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学记-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亿载不腐。史臣司艺,敢告侍后。

  ○秘书丞第十

  §叙事
  按:秘书丞,魏官也。《齐职仪》云:初汉献帝置秘书令,有丞二人,盖中书之任。魏文分秘书,立中书,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秘书右丞孙资为中书令;而秘书改令为监,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多以秘书郎迁之。其后何祯上《许都赋》,帝异之,拜秘书郎。后月余,祯阙事,帝问外:“吾本用祯为丞,何故为郎?”案主者罪,遂改为丞。时秘书本有一丞,尚未转,遂以祯为右丞。右丞置自祯始也,至宋省一丞,后代并因之。唐龙朔二年改为兰台丞,咸亨初复旧。

  §事对
  【鹿车 铜印】王肃《表论秘书丞郎仪》:宜比尚书郎侍御史,今侍御史乘犊车,奏事用尺一;秘书丞郎乘鹿车,犹用尺奏,恐非陛下崇儒之本意。《齐职仪》云:秘书丞,铜印墨绶。

  【近日月 奏文赋】王肃《论秘书表》云:青龙中,议秘书丞郎与博士议郎同。职近日月,宜在三台上。《魏略》曰:严苞以高才,黄初中入为秘书丞,数奏文赋,帝甚异之。

  【谓薛君 用何祯】鱼豢《魏略》曰:薛夏天水人,东诣京师,文帝嘉其才,黄初中引为秘书丞。帝与夏推论书传,未尝不终日也。每呼之不名,而谓之薛君。用何祯见叙事。

  【雅有文才 遍观今古】王隐《晋书》曰:稽绍,字延祖,雅有文才。山涛启武帝可为秘书郎,帝曰:“绍既如此,便可为丞。”又曰:庾峻,少好学,有文才,转秘书丞。遍观今古,闻见益广。

  §表
  【齐王融《拜秘书丞谢表》】臣闻:升离戒晨,阴墙不照其景;肤云停夕,幽草或漏其津。至如明兼就日,泽深行雨,不有圣德,谁或其然?所以,钦至道而出青皋,舍布衣而望朱阙,怀禄仕在代耕,期荣不谋入用,岂悟特擢之例。事均延祖,置佐之恩,任光元辅,逾溢情涯。普烛身表,畏翘车而必让,诫濡翼之愿辞。既圣主谓其可施,故愚臣默思自免。

  ○秘书郎第十一

  §叙事
  秘书郎,魏官也。初汉献帝置秘书令,有丞郎,盖是中书之任。魏文分秘书为中书,而秘书别掌文籍,领秘书丞及秘书郎中,即其任也。至宋,除中掌,直曰秘书郎。此职与著作郎,自置以来,多起家之选。在中朝,或以才授。历江左多仕贵游,而梁世尤甚。当时谚曰:“上车不落为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言其不用才也。至北齐,又加中字;至隋,又除中字。(出《齐职仪》及《五代史·百官志》。)唐因之,龙朔二年曰兰台郎,咸亨初复旧;天授初曰麟台郎,神龙初复旧。

  §事对
  【耽美书 删旧文】《蜀志》曰:郄正,字令先。安贫好学,弱冠能属文,迁秘书郎。性澹于荣利,尤耽意美文章及当代美书。王隐《晋书》曰: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著魏中经簿。中书令虞松谓默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

  【赋三都 著中经】王隐《晋书》曰:左思专思《三都赋》,绝人伦之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著中经见删旧文注。

  【掌三阁 定四部】《晋令》曰: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覆校残阕,正定脱误。《晋太康起居注》曰:秘书丞桓石绥启校定四部之书,诏遣郎中四人,各掌一部。

  【别朱紫 澹荣利】别朱紫事见删旧文注。澹荣利事见耽美书注。

  §弹文
  【梁沈约《奏弹秘书郎萧遥昌文》】谨按,兼秘书郎臣萧遥昌,盛戚茂年,升华秘馆,淑慎之迹未彰,违惰之容已及。宜寘徽纲,以肃朝风。请以见事免遥昌所居官。

  ○著作郎第十二(著作佐郎附)

  §叙事
  著作郎,魏官也。沈约《宋书·百官志》云:初,东汉图籍在东观,名儒、硕学多著作东观,然皆他官假著作之名,而未立著作之官。至魏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隶中书省。魏晋之际,中书兼国史之职,史官在焉,故魏代王沉为中书著作郎。晋初,缪徵为中书著作郎,并是也。至晋惠帝,诏曰:“著作旧属中书,而秘书既别典文籍。今改中书著作郎为秘书著作郎,亦为大著作。”后代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文郎中。咸亨初复旧。著作佐郎魏置,掌贰著作。佐郎修国史,初俱隶中书,谓之中书著作佐郎。晋惠帝时,与大著作郎同隶秘书。后代因之。(出《宋书·百官志》。)唐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文郎。咸亨初复旧。(张华,年四十,得河南尹丞;不拜,转著作佐郎。又张载,字孟阳,为著作佐郎,作《蒙汜池赋》。傅玄见之叹息,以车迎载。郭璞献《南郊赋》,中宗嘉其才,以为著作佐郎。沈约《宋书》曰:后汉已来,太史但掌天文律历而已。其国记撰述,悉在著作。江左王导表著作为史官,是也。《晋中兴书》曰:华谭为秘书监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等以单族,二人并有史才,白首于衡门。后谭知之,荐二人擢补著作佐郎,并皆称职也。)

