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俗约旱牧夹哪兀俊
  众人大惊,只见她大呼三声,然后气绝身亡,倒在了聂政的身边。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晋、齐、楚、卫,想必这个时候聂政的身价绝对不止一百镒黄金了吧,这也是中国历来的传统,活着的时候不能引起太多的关注,一旦去世,身价飞涨。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97年,在二十三年之后,韩烈侯儿子的儿子即位仅仅六年,韩国又冒出来个严遂,以同样的手段干掉了当时在任的相国韩廆,这次做得比较彻底,顺手连在任的国君韩哀侯一起干掉了。不知道这个严遂是不是曾经的严老二,如果是的话,看来几十年过去了,脾气一点都没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音乐无极限,动感无极限(1)
镜头接着转移,一起看看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国。
  是谁说的“饱暖思*”,说得太好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物质消费,才会要求精神消费。可是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太匮乏了,更别说精神上了。所以,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排遣方式。
  比如齐桓公曾经对公子重耳说过:“寡人一天没有女人都不能入睡,这属于最简单的精神消费。比如孙子执行军令,要砍吴王两个小老婆的脑袋,吴王喊道:不能啊,寡人没有她们连饭都吃不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但是国君要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那就太难了!
  我们的目光回到赵国,当时在位的是赵烈侯,真正的诸侯,虽然级别低点(侯爵),也是名正言顺,有大周朝天子颁发的证书。赵氏几代人的奋斗不止,让赵烈侯捡了个现成的果实。
  赵无恤娶妻空同氏(今地不详,盖戎狄族),生有五子。赵无恤去世前,为了报答兄长伯鲁的让位之恩,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们,而是传给了伯鲁的后人,当时伯鲁早已去世,伯鲁的儿子代成君也已经去世,赵无恤依然把王位传给了伯鲁的孙子赵浣,也就是后来的赵献侯。
  这中间还有一小段插曲——赵无恤去世之后,按照遗嘱应该由赵浣继位,但是他的弟弟凭借自家的势力赶走了赵浣,自立于代,这就是赵桓子。桓子在位仅仅一年就去世了,国人认为桓子自立不是出于赵无恤的本意,就杀了桓子的儿子,复立赵浣(赵献子),赵献子把都城迁到了*,在位十五年去世,其子赵籍即位,即赵烈侯。
  赵烈侯得到诸侯的称号后,追认自己的父亲献子为献侯。
  之所以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明两点问题,对后面的内容是有用的,知道这两点,以上内容可以不看。
  第一,赵国的贵族势力是很牛×的,如果联合起来是很麻烦的。
  第二,好多书中写到乐羊灭中山和西门豹治理邺城是因为要南北夹击邯郸,这种说法是不负责的。赵国这个时候还没有迁都到邯郸呢,邺城的重要性在于其位于韩赵之间,是连接魏国的独木桥,仅此而已。
  赵烈侯即位的第四年,齐国发生内乱,齐公孙会以廪丘(今山东鄄城东北)反叛齐国,投入赵国。
  齐国出兵攻打廪丘,赵烈侯联合韩、魏二国出兵援救叛军。
  三晋联军在龙泽与齐军展开大战,齐将战死,三晋联军大败齐国军队,“得车二千,得尸三万”(《吕氏春秋?不广》)。
  第二年,联军受周天子之命,继续伐齐,侵入齐国长城之内(《水经注?汶水注》引《竹书纪年》)。
  既然是受天子之命了,三家要求周老大给个名分,正所谓明不正则言不顺嘛。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宣布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好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在赵烈侯身上实现了,这是真的吗?赵籍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成诸侯了。赵籍沉浸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喜悦中,渐渐地沉醉了。赵烈侯沉醉的时候,魏国那边正在搞大动作——变法。魏国越变越强了,赵老大不急,下臣们受不了了。想当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的最初,三家势力伯仲之间啊,这才多长时间就风云突变了。
  “别以为人才都集中到魏国了,告诉你吧我们赵国也不是没有人了,几百年来我们的人才就没有出现过断层。”——公仲连如是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音乐无极限,动感无极限(2)
在相国公仲连急得不行的时候,国君赵烈侯正在搞他的业余爱好呢——“如果不做国君,我一定是音乐家。”
  公仲连见到赵烈侯,准备交代一下国事,没想到赵烈侯一开口就是谈论一些关于音乐的问题,更不能接受的是,赵烈侯竟然有这样一个要求,他要求公仲连划出两万亩土地,以便送给他的两位音乐老师。
  公仲连愤怒了,这个要求太过分,这样下去全国都知道学习音乐就能升官发财,那么谁还干别的呀!因此不能答应。公仲连含糊地应了一声,然后离开。后来赵烈侯连番催促相国。问“土地到底准备好了没有?”公仲连干脆连朝都不上了,称病在家。
  不要以为公仲连称病在家天天睡懒觉生闷气,他一点没闲着。等到赵烈侯下一次见到公仲连的时候,同时看到了公仲连带来的三个人,公仲连也要变法了。
