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神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博客神狮-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并不是帮助穷人上大学,而是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还说什么多收的学费是为了补助贫困学生做奖学金,要羊毛出在羊身上。试想,如果大学收费太高,还有贫困学生了吗?即使是补助,也是补助那些富人中的穷人,而真正的穷人,此刻正在校门外该干什么干什么呢!天!好像跑题了,跑题是要扣分的!好在这并不是在写考试作文,跑题就跑题,总之我写什么您读什么就是!不过,还是要说童年的事情!童年时许多美好的愿望大多数也是幼稚的甚至说不出口的,比如最好能有一件新衣服啦一双新鞋子啦一块点心啦一只水果啦……简单至极!至于长大了做什么事业、赚到许多的金钱、报效祖国、孝敬父母等宏伟理想,惭愧得很,好像根本就没有想过。即使是萌芽状态开始想的时候,大概也是在少年时期。人的记忆真是神奇,许多童年往事,至今也没有忘记,并不是因为我记了日记,而是记在脑海里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记日记了,并且从去年六月开始大写特写博客了,而童年时光,却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时间能够随心所欲地倒流该多好!顺应时节,这两天很冷,冷得我浑身的不舒服,不过我相信,过了这几天,就再也不会冷了,因为春天就要到了!

  创作了诗词一首名曰《如梦令·童年》——

  过去时光不在,

  人生几多真爱。

  常存记忆中,

  童谣萦回天籁。

  澎湃,澎湃,

  每日诗情豪迈。

第十五篇  满庭芳·腊八(2008年1月15日)
三九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而腊七腊八又是三九最寒冷的时候。北京有一句童谣“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好家伙!天气寒冷得都把乌鸦冻死了,其残酷程度仅次于我小时候的童谣“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不管怎么说,这些童谣只是夸张地说明了腊七腊八这两天寒冷的程度,并不是真的就把乌鸦冻死了把下巴冻掉了。

  今天是腊月初八,也就是传统的“腊八节”。传统习俗到了腊八这天是要吃腊八粥的,腊八粥的做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我本人发明的一种腊八粥做法是——把大米、小米、碎玉米碴、高粱米、大豆、豌豆、绿豆、黑豆、小豆、花生、大枣、葡萄干、山楂片、水果块等按照先后顺序放入锅里熬煮,然后再放些白糖、红糖、冰糖、蜂蜜即成。大家可能听说过“八宝粥”吧?我这叫“十八宝粥”!保您吃了一碗还要吃二碗、吃了二碗还要吃三碗……吃得满脸放红光,吃得浑身暖洋洋!不过,吃中毒可别怨我哟!当然这是开玩笑了,怎么会吃中毒呢!

  不过,有两个关于腊八粥的来历,却有吃中毒之嫌。一个说法是,古时候寺庙里的和尚们把平日里的剩饭搜集起来,到了腊八这天煮成粥施舍给穷人,所以腊八粥又叫“佛粥”。另一个说法是,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发迹前,贫困交加,饥饿难耐,在鼠穴里掏得些许五谷杂粮,煮成了粥,吃得满口香甜,立刻感觉天又是蓝的了。他做了皇帝以后,忽然有一天又想起了那日所吃的粥,就让厨子们用大致的方法做了一碗这样的粥,喝得兴起,顺口说出了“腊八粥”这个名字,至于重八兄当时吟没吟诗词,不得而知,这一说法似乎和“翡翠白玉汤”的由来如出一辙。

  腊八粥的由来最典型的说法是,腊八粥之所以又称为“佛粥”,传说是因为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他就是在修行途中冻饿昏迷时吃了牧羊姑娘喂给他的热杂米粥,然后坐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的,这一天刚好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佛祖吃粥的经历,就在每年的这一天用五谷杂粮煮成粥吃,所以腊八这天就成了“佛祖得道成佛日”,是佛教重大的节日。

  腊八粥好像还和“勤俭节约”有关系呢!可能是把各种剩米杂粮搜集在一起煮成粥吃,比焖干饭节省粮食吧!这样的粥,对于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某些当官的不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骂他们是“白吃干饭的!”就不骂他们是白喝稀粥的,因为他们大抵是不喜欢喝稀粥的,因为稀粥不禁饿,屁大的功夫就消化了。他们也是不需要节俭的,贪污来的公款就是容易到手,容易到手的钱花着也是容易得很。贪官被我们惩治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脸没皮地产生,就是这个道理——他们不喜欢喝粥!总是险些跑题!

