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快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找失去的快乐-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耐烦了,他看了看老人家,笑道:“老先生,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在这家公司已经做了多少年了?”
  老人移开报纸,从眼镜缝里审视这个年轻人,“哦,我在这里已经坐了快40年了。”然后继续看报。
  “那您一定非常了解这家公司,”年轻人接着问,“您能不能告诉我关于这家公司的一些情况,比如说他们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老人看了看年轻人,放下手中的报纸,不缓不慢地问他:“你是从哪儿来的呢?你们那里的人际关系又如何呢?”
  年轻人见老人有了反应,一下子来了神儿,先叹了口气,“唉,别提了,我是从某某公司来的,那家公司的人都特别坏,每个人都心怀叵测,他们拉帮结派,而且把我也裹进去,其实我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可还是被他们陷害。”年轻人摇了摇头,“唉,就是因为这个,我才从那里辞职,我希望能到一个比较单纯的环境里工作,要说能力,我可是不低的,就是不喜欢勾心斗角。”
  老人静静地听完年轻人的话,再一次拾起报纸,心不在焉道:“年轻人,你放心,这里的人要比你们那里的人还要坏,他们的勾心斗角更厉害,你可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个年轻人一听,顿时傻了眼,透过窗户看了看大概,深深叹了口气,然后对老人说:“对不起,大爷,请转告人力资源部的人,我还有点儿事,就先走了。”
  大爷看了他一眼,“那就不送了啊!”
  另一个年轻人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看得出,他也有点儿着急了,于是微笑着问大爷,“您能对我透露一点儿这家公司的情况吗?我也比较关心这里的人际关系。”
  大爷同样从眼镜缝里看了看他,“你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你们那里的人际关系又如何呢?”
  年轻人低下头,“不瞒您说,我是从某某公司来的,我们那里呀,大家就像一家人,一人有事大家帮忙,如果谁和谁发生矛盾,大家都会着急,也都会劝解,就像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年轻人有些激动,“唉,要不是因为换了房子,我根本不可能离开他们,这不,知道我出来,他们都给我发信息。”年轻人拿出手机给老人看,老人接过手机,但没有看信息,只是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微笑道:“年轻人,你放心,我们这里的人,要比你们那里的人还要好,他们委托我在这里先接待你,”然后老人指了指大楼,“快去吧,他们都在等你呢!”说完,这位老人笑着把手机还给年轻人,年轻人此时才豁然开朗。
  故事讲完了,两个年轻人问老人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因何从老人那里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答案呢?难道这位老人在忽悠他们吗?
  有这样一则寓言: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郑国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人偷的,于是他经常在暗中窥探隔壁的邻居,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鬼鬼祟祟的,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小偷。过了几天,他突然在自己家的柴堆里找到了那把斧子,于是他再看邻居家的那个人,可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他不像是一个小偷。 。。

第二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2)
我们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每一件事物,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件事物,同一个人,不同的人在看他们的时候,都会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比如在面对同一块地时,在一位农民的眼中,他对这块地的土壤十分关注,他期待着这块地能为他带来好收成。可在一位房地产商的眼中,他对这块地的判断是地理位置、价格及楼盘的蓝图。又比如两个人同进一间屋,这间屋里有钢琴和书架,如果你是一位音乐家,你的目光一定首先关注那架钢琴;而如果你是一位作家,那么你的目光一定集中在书架上。
  是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我们都会以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取向去索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好恶观念去判断同一件事物。这来自我们的经验,经验决定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比如上述那两个年轻人,第一个人的经验是不良的人际关系,第二个人的经验截然相反,所以那位老者也自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他应该是一位智者,他知道,第一个年轻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人际关系都可能遇到麻烦,而第二个年轻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受到欢迎。究其原因,并不是环境有所不同,而是他们二人的经验不同、观念各异。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有些人走到哪里都感觉自己是一个不被重视的人,或者是个无足轻重的人,而有些人,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是一片笑声。
  用在成功学理论上,这项特质即成为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功?”相信小学生都回答得出来:“要有毅力,有恒心,要不怕失败,坚持到底……”可是,在我们的世界里,成功人士为何如此稀少?难道他们连一个小学生都能说得出来的道理都不懂吗?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事实上,所谓的成功与失败,绝不是那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能陈述得出来的。比如一个医术高明的外科医生,他也许做过许多成功的手术,救助了无数的患者。然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亲人时,在无影灯下,那把手术刀却很难切下去,那时,他的成功经验根本无效,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面对亲人时会无所适从。
  因为,他的头脑中充满了顾虑,这些顾虑来自亲密关系,它阻碍了这位医生的正常发挥。有一个童话故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有一天,蜈蚣在赶路,不巧遇到了青蛙博士,青蛙对蜈蚣说:“嗨,蜈蚣啊,请你停一下,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蜈蚣看到青蛙博士,十分尊敬地停下来打招呼:“你好,青蛙博士,你有什么问题呢?”
