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你想摆脱这种思想误区,你就应当想想下面几句话:
  你完全有理由发那么大的火!
  发完火以后不要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有火就发,这没有什么不对的!
  只要能把自己的火气发出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
  许多女人怕自己发火,因为发火的女人容易给人造成这么一种印象:她失去方寸了。男人吹胡子瞪眼,社会就能接受,而且还会觉得,这家伙是个男子汉,准有出息。在大家的心目中,女人应当是文静的。如果女人发起火来,大家就会觉得接受不了,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同这样的女人打交道。大部分女人在觉得自己快要发火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丝担忧。她们对自己没有经验,所以自己的火气一旦发泄出来,她们便会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做一个小练习,女人们就会发现,如果她们真的动一次肝火,事情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请你实实在在地设想出一个会让你生气的场景,然后你再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你也可以和女友一块儿坐下来谈谈,看看如果自己真的发火了,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谈了几分钟你可能会发现,你所担心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如果经常害怕自己发火,那么久而久之,女人就会失去对自己的怒气和怨气情感的感受能力。于是情感的锋芒扭转了方向,开始对准自己,其表现形式是:经常感到疲惫,经常无端头疼,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致,失眠,忧郁,等等。
  希尔维娅就经常睡不着觉,但是她几乎从来没有把失眠和自己心中的火气联系起来。这天晚上和丈夫吵过后,她又一次失眠了。这次可以讲是一个很好的提示,于是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经常发火,而自己却又没有觉察到。于是她决定查出个究竟,看看自己究竟在为什么生气。

好女孩的大误区(15)
现在她如果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她就会不断地通过造句来寻找原因:“今天我生气是因为……”,她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怨气全部列了下来,几分钟之后,她开始进入下一步练习:给以上找出来的每一个句子再设想出一个结果:如果当时生气的时候,我真的表现出了我在生气或者说我根本不管别人,而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通过这种练习,希尔维娅很快就发现,什么事能促使自己发火,自己什么时候会发火。过了几周,她已经有勇气采取行动了。她先是在自己熟悉的人中做小范围的试验。比如有一次她对一个女友说,她很不高兴,因为她在咖啡馆等她,足足等了45分钟。希尔维娅如果对沃尔夫冈有什么不满,再也不躲躲藏藏了。她在用电脑的时候,如果丈夫不把孩子弄到一边去,她就直截了当数落一番。如果自己的母亲晚上不愿意帮忙带带外孙子,希尔维娅也会毫不客气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如果到了周末丈夫什么也不想干,希尔维娅照样会发脾气。
  敢于生气的背后常常暗藏着自己的力量。
  女人天性软弱?
  许多女人要比她们自己实际估计的要强大得多。她们常常把自己看成是软弱的,需要人帮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男人的保护。
  西尔克有一个两岁的儿子叫亚历山大。自从有了儿子以后,西尔克就一直处于恐惧状态,她的恐惧症非常严重,她甚至不敢走出家门,不敢出去买东西,更不要说开车或旅行度假了。她当时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逃避父母。亚历山大并不是他们夫妻双方期盼的结果。仔细观察一下她的生活,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发展道路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她自己决定的,然而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她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认命了。但是现在,她觉得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整天生活在恐惧中,她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她盼望着能恢复往昔的欢快,能有自己的幸福,能自由自在地漫步于自然之中。因此她决定接受治疗。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做机械性的练习:走出家门,看望朋友,开车购物等。过了一段时间她开始扪心自问,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有什么愿望,有什么要求。两年后,西尔克已经能够直接驾驭自己的愿望了。后来她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按照丈夫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于是她选择了离婚。
  西尔克实际上害怕的是自己的强大,这种对自身的恐惧使得她不可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可能认识到生活中以及和她有关系的人中究竟有什么东西不合自己的心意。
  能够表达自己内心不满的女人就一定是动辄大发雷霆的歇斯底里的女人吗?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经常都会把别人的强大看成是歇斯底里、失控和冲动。费伊·韦尔登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一个所谓的“女魔”的成长过程,女人们看了这本小说后,心里明白,嘴上却嘲笑女主人公的魔鬼般的举止。其实所有的女人看了这本书后,都会觉得女主人公“出格的举止”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女主人公把孩子和动物从家里引诱出来,然后把家里所有象征奴役女人的东西统统消灭掉,她让家里所有的生活用品不停地奔跑,摩擦产生高温,最终家里的东西被全部烧毁。然后她把孩子交给自己的丈夫。故事的结局是“女魔”获得自由。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女主人公总是以暗示的方式,转弯抹角地向丈夫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那么故事的情节就远没有现在这样吸引人。这个女人的确能做到通过自己制定的目标来促进自己的独立和自主。当然,故事情节的开头听上去有些玄乎,但还是成功的。
  女人天生应当美丽?
