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周瑜召集将土们,叫他们准备三个月的粮草,一定要把曹军打回去。老将黄盖劝告周瑜还是归顺朝廷,两人争吵了起来。周瑜气得喝令将黄盖推出去斩了!将士们苦苦央求,请从宽处罚,周瑜便吩咐左右把黄盖重打五十军棍,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当场昏死过去。全军上下都暗暗叹息。
第二天,黄盖就派心腹送信给曹操,说他受不了周瑜的气,准备投降曹操。曹操派人打探,听说黄盖确被周瑜打得死去活来,就眼巴巴等着他来投降。过了五六天,黄盖又去一信,说:“周瑜防备严密,一时脱不了身。这几天当中将有运粮船到,江面由我巡查,到时候船上插着青龙旗的就是粮船,也就是投归朝廷的船。”曹操大喜,但他哪里知道,这是黄盖的“苦肉计”。
黄盖骗取曹操的信任后,准备了几十只大船,船上装满了干草、芦苇,灌饱了膏油,上面盖着油布,船头插着青龙旗。一切布置停当,请周瑜检查。那天正刮着大风,水花直打到岸上来。周瑜看着看着,突然头晕眼花,差点倒下。回到营里,就病倒了。
在东吴游说孙刘联盟的诸葛亮这时前来探视,说:“我有药方,可以给您顺一顺气。”说完写了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说:“您既知我的病源,该怎么治,请赐教!”
诸葛亮说他有借风的法术,便叫人搭起法坛,故弄玄虚,祭天借风。其实诸葛亮懂得天文。旧说“冬至一阳生”,此时阳气初动,会刮东南风。
果然,到了冬至那天,刮起东南风来了。黄盖又去了一封信给曹操,约定当晚带几十只粮船到北营投降。晚上黄盖率一队快船直扑曹营。曹操正端坐帅船静候佳音,忽听一声锣响,水面上刹时出现十几条火龙,“连环船”不能躲避,烧成一片火海。孙刘大军乘机全线出击,打垮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曹操带了一些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削弱。于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便形成了。
周瑜和诸葛亮能够在强弱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一把火烧掉了曹操统一中国的野心,其制胜的法宝就是准确“量权”。鬼谷子说:“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火烧联营七百里
火烧联营七百里
关羽由于骄傲轻敌,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活捉斩首。消息传到成都,刘备挂孝痛哭。而后自立为蜀汉皇帝,为报二弟关羽之仇,不顾丞相诸葛亮等人劝阻,传令尽起蜀国精兵75万,亲自东征孙权。初战阶段,蜀军势如破竹,直达彝陵等地区,深入吴境600 里。东吴朝野震惊。危难之际,孙权采纳谋士阚泽的主张,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年轻的陆逊为东吴大都督,率军赶往前线迎战。
陆逊到任后,深入分析了蜀、吴两军兵力、士气、地形各方面情况,决定采取暂避蜀军锐气、坚守待机的策略,不与刘备交战。部将讥笑他怯懦,坚决请战,陆逊疾言厉色予以阻止。结果两军对峙,从春到夏,蜀军渐渐懈怠。加上夏日炎炎,蜀军士兵又热又渴。刘备传令全军将兵营移驻于山林茂密之处、溪河池塘之旁纳凉,在长江两岸树栅连营,纵横700 余里,分作40余屯。
陆逊派人探听到蜀军已依山傍林而驻,必中大喜:“果然他经不起旷日持久地对峙,士气渐渐低落了。让军队铺开驻扎于地形复杂、草木丛生的地方是兵法的大忌,我可以乘虚袭击了。”心生一什,即刻升帐,与部将商议道:“我受命统帅三军以来,未曾出战。现在要袭取蜀军江南岸第四营,谁去?”大小将领纷纷请战。陆逊不选名将,单挑末将淳于丹吩咐道:“你率五千兵马去。”随后又唤徐盛、丁奉道:“如果他败了,你们领兵去接应他。”
徐、丁领命去了。
淳于丹于夜晚攻击蜀寨,果然力敌不过,受伤大败而逃,亏得半路徐盛、丁奉救回。淳于丹向陆逊请罪,陆逊道:“这是我故意试探敌人虚实的。”
徐盛、丁奉说:“蜀兵势大,难以攻破,徒然损兵折将啊。”
陆逊笑道:“就要成大功了,不必忧虑。”却说刘备听得江南四营报捷,心里高兴,益发不把陆逊放在眼里。而陆逊却调集兵马从水路进兵。他料定次日东南风大起,命令各船装载茅草引火物,韩当率军攻江北岸,周泰率军攻江南岸,每人手拿茅草,内藏硫黄硝药,带足火种,并执刀枪,见到蜀营即顺风举火。蜀营40 屯只烧20 屯,间隔一屯烧一屯。部将奉令各自行动。次日夜晚,刘备在御营忽见军旗无风自倒,便问部将:“这是什么兆头?”
