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自己的女伴说:“照照镜子看,一发火,你都成了什么样!”这句话有如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很快就有了收获。女人听了这句话很快就会在脸上摆出妩媚的笑容。看,这不就行了吗!?

好女孩的大误区(6)
但是她们没有意识到,恰恰是这种摆出来的笑脸将自己的个人意志掩盖掉了。漂亮的容貌要重于自珍自爱,只要别人喜欢,自己的面子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在她们摆出笑容的同时,她们变得渺小了。趁他还没有发现自己苦心掩饰的“可憎面貌”之前,赶紧顺从他的意愿。“你怎么这么任性?要知道,笑的魅力是无穷的。”他就这样引导着她,安慰着她,并逐渐地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控制她的行动,他成功了,再也不用去害怕她了。
  女人,美丽的生物。这句话就写在门上,只要女人敢于打开这扇门,她就能得到独立、自主,就能做到自珍自爱。当然,要想进入这扇门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似水的柔情和姣美的容貌。女性如果用微笑这个假面具来掩饰自己,只会使自己变得渺小起来。
  女人一旦变得渺小,别人就不会把她当回事,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她们这样做,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和独立。
  有一个叫佩拉的女人。终于有一天她的上司对她说,同意她参加计算机程序培训班,这个机会她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这个星期就开始,每次都是星期六,共10次。这个时间非常合适,因为星期六的时候克劳斯可以在家带孩子。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名叫施黛芬妮。她满心欢喜地跑回家告诉克劳斯,机会终于等来了。她原以为,丈夫肯定会和自己一样感到高兴,因为他也清楚,一次进修的机会对佩拉不仅难得,而且十分重要。但是没想到克劳斯劈头盖脸地说道:“这下你美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么多个星期六你妈妈都能抽出时间吗?”佩拉一下子呆住了,连话也说不出来了。这和妈妈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克劳斯的态度非常明确:以后每到周六他都要去打壁球,他需要在周末的时候放松放松。他经过长期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同事彼德从妻子身边挖过来了,高兴还来不及呢。打壁球他绝对不能放弃。
  佩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内心非常慌乱,觉得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要丢失掉了。她的上司会怎么说,觉得她没有用!胡搅蛮缠地闹了几个月,真的给她机会,她反倒不去了,典型的妇道人家!佩拉想到这里,气得满脸通红,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怨气全倒了出来。伤心的眼泪弄花了睫毛的化妆,声音也变得尖亢起来。克劳斯见状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看看你自己,都变成什么样!你千万不能歇斯底里,这样你太难看了!”佩拉冲出房间,跑进卫生间,认输了。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工作了整整一个星期,临到周末了我还要把孩子塞给他,这怎么能算是关心人体贴人呢!到底是放弃上培训班,还是请妈妈来帮忙,还是离开这个到了关键时刻就把自己晾在一边不闻不问的男人,佩拉一时拿不定注意。
  佩拉的认识误区表现在:她希望丈夫能赞赏自己的职业进取心,能支持自己,能认真对待自己。她很想认认真真地和丈夫谈一次,保护自己的事业,强迫丈夫要遵守许下的诺言,但是每次真到谈起来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软弱无力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她一激动就会气得直跺脚,就会哭,最后就失去了控制。毫不奇怪,最后胜利的总是克劳斯。他会像个救世主一样,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侃侃道出,把自己的要求一一摆出,语气沉着,不乱方寸。几乎每次到讨论不下去的时候,她总是在想,再也不和他过了。但是真到要离家了,她又想要讨好他。她觉得自己很荒唐很窝囊,自己要走,却又怕克劳斯离开自己。可能事情的全部原因是克劳斯不愿意看见自己泪流满面的变形神态。害怕被抛弃和离家出走,二者相争,总是前者占上风。
  妨碍女人挖掘自己全部潜能的,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什么深层次的恐惧感,常常倒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琐碎小事,它们把女人的思想和行动彻底地束缚住了。
  女强人肯定孤独吗?
  独立性强,这四个字本身就可能已经带有贬义的味道了。正是这个所谓的贬义,人的思想进入了误区。人们经常会把这四个字和孤独相提并论,这样就产生了一句很有典型意义的话语:“独立的人也是孤独的人。”这句话非常具有欺骗性。这种欺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人害怕孤独。有很多女人希望自己能有所用处,希望别人少不了自己。在她们对事物的看法中,最害怕的莫过于孤独一生了。为了能有人陪伴自己,她们主动献出自己,脸上摆出笑容,但是与此同时,她们的内心却仍然是孤独的。关于女性的话题有很多误区,最能让女人感到头疼的恐怕就要算独立和孤独相提并论这个误区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好女孩的大误区(7)
独立使人孤独。大错特错!
