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展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的展望-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4。苏柏兰特( Sutberland)和乌德吾(Woodward),一九四○年:
  文化包含那能够从这一代传给另一代的每一事物。一个民族的文化乃其社会遗产。这种社会遗产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使用工具的技术,以及交通方法。
  15。戴维斯( D*is)和达拉德(Dollard),一九四○年:
  群体与群体间之所以有差异,是因各有不同的文化,各有不同的社会遗产。成年人的行为之所以各不相同,系因他们的文化各不相同。人成长于不同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之中。人只好依照这些方式生活下去,因为此外他们别无选择。
  16。克罗孔,一九四二年:
  文化是由行动和反行动的那些抽象的要素所构成的。那些要素可追溯到一种或多种社会脉络里去。
  17。雅各斯( Jacobs)和史特恩(Stern),一九四七年: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系因人有文化。文化乃社会遗产。社会遗产不是藉生物遗传的方式经由种质细胞递衍下来的,而是藉独立于遗传方式的方式递衍下来的。
  18。柏逊思( Parsons),一九四九年:
  文化系由那些与行为相关的型模构成的。人的行为结果可以传衍给下一代。这里所谓传衍,并非藉生物种质而进行的传衍。
  上面的定义不是从文化的实质来对文化下定义,而是从文化的特色、社会遗产或社会传统来对文化下定义。这也是从静态方面来观察文化。所谓种族气质,根据克鲁伯、克罗孔和翁特瑞纳所说,人类学家已经不大采用这样的概念了。因为,人类学家找不到证据来证明人群之生物的禀赋或民族的差异与文化之不同有何关联。这一层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复次,上面所列诸定义容易给别人一种印象,即以为人是文化之被动的传递者。其实,除了传衍文化以外,人还可能是文化的创造者。自古至今,许多人固然“墨守成规”,但是,也有少数人吸收新的因素,创造文化。
  第三组 规范性的定义
  这一组又分为二个次组。
  A注重规律的
  19。维斯勒(Wissler),一九二九年:
  文化是一个社群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文化包含一切标准化的社会程序。一个部落文化乃该部落所遵循的信仰和程序之聚集。
  20。波格都斯( Bogardus),一九三○年:
  文化是一个社会过去与现在怎样动作和怎样思想的全部总和。文化是传统,代代相传的信仰、风俗或行动程序的总和。
  21。吉琳与吉琳( Gillin and Gillin),一九四二年:
  各式各样支配社会行为的风俗、传统、态度、观念和符征,便是文化。每一群体,每一社会,都有一套明显的或不明显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是多少为该一群体的分子所共有的。这些模式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而且也常常会改变。这些共同的行为模式我们叫做文化。。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 文化的定义(3)
22。克罗孔和凯利,一九四五年:
  所谓文化乃在历史里为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切设计。在这一切设计中,有些是显明的,有些是隐含的;有些是合理知的,有些是反理智的,也有些是非理的。这些设计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的行为之潜在的指导。由此可见文化中有理智的成分,但文化并非全部是理智的。全部是理智的文化,只存在于一厢情愿的幻想之中。即令是文化的基本价值,也有非理智的成分。例如,盲忠。
  23。班纳特(Bennett)和杜明(Tumin),一九四九年:
  文化是一切群体的行为模式。我们把这些行为模式叫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切人群之可观察的特色。“文化”事实乃一切人类所有。这一群体与那一群体各有不同的文化型模。这不同的文化型模将任何社会与所有其他的社会分别开。
  B注重理想或价值与行为的
  24。卡富尔( Carver),一九三五年:
  文化乃人类充分发挥较高能力时剩余精力的散发。
  25。汤玛斯( Thomas),一九三七年:
  文化是任何一群人之物质的和社会的价值。无论是野蛮人或文明人都有文化。
  26。比得尼( Bidney),一九四六年:
  文化可从一个整体的概念来了解。文化的整体概念,包含社会中一个人习得的行为、情感和思想,及其有关知识的、社会的和艺术的理想。这些东西是人类社会从历史中习得的。
  27。索洛金( Sorokin),一九四七年:
  超有机体的领域之社会层界乃诸交互影响的个人构成的,乃互动形式构成的,乃未经组织和已经组织的群体构成的,乃个人之际与群体之际的关系构成的。这一超有机体的领域之文化层界包含意义、价值、伦范及其交互关系,以及已经整合与未经整合的群体(系统和聚集)。这些东西是藉着显明的行为和经验界里社会文化层内别的工具而客观化。
