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腔的悲伤出现在我的面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童言 四(1)
我和王小书所在的这所学校是小城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学生分为两派,住在大院里的干部子弟派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派。“少数民族”派所指民族,不属于我国官方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的任何一个,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民族。该民族人数相当稀少,散居在原始森林周围,民族语言听起来像某种看家护院的动物在叫。多年后回想起来,我觉得可能像日语。随着发射基地和小城的建设完成,这个少数民族的各个部落也逐渐聚集起来。但他们依旧远离城市,住在森林的边缘,始终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传统和古老的信仰。
这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虽说是一种演义,但是这个民族的来历却与孟获有关。在当地少数民族口头传颂的诗歌故事中,孟获兵败云南被杀,手下一位叫秃丸骨的大将军骑着一匹黄色大象,带着幸存的部落族人逃难到此,人困马乏,弹尽粮绝,后面追兵却步步逼近。秃丸骨深受重伤,奄奄一息,只能任由黄色的大象带着自己和族人穿梭在原始森林中,和追兵做最后的周旋。忽一日,空中彩云翻滚,天上竟然出现了两个太阳,每一个都巨大无比,占据半个天空。黄色的大象带着众人来到一条清澈的河水旁边,时值黄昏,清凉的河水被染成一片金黄,疲惫的族人像着了魔一般纷纷扑向河水,狂饮不止,最后竟然全部醉倒河边。身后的追兵借机包围了秃丸骨和他的族人,情况十分危急,灭族之灾在所难免。危难时刻,黄色的大象在河水中洗净自己的身体,慢悠悠地走到岸上,对着天空中的两个太阳一声长吼,天空顿时变了颜色,两个太阳同时失去光芒。黑暗瞬间降临大地,黄色的大象趴在地上,逐渐与大地融为一体。整整三天三夜之后,天空恢复光明,太阳再度散发出光辉。从黑暗中醒过来的追兵再也找不到秃丸骨族人的踪影,却在大象和土地相融的地方看见一大片黄色的花朵正在绚丽开放。追兵们无法逾越这片黄色的花海,总是迷失其中,最后只得放弃追杀,原路返回。而喝过河水的多丸骨和族人在黑暗中沉睡了三天三夜,醒来时躺在一片黄花之中,精神、体力恢复如初。族人们觉得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决定在此安居。从此以后,凡是这个族的男性,成年后必然长出黄色的胡须和眉毛,据说这是因为黄色大象的血液融入了这片土地,土地又长出了粮食,养育了百兽,所以依赖着这片土地生活的族人们就会长出黄色的胡须与眉毛。后来汉族人来到这里,因为黄色的胡须与眉毛,为这支少数民族取名黄须族。
拯救了黄须族的黄色小花至今还开放在黄须族的圣地里。圣地是祭祀的场所,包围在一片黄花之中,非黄须族人不能进入,所以见过此种花的异族人很少。虽然后来民族自治区得以成立,但是黄须族人依旧保持着自己民族的风俗,每年黄花开放的日子,各个部落的黄须族人都会聚集在圣地,集体祭祀当年拯救全族的黄色大象和英勇的秃丸骨大将军。学校也必须在寒暑假之外单独再给黄须族人放一个月的祭祀假。在这个月里,所有的黄须族人只能喝圣地黄花旁的河水,食用凋落的黄花花瓣,直到黄花纷纷凋落,被河水带向远方。
我无缘见到在黄昏中盛开的黄色小花,却很羡慕黄须族少年们凭空多出的一个月的假期,但是饿肚子只喝水这事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王小书倒是很向往这种生活,不断询问黄须族少年关于祭祀的细枝末节。无奈黄须族少年对于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保护得太好,即使说到关于本民族的东西也必须用本民族土语。王小书听得一头雾水,顿觉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深不可测。
童言 四(2)
关于黄须族的一切故事我们都是听大院里一位永远醉酒的老头说的,这个老头负责看管全大院的煤炭。老头姓黑,人如其姓,黑过煤炭,即便藏在煤堆里,也一眼能被认出来。据说当年黑老头和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哥哥坐了五天五夜火车来到这儿参加发射基地的建设,一年后,黑老头他哥迷失在森林之中,几经搜寻,不见踪影,便被列进了*。黑老头不相信自己的哥哥死了,其根据就是兄弟俩存在心灵感应,他说他依旧还能感受到他哥健在的信息。后来黑老头开始在森林中独自寻找他哥,没有地图和指南针,完全凭借心灵感应。据说也是在一个双日争辉的奇特日子,黑老头走进了黄须族的圣地,见到了正在黄昏中开放的黄花,顿时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金色的河水,犹如天空的彩带一般环绕着黄色的小花,密密麻麻的黄花延伸到天地相交之处。震惊中的黑老头被强壮的黄须男子顺利捕获,关押多年。后来民族自治区开始筹建,汉族人带来友好的讯息,黄须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黑老头作为民族团结友好的标志,终于“刑满释放”,并且因为懂得两句黄须族话,在民族交流中贡献出绵薄之力,被大院收留,专门看管煤炭;遇上汉族人民和黄须族人交流困难时,还会重出江湖,满嘴酒气地进行协调。然而黑老头对他哥哥的心灵感应随着年纪的增大日渐淡薄,只能在酒精的帮助下从虚幻变得真实。我和王小书虽然不太喜欢黑老头的形象,却喜欢听他讲黄须族的故事。我们会怂恿小川从家里偷出白酒,以换取黑老头断断续续的回忆。