  青蛙看了看蜈蚣,说:“我一直搞不明白,你有那么多条腿,那么每次你走路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先迈哪条腿呢?”
  蜈蚣笑了,“我从来不考虑这种问题,只要想走,自然就动了起来,哪里会管它们的先后顺序?”
  “那可不行!”青蛙博士严肃起来,“这是个学术问题,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你到底是先迈哪条腿的。现在就请你想一想,花不了你一分钟,你马上告诉我,我还等着回去写论文,快点儿,现在请你想一下。”
  蜈蚣无奈,只能停下来打量自己那多得数不清的腿,“是啊,我每次走路时要先迈哪条腿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3)
当它仔细研究的时候,突然,它僵住了,觉得先动哪条腿都不对,于是哪条腿都动弹不得,它一下子不会走路了,它的百足混乱了,进退两难,左右不是,它急得不知所措,“天呐,我怎么连走路都不会了?可我生下来就从未研究过它们呀,现在博士让我想,可这一想,我倒懵了……”于是它吃力地看着青蛙博士,“求求你,收回你的问题吧,如果我不想,还可以走路,按你的要求一研究,我的整个身体都不会动了,你能不能让我恢复本能,解开那个魔咒?”
  青蛙博士无奈地摇摇头,“唉,我问了十几只蜈蚣,它们都不能给我答案,而且表现出相同的反应,看来你们都很无知,连这么一个天天做的事都不了解,看来我只能去请教别人了。”说完就悻悻地离开了,却把那只瘫痪的蜈蚣留在原地。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是说不清的,特别是本能,它只是一种存在,如果了解了这本能的原理,反而会让我们束手束脚。
  比如那个医生,平时他并不了解那些患者,只是在医治他们,可面对亲人时,由于他非常了解亲人,平时和亲人生活在一起,那种亲情即刻将他束缚起来。其实,《圣经》旧约的第一章便阐述了这个道理:当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彼此在性别上有什么差异,可当他们受到蛇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果后,他们的是非观即刻产生,知道了善恶美丑,于是他们当即穿上了*布,彼此疏远、脸红,上帝再看到他们时,知道他们违背了诺言,便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从此他们远离了天堂,到人间来受苦。
  这里的上帝,就是自然。他们所犯的戒,也不是吃了智慧果,而是了解了是非观,于是产生了顾虑,顾虑使他们感受到烦恼和痛苦,这在一念之间的变化,就是从天堂到人间。因此,天堂和人间,乃至所谓的地狱,都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心态,并不是真有什么地方叫做天堂和地狱。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那只蜈蚣,当它无忧无虑时,它的行走是自如的,它是成功的,对它而言,自由自在地行走就是天堂;可当它开始考虑(对错)时,即刻失去了自由,对那时的它来说,那就是失败,就是地狱。那个医生,当他没有顾虑时,他的医术是高明的,手术是成功的,可当他一触到亲情,便拿不起那个手术刀了。成功与失败,其实就在这一念之间。
  其实所谓的社会化、情感和知识,按庄子的说法,就是远离自然(大道),因此他才会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学习,不需要社会化?答案并非如此,庄子说,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丰富自己的经验以了解本性,而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丢掉本性。因此,真正成功的人,他一定比较接近自己的本性,进而发挥出本能,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打拼,有的还抛家舍业,甚至伤痕累累,却仍然无法成功呢?
  “我”是一切的根源。当我们的头脑中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时,即使我们再想成功,我们本身已经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了,就像那头被马戏团捕捉的大象一样,手脚早就被旧有的经验和观念牢牢地绑住。我们的束缚来源于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