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红楼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解红楼梦-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懂工艺、爱文化、重视文学人才。当然我也不是说曹雪芹就是因为这一个,就起名叫《石头记》,但是他太触类旁通了,很多事情都可以信手拈来啊!这一个呢?我说就是把江宁织造这个环节又和北京老家这两个环节又连起来了。

    曹雪芹他只要离开京城,只要他往西山这边走,他就得回正白旗,他作为一个正白旗的人,作为内务府正白旗的人,他不能够去镶黄旗、正黄旗,镶蓝旗、正红旗,他根本不能去,这个是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就是雍正说得好,他说我们满洲人,说满洲之有旗籍,犹汉人之有籍贯,你是哪个旗的,你就是那个旗的,我是湖南人,我就是湖南人。咱们现在的籍贯好像都不要了,搞个出生地就行了,在封建社会可不行,你籍贯在哪儿,你犯了罪,你遣送原籍,旗人你有了问题,你不能做官了,不能当差了,你回你的原旗,一个样。这户口都是户籍制度,都是封建社会,我们头上都有一个户籍的管制,所以曹雪芹回正白旗,那是回他的组织所在地,回他的户籍所在地,他只能回这儿。他去任何一个地方都犯罪,旗籍制度不允许,八旗制度不允许。

    他回到那儿有什么个好处呢?他每个月有钱粮,就是寡妇也有小九米,就是一个季度有小九米,就是九斗米,不到一担米,寡妇有钱粮,寡妇老太太有钱粮,只要是旗人,就是铁杆老米树,老舍先生写的《正红旗下》,那把旗人的这个谱,穷了还要摆谱,那个味道写得这很多,你看看《茶馆》,有的人说,说曹雪芹已经很穷了,“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这也是用我们汉族人来想人家八旗制度啊,曹雪芹是很穷,没问题他很穷,生活也很艰难,但是旗人绝不会卖画,“举家食粥酒常赊”,就赊账,曹雪芹喝酒、旗人喝酒都是去赊账的。老板,来二两酒,喝完了,把账记上,我下个月还。他为什么还,他有钱粮啊,反正到下个月一关饷我再交钱,所以汉族人做小买卖的也高兴他,你说你下个月还,你明明喝了三两,我说你喝了五两,没事儿,啪,五两就交五两,说你喝了七两,七两,小意思,这个样,旗人的谱啊!所以“举家食粥酒常赊”,他是赊账的。所以敦诚、敦敏的朋友也说,卖刀置酒喝啊,就是我喝酒了,我没钱了我置个刀,我不是卖了刀,我先压在你那儿。敦诚、敦敏是阿济格,英王爷之后,我还没钱,我大清国还没钱?给你,这都是很有谱的人,他是酒常赊,是这个,并不是像我们红学家,有的说他穷困潦倒,他卖画,曹雪芹绝不可能摆个地摊在那儿卖画,快来买,快来买,绝对不可能,不懂旗人啊。

    另外一个,就是说芳卿了,他死了之后,曹雪芹死了之后,敦诚、敦敏怎么来写他呢?说“新妇飘零目岂瞑”,说他的妻子飘零,恨得、悲痛得闭不上眼睛,恨得也闭不上眼睛,“新妇飘零目岂瞑”,这证明什么?就证明曹雪芹的夫人芳卿她不是旗人,旗人曹雪芹死了,她也得有钱粮,如果芳卿她不是旗人,曹雪芹死了,这儿没你户口啊,您得请走人,房子你也不能住了,钱粮也不能给你啊。所以“新妇飘零目岂瞑”,眼睛都闭不上,她就得走家,她就得走,曹雪芹的很多东西就可能遗失,这一些是很丰富。

    我是希望我们的《红楼梦》研究,曹雪芹研究,真正是历史学、文学、民族学、清代史学这些,还有我们通达的思维、广阔的眼界都需要有。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
诗人曹雪芹 -蔡义江
    央视国际2004年12月10日14:37

    主讲人简介:蔡义江:(1934——)著名红学专家、学者、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54年毕业于前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京,筹创《红楼梦学刊》,成立红学会;1986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蔡义江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红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出版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论红楼梦佚稿》、《红楼梦》校注、《蔡义江论红楼梦》等,其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曹雪芹、《红楼梦》有解不完的谜,后人了解曹雪芹生活著述的足迹大多通过他的朋友敦城、敦敏、张宜泉等人留下的诗文进行推断。曹雪芹的这几位朋友常说他是个诗人,其水平之高可与李白、杜甫等相提并论。而有些学者认为,曹雪芹根本不会做诗,《红楼梦》诗词中的幼稚、粗俗之句比比皆是。那么这些让专家争论不休的诗词曲赋在小说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曹雪芹究竟会不会做诗?他写的诗,水平究竟如何?仅凭曹雪芹的好朋友留下的诗词就能断定曹雪芹是可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诗人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这些诗词曲赋、谜语、酒令等文体形式多,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以小说人物的身份、口气而写,小说中署名曹雪芹的诗只有一首,仅二十个字,这首诗的水平如何?