黑老头为黄色的小花取过一个名字——知命花。黑老头告诉我和王小书,黄须族人生命的秘密就写在每一朵黄色的知命花上。黄须族的孩子出生一年左右,等到知命花快要开放时,会在族中长者的帮助下,选择一朵属于自己的新生的黄色知命花。族中长者会轻轻割破婴儿的眼角,让眼泪一般的鲜血滴在未开的花骨朵上。等到知命花开放之后,家人和族中长者会带着婴儿来仔细查看完全开放了的知命花。此时的知命花上会出现一圈圈的年轮,树木的年轮是一年一年地增加,知命花的年轮则是一年一年地减少,被鲜血灌溉过的知命花上的年轮圈数,就是这鲜血的主人的生命的长度。花瓣上五十圈年轮,就表示鲜血的主人只能活到五十岁,来年这朵知命花会再度开放,年轮就会减少一圈,变成四十九圈。等到年轮完全消失,鲜血的主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知命花随之彻底枯萎,融进大地。来年在同一地方还会结出新的知命花的花骨朵,迎接新的鲜血的灌溉。这种对生命的预兆非常准确,就像黄须族男子必然会长出黄色的胡须与眉毛一样,让黄须族人无比信服。因为知命花,黄须族对生命总是淡然,即使知命花上的年轮只有一圈。每一年,黄须族人都会守护在属于自己的知命花旁度过祭祀之月。知命花无需鲜血的主人刻意去灌溉,一切自有天命,一天不早,一天不晚。
我和王小书十分喜欢知命花的故事,可惜每次黑老头在醉倒之前却不能告诉我们更多;而黄须族人说到自己民族的事使用的又是我们听不懂的本民族土言。于是知命花于我们似乎只能是一个永远的传说。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在我的知命花上,至少曾经存在着八圈年轮! 。 想看书来
童言 四(3)
干部子弟和黄须族少年天生水火不容。我和王小书虽然属于干部子弟派,却很喜欢黄须族的传说和他们的知命花。但是其他小伙伴却不会像我们一样相信黑老头的醉话,所以对待黄须族少年非常不友好,总觉得黄须族少年穿着脏兮兮的破烂衣服,非常粗野。而黄须族少年认为在这里建发射基地属于侵略行为,会毁坏他们的圣地,说不定有一天所有的知命花都会枯萎,永不再开。因此我们都是侵略者,必须予以铲除。于是两派人经常火拼,学校里群架不断,搞得体育老师周大力繁忙不已。汉族人总是相互出卖,远不如少数民族团结,加之黄须族少年出自孟获一族,作风彪悍,打架如同家常便饭,不像我们习惯光说不练,所以干部子弟派经常败北。虽然我们吸收了郭强这样的中间分子,还是在战斗中处于绝对下风。所幸黄须族少年学习汉文化比较吃力,考试总是殿后,只有小川这样的汉族少年能和他们考分相等。本着军民鱼水情的原则,黄须族的孩子是不会被开除的,反而会被减免学费。即使他们考试连续得零分,唯一的处理办法也只能是留级。虽然这种方式对在意脸面的汉族学生很有杀伤力,但黄须族少年却毫不在乎,反正已经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了,等到十七八岁满脸黄须黄眉小学再不毕业也不算过分。于是常常是经过多年等待,一家兄弟九人终于在一年级团圆了。因此我们只能在学习成绩这件事情上用言语中伤黄须族同胞,骂他们笨,没有教养,长大只能当农民,不可能为祖国作贡献,拖了建设四化的后腿。黄须族同胞不会还嘴,像我们一样说些没有意义的废话,倘若急了,就直接动手,满学校追杀我们。汉族同学假装勇敢,抵挡一阵,立刻作鸟兽状散开,各自逃命。黄须族同胞身强体壮,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汉族同学跑得稍慢就会被抓,所以小时候我跑得很快,准确说是非常快,经常能体会到风驰电掣的感觉。如果汉族同学不幸被俘,为了避免被围殴,一定要狡辩自己刚才没有骂人,只是路过。为了保险,解释完毕还会出卖一位同学。
王小书不屑于这种无聊的战争,不是他爱好和平,而是他要看书,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我以为童年就是一段合法浪费时间的岁月,长大了干些无聊的事情就会被人鄙视,视作废物一个。而童年是专门用来干无聊事情的,小孩做无聊事情都非常投入,相信干的决不是一件无聊的事。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聊,想做就做,不认为每天做实验比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更有意义。可惜长大以后做事情必须要事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