  “像只豺狗一样的婆娘”,这种女人对人构成了某种危险,对男人是这样,对女人也同样是这样。豺狗的面目永远是狰狞的。大家都觉得,女人如果发起火来,模样也会是这般狰狞。因此,女人应当收起自己的怨恨。男人们经常对自己的女伴说:“照照镜子看,一发火,你都成了什么样!”这句话有如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很快就有了收获。女人听了这句话很快就会在脸上摆出妩媚的笑容。看,这不就行了吗!?

好女孩的大误区(16)
但是她们没有意识到,恰恰是这种摆出来的笑脸将自己的个人意志掩盖掉了。漂亮的容貌要重于自珍自爱,只要别人喜欢,自己的面子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在她们摆出笑容的同时,她们变得渺小了。趁他还没有发现自己苦心掩饰的“可憎面貌”之前,赶紧顺从他的意愿。“你怎么这么任性?要知道,笑的魅力是无穷的。”他就这样引导着她,安慰着她,并逐渐地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控制她的行动,他成功了,再也不用去害怕她了。
  女人,美丽的生物。这句话就写在门上,只要女人敢于打开这扇门,她就能得到独立、自主,就能做到自珍自爱。当然,要想进入这扇门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似水的柔情和姣美的容貌。女性如果用微笑这个假面具来掩饰自己,只会使自己变得渺小起来。
  女人一旦变得渺小,别人就不会把她当回事,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她们这样做,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和独立。
  有一个叫佩拉的女人。终于有一天她的上司对她说,同意她参加计算机程序培训班,这个机会她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这个星期就开始,每次都是星期六,共10次。这个时间非常合适,因为星期六的时候克劳斯可以在家带孩子。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名叫施黛芬妮。她满心欢喜地跑回家告诉克劳斯,机会终于等来了。她原以为,丈夫肯定会和自己一样感到高兴,因为他也清楚,一次进修的机会对佩拉不仅难得,而且十分重要。但是没想到克劳斯劈头盖脸地说道:“这下你美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么多个星期六你妈妈都能抽出时间吗?”佩拉一下子呆住了,连话也说不出来了。这和妈妈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克劳斯的态度非常明确:以后每到周六他都要去打壁球,他需要在周末的时候放松放松。他经过长期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同事彼德从妻子身边挖过来了,高兴还来不及呢。打壁球他绝对不能放弃。
  佩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内心非常慌乱,觉得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要丢失掉了。她的上司会怎么说,觉得她没有用!胡搅蛮缠地闹了几个月,真的给她机会,她反倒不去了,典型的妇道人家!佩拉想到这里,气得满脸通红,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怨气全倒了出来。伤心的眼泪弄花了睫毛的化妆,声音也变得尖亢起来。克劳斯见状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看看你自己,都变成什么样!你千万不能歇斯底里,这样你太难看了!”佩拉冲出房间,跑进卫生间,认输了。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工作了整整一个星期,临到周末了我还要把孩子塞给他,这怎么能算是关心人体贴人呢!到底是放弃上培训班,还是请妈妈来帮忙,还是离开这个到了关键时刻就把自己晾在一边不闻不问的男人,佩拉一时拿不定注意。
  佩拉的认识误区表现在:她希望丈夫能赞赏自己的职业进取心,能支持自己,能认真对待自己。她很想认认真真地和丈夫谈一次,保护自己的事业,强迫丈夫要遵守许下的诺言,但是每次真到谈起来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软弱无力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她一激动就会气得直跺脚,就会哭,最后就失去了控制。毫不奇怪,最后胜利的总是克劳斯。他会像个救世主一样,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侃侃道出,把自己的要求一一摆出,语气沉着,不乱方寸。几乎每次到讨论不下去的时候,她总是在想,再也不和他过了。但是真到要离家了,她又想要讨好他。她觉得自己很荒唐很窝囊,自己要走,却又怕克劳斯离开自己。可能事情的全部原因是克劳斯不愿意看见自己泪流满面的变形神态。害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