  从古至今,描写腊八以及腊八粥的诗词似乎并不多,印象中陆游好像有一句贴题的诗:“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不过这句诗中极不协调地同时出现了两个“更”字,似乎是伪作无疑。有个名叫李福的诗人,他的一首《腊八粥》诗更像是讲故事:“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此景亲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极。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志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眷焉对是粥,跻望蒸民粒。”清代顾梦游的《腊八日水草庵即事》甚是凄婉:“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现代诗人玉笛儿的诗词《一斛珠·腊八粥》可谓精品:“谁家雾绕?兰衫信绾红云搅,拈花酥手缝香巧。蜜意轻匀,忐忑心如枣。糯里羞莲沉小小,百合道破相思早,千般待到青丝老。捧得痴来,一口知多少?” 苏轼的《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更是经典:“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自诩为自由诗人的我,今日也创作了诗词一首名曰《满庭芳·腊八》——

  三九严寒,腊月初八,何处寻觅菩提?红尘迷离,草木正凄凄。昔日檐下燕巢,到如今、清冷无疑。朔风里,残杨败柳,云厚天若低。    勿急,不久矣,雪融冰消,阳光明熙。理应学佛祖,释迦牟尼。暂且细品香粥,高昂头、调整呼吸。待春暖,百花绽放,事业著神奇。

第十六篇  世界像什么,我们像什么(2008年1月16日)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仿佛一叶扁舟,或随波逐流,漫无目的;或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总之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稍加操控不慎,便要人仰舟翻,被滚滚的水浪所吞没,只有努力奋斗、勇敢进取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做为人类的我们,自诩为超级动物,然而早已超脱了动物种类。我们穿衣遮体,我们使用工具,我们拥有文明,我们充满智慧……我们似乎高高在上,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对自然资源横征暴敛,对生态环境肆意破坏,对低级动物乱捕滥杀……

  曾几何时,我们这么做着。但是现在,我们应该猛醒——这个世界不只是属于我们人类,也属于所有动物所有植物。世界原本是丰富多彩的,也理应是和谐平衡的。只有和谐平衡,我们人类才能一代又一代永远美好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

  有人说这个世界像个大染缸,我们最初是一匹洁白的绸布,染上红色绿色的还好说,弄不好就会染上黑色黄色,这个比喻好像有些道理。其实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更像一块美丽的池塘,尽管清冽的涟漪下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腥臭污浊的泥浆。

  而我们呢?我们又该像什么?我们应该像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完美秀丽、圣洁纯真!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美丽,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可爱!至于那见不得阳光的腥臭污浊的泥浆,也要不可避免地因为我们而肥沃芬芳! 。 想看书来

第十七篇  华南虎决不会灭绝(2008年1月17日)
野生华南虎在我国真的灭绝了吗?

  曾经有人这么认为,不过从我国陕西和江西两地接连报道有村民发现华南虎事件来看,野生华南虎在我国似乎并没有灭绝,那些接二连三地发现华南虎的报道似乎并非虚传。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尤其发现华南虎的陕西和江西一带,自然环境更是适合野生华南虎的生存。当地曾经有许多村民自称发现过华南虎,不过他们大多数并不知道那就是“华南虎”,只知道老虎的别名“烂草黄”。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确实明显改善。不管陕西周正龙发现的华南虎事件极其所拍照片还有江西陈明忆发现的华南虎事件是真还是假,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那就是——野生华南虎似乎并没有灭绝。

  华南虎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主要生存在动物园和马戏团中。至于野生华南虎,由于很难觅其踪迹,就有人武断地认为已经灭绝了完全消失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

  至于周正龙“用生命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究竟是真还是假,无论你是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事实总归是事实。虽说“三人成虎”是成语典故,但是不要以为有假钞假药假烟假酒就神经过敏地认为这华南虎照片也是造假,除非周正龙老兄是吃饱了撑的型!何况西安市公安局警方也对虎照做了技术鉴定,认为并非造假,造假的系数几乎为零。现在,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组织已经派出考察组前去陕西和江西进行实地考察,相信不久便会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