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儿时所见的世间更加可怕。因此我这个画工也与古时的画工相反,是“好作犬马”,而“恶图鬼魅”的。
廿五〔1936〕年暮春作,曾载《论语》。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洋式门面(1)
以前我旅行到一处小城市,在当地一个小旅馆里住了几天。那旅馆位在这城市中最热闹的大街上。我每天进进出出。后来看熟了这大街的相貌。我觉得江浙内地的小城市,相貌大致相似。无非是石库墙门,粉墙马头,石板路,环洞门,石桥,茅坑,以及各种应有的商店凑合而成。而且各种商店的相貌,也各地大致相似。米店老是这么样子,药店老是那么样子,酱园又刻板如此……有时我看到了一爿商店,会把甲地误认为乙地。我觉得漫游内地的城市,好比远看一群农夫。服装,棚貌,和态度个个差不多。
然而这小城市的大街中,有一个特点,惹我注目:许多完全中国式的半旧的店屋中间,夹着一所簇新的三层楼洋房。这是一爿绸缎店,这时候正在那里“大减价”。电灯泡像汗珠一般地装满了它的洋式门面。写着赌咒一般的广告文句的五色旗帜插满它的洋式门面,使我每次走过,不得不仰起头来看看。我觉得这洋房的门面着实造得讲究。全体红砖头嵌白线,上两层都有装花铁栏杆的洋台,窗户都用环门,环门上都砌出花纹来。样式虽不摩登但颇有些子西洋风,足以使我联想起路易时代的华丽的宫廷建筑来。我没有进去买绸缎,这洋房的内貌不得而知。但根据了这门面而推想,里面的建筑大约也很可观。这样陈旧的大城市里有了这样可观的一所三层楼洋房,好比鸡群中有了一只鹤,真是难得!但就城市的全体看,又好比一个农夫的头颈里加了一条绯色的花领带,怪不调和的!
后来,我离去这城市的前一日,一位朋友要我同到大街后面一所茶樓上去喝茶,他说这茶楼位在一个小高原上,房屋虽然平常,但因基地很高,凭在楼窗上可以眺望市外的野景,倒是很可息足的地方。我就跟他去。走过那三层楼洋房,转弯,过桥,便见高地上凌空站着一所茶楼。去处固然不坏,那楼窗内有许多闲煞了的“雅座”,似乎正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走进门,拾级而上,拣楼角靠窗口的座位坐下了。这里地位固然很高,坐在椅子上,可以望见市外的桑林,稻田,和市内许多房屋的屋顶。我望见其中有一所红色的屋,最高,矗立在诸屋顶之上。我知道这就是那三层楼洋房的绸缎店。
喝了好几开茶,烧了许多香烟,谈了许多话之后,我们疲倦起来,离开座位,沿楼窗走走。走到楼的那一角,靠在窗沿上眺望一下。我惊奇了:为的是望见那三层楼洋房的最高层的窗子开着,而窗子里面露出青天。几根电线横在这屋的背后,其一部分显出在窗子里。一只鸟飞翔在这屋的后面,我也看见它从窗子里面飞过。我不期地叫出:
“咦!绸缎店里而几时火烧了?”
我的朋友不解我的意思,但抬头四望,找求火烧的烟气。经我说明,他才一笑答道:
“他们的洋房是假的呀!这原来也是一所旧式房子。后来添造了一个洋式门面,和一个‘假三层楼’。外面看看神气十足,其实里面都是破房子。而且这三层楼只有一堵壁,壁的后面是天空,那些窗都是装装样子的。你在街上走时被它欺骗了,瞻仰这三层楼,还以为里面有着洞房清宫。现在被你看破了,也算是它的不幸!哈哈!”
我听了恍然大悟。重新眺望。观察了一会,不禁大笑,又重有所感。我每见商店的报纸上,刻印着“本号开设某地某街,坐北朝南,洋式门面便是”等字样。这绸缎店真正只有一个“洋式门面”,其营业手段可谓极精明而最经济了!但我不得不为建筑艺术及人心深痛地惋惜:有人说,西洋文明一入中国便恶化。这个“假三层楼”可说是这句话的一个最极端的证例。有人说,“市容”是民心的象征。这个“假三层楼”具象地显示了当地人心的弱点!
