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鬼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鬼谷子-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单命令城中军民在吃饭之前要祭祀祖先,使得众多的飞鸟因争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盘旋飞舞。城外的燕军看了,都感到很奇怪。田单扬言说:“这是神仙要下界指导我们克敌制胜。”又对城里人说:“一定会有神人来做我的老师。”有一个士兵不以为然,戏谑地说:“我可以当您的老师吗?”接着就扬长而去。田单连忙站起来,把他拉过来,请他坐在向东的上座,用侍奉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他。那个士兵见田单很认真害怕了,老实地说:“我欺骗了您,我真是一点儿本事也没有。”田单说:“请您不要再说了。”接着就奉他为师。田单每次发号施令,一定要称是神师的主意,人们见到连神仙都来帮助守城,更加稳定了心神,斗志更加高昂了。

  田单又扬言说:“我最怕的就是,燕军把俘虏的齐国士兵割去鼻子,放在队伍的前面行进,和我们作战,看到那个场景,城里的军民都会害怕,吓得连武器都拿不起来了,更别提反抗了,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了。”燕军听到这话,就照此施行。城里的人看到齐国众多的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义愤填膺,全力坚守城池,都怕被敌人捉住,遭受酷刑。田单又派人施反间计说:“我很害怕燕国人挖了我们城外的祖坟,侮辱我们的祖先,这可真是件让人寒心的事。”燕军听说之后,又把齐国人的坟墓全部挖出,并把死尸焚烧殆尽。即墨人从城上看到此种情景,人人痛哭流涕,愤怒无比,都请求出城拼杀。

  田单看到时机已到,于是从城里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红绸制成的衣服,又在上面画了五颜六色的蛟龙图案,在它们的角上绑好锋利的刀子,把渍满油脂的芦苇绑在牛尾上。他又下令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趁夜间把牛从洞穴中赶出,点燃牛尾,派五千精兵跟在火牛的后面。那些牛尾巴被烧得发热,都狂怒地直奔燕军。没有防备的燕军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将夜间照得通明如昼,燕军看到它们浑身都是龙纹,以为是火龙下凡,凡是触及到的人非死即伤。五千壮士又随后悄然无声地杀来,而城里的人乘机擂鼓呐喊,紧紧跟随在后面,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手持铜器,敲得震天动地,和城外的呐喊声汇合成惊天动地的声浪。燕军都吓得魂不附体,大败而逃。齐国人在乱军之中杀死了燕国的主将骑劫。燕军溃散逃命,齐军紧紧追击溃逃的敌军,所经过的城镇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田单的兵力日益强盛,乘着连胜的势头,一路追击。燕军仓皇而逃,战斗力一天天减弱,一直退到了黄河边上,原来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全都被收复。于是田单到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临淄。

  田单是运用“抵戏”之术的高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取得胜利的每一步,都是预先发现了可能变化的征兆,然后人为的加速变化的发生,最终使变化结果统统都是以有利于己方而告终。

象牙筷子
象牙筷子

  商纣王在刚开始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的时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种担忧。箕子认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作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再也不会用陶制土烧的笨重物了,而必然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一定不会再去吃大豆一类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计地享用牦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紧接着,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楼大厦之中。

  箕子害怕照此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了一种不祥的恐惧。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仅仅只过了5 年光景,纣王就演变到了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地步。在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格;后园内经过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已经堆得像座小山了,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纣王的*行径,不仅苦了老百姓,而且将一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后终于被周武王所剿灭。

  箕子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

  箕子发现了纣王骄奢淫逸的征兆,但是,没有制止住,不是他没有智慧,而是纣王实在是不可救药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扁鹊说病
扁鹊说病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 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 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 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 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第三节:化危
第三节:化危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戏。抵戏之隙为道术用。

  笔者字面理解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

  圣人知道事物已经发展到很危险的地步的时候,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通过细微的小事,洞察未来的变化趋向,制定相应的计谋,进行说理活动。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惊动秋毫之末的小事,就可以撼动泰山一样的大事。

  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戏。抵戏之隙为道术用。

  要根据事物变化的征兆,制定细致入微的计谋,在事物变化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进行实施,就是“抵戏”之术的运用,由此观之抵戏就是一种道术。

  笔者感悟

  鬼谷子阐述了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方法。

  时局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大智慧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迎着风头上的,首要任务是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静观事态变化。

  重点把注意力放在变化征兆上,根据变化征兆预测变化趋势,根据变化趋势制定应对谋略。谋略一定要周密,一定要有震撼力,一旦付诸实施,必须要产生“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的效果。这就是力挽狂澜的方法。

  根据事物变化的征兆,制定细致入微的计谋,在事物变化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最好治理,付出的代价也最小,这就是“抵戏”之术的运用。

  鬼谷子告诉我们,大智慧的人是不会等到事物已经变化以后,才开始应对的。他们之所以能够超凡,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跟着变化的屁股后面跑,而是走在变化前,在变化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他们已经应对完毕了。 。 想看书来

吴使力挽狂澜
吴使力挽狂澜

  春秋末期,诸侯之间相互并吞,战火连绵。楚国拥有精兵强将,沃野千里,楚王藉此称霸,决心攻打吴国。当时吴国势单力薄,哪是楚国的对手。

  于是吴王急忙派使臣率人前去慰劳楚军,想阻止战争的爆发。

  楚将收下吴国送来的金银玉帛和佳酿美粟后,傲慢地瞟了吴国使臣一眼,喝道:“捆起来杀掉,用这个使臣的血涂抹战鼓。”

  使臣争辩道:“将军,我们诚心慰劳,可不能斩来使呀。”

  楚将捋了捋油黑的络腮胡须,哈哈大笑:“慰劳?这叫朝贡!你们区区小国,只要楚兵每人吐一口唾液,便可淹死你们的臣民。难道还要礼遇你这种弱国贱民吗?”

  使臣眼看就要被五花大绑,坐而待毙,决心自我拯救,不辱使命。忽然放声大笑起来:“这次到楚国,果然吉利!这是吴王的恩德呀。”

  楚将被使臣的朗声大笑弄糊涂了,问道:“你来时占卜了?”

  使臣微笑地点点头,说:“很吉利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