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善曰纣,败于牧野,悬首白旗。从黄帝至纣三十六世。纣二年纳妲己,二十年囚文王,三十年武王观兵于孟津。)
周氏。《帝王世纪》曰:周,姬姓也。文王始修政,三年而天下二分归之,入为纣三公。年十五而生太子发。文王九十七而崩。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二年,观兵至孟津之上;四年始伐殷,为天子。以木承水,自酆徙都镐。武王崩年九十三,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皇甫谧云:自克殷至秦灭周之岁,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武王一,成王二,康王三,昭王四,穆王五,恭王六,懿王七,孝王八,夷王九,厉王十,宣王十一,幽王十二,平王十三,桓王十四,庄王十五,厘王十六,惠王十七,襄王十八,顷王十九,匡王二十,定王二十一,简王二十二,灵王二十三,景王二十四,悼王二十五,敬王二十六,贞定王二十七,元王二十八,哀王二十九,思王三十,考王三十一,威烈王三十二,元安王三十三,夷烈王三十四,显圣王三十五,慎靖王三十六,赧王三十七。)
秦氏。《帝王世纪》曰:秦,嬴姓也。昔伯翳为舜主,畜多,故赐姓嬴氏。孝襄公始修霸业,坏井田,开阡陌,天子命为伯。至昭襄王,自称西帝,攻周,废赧王,取九鼎。至庄襄王,灭东西周,庄襄王崩,政立为始皇帝。并天下,置三十六郡。自以水德,故以十月为正,色尚黑。使蒙恬筑长城,焚诗书百家之言,坑儒士四百六十人。三十七年崩于沙丘平台,年五十。(皇甫谧云:自昭襄王灭周至子婴,凡四王二帝,合四十九年。昭襄王一,孝文王二,庄襄王三,始皇帝四,胡亥五,子婴六。又《帝王世纪》曰:秦改镐曰咸阳,都焉。为汉驱除,不求五运,别以水德王。秦自始封至灭,三十六世,合六百五十年。秦,颛顼之后也。先世造父之为穆王御,有功,封之于赵城,国为赵氏也。与简子同祖,嬴姓也。秦亦在水火之间。)
汉氏。(火德。)《帝王世纪》曰:汉出自帝尧,刘姓也。丰公生执嘉,即太上皇也。太上皇之妃曰媪,是为昭灵后。生子邦,字季,是为汉高皇帝。秦二世元年,诸侯叛秦,沛人共立为沛公。二年入武关,至灞上,秦王子婴降。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元年,还攻雍,遂定三秦。五年破楚王羽于垓下,追斩于东城,天下始定。春正月,楚王韩信等请尊为皇帝。二月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都长安。十二年崩于长乐宫,年六十二。初纳吕公之女谓之高皇后,生太子盈,代立。(按:前汉十二帝。高祖一,惠帝二,高后三,文帝四,景帝五,武帝六,昭帝七,宣帝八,元帝九,成帝十,哀帝十一,平帝十二。王莽立孺子婴居摄,三年篡位,十五年更始立二年。皇甫谧曰:自高祖元年至更始二年,凡得二百三十年。)
后汉。《帝王世纪》曰:光武皇帝,出自景帝也。名秀,字文叔。更始元年为偏将军,破王邑,杀王寻,诛王郎,更始二年立为萧王。建武元年四月更始降赤眉。六月,光武即帝位于常山鄗之阳千秋亭,都洛阳。在位三十三年。中元二年二月崩于洛阳南宫,年六十三。太子庄代立,是为孝明皇帝。(按:后汉十二帝。光武一,明帝二,章帝三,和帝四,殇帝五,安帝六,顺帝七,冲帝八,质帝九,桓帝十,灵帝十一,献帝十二。皇甫谧云:自汉元至更始五年,凡二百一十二年;自居摄元年至更始二年,凡十八年;自建武元年至延康元年,凡一百九十五年。)汉前后并诸废帝及王莽合三十一帝,四百二十六年。
魏氏。(土德。)《帝王世纪》曰:魏,曹姓也。武皇帝讳操,字孟德。汉建安二十四年进爵为魏王,改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春正月崩于洛阳,年六十六。太子丕代立,是为文皇帝。其年冬十月受汉禅,改延康元年,曰黄初,都洛阳。黄初七年崩,年四十。(皇甫谧云:自黄初元年至禅晋之岁,凡五帝,四十五年。文帝一,明帝二,废帝齐王三,废帝高贵乡公四,元帝五。按:魏文帝初立,号黄初元年。黄初二年刘备于蜀称帝,号章武元年。立三年而崩,年六十三。子禅嗣位。二主合四十三年,为魏所灭。黄初三年,孙权称吴王于武昌,号黄武元年,后称帝。立二十一年而崩,年七十。子亮嗣位。自权至皓四主,合五十九年,为晋所灭。)
晋氏。(金德。)《晋书》曰: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人,姓司马氏,太始元年,升坛受禅。礼毕即洛阳宫,追尊宣王为宣皇帝,(武帝祖。)景王为景皇帝,(武帝伯父。)文王为文皇帝。(武帝父。)大熙元年崩,年五十五。(立二十六年,太子衷嗣,是为惠帝。按:《晋书》自武帝至恭帝,凡一十五帝,合一百六十五年。禅于宋也。武帝一,惠帝二,怀帝三,愍帝四。已上西朝都洛阳。元帝五,明帝六,成帝七,康帝八,穆帝九,哀帝十,废帝十一,简文帝十二,孝武帝十三,安帝十四,恭帝十五。已上东朝都建邺。今润州江宁县是也。)
§事对
【牺轩 炎昊】并见叙事。