中国式的建筑,西洋式的建筑,各有其实用的好处,各有其美术的价值。就实用说,中国式建筑宽舒而幽深,宜于游息。西洋式建筑精致而明爽,宜于工作。就形式(美术)说,中国式建筑构造公开,质料毕显,任人观览,毫无隐藏及虚饰。故富有“自然”之美。西洋式建筑形状精确,处处如几何形体,部署巧妙,处处适于住居心情,故富有“规则”的美。物质文明用了不可抵抗之力而闯入远东,为了生存竞争,我们不得不接受。旧有的建设,有许多不得不改变,以求效果的增大。建筑,尤其是工商业的建筑,为了工作能率的增加,就自然地要求洋式化了。然而,前面已经说过,一切两洋文明一入中国便恶化,西洋建筑术入中国,也逃不了这定例。大都徒然模仿了洋房的皮毛,而放弃了中国房子所有的好处。墙壁一碰就裂,地板一踏就动,天花板一下雨就漏,“四不灵”①一用就不灵……。而且坍损了难于修理,甚至至不可收拾。记得往年有一次,我经过所谓“洋房”的建筑工场,看见工人们正在那里做水门汀柱子。我站着参观一下,但见他们拿着畚箕,把东西倒进儿根细铁条围成的柱骨里去。细看倒进去的是什么东西,一半是小砖石,一半是垃圾———香蕉皮和花生壳都有!他们将要给这些细铁条,小砖石,香蕉皮和花生壳穿上一件方正平滑的水门汀衣裳,当作一根柱子。我想:将来房屋造好了,人们坐在这柱子旁,犹如坐在固封了的垃圾桶旁呢!又有一次,我住了一所有抽水马桶的三层楼洋房。正屋旁边有小附屋,上两层是抽水马桶间,下一层是灶间。抽水马桶的粗大的铁管,通过丁灶间而入地,正靠在饭锅的旁边。据烧饭司务说,人静的时候,铁管小尿屎从三层楼落丁,其音历历可闻。从此“洋房”给了我一个不好的印象。但这回看到了这个丑恶的“假三层楼”,觉得前此之所见,还是可恕的了。
洋式门面(2)
这种“洋房”所以恶化的原因,并非专为廉价,西洋的农村不是有着很合用而美观的cottage〔村舍〕吗?主要的原因,实由于要“装场面”。我们中国有许多造“洋房”的人,其目的非为求其适于住居及增加工作能率,实为好新立异,欲夸耀人目,以遂其招摇撞骗之愿。同时又不肯或不能多出些钱。于是建筑工程师就迎合这般人的心理,尽力偷工减料,创造那种专事皮毛模仿的“洋房”。他们的伎俩跟了时代而极度地发展进步,到今日居然产生了这个“假三层楼”的大杰作!———建筑艺术的浩劫!人心的虚伪,丑恶,愚痴的象征!
下了茶楼,辞别了我的朋友归寓,途经这“假三层楼”的时候,我急忙远离了,向前走去。一路但想:以“经济”、“便利”、“美观”三条件为要旨的“合理的”建筑,何时出现在我们的内地呢?何时出现在我们的内地呢?
(曾载1935年11月12日《申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漫画是笔杆抗战的先锋
漫画是笔杆抗战的先锋。因为它的宣传力顶锐利。锐利的原因有二:
第一,看漫画一望而知,不花时间。抗战的文章,无论怎样短小精悍,一字一句地读下去,至少也要花几分钟。看漫画只费几秒钟,就能了解画的意味,就能明白画的主旨。在繁忙的非常时期,这种宣传方法是最有效的。
第二,漫画是一种世界语,任何国人都看得懂。漫画是一种不须学习的文字,文盲也看得懂,故其宣传力最广。虽然多数漫画是靠文字互相说明的,但少用文字或完全不用文字,而能使大众一目了然的,是漫画中之上乘。
如上所述,读漫画不费时间,容易理解。故在目前是最有力、最普遍的宣传工具,其效率远在文字之上。这可说是笔扞抗战的先锋。
古语云:“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可以说:“百篇文章不及一幅漫画”。最后胜利已经在望了,全国漫画家一齐冲锋!
廿七(1938)年儿童节于衡武车中。
谈日本的漫画(1)
我没有一一详考世界各国的漫画史。但回忆过去所读的美术的书籍,觉得关于漫画的记载,任何一国都不及日本的热闹而花样繁多。别国的美术史上虽然也有一两个讽刺画家,描小画的画家,但也不过带叙几句,不甚注重。意、法、德、英,大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只有日本,大画家往往就是大漫画家,故漫画在日本美术史中非常活跃,占据不少的page〔页〕。这种画笔的游戏,在别国我想并非完全没有。只因在别的国家,只当它一种游戏,无人专心研究,更无人为之宣传表扬,因之不能发达。在日本呢,其国民的气质对于此道似乎特别相近。那些身披古装,足登草履,而在风光明媚的小岛上的画屏纸窗之间讲究茶道、盆栽的日本人。对于生活趣味特别善于享乐,对于人生现象特别善于洞察。这种国民性反映于艺术上。在文学而为俳句,在绘画而为漫画。漫画在日本特别热闹而花样繁多,其主要原因大约在此。
西洋漫画史家自称西洋在四千年前已有漫画,其实例就是埃及古代的地下礼拜堂(catab)的壁上所描写的民众生活的壁画。但此说不免把漫画的范围放得太广。若说简笔的画便是漫画,则世间可称为漫画的东西太多了。实际,西洋画中明显地含有讽刺意味,自中世纪开始。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期三大美术家之一的辽拿独·达·文西〔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曾经描写种种的人的脸,将脸孔的特点夸张,描得使人看了发笑。这才可说是西洋漫画的开始。其后讽刺人生的绘画渐多。在教权时代,有某画家作漫画讽刺僧侣。画中描写有金钱的僧侣能够获得天国的入场券,没有金钱的僧侣不能获得。在拿破仑时代,法国女子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