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学记-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对
  【出昆仑 导积石】并见叙事。

  【包砥柱 冒石门】包砥柱见叙事。《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郭璞注曰:冒犹覆也。

  【鱼折溜 龙{带足}水】《河图》曰:黄帝云:“余梦见两龙,挺白图,即帝以授余于河之都。”天老曰:“天其授帝图乎?”试斋以往视之。黄帝乃斋河洛之间,求象见者。至于翠妫泉,大卢鱼折溜而至,乃问天老:“子见中河折溜者乎?”见之,与天老跪而授之。鱼泛白图,兰菜朱文,以授黄帝。舒视之,名曰录图。《春秋运斗枢》曰:舜既为天子,五年二月东巡狩。至于中州,与三公诸侯临观。黄龙五采负图出,置舜前,{带足}入水而前去。

  【沉白马 祭玄貉】《史记》:汉武帝元光中,河决于瓠子。是时天子已用事万里沙漠,还师临决河,沉白马璧于河。《穆天子传》曰:西征,猎于渗泽,获白狐玄貉,以祭河宗。

  【入葱山 沦蒲海】并见前叙事中。

  【鳞屋龙堂 泉室水府】《楚辞》曰: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王逸注:贝作阙。泉室水府见下鲍昭《河清颂》。

  【九折 两源】《淮南子》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绝者,有昆仑之输也。《汉书》曰: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龙宫 贝阙】《汉书》:武帝元光二年春,河水从顿丘南流入渤海。其五月河决濮阳,泛十六郡。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泉宫。贝阙事见上。

  【捧土 转石】朱浮《与彭宠书》曰:奈何以区区渔阳,而造怨于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谢承《后汉书》曰:安帝时,尚书陈龟上表曰:“仁恩广被,化流殊方,使老者以寿终,孤幼得保年。犹临河转石,易于反掌。”

  【泛柏 航苇】《毛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又曰:谁谓河广,一苇航之。

  【玉牍 金绳】《河图·考灵曜》曰:赵王政以白璧沉河,有黑公从河出,谓政曰:“祖龙来,天宝开,中有尺二玉牍。”《河图》曰:舜以大尉即位,与三公临河,观黄龙五采负图出,置舜前。以黄玉为牌,白玉为检,黄金为绳,紫芝为泥,章曰“天黄帝符玺”。

  【马图 龟谶】《礼记》曰:圣王之所以为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是以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郑玄注:马图,龙马负图而出。孙柔《瑞应图》:白玉龟者,师旷时出河东之崖,为圣图出河,负录谶书。

  【三门 九曲】郦元注《水经》曰:砥柱山,禹凿之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又在虢之西界,望之若柱,故曰砥柱。三川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成公绥《大河赋》曰:乘高赴下,绝没长奔,驰会五户,分下三门。《河图》曰:黄河,出昆仑山东北角刚山东。以北流千里,折西而行,至于南山。南流千里,至于华山之阴。东流千里,至于植雍。北流千里,至于下津。河水九曲,长者入于渤海。

  【绀盖 白璧】卫宏《汉旧仪》曰:祭四渎者江河淮济,用三正牲圭沉有车马绀盖。白璧见上玉牍注。

  【悲申屠 寻方叔】《韩诗外传》曰:申屠狄言非其时,将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圣仁者,民之父母也,今以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狄曰:“昔桀杀龙逢,纣杀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非无圣知,不用故也。”遂负石而沉于河。《楚辞》曰:望大河之洲渚,悲申屠之抗迹。《论语》曰:鼓方叔入于河。成公绥《大河赋》曰:善尼父之不济,寻方叔之远迹;懿吴起之谠言,大泛舟之兴役。

  【三日变 千年清】《易乾凿度》曰:天降嘉应,河水先清三日。清变为白,白变为赤,赤变为玄,玄变为黄,各三日。王子年《拾遗记》曰:丹邱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皆至圣之君,以为大瑞。又,黄河清而圣人生。

  【荣光 休气】《尚书·中候》曰:荣光出河,休气四塞。休,美也,荣光五采。

  §赋
  【后汉应读楹痈场贰孔闪榇ㄖ谠促猓诶ヂ刂袂瘛A柙龀侵跤缳猓岛笸林绷鳌P谢叵召猓铰粗绺 u炅贫下踬猓杼宥牧鳌I娼蚵逯嫒猓ゾ诺篮踔兄荨7谇阌慷阪鹳猓銇悂惗拚鳌U爻烁叨甘刨猓艉畈蓝窬

  【晋成公绥《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与曲阿。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穹苍。贯中夏之畿甸兮,经朔狄之遐荒。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殷徒涉而求固,卫迁济而遂强。赵决流而却魏,嬴引沟而灭梁。思先哲之攸叹,何水德之难量。

  §诗
  【隋萧悫《奉和济黄河应教诗》】大蕃连帝室,骖驾奉皇猷;未明駈羽骑,凌晨方画舟。津城度维锦,岸柳夹缇油;钟声飏别岛,旗影照苍流。早光生剑服,朝风起节楼;滔滔细波动,裔裔轻舷浮。回桡避近碛,放舳下前洲;全疑上天汉,不异谒蓬邱。望知云气合,听识水声秋;从君何等乐,喜从神仙游。

