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感受日本-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人们穿衣服除了根据气温的感觉调整衣服的厚薄长短之外,还会随着流行、爱好和不同的季节选择样式和色彩。直到约10年前,对于许多人来说,调整服装的意识中通常还要遵循历史悠久的“更衣”习俗。无论多热,6月1日之前人们不会换上轻快凉爽的夏装,10月1日之后不再会有人穿短袖。不到12月1日,即使是因为气候异常,寒风刺骨,雪花飘落,人们也要忍着寒冷不穿挡寒的风衣。
  日本“更衣”的习惯来自于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时代的朝廷规定。那时,日本朝廷效仿中国风俗,实施官服的“更衣制度”,规定了夏装和冬装的更换时间。由于日本人本来就有着浓厚的服饰与季节相关的意识,官方更衣的观念很快地被民间接受,在邮局、警察、学校、企业、银行等需要穿制服的机构,一年两次的制服更换制度就成了人们生活中最能体现季节变化的标志。也正是因为长期的学校教育和机关组织中的条例规定,加上浓厚的“随大流”意识,本来应该随着气温变换而调整的“季节更衣”习俗变成了无奈的服从,穿戴个性长期受到压抑和束缚,人们的服装有时候显得死板和僵化。
  在酷暑的烈日下,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先生们汗流浃背地穿行在马路的红绿灯之间;在天寒地冻的瑟瑟冷风中,穿着短裙的小姐们缩成一团地在站台候车。现在气温变化已经与传统的时令不太一致,比起身体的冷热感觉,人们依然在意传统的“季节”观念和周围人的眼光。
  近年因为地球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审视现在的生活方式,许多政府机关和大公司都倡导亲善环境的穿戴,号召人们不要依赖空调保持室内恒温(许多机关企业的空调设置温度夏天28℃,冬天20℃),要通过服装的调整来保持身体和环境的舒适。推广夏季“凉爽服”和冬季“温暖装”,提倡认同自由服装的活动使得人们多年来的服装统一的意识渐渐发生改变。
  最近10年,人们的“更衣”观念已经从顺应习俗而渐渐变换成重视个性,特别是年轻人的服饰不再以传统的规定日期为界线,甚至从他们的服装上会让人产生季节的错觉。不过,一些墨守成规的人还是保留着过去的习惯,很多年纪大的女性在5月看到有人穿着凉爽的服装时,就会说:“这样的服装我是穿不出去的,再热也要熬到6月!”
  日本人在不同季节对服装有着固定的联想,和服文化可以堪称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季节变化的典范和代表:“新年去神社寺庙”会让人们想起穿着艳丽和服、披着雪白毛绒披肩的年轻女子;“夏天的节日”会让人们眼前浮现出各地的盂兰盆节和焰火大会,无论是跳舞还是观看焰火,画面的主角必定是身穿夏日和服的女性身影。
  明治以前,西洋服装还没有进入日本,人们外出的和服是根据农历的节气而选择的。无论男装还是女装,不同季节的和服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花纹,尤其是女人的和服,以森罗万象的花鸟山水为基调,每一件和服都是一幅展现大自然美景的画卷,腰带、襟领、头饰、提带、履屐等搭配小件与和服呼应衬托,大自然的妖娆衬托出女性纤丽的曲线和洒脱的气质。
  尽管现在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穿和服的机会已经很少了,但是他们依然会在现代服饰的设计或者是服装配饰品中精心、巧妙地表现与季节的协调和呼应。现代女孩对和服的憧憬并不亚于过去的女性,她们的服饰穿戴中依然保留着对季节的敏感和传统的审美意识。大部分人在工作环境中,还是会根据周围人的穿戴来调整自己的服饰,过于突出的个性展现、过于强烈的季节色彩也许会招来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 想看书来

成人节
在日本,1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是“成人节”,是全国的公休假日。成人节标志着年满20岁的青年结束了受成人保护的时代,是“小鸟放飞”的节日,是为了对青年进行成年意识启蒙教育而设定的节日。
  每年的这一天,各地政府部门要组织庆典仪式,并提前给当地年满20岁的青年发出邀请信。青年们把这个典礼作为人生的里程碑,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也要用各种形式祝贺他们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在政府举办的成人节庆祝典礼上,社会资历丰富的长辈或地方政府首脑会激励青年们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寻找自己的目标,思考自己的人生。在这一天接受祝贺的青年会对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自立能力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参加成人典礼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出生的青年,他们有着青梅竹马的青少年时期。初中毕业以后,他们有的升入不同的高中,有的进了专业学校,有的参加工作,每个人都在新的地方寻找或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20岁的时候,已经考入外地大学的学生,已经工作、甚至已经结婚的人都会专程回到故乡参加成人典礼。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与小学、中学同学久别重逢,见到已经长大的伙伴,展现自己成长的风采成了他们参加成人典礼的理由。
