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镜头10 替生者下葬,为死者站岗(1)
什么叫军人?
在敌人面前,军人就是长城,要为人民挡住拼命射来的子弹;在冰雪面前,军人就是帐篷,要为人民挡住肆意刮起的风暴;在非典面前,军人就是抗体,要为人民挡住无孔不入的毒菌;在水灾面前,军人就是沙包,要为人民挡住奔泻而来的洪水;在地震面前,军人就是万能机器人,除了开路架桥、打通道路、抢救生命、护送伤员,还要挖尸体、掘坟坑、埋死人,还要在墓地为遇难者站岗放哨,护魂守灵!
因此,在全国13万抗震救灾大军中,除了举国闻名、家喻户晓的军人,还有另一类鲜为人知的军人,这类军人在灾区做了一件极其特殊而又非常隐秘的善事,这就是:挖坟坑,埋死人、守魂灵!
埋死人,是灾区最重大、最突出、最尖锐、最敏感、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以什邡市为例,什邡死亡大约5000余人,其中,洛水镇百姓死亡约400人,学生死亡175人;红白镇百姓死亡约1100人,学生死亡166人。这数以千计的尸体如何处理,让乡镇的头头们十分头疼!其原因是,若是火化,洛水没有火葬场,红白没有火葬场,什邡市也没有火葬场,而只有广元才有一个火葬场。但广元离洛水30多公里,离红白50多公里,且道路中断,桥梁垮塌,人流拥挤,车辆堵塞,别说一路过不去,就算你神通广大纵有天大本事,把尸体拉到了广元,同样火化不了。为什么?广元成百上千的尸体都在昼夜排队,等着呢!难怪灾区传说,“进火葬场都要开后门”!如果土葬,怎么葬法?是集体一起葬?还是各家自己葬?集体葬,有的坚决不同意,强烈要求自己葬;自己葬,有的不愿意,有的没能力,有的连亲属都没有,怎么葬?再说了,如果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到处都是坟堆,遍地都是墓地,怎么管理,成何体统?
问题还在于,许多亲属——主要是学生家长——坚决不同意马上掩埋尸体!为什么?要借尸还魂,借尸理论,借尸讨个说法,借尸严惩*分子,借尸追查豆腐渣工程!比如洛水镇,不少家长在学校废墟前设置灵堂,挂出孩子遗像,再扯起一幅巨大的白色布条,上书一行黑色的大字:“孩子们在天堂快乐吗?”还有的聚集在镇政府门前,或者在街道路口,呼喊口号,示威抗议。于是一时间群情激愤,好比涨潮的洛水,如滔如浪,大有淹没洛水镇之势。
洛水镇的书记尹太超后来向我谈起掩埋尸体问题时,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尹太超说,本来,原定于5月15号选镇长的,没想到12号就地震了,这下镇上全乱套了!我成了第一责任人。洛水中学死了94人,洛水中心小学死了83人,还有一两百个老百姓。12号晚上,几百具尸体掏出来后,问我怎么办?是放在学校,还是放在政府?我想了想,觉得还是放在政府比较好,就同意说,放在政府吧!没想到这几百具尸体往政府一放,简直就像几百个汽油桶放在了我头上!本来,洛水镇损失这么大,死了这么多人,我心里已经非常难受了,没想到尸体放在政府门口后,学生家长坚决不让埋,要让镇上给个说法。你想想看,当时天气那么热,如果这几百具尸体一两天内不埋下去,全部都会腐烂!要真的腐烂了,你想想看,那是什么结果?什么影响?而且后面的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所以13号整整一个晚上,我眼睛都没闭一下,压力太大啦!后来实在走投无路,想到了亲人解放军,只好去找黄继光团的孙传海政委!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镜头10 替生者下葬,为死者站岗(2)
孙传海政委告诉我说,在灾区,最脏、最苦、难干的活,几乎都让军人干了。洛水掩埋尸体之前,矛盾很多,镇上的尹书记找到我,希望部队出面,给学生家长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同意把遇难者的尸体埋下去!说这事只有部队出面好说话,老百姓谁都不相信,只相信军人;谁的话都不听,就听军人的。但问题是,洛水镇全镇万多户口,万人,遇难学生家长110个,我们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上哪儿去找这110个家长啊?再说了,即便找到了,怎么张嘴说话?怎么给他们做工作?比如家长问,楼房为什么会倒?我们怎么回答?家长问,孩子怎么会死?我们如何解释?家长问,经济损失怎么赔偿?我们怎么表态?家长说,一定要严惩豆腐渣工程的*分子,我们又怎么说?当时所有的政策都没有出台,这些问题我们根本无法回答。所以接到任务后,我感到非常头疼,非常棘手。但又一想,大地震刚刚过去,在这种混乱不堪、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地方有难,除了依靠军人,还能找谁?所以我们从镇上找来这110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然后硬着头皮,一家一家地去做思想动员工作,主要是做主要家长的工作。刚开始进村时,我们都是悄悄去的,不敢说是去做工作,而是以查看灾情为名,让村里人远远地给我们指一指学生家长的房子,再上门。上门后,我们也不敢直奔主题,而是先绕弯子,问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事干,然后没事也要找点事干,比如打扫打扫卫生,清理清理废墟,收拾收拾垃圾,帮着塔搭灾棚;同时让医生上门就诊,免费送药看病,等等。总之脏活、苦活、累活,军人全包了。说白了,就是先套套近乎,融洽融洽感情,然后再做工作。等家长们的工作基本做通了,挖坟坑的事情又落到了军人头上。
