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学记-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荚唬核甓嗖≡虬菹壬病
 
  【厌兵缯 续命缕】裴玄《新语》曰:五月五日,集五彩缯,谓之辟兵。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益人命。
 
  §诗 
  【梁王筠《五日望采拾诗》】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绡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长彩表良节,命缕应喜辰;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娇起斜盻,敛笑动微嚬。献珰依洛浦,怀珮似江滨;须待恩光接,中夜奉衣巾。
 
  【北齐魏收《五日诗》】麦涼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
 
  ○伏日第八

  §叙事 
  《历忌释》曰: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阴阳书》曰: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曹植谓之三旬。)《史记》曰:秦德公始为伏祠。《荆楚岁时记》曰: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
 
  §事对 
  【金藏 火升】《历忌释》曰: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夏侯湛《大暑赋》曰:三伏相仍,徂暑彤彤;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扶桑赩以增燌,大火晔其南升。
 
  【秦祠 汉择】《史记》:秦德公始为伏祠。按《汉书》:高帝分四郡之众,用良平之策,还定三秦,席卷天下,盖君子所因者本也。论功定封,加金帛,重复宠异,令自择伏日,不同凡俗。
 
  【亢阳 徂暑】王彪之《井赋》曰:三伏焦暑,亢阳重授,轻飚不扇,纤云不覆。徂暑已见上火升注中。
 
  【劳酒 荐瓜】《汉书》曰:杨惲《报孙会宗书》曰: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崔寔《四民月令》曰:初伏荐麦瓜于祖祢。
 
  【赐东方 祠黄石】《汉书》曰:东方朔为郎,伏日诏赐诸郎肉。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请受赐。”即怀肉而去。上问朔曰:“赐肉不待诏而去,何也?”上令自责。朔曰:“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令生自责,而反自誉。”复赐酒一卮,肉百斤,遗细君。《史记》曰:张子房始所见《下邳圮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祖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宝祠之。留侯死,并黄石葬,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诗 
  【程晓《伏日诗》】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嚬蹙奈此何。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
 
  【潘岳《怀县诗》】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秋启新节,炎景方赫曦。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凉风自远集,轻衿随风吹;灵圃曜华果,通衢列高椅。
 
  ○七月七日第九

  §叙事 
  周处《风土记》曰: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吴均《续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下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是也。又傅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宋孝武《七夕诗》曰:迎风披彩缕,向月贯玄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五王传》曰:宝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有光照室,为后之瑞。)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作麹,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竹林七贤论》曰:阮咸,字仲容。七月七日,诸阮庭中烂然,莫非锦绨。咸进总角,乃竖长竿,标大布犊鼻裈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事对 
  【泛星 飞月】谢庄《七夕咏牵牛》曰:容裔泛星道,逶迤济烟浔。颜延之《织女赠牵牛诗》曰:婺女丽经星,姮娥栖飞月。
 
  【乘鹤 奔龙】《列仙传》曰:王子乔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谢惠连《七夕咏牛女诗》曰: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天路 星河】徐爰《咏牛女诗》曰:结彩彪天路,颓芳菲灵台。王鉴《七夕观织女诗》曰:隐隐駈千乘,阗阗越星河。
 
  【云川 汉渚】王微《七襄怨诗》曰:藻帐越星波,玉饰渡云川。颜测《七夕连句诗》曰:云扃息游彩,汉渚起遥光。
 
  【凤舄 鹤盖】《汉武帝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武帝,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琼凤文之舄。刘桢《鲁都赋》曰: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羽车 云辇】《神仙传》曰:吴蔡经去家时已老,还更少壮,头发皆黑。语家中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至期日王方平果来,乘羽车,驾五龙。《汉武帝内传》曰:帝登寻真之台斋,到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白云起,郁郁直来趋宫后。顷西王母至,乘紫云之辇。
 
  【九光灯 百子池】《汉武帝内传》曰:七月七日,乃扫除宫掖之内,张云锦之帷,燃九光微灯。夜二唱后,西王母驾五色之班龙上殿。《西京杂记》曰:戚夫人侍高祖,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
 
  【青鸟来 赤龙至】《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而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来。”有一青鸟如乌,侍王母傍。《列仙传》曰: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一朝火散上,紫色冲天,安公伏冶下求哀。须臾有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安公骑之东南上。
 
  §赋 
  【南齐谢朓《七夕赋》】金祗司矩,火曜方流,素钟登御,夷则鸣秋。朱光既剑敛,凉云始浮,盈夕露之蔼蔼,升夜月之悠悠。步广庭而延睐,属天媛而淹留。嗟斯灵之淑景,招好仇于服箱;靥白玉而为饰,霏丹霞而为裳。回龙驾之容裔,乱凤管之凄锵;轼帝车而捐玦,凌天津而上翔。怅汉渚之夕涨,欣河广之既梁;嗟阑夜而难永,泣会促而怨长。忌纤阿之方驾,吝长庚之未光;抚鸣琴而修浩,浣安歌而自伤。歌曰:月殿清兮桂觞酬,云幄静兮香风浮;龙镳蹀兮玉銮整,眷星河兮不可留。
 
  【隋庾信 七夕赋】兔月先上,羊灯次安;睹牛星之睢景,视织女之阑干。于是秦娥丽妾,赵艳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装之半故,怜晚拭之全新。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空。
 
  §诗 
  【《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轧轧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晋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商风初授,辰火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嘉木茂园,芳草被畴;于是我后,以豫以游。
 
  【宋南平王刘铄《七夕咏牛女诗》】秋动清风扇,火移炎气歇;广檐含夜阴,高轩通夕月。安步巡芳林,倾望极云阙。组幕萦汉陈,龙驾凌宵发;沉清未申写,飞光已飘忽。来对眇难期,今叹自兹没。
 
  【宋谢惠连《七夕咏牛女诗》】落日隐檐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淅淅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投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情难久悰。沃若灵驾旋,寂寞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远山敛氛祲,广庭扬月波;气往风集隙,秋还露泫柯。节气既已孱,中宵振绮罗;来叹讵终夕,收泪泣分河。
 
  【谢灵运《七夕咏牛女诗》】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月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凌峰步层崖,凭云肆遥脉;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梁简文帝《七夕穿针诗》】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梁柳惲《七夕穿针诗》】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夜缝,映月抽纤缕。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景对秋夕,余光欻难驻。
 
  【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梁刘孝威《七夕穿针诗》】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
 
  【梁沈约《织女赠牵牛诗》】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冬夜寒如是,宁遽道阳春;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施衿已成故,每聚辄如新。
 
  【梁王筠《牵牛答织女诗》】新知与生别,由来傥相值;岂如寸心中,一宵怀两事。欢娱未缱绻,倏忽成离异;终日遥相望,秪益生愁思。犹想今春悲,尚有故年泪;忽遇长河转,独喜凉飚至。奔情翊凤轸,纤阿警龙辔。
 
  【梁刘孝威《咏织女诗》】金钿已照耀,白日未蹉跎;欲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