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学记-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河 八海】《尚书》曰:九河既道。孔安国注曰:河水分为九道,平原以北是也。《关令内传》曰:须弥山东南有山曰昆仑,在八海内。

  【三江 五湖】《尚书》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孔安国注云: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周礼》:扬州之浸曰五湖。

  【荣河 温洛】《尚书·中候》曰:尧即政七十载,修坛河洛。仲月辛日,昧明礼备,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郑玄注云:荣光五色,从河水中出。《易乾凿度》曰: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乃寒,五日变为五色玄黄。

  【碧海 绛河】东方朔《十洲记》曰:东有碧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不咸苦,正作碧色。王子年《拾遗记》曰:绛河去日南十万里,波如绛色,多赤色、赤色鱼,而肥美可食。上仙服得之,则后天而死。

  【清济浊河 玄灞素浐】袁宏《北征赋》曰:于是背梁山,截汶波,汛清济,傍祀阿。刘劭《赵都赋》曰:其南也,则有洪川巨渎,黄水浊河,发源积石,迳拂太华。潘岳《西征赋》曰: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西有玄灞素浐,汤井温谷。

  【粉水 锦流】盛弘之《荆州记》曰:筑阳县西有粉水,源出房陵县。取其水为粉,鲜洁异于锦水,故因名粉水。巴郡临江县亦有此水,取以为粉,旧常献之。《华阳国志》曰:成都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流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如,故命曰锦里城。

  【利万物 成百事】《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文子》曰:水之道也,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万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

  【君子观 小人溺】《孙卿子》曰: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礼记》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夫水近于人而易以溺人。

  【怀山襄陵 浮天载地】《尚书》云: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郭氏《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焉,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者。

  【积成江海 上为雨露】桓宽《盐铁论》曰: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文子》曰:水之道也,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润泽。

  【窃壤以堙 积灰而止】《山海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又《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水浩瀚而不息。于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滔水。

  【亲而不尊 狎而不玩】《礼记》曰:水之于人也,亲而不尊;天尊而不亲。《左传》曰:郑子产谓子太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人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赋
  【东晋王彪之《水赋》】寂闲居以远咏,记上善以寄言,诚有无而大观,鉴希微于清泉。泉清恬以夷淡,体居有而用玄;浑无心以动寂,不凝滞于方圆。湛幽邃以纳污,泯虚柔以胜坚。或浤浪于无外,或纤入于无间。故能委输而作四海,决导而流百川,承液而生云雨,涌凝而为甘泉。

  §诗
  【梁孝元帝《登堤望水诗》】駈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戌楼;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愿假宣尼术,泗水却横流。

  【梁刘孝绰太子洑《落日望水诗》】川平落日迥,落照满川张;复在沦波地,派别引沮漳。耿耿流长脉,熠熠动轻光;寒鸟逐槎泛,惊鹈拂浪翔。临流自多美,况此还故乡;榜人夜理楫,棹女暗成装。欲待春江曙,争途向洛阳。

  【后梁沈君攸《赋得临水诗》】开筵临桂水,携手望桃源;花落圆文出,风急细流翻。光浮动岸影,浪息累沙痕;沧波自可悦,濯缨何用论。

  【陈释慧标《咏水诗》】曾添疏勒井,经涌贰师营;玉津花色亮,银溪锦碛明。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持将符上善,利得动高情。

  【祖孙登《咏水诗》】骊泉紫阙映,珠浦碧沙沉;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风潭如拂镜,山溜似调琴;请君看皎洁,知有淡然心。

  【又《莲调诗》】长川落照日,深浦漾清风;弱柳垂江翠,新莲夹岸红。船行疑泛迥,月映似沉空;愿逐琴高戏,乘鱼入浪中。

  【隋李巨仁《赋得方塘含白水诗》】白水溢方塘,淼淼素波扬;叠浪摇凫影,涟漪写雁行。长堤柳色翠,夹岸荇花黄;观鱼自有乐,何必在濠梁。

  【孔德绍《王泽岭遭洪水诗》】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百川满,俄尔万顷浮。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大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张文琮《咏水诗》】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含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赞
  【晋郭璞《释水赞》】川渎绮错,涣澜流带;潜润傍通,经营华外。殊出同归,混之东会。