  在上列诸定义里,卡富尔对文化所下定义也许是属于“精神”文化类型的定义。索洛金的定义是先认为有一个“超有机的领域”,然后又把文化层界和社会层界分开。照索洛金说来,价值是最基本的,而行为和器用乃使价值客观化的工具。由此可见索洛金的思想系统是唯心论或观念论的。第四组 心理的定义
  28。史莫勒( Small),一九○五年:
  文化是机械的、心灵的和道德的技术之全部整备。在某一时期,人用这些技术来达到他们的目标。文化系由人藉以增进其个人或社会目标的方法构成的。
  29。克茨( Katz)和施恩克(Schanck),一九三八年:
  文化之于社会,正犹之乎人的性格之于人的机体。文化包括一个社会中特殊建构的内容。文化是个人在特殊社会衬托里所遭遇的气氛。
  30。潘伦齐阿( Panunzio),一九三九年:
  文化是一人为的或超有机的秩序。文化发生作用时是自发的,并且是有动理的。文化是一种创造型模的秩序。文化也是概念系统与效用、组织、技巧和工具之复合的全体。人类藉着这复合的全体可以处理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性的因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1。福尔特(),一九四二年:
  文化系由解决问题的传统方法构成的。文化也由许多反应形式构成。在一个文化中,大家都曾接受这些反应形式,因为这些反应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曾经行之有效。简单地说,文化是由学习得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构成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 文化的定义(4)
32。克罗孔和莱顿(Leighton),一九四六年:
  在人类所遭遇的问题之中,有许多问题是一再出现的,有些问题则是无可避免的。而人类应付这些问题的方法受人类禀赋的生物学的装备限制,而且也受外界某些事实限制。但是,对于最大多数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则千殊万别。任何文化系由一组习惯的和传统的思想方式、情绪和反应方式构成。这些方式足以表现一个特殊社会在一个特殊的情境里应付问题时特别不同的地方。
  33。莫利斯( Morris),一九四八年:
  一种文化是生活的蓝图。一群互相影响的人本着这一蓝图而特别好尚某些行为动机而不好尚别的行为动机;或者,他们宁愿采用某些方法而不采用其他方法来满足这些动机。我们在这里所当着重的字眼是“好尚”。选择,是生物生存的一要素。生存即是作选择。人们常常宁愿选择某些目标而不选择别的目标,并且宁愿选择某些方法来达到所定目标而不愿用别的方法来达到。一种文化是被一群人所采用且在时间中传袭下来的一种选择型模。
  任何文化是适应外界环境和人为环境的一套技术。就文化的这一方面来说,上列定义可说触及文化的发生条件。然而,文化的产生不仅由于适应环境,也由于创造的冲动所致。依事实观察,人类如果没有创造的冲动,那末人类的文化至少要比现有的少一半。我们很不容易说,哲学、诗歌、文学、艺术是产于实际的需要。
  第五组 结构的定义
  这一类的定义所着重的是文化之型模或组织。
  34。维利( Willey),一九二九年:
  一个文化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和相互倚赖的反应习惯型模之系统。
  35。奥格本( Ogburn)和尼门可夫(Nimkoff),一九四○年:
  一个文化包含许多发明或文化特征。这些要素整合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文化之器用的特征和非器用的特征是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这些特征乃文化的核心。一个文化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建构互相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型模,而这个型模是每个社会所独有的。
  36。蔻图( Coutu),一九四九年:
  文化是一切罗聚形态中包含最广的一种。这些罗聚形态我们管它叫做互动场。像中国、西欧、美国这些区域里全体人民的生活方式便是互动场。文化与一丛人口的关系,正犹之乎人的性格与一个人的关系。而意索(ethos)'7'与文化的关系,正犹之乎自我与性格的关系。
  上列定义是把“文化”看做一抽象的构造。这样一来,所谓文化,便成为一个概念模式。因此,我们解释人的行为时必须以之为根据。
  第六组 发生的定义
  A次组 这一次组所注重的是把文化看做一个产品和器物。
  37。温斯顿( Winston),一九三三年:
  从一重要的意义来说,文化是社会互动的产品。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以内是文化行为。个人的习惯型模是由适应既成的习惯型模而形成的。在这个范围以内,人的行为就是文化行为。这种既成的习惯型模是文化之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个人是生长在文化里的。
  38。孟达克( Murdock),一九四九年:
  学习过程与社会二者的交互影响,在每个人群里产生一套藉社会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