  这三个人分别是牛畜、苟欣、徐越。
  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使得烈侯“迪然”(油然有所感悟)。
  苟欣建议烈侯“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徐越教烈侯“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三人均得到烈侯的赏识。
  烈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赐田给歌者,而宣布起用牛畜为师,苟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
  从这几起任命来看,应该说牛畜等人的建议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尤其“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等项,可以说与李悝变法中“食有劳而禄有功”,“夺*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赵烈侯沉迷于音乐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当时没有更多的精神消费品,音乐和打猎成了有钱人吃饱饭之后最热衷的娱乐活动,再加上赵都*的位置。*的位置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在山西的,有说是在河北邢台的,我更愿意相信是在今天河南的鹤壁。原因很简单,当时这里郑卫交界,赵烈侯又那么热爱音乐,可能是受到当地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家一致认为郑卫之音是靡靡之音,容易使人*堕落。
  魏文侯也是个音乐的发烧友。有一天他问子夏:“我穿着黑色的祭衣戴着黑色的礼帽,听古代的音乐,我就昏昏欲睡;听郑国和卫国的音乐,我就不知道疲倦,这是为什么呢?”
  子夏说,古代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郑国的音乐好听但糜烂,放纵奸声糜烂人的心志;宋国的音乐使你欢悦,但柔细娇弱使人意志消沉;卫国的音乐急促多变,使人心志烦躁;齐国的音乐骄傲孤僻,使人心志骄逸。这四国的音乐都被**了,同时伤害了德行。
  魏文侯不仅是个骨灰级的音乐发烧友,而且还很专业。有一次魏文侯听音乐,乐师演奏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魏文侯这个专业人士马上指出来,得意扬扬地看着旁边的田子方,满以为田子方会上来夸两句,却没注意到田子方憋红的脸,田子方向魏文侯吼道:“国君只要管理好演奏音乐的乐师就好了,音乐的事情不用你管!”魏文侯遂马上道歉认错。
  呵呵,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事情,还有一个兄弟在后台等不及了,强烈要求马上登场亮相,他说他也是音乐发烧友,既然讨论音乐的问题就不能不请示他这个音乐届权威人士的意见。
  不敢,不敢,请您马上上场,马上。
   。 想看书来

那一锅,为你煮的汤
视线继续转移,来到齐国。现在的齐国已经告别了姜姓时代,田氏在齐国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道理很简单,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亲民政策。对人民征税的时候用小斗,借给百姓粮食用大斗,群众基础比较好。
  第二点,打击同党。齐威王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田成子对齐平公说,施行恩德是人民所希望的,请君王去做这件功德无量的事;刑罚是人们所憎恶的,这件坏事由我来做好了。田成子把这件坏事干了五年之后,基本上把自己的仇家都打没了,鲍氏、晏氏、监止以及公族势力较强的人一一被打压下去。田氏给自家划出大片的土地作为封地,从这时起,田氏的封邑大于齐平公管辖的地区。
  就这样,田氏渐渐地在齐国取代了姜氏的地位,老百姓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情绪,只要能过上安稳日子,管你姓田还是姓姜。
  齐国国君成了摆设,摆设就摆设吧,齐威王的爷爷田和总觉得这个摆设碍眼,下令把齐康公远远地迁到了海滨,去吧兄弟,海边钓鱼去吧,这不是你家祖传的手艺嘛。
  齐康公为了混口饭吃,只好重操旧业,干起了祖先姜太公曾经最拿手的绝活,跑到东海钓鱼去了。
  公元前356年,田因齐即位,即齐威王。这一年,齐康公也告别了自己十二年的垂钓生涯,其死后无子,田氏对齐国实现了大一统。
  齐威王即位之后充分享用着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权利,却不去履行义务,天天喝酒泡妞打麻将,其余时间也赛赛马。最重要的是,齐威王也是个音乐发烧友,听音乐当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齐威王即位最初九年,魏、赵不断地侵占齐国的土地,就连鲁、卫这样的三流国家也像吃了豹子胆,不断地侵伐齐国,认定齐国要败在这个昏君手里。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这个中国的优良传统估计就是从那时候传下来的。
  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齐灵丘。
  六年,鲁伐齐,入阳关。晋伐齐,至博陵。
  七年,卫伐齐,取薛陵。
  九年,越伐齐,取甄。
  照着这样下去,就跟切肉似的,齐国越切越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