  §事对
  【待诏 刊石】晋元康元年诏曰:“著作郎旧隶中书,大兴二年依汉故事,召陈郡王隐待诏著作。”单衣介帻,朝朔望于著作班次,依佐郎也。又《晋中兴书》曰:孙绰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转廷尉,著作如故。于时才笔之士绰为冠,故温王郄庾诸公之薨,必须绰铭而后刊石。

  【才笔 史法】才笔事见刊石注。王隐《晋书》曰:何嵩善史法,为著作。

  【司文籍 议限断】司文籍见叙事。王隐《晋书》曰: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浚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

  【应亨五叶 崔骃三世】《应亨集·让著作表》曰:自司隶校尉奉至臣,五叶著作不绝,卿族以为美谈,崔骃三世相继,其后无闻。若乃谈迁接武,彪固踵迹,亦各一世之良也。以上著作郎。

  【西观 东郊】张隐《文士传》曰:束皙元康四年晚应司空府。入月余,亦除著作佐郎。著作西观,撰《晋书》,草创《三帝纪》及《十志》。《晋中兴书》曰:太兴元年,郭璞奏《南郊赋》。中宗嘉其才,以为著作佐郎。

  【难限断 赋蒙汜】《晋纪》曰:束皙,字广微。秘书监贾谧请为著作郎,难陆士衡《晋书》限断。张载,字孟阳,作《蒙汜赋》。太仆傅玄见赋叹息,以车迎载,言谈终日,深相贵重。载遂知名,起家徵为著作佐郎。

  【撰三国 创十志】《张华别传》曰:陈寿好学,善著述,师事同郡谯周。少仕蜀,在观阁为郎,除中书著作郎,撰《三国志》。创《十志》事见西观注中。

  【傅玄叹赋 夏湛坏书】傅玄《叹赋》事见蒙汜注中。《张华别传》曰:陈寿好学善著述,除著作佐郎。当时夏侯湛等多欲作魏书,见寿所作,即坏己书。以上著作佐郎。

  §诗
  【北齐邢子才《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年病从衡至,动息自不安;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况乃冬之夜,霜气有余酸;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先言叹三友,末言惭一官。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审喻难有属,笔削少能干。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空想青云易,宁见赤松难。寄语山东道,高驾且盘桓。

  §表
  【梁沈约《到著作省表》】臣约言,即日被召以本官兼今职。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乏怀铅之志,惭梦肠之术。联事乖善,握兰惭良,谬勒断蛇之符,预刊冰河之业。路遥难骋,才弱未胜。而神工曲造,雕绚弥叠,珥笔史观,记言文府。趋奉载扬,腆懵交颜。

  ○太常卿第十三

  §叙事
  《释名》云:卿,庆也,言万物皆庆赖之。又卿,章也,言贵盛章著也。案,古者天子诸侯,皆名执政大臣曰正卿。自周以来,始有三公九卿之号。大率九卿,多秦汉官也。汉世虽号九卿,其官无卿字。至梁始加卿字,其后并因之。(秦汉以来,直云某为太常,至梁始云某为太常卿。)梁又象四时,置十二卿。陈氏因之。(梁以太常、司农、宗正为春卿,太仆、太府为夏卿,卫尉、廷尉、大匠为秋卿,光禄、鸿胪、太尉为冬卿。)后魏依南齐以前置九卿,又各加少卿焉。北齐隋因之。(自梁以下,出《五代史·百官志》。)唐龙朔二年加正卿,以别少卿;咸亨初复旧,除正字。(历代九卿,废置不同。自汉以来,皆数少府;北齐隋则不数。后汉省卫尉,东晋及宋齐省太仆,齐宋以前无太府。以上总载九卿。)宋太常,汉官也。宋《百官春秋》云:昔唐虞伯夷行秩宗,典三礼,周则春官宗伯掌礼乐,并其任也。初秦置奉常,汉祖更名太常。惠帝又曰奉常,景帝又曰太常。(如淳曰:常,典也。常典三礼,故曰太常。或曰:太常,王者之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故改名之。)王莽改曰秩宗,东汉又曰太常。《五代史·百官志》云:至梁加卿字曰太常卿,其后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奉常;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曰司礼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
  【法河 括海】《春秋汉含孳》曰: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谢承《后汉书》曰:李淑谏更始曰:“夫三公上应垣宿,九卿下括河海。”

  【龟钮 犀印】《汉官仪》曰:卿秩中二千石。孝武皇帝元狩二年,令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王公侯金二千石,银印龟钮。司马彪《汉书》曰: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佩双印,皆以黑犀。

  【藻衣 花绶】《汉官仪》曰:衣裳,公侯华虫,卿大夫藻火。又曰:卿秩中二千石,绶青地桃花三彩。

  【缇扇 朱轓】《续汉书》曰:卿以下有騑者,缇扇汗青翅尾。又曰:秩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