  正相反,人只有获得了独立,才能有创见地、轻松愉快地、真诚坦率地相互共处。只有不依赖其他人的人才能自由地决定,我该和谁交往,我该以什么方式和他交往。只有独立的人和自主的人才能相互公平、相互平等地共同生活。
  当然,以上这段话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欢心。我要说的是,这种行为应当是自主的决定和自由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人好像已经丧失了这个起码的特征。她们总是被“别人是不是还在爱我”这种想法迷惑住,在生活上不再考虑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是一切以他人为上,她们害怕伤害别人,因此在还不了解自己究竟有什么愿望和要求的时候,就已经退缩回去了。她们总是理想化地以为:我出于爱、出于关心和体贴所做的事自然是我自己同意的。她们不理解,既然这样自己为什么还会心存不满,她们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忘恩负义的,是耍性子。
  女人们如果觉得对自己不满意或者经常无端地耍脾气,那就应当平静一段时间。找找看自己在思想观念上有没有什么误区,可以给自己提下面这几个问题:
  如果我现在能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会怎么做?
  我最想干什么?
  我是想一个人做这件事,还是想和别人共同做这件事?
  女人就一定要生孩子吗?
  好妈妈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
  孩子是生活的中心,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
  毫无疑问,为人之母是女性独有的特点。但是如果反过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没有孩子的女人就不是真正的女人,这一来在逻辑上说不通,二来也是极其幼稚的。但是尽管如此,这种观念仍然能左右许多女人,它甚至还能左右许多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女人。
  有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化学家格莉特,她和丈夫生活得很幸福,两人之间也很坦率。他们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工作中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格莉特在过35岁生日的时候,觉得有必要考虑一下在以后的两年中是不是需要生个孩子。他们生活中原有的轻松就像被戳破的自行车轮胎,里面的空气一下子全跑光了。突然间,膝下无子度过余生被他们判成了错误的观念。于是怀孕便成了生活中唯一重要的内容。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目标达到了。“生命的目标”诞生后,格莉特在家待了三年,带着孩子过了三年世上最幸福的女人的日子。但是在随后的两年中,她的工作没有了,没有哪一个实验室主任愿意让一个已经有五年没有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于是格莉特一下子又变成了世上最不幸的女人,她狂躁,她绝望,为了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她耽误了自己的全部前程和未来。到最后她还是找到了一个工作,但是比她以前的待遇要低得多。对这个工作来讲,她的学历太高了,她再也享受不到以往工作给她带来的那份满足感了。
  一个女人患有不明原因的全身不适,她的家庭医生在诊断的时候建议她:“我看你还是生个孩子吧,只要你觉得像个真正的女人,你的不适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生儿育女和职业工作是不会相互抵触的。我们大家都认为,一个“只做母亲”的女人很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管束过严,这就是说孩子会因过多的爱而感到窒息。
  有些女人,她们想要孩子的愿望并不是特别的强烈,而且对待诸如此类的事情也不是特别的认真,但是她们仍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没有从生理上具体地表现自己的女性特征好像也说不过去:“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总感到好像自己耽误了些什么……”这种话表明了这类女人的矛盾心理。她们是迫于某种(社会)压力才怀孕的,因此她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等于进入了一座监狱。有一个女人告诉我,她当上母亲,就是因为“其他女友一时间都有了孩子”。结果现在母亲的身份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女人就这样当上了妈妈,而在这之前她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地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孩子。她们从没有认真地去考虑过一辈子没有孩子的生活。

好女孩的大误区(8)
女人一定要出嫁吗?
  洁白的婚纱能掩盖万般苦恼。
  女人不需要(高)学历,她们迟早要嫁人!
  许多父母和女儿的观念里都有一种想法在作怪:女人嘛,到了一定的时候总要找个丈夫,生个孩子。这种想法的潜在含义是:女人要找一个男人来养活自己。女人不管具有什么样的学历,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把握能力,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占有一个在各个方面都有两下子的男人。为了确保自己能取得成功,女孩们便把自己改头换面妆扮成娇小、柔弱、温顺的尤物。
  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