  【戴逵《水赞》】水德淡中,泉玄内镜;至柔好卑,和协道性。止鉴标贵,上善兴咏;爰有幽人,拥轮来映。

  【庾肃之《水赞》】湛湛涵渌,清澜澄浚;妙质柔明,云深液润。

  ○海第二

  §叙事
  《释名》云:海,晦也。主引秽浊,其水黑而晦。《博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盖无几也。七戎、六蛮、九夷、八狄,形类不同,总而言之,谓之四海,言皆近于海也。四海之外,皆复有海云。按,东海之别有渤澥,(出《说文》。)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博物志》云:沧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金银为宫阙,仙人所集。《列子》称:渤海之东有大壑,名曰归塘。(《庄子》所云尾闾。)其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十洲记》曰:东海之别,又有溟海、员海。(《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之中,有太帝宫,太真东王所居;有蓬莱山,周回五千里。山外有员海绕其山,海水色正黑色,谓之溟海。按:《庄子》有北溟,则四海皆称溟也。)《山海经》有岐海、幼海、少海。(《山海经》云:瓯闽皆在岐海中。又云:无皋之山,南望幼海。郭璞注云:幼海,少海也。)按:南海大海之别有涨海。(谢承《后汉书》曰:交阯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又《外国杂传》云:大秦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洲。洲底大盘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铁网取之。)按:西海大海之东。小水名海者,则有蒲昌海、蒲类海、青海、鹿浑海、潭弥海、阳池海。(《汉书》曰:蒲昌海一名盐泽,广袤三百里。其水渟,冬夏不减,皆以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又郭义恭《广志》云:蒲类海在西域东北。窦固击伊晋,战于蒲类海。《十三州记》曰:允吾县西,有卑禾羌海,代谓之青海。《后魏书》曰:太祖西征次鹿浑海。郭义恭《广志》云:羌中之西,有潭弥海、阳池海。)按:北海,大海之别有瀚海。瀚海之南小水名海者,则有渤鞮海、伊连海、私渠海。(《汉书》:霍去病伐匈奴,北至瀚海;后汉窦宪伐匈奴,至渤鞮海。郭义恭《广志》曰:匈奴中北有伊连海。后汉梁讽说北单于,单于喜,即将人众与讽俱还到私渠海。)凡四海通谓之裨海,(毗之反。)裨海外复有大嬴海环之。(《邹子》曰: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耳。中国名曰赤县,内自有九州。禹之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州者,亦谓之九州,有裨海环之。如一区中者乃为一洲,如此者九。都有大瀛海环其外,此谓八极,而天下际焉。)海曰百谷王,海神曰海若。海一云朝夕池,一云天池,亦云大壑巨壑。(出《老子》及《风俗通》。)海中山曰岛,海中洲曰屿。(东方朔《十洲记》曰: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其生洲、瀛洲在东海,炎洲在南海,凤麟洲、聚窟洲皆在西海,元洲、玄洲在北海。已上凡十洲也。)

  §事对
  【委输 朝宗】木玄虚《海赋》曰:于廓灵海,长为委输。《尚书》曰:江汉朝宗于海。注云:宗,尊也,有似于朝。

  【委水 积流】《礼记》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又曰: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郑玄注曰:海水之所委也。《孙卿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丛桂 扶桑】王粲《游海赋》曰:若夫长洲别岛,旗布星峙,桂兰丛乎其上,珊瑚周乎其址。东方朔《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馀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

  【地脉 天池】《关令内传》:天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各以四海为脉。《庄子》曰:穷发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

  【通天 动地】张华《博物志》曰:旧说天河与海相通。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甚大,往反不失期。此人乃立于槎上,多赍粮乘槎去,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舍屋,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惊问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问:“此为何处?”答曰:“君可诣蜀问严君平。”此人还问君平,君平曰:“某月日有客星犯斗牛,即此人到天河也。”《庄子》曰:海水三岁一周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