军人挖战壕,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军人挖坟坑,似乎不可思议,有背常理。何况挖坟坑不像挖树坑,很难,有讲究,黄继光团的官名们根本不会。不仅不会,连见都没见过,自然更无经验可言;再者,无论是洛水还是红白,坟场均选在山上。而山上,表面看似泥土,下面尽是石头,用战士们的话来说,每挖一公分,都要付出吃奶的力气!黄继光团主要负责洛水、红白两个地方的挖坑。洛水挖坑的方法是,先用推土机推出几个大槽,战士们再在大槽里挖小坑,一个小坑,一米宽左右,合葬两人;而红白挖的是小坑,即一人一坑,主要由三营机炮连负责。
机炮连指导员杨志鹏告诉我说,5月14号早上6点,他们连就接到了上山挖坑的命令。他们一共去了72个战士,都很年轻,除了几个“90后”的,全是“80后”。挖坑的标准是,每个坑长米,宽60公分,深70公分。两人一组,一对一,7点开工。战士们原以为挖坑没有啥,一挖吓一跳。因为刚开始看上去都是土,挖到大约50公分时候,石头便冒出来了。若是遇上小石头或者一般大小的石头,还没啥问题,一旦遇上大石头,麻烦可就大了。有的大石头一两米长,把两个坑的位置都占了,但不能用炸药炸,只能用铁镐挖、铁锹刨、铁锤砸,然后再用钢钎分解。大石头搞出来后,要用土把窟窿填平,再用手把窟窿抹好,前后对正,左右补齐,一个坑有时要挖2个小时。坑挖好了,战士们手上全是血泡,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还要求战士们把坑挖得好看一些,纵成一路,横成一列,尽量在形式上有一种美感,好让遇难者的亲属们见了高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镜头10 替生者下葬,为死者站岗(3)
排长汪继敏说,挖坑还不能慢,必须快,为什么?因为后面的尸体不断地往山上运,如果尸体运到了,坑还没挖好,就会影响后面遗体的掩埋。再说了,死者的亲人还等着呢!但在山上挖坑,确实太难挖了,开始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挖了几个坑,地方搞防疫工作的同志来看了后说不行,挖得浅了。他们二话不说,又加班加点,重新再挖。第一天,尸体多,我们确实只挖了70公分深;第二天,尸体少点了,我们就挖了米深,最浅的坑,也挖了1米深;第三天,尸体更少了,坑挖好后,见尸体还没运上来,我们就再挖深一点,好一点。
当然,不是所有战士都愿意挖坟坑的。有些战士一开始对挖坑并不理解,因为他们来灾区,一心想的就是救人!废墟上救人,多好啊,既轰轰烈烈,又惊心动魄,还名扬全国,一旦救出一个人来,就能上电视,上报纸,一不留神,一夜间还可能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而挖坟坑,既枯燥费力,还默默无闻。所以被安排去为死人挖坑的战士,一开始心里也是有些想法的。
但想法归想法,坟坑照样得挖。指导员杨志鹏说,第一天,72个战士挖了180个坑。第二天,挖了大半天,又挖了50个坑。当这230个坑像队列方阵一样突然集体出现在战士们面前时,战士们都吓了一跳!为什么呢?因为既然要求挖这么多个坑,说明就要埋掉这么多个人,而且还要往下挖,可见红白镇死了多少人啊!于是战士们的心一下就变得难受起来,沉重起来,这才感到了挖坑的重要。排长赖学良也说,我们挖第一个坑的时候,觉得很平淡,没有什么,但当第一具尸体埋进去以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挖坑,是为死难者找一个归属啊!
因此,后来战士们挖坑,感觉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把挖坟坑,看成为死难者建造一座住房。于是总是想方设法,挖得宽敞一点,踏实一点,完美一点。每挖完一个坑,都要仔细检查一遍,看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舒适得当。一旦发现不符标准,或者稍有瑕疵,再用手一点点地修补,直到满意为止。如果遇难者是个小学生,他们还会偏心一些,只要时间允许,再苦再累,也要为孩子找一个风景好的地方,比如有树、有花什么的。而且尽量把坑挖得宽一些,长一些,深一些,好看一些。甚至有的战士还特意为小学生挑选一块向阳的坡地,说这些学生死的那天晚上下大雨,在操场上淋了一晚上,现在安息了,让他们多见见太阳吧!
汪继敏告诉我说,有一个孩子的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