  【陈江总《渡黄河诗》】葱山沦外域,盐泽隐遐方;两源分际远,九道派流长。未殚所闻见,无待验词章;留连嗟太史,惆怅践黎阳。导波萦地节,疏气耿天潢;悯周沉用宝,嘉晋肇为梁。

  【隋薛道衡《渡北河诗》】连旌映涂攵浦,叠鼓沸沙洲;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刘孝孙《早发成皋望河诗》】清晨发岩邑,駈马走轘辕;回瞰黄河上,惝怳屡飞魂。鸿流导积石,惊浪下龙门;仙槎不辨处,沉璧想犹存。远近洲诸出,飒沓凫雁喧;怀古空延伫,叹逝将何言。

  【梁刘孝威《公莫渡河诗》】请公勿渡河,河广风威厉;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枻。绀盖空严祀,白马徒生祭;衔石伤寡心,崩城掩霜袂。剑飞犹共水,璧沉魂俱逝;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

  【陈张正见《公无渡河诗》】金堤分锦缆,白马渡莲舟;风严歌响绝,浪涌榜人愁。棹折桃花水,颿横竹箭流;何言沉璧处,千载偶阳侯。

  §赞
  【东晋郭璞《尔雅图赞》】昆仑三层,号曰天柱;实惟河源,水之灵府。

  §颂
  【宋鲍昭《河清颂》】污彼四渎,媚此双川;伏灵远纪,閟贶延年。澄源昆岳,镜流葱山;泉室凝淀,水府清涓。

  【宋张畅《河清颂》】浑浑洪河,家国之滨;襟带晋卫,领袖齐秦。龙门诞溜,积石传津;乘运能有,经启天人。化流上帝,时表初星;飞书曝瑞,龙图照神。协灵既伟,通气载荣。

  §文
  【后魏孝文帝《祭河文》】维大和十九年,皇帝告于河渎之灵:坤元涌溢,黄渎作珍;浩浩洪流,实裨阴沦。通源导物,含介藏鳞;启润万品,承育苍旻。惟圣作则,惟禹克遵。浮楫飞帆,洞厥百川;朕承宝历,克纂乾文。腾鸾淮方,旋鹢河濆;龙舲御渎,凤旆乘云。泛泛棹舟,翾翾沂津;宴我皇游,光余夷滨。肇开水利,漕典载新;千舻桓桓,万艘斌斌。保我大仪,惟尔作神。

  【颜师古《四大河祝文》】维神上通云汉,光启图书,分导九枝,傍润千里,素秋式序,用率典常。

  §笺
  【宋苟伦《与河伯笺》】伏惟河伯府君:君侯潜曜灵泉,翱翔神渚;发洪流于昆仑,扬高波于砥柱;包四渎以称王,总百川而为主。

  ○江第四

  §叙事
  《释名》云: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风俗通》云:江,贡也,所出珍物可献贡也。《周官》:扬州其川三江。按:三江,《汉书·地理志》注:岷江为大江,至九江为中江,至徐陵为北江,盖一源而三目。(郑玄、孔安国注云:左合汉为北江,会彭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江。故书称东为中江者,明岷江至彭蠡与南北合,始得称中也。又《山海经》:三江者,大江、中江、北江也。汶山郡有岷山,大江所出。峡山中江所出,东注大江。岷山北江所出,东注大江。其源皆在蜀也。又韦昭说:岷江、松江、浙江,亦悉在吴也。又沈怀远《南越志》曰:广信江、始安江、郁林江,亦为三江,在越也。)按《水经》及《荆州记》云:江出岷山,其源若瓮口,可以滥觞。在益州建宁满江县,潜行地底,数里至楚都,遂广十里,名为南江。初在犍为,与青衣水、汶水合。至洛县,与洛水合。东北至巴郡,与涪水、汉水、白水合。东至长沙,与澧水、沅水、湘水合。至江夏,与沔水合。至浔阳,分为九道,(《浔阳记》说九江:一曰白乌江,二蜯江,三乌土江,四嘉靡江,五畎江,六浮江,七禀江,八提江,九菌江。)东会于彭泽,经芜湖,名为中江,东北至南徐州,名为北江而入海也。(按,南徐州今润州。)《尚书》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江别为沱水。)又东至于澧,(澧,水名,在荆州。)过九江,至于东陵。(东陵,地名。)东迤北会于汇,(汇泽即彭蠡也。)东为中江,入于海是也。凡长江之别,有郫江、(任豫《益州记》曰:郫江,大江之支也。亦曰涪江,亦曰湔水。在蜀与洛水合。)汶江、(《益州记》曰:汶江源出三轮阪下。)垫江、(崔鸿《西京记》曰:吐谷浑观垫江源,问鲁和曰:“此水经仇池而过晋寿山沱渠,始号垫江,至巴郡入大江。”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