  男女青年参加成人典礼的传统服装是价格高昂的和式服装。现在,除了极少数男青年之外,大多数小伙子都是身着西装出席。而这一天,女青年的服装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出于对掌上明珠的娇宠,出于对家族和女儿的形象的维护,大部分家长会在这一天,让女儿穿上最华丽的长袖和服(未婚女子的专门样式)出席成人节庆典,所以,成人节也成了姑娘们争芳斗艳的舞台。一件和服配上所有的装饰附件,便宜的数十万,贵的超过百万,尽管成人节是对所有年满20岁的青年而言的,但是这一天对成人的女孩子来说,可能是仅次于出嫁的盛事。
  一个女人结婚与否,和服的样式是不一样的。对现代女孩子来说,一辈子通常只会做一件长袖和服,家长们也会为了这件衣服不惜血本。因此,这个季节成了和服产业界效益最大的商机,也是照相馆、美容店增益创收的最佳时节,因此,每一位将要年满20的女孩子都成了这些行业商业争夺战的对象。
  不知道女儿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那些商家们掌握的,在女儿进入19岁的时候,成人节商战的硝烟弥漫到我们家中。每天各式各样的和服贩卖推销册邮寄到家里,照相馆、美容店的广告不断地被塞入邮箱。开始,我还会打开一些精制的画册,欣赏各式高贵的和服款式,当知道购买和服所需的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时,除了惊叹之外更多的是犹豫这样做的必要性。
  有两位日本老年朋友正好都有两个女儿,我请他们讲了曾经为女儿过成人节的经历。一位叫森田的老先生说:“我这个人讲求实际,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大部分女孩的和服一生只穿一次,而它的价格和裘皮大衣差不多。为了孩子一生一次的光彩,作为家长不得不花费一笔。但是,长袖和服只是年轻的未婚女子的服装,利用率太低。我希望孩子们那一天的打扮不比别人差,但不希望投入的费用仅仅是那一天的炫耀,我让女儿选择一套在今后更有实用价值的高档礼服。本来还有些担心的女儿参加成人典礼后高兴地说,因为自己的服装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高雅受到众人的关注,也被大家羡慕,她对自己的风采非常自豪。”
  另一位叫驹濑的先生一脸懊丧地说:“提起成人节,就觉得愧对小女儿。大女儿20岁的时候,我们从上到下准备齐全的和服和配件花了一百多万。两年后小女儿满20岁,我们问小女儿可不可以将就一下,因为那件昂贵的和服姐姐就穿过一次,小女儿同意了。时隔20年,最近,小女儿才告诉我们,她一直为成人节没有穿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和服耿耿于怀。对此,我和夫人都觉得后悔当时没有察觉到小女儿的真心,为了节省一笔钱,让女儿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在中国长大的我们没有过成人节的经历,如何给女儿过节一直没有拿定主意,没有想到日本的家长也同样为女儿的节日费心劳神。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几次搬家,我们现在的住地没有女儿小时候的朋友,在接到成人典礼请帖后她表示不打算参加当地的成人庆典,她不想在众人见到老朋友的欢跃气氛中,孤独的自己显得可怜兮兮。既然不在公众场合露面,就没有必要为选择和服劳神。为了女儿的成人节,我们还是准备了相当的经费让她做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她选择了回国短期学习汉语,并在国内旅游,还要做一个青春写真集,这些都将在3月份的春假里实现。女儿很满意这个方案,她开始期待春假的来临。
  1月,成人节这一天,电视机里传出了各地成人典礼的报道,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饭一边闲聊着成人节的闲话,女儿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流了下来。我想女儿一定是触景生情而伤感。此时,她本来也应该是这个欢快场面中的主角,而现在成了一个寂寞的旁观者。虽然这个结果是女儿选择的,但看着她流泪,我有点后悔没有看重这件事情。在年满20岁的时候,她应该和所有同龄青年一样,在庄重的仪式上接受大家的祝福。我努力地思考着补救的措施,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在女儿回国期间,召集国内的亲友为女儿庆贺成年。
  我们夫妇来日本初期,女儿留在国内。在那几年里,她得到了国内很多长辈和亲戚朋友的关心宠爱。女儿对小时候在国内的记忆已经很模糊,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让女儿聆听长辈们谈论自己小时候的可爱和淘气,让她感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中国情结,这个成年纪念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女儿结束了短期中文学习后,我们一起回到老家,对女儿出生和幼年时期了如指掌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了。我把女儿成长的照片和在日本成长的录像编辑成一个短片,在大家相聚的时候,女儿用中文为自己的成长纪录片做旁白解说。
  女儿出生时被外公外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