯。败,胡纸补之。
【当策 代简】傅咸《纸赋》曰: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犹纯俭之从宜,亦唯变而是适。揽之则舒,舍之则卷。桓玄《伪事》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黄书 白疏】王隐《晋书》曰:刘卞为四品吏,访问推一鹿车黄纸,令卞写书。卞语访问:“刘卞非为人写黄纸也。”访问案卞罪下品二等,补尚书令史。崔鸿《前燕录》曰:慕容隽三年,广义将军岷山公黄纸上表。隽曰:“吾名号未异于前,何宜便尔?自今但可白纸称疏。”
【捣网 持花】张华《博物志》曰:汉桓帝时,桂杨人蔡伦,始捣故鱼网造纸。孙放《西寺铭》曰:长沙西寺,层构倾颓,谋欲建立。其日有帝子持纸花插地,故寺东西相去十余丈。于是建刹,正当花处。
【残行 分句】干宝表曰:臣前聊欲撰记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会聚散逸,使同一贯。博访知之者,片纸残行,事事各异。张翰《诗序》曰:永康之末,疾苦痿瘵,故人颇侯之。常以闲静为著诗一首,分句改纸,各有别读。
【尚方 秘府】《东观汉记》曰:《蔡伦传》云:伦典作尚方作纸。虞预表曰:秘府有布纸三万余枚。
【缥红 青赤】《东宫旧事》曰:皇太子初拜,给缥红纸各一百枚。桓玄《伪事》曰:诏命平准作青赤缥绿桃花纸,使极精,令速作之。
【藤角 桃花】范甯教曰: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桓玄《伪事》曰:诏命平准作青赤缥绿桃花纸,使极精,令速作之。
【别驾函 右军库】魏武令曰:自今诸掾属侍中别驾,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主者朝常给纸函各一。裴启《论林》曰:王右军为会稽令,谢公就乞笺纸。库中唯有九万枚,悉与之。桓宣武云:逸少不节。
【蔡伦遗业 唐季残笺】盛弘之《荆州记》曰:枣阳县百许步蔡伦宅,其中具存,其傍有池,即名“蔡子池”。伦,汉顺帝时人,始以鱼网造纸。县人今犹多能作纸,盖伦之遗业也。《先贤行状》曰:延笃从唐溪季受《左传》,欲写本无纸。季以残笺纸与之。笃以笺记纸不可写,乃借本诵之。
§赋
【晋傅咸《纸赋》】盖世有质文,则理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结绳兮,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缺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淑,以为已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诗
【梁江洪《为傅建康咏红笺诗》】杂彩何足奇,唯红偏可作;灼烁类蕖开,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