【九舜 十尧】桓范《要论》曰:责公者易,虽一贤少谬;执难者众,虽九舜犹乱。《韩子》曰:今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而不能乱者,则势安也。桀纣亦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不能化之,则势乱也。
【白帝 玄王】《河图》曰:白帝,朱宣、宋均曰:少昊氏也。《国语》曰:玄王勤商,十有四叶而兴。贾逵注曰:玄王谓契。汤之祖契,谓之玄王。
【云名 火纪】《左传》曰: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又曰: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大庭 少昊】谯周《古史考》曰:大庭氏,姜性,以火德王,故号曰炎帝。皇甫谧《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史挚,字青阳。
【六羽 九翼】《春秋命历序》曰:人皇九头,驾六羽,乘云谷口。《河图》曰:天皇九翼,是名旋复。
【若水 涂山】《吕氏春秋》曰:帝颛顼生自若水,宕处空桑,乃登帝位。《蜀王本纪》曰:禹母含珠孕禹,坼疈而生于涂山。
【生翼 在房】《春秋合诚图》曰:赤帝之精,生于翼下。《春秋元命苞》曰:姬昌苍帝之精,位在房心。宋均注曰:苍帝灵威仰。
【玄鸟 赤龙】《烈女传》曰:简狄者,帝喾之少妃。有娀之女,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而坠,五色,简狄得而吞之,遂生契。《诗含神雾》曰:庆都与赤龙合,婚生赤帝,伊祁尧也。
【梦日 感星】《汉武帝故事》曰:王皇后内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尚书帝命验》曰:姚氏继华感枢。注曰: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
【绕星 贯月】《诗含神雾》曰: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而生黄帝。《河图》曰:瑶光之星,如虹贯月,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也。
【珠庭 玉理】《洛书》曰:黑帝子汤,长八尺一寸,珠庭。《春秋命历序》曰:神农戴玉理。宋均注曰:玉理犹玉英也。
【四乳 八眉】《春秋元命苞》曰:文王四乳,是谓含良,盖法酒旗布恩舒明。宋均注曰:酒者乳也,能乳天下布恩之谓也。《尚书大传》曰:尧八眉。八眉者如八字。
【重瞳 〈齿并〉齿】《春秋元命苞》曰:舜重瞳子,是谓滋凉。宋均注:滋凉有滋液之润,且清凉光明而多见。又曰:武王〈齿并〉齿,是谓刚强。宋均注曰:重齿以为表。
【龙颜 鸟喙】《春秋元命苞》曰:黄帝龙颜。《尸子》曰:禹长颈鸟喙,貌亦恶矣。天下从而贤之者,好学也。
【望广 视丰】《春秋合诚图》曰:苍帝之为人,望之广,视之专,而长九尺一寸。又曰:赤帝之为人,视为丰,长八尺七寸。
【鳞身 牛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伏牺鳞身,女娲蛇躯。皇甫谧《帝王世纪》曰: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生炎帝,人身牛首。
【戴干 怀斗】《春秋元命苞》曰:帝喾戴干,是谓清明。宋均注曰:干,盾也。《洛书》曰:有人出石夷掘地代,戴成钤,怀玉斗。郑玄注曰:怀璇玑玉衡之道,姚氏以禹胸有黑子如北斗。
【昭华 延喜】《尚书大传》曰:舜耕于历山,尧妻之以二女,属其九子也,赠以昭华之玉。《尚书璇玑钤》曰:禹授启握玄珪出,刻曰延喜之玉,受德天赐之佩。
【握河 沉洛】皇甫谧《帝王世纪》曰:尧率诸侯群臣,沉璧于洛河,受图书。今《尚书·中候·握河纪》之篇是也。《尚书·中候》曰:朕率群臣沉璧于洛河,良俟于下稷。赤光起,玄龟负书出,赤文成字。
【金牛 玉马】《孙氏瑞应图》曰:金牛,瑞器也。王者土地开辟,则金牛至。又曰:玉马者瑞器也。王者清明笃贤则至。
【温洛 荣河】《易乾凿度》曰: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乃寒,五日变为五色。《尚书·中候》曰:帝尧即政,荣光出河。
【大君 元后】《周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尚书》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
【出震 开阶】《周易》曰:帝出乎震,齐乎巽。《春秋孔演图》曰:天子皆五帝之精宝,各有题序,以次运相据起,必有神灵符纪,使开阶立遂。
【当宁 置图】《礼记》曰:天子当扆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春秋孔演图》曰:王者当置图录坐帝,以自正也。
【按辔 垂拱】《陆子》曰:三皇垂拱,五帝垂手,唐虞按辔,禹汤驰辕。虽使周公御衡,仲尼促节,固不已也。应劭《风俗通》曰:皇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有似皇天,故称曰皇。
【时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