    在曹雪芹诸多朋友的眼里,曹雪芹的确是个诗人,而且写诗的水平之高可与李白、杜甫等相提并论,那他为何不在小说中展示一番呢?怎么还会出现一些幼稚、粗俗的诗句?在蔡义江教授看来,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好朋友,曹雪芹写的初稿,曾交于脂砚斋进行评阅,所以才有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的问世。

    曹雪芹笔下的女儿们几乎个个都会做诗,而在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修养背景下,她们吟出的诗句当然不会千篇一律,所以才会有《红楼梦》中诗词曲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曹雪芹是怎样给小说中的人物做诗的?

    (全文)

    不同于其他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而是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描写,成了有机的部分。而且呢,它的大多数的诗词曲赋,都是人物描写和情节所不可分的一部分,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读解《红楼梦》书中的诗词曲赋,你就不能真的读懂《红楼梦》。下面我们欢迎蔡义江先生为我们演讲,大家欢迎。

    我们一提到曹雪芹,很必然的就跟《红楼梦》联系在一起了,马上就会想到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其实呢,在他活着的时候,朋友一说起他的时候,就没有人讲他是写小说的。也许当时小说不像诗词这样高,因为是个闲书,今天这个小说家地位蛮高,声誉蛮高,过去写诗词能写文章才是好。所以总是把他看成擅长于写诗、词、曲的,这样的一个诗人。比如说敦敏就讲,“逝水不留诗客杳”。这是在曹雪芹死了以后,他悼念他的诗里面讲到的。“诗客”就是诗人,他把他比之为我们历史上面的一些著名诗人,譬如说“诗才忆曹植”。曹植大家都知道,三国时候建安文学里面才高八斗的曹之建。还有个朋友,张宜泉,也是在怀念曹雪芹死了以后写,“谢家池塘晓露香”,把他比为谢灵运,把曹雪芹家里住的前面那塘水,称为“谢家池塘”,因为谢灵运写过非常好的五个字,叫“池塘生春草”,所以叫谢家池塘。当然,比喻曹雪芹,讲的最多的还是说他像李贺,唐代的一个薄命诗人,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叫李贺。敦诚诗里面讲,讲“诗追李昌谷”,昌谷是个地名,李贺的家乡在河南。所以说你曹雪芹诗可以超过李贺了等等。但是非常可惜,我们今天读不到曹雪芹写的一首完整的诗词或者曲,一首都读不到。惟一遗留下来的,在《红楼梦》之外的,只有两句诗,那是题他朋友敦诚,写的一个传奇,一个戏,一折短短的戏,这折戏,题材是《琵琶行》,白居易的《琵琶行》,把《琵琶行》改为一曲戏,这个故事叫《琵琶行传奇》。曹雪芹看了以后,觉得这个传奇写得很好,就题了一首诗,这首诗丢掉了,没有了。但是凭着敦诚的笔记里面记下来,他说,当初给我题的诗,最后有两句,叫“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个构思也新奇的。白居易如果看到,白傅就是白居易了,他做过太子少傅,白傅诗灵,因为白居易是古人,早就死了,所以他的诗灵看到你这样演出的话,这个剧本的话,要高兴得不得了,一定会叫他两个小妾蛮、素,蛮、素两个是他的侍妾、小妾了,一个会唱歌,小蛮会跳舞,樊素会唱歌,一定会叫她们来彩排一下,鬼来演出,鬼排场,因为这都是古人嘛。所以白居易如果知道的话,看到你这个剧本的话,一定会叫她们这些歌舞班子的人,来给你排演,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两句。

    那么我们说,曹雪芹自己写的诗已经看不到了,我们说他诗好,那么在《红楼梦》里面,能不能看出来?《红楼梦》里面拿曹雪芹自己名义写的诗,只有二十个字,就是在小说的开头,楔子里面,像一个序言,楔子里面,最后讲“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且题一个绝句,这个绝句呢,是以作者名义,就是曹雪芹本来怎么写诗,他就怎么写出来的。这个二十个字,也是蛮重要的,开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你说这首诗写得好不好,我其实是长期搞诗词的,诗歌的形式里面,五言绝句它这种形式呢,最适合于写景,一个小的景象、景致,一个意境,间接地来表现,这个是很擅长的。它不善于很酣畅地来叙情、来议论,那这个七言绝句才擅长。如果五言绝句里面又能议论,又能叙情,这个就要看出你的本领来了,才二十个字,把《红楼梦》里面很重要的问题提出来,就是真与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