部将说:“吴兵会不会来劫营?”
刘备冷笑道:“昨天已杀败他们,还敢再来吗?”
初更时,东南风大起,探子报告御营左屯起火。刚要救火,御营右屯又起火。风紧火急,树木全都烧着,吴兵冲杀之声大起。蜀军顿时大乱,为逃火灾自相践踏,死尸重迭,塞江而下。刘备率领残兵败将溃逃,幸而被诸葛亮预先派出的赵子龙半路接应到白帝城。陆逊也不乘胜追赶,聚集全军返回。部属问他什么道理,他说:“我们要防止曹魏乘虚攻击我们后方啊!”果然,曹丕派出三路兵马攻吴,但都给陆逊挫败了。
陆逊可谓“量权”高手,刘备带着复仇的烈火来势汹汹,陆逊避而不战,任凭刘备如何践踏侮辱也是“免战牌”高悬。一旦刘备移师山林,便毫不犹豫的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联营七百里。
邓艾灭蜀
邓艾灭蜀
钟会夺取汉中,邓艾前来祝贺:“将军得了汉中,乃朝廷之大幸啊!我们可以商量一下早日夺取剑阁。”钟会问:“将军有何高见?”邓艾说:“我想,率领一支军队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乘虚就取剑阁,可获全功。”会大喜:“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前往。我在此专候捷报!”二人饮酒相别。
钟会回到军帐与诸将说:“人们都说邓艾有才能。今日观之,乃庸才耳!”众问其故。钟会说:“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如果蜀军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都会饿死的。我们只以正道而行,何愁蜀地不破!”于是置云梯炮架,只是攻打剑阁关。
邓艾出辕门上马,回顾从者说:“钟会待我如何?”从者说:“观其辞色,非常不以将军之言为然,只是勉强答应而已。”邓艾笑着说:“他料我不能夺取成都,我偏要取之!”回到本寨,师纂、邓忠一班将士前来迎接问:“今日与钟镇商量出什么结果?”邓艾说:“我以实心告之,他认为我是庸才。他今得汉中,以为莫大之功,若非我屯沓中绊住姜维,他怎能成功!吾今若取了成都,胜过取汉中数倍之功!”当夜下令,尽拔寨望阴平小路进兵,离剑阁七百里下寨。
有人报钟会说:“邓艾要去取成都了。”钟会笑邓艾不智。
邓艾一面修密书遣使驰报司马昭,一面聚诸将于帐下问:“我今乘虚去取成都,与你们建功立业,你们愿不愿意?”诸将齐声说:“愿遵军令,万死不辞!”
邓艾于是命令儿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
邓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地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这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用了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都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山路险峻马无法行走,邓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都在哭泣。邓艾问原有。邓忠说:“都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都前功尽弃了。”邓艾说:“我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怎么可以返回?”于是对将士们大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你们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共同富贵。”大家同声回答:“愿从将军之命。”邓艾命令先将军器用绳子吊下去。邓艾取毛毡裹在身上,先滚下去。副将也如此滚下。没有毛毡的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
邓艾、邓忠,带领二千军队以及开山壮士,都过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傍有一石碑,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邓艾看后大惊,慌忙对石碑下拜说:“武侯真是神人啊!艾没有追随实在是太可惜啦!”
邓艾暗度阴平,率领军队前进,又见一个大空寨。左右说:“听说武侯在日,曾拨一千兵守此险隘。今蜀主刘禅把它废弃了。”邓艾嗟呀不已,对大家说:“我们有来路而无归路了!前方江油城中,粮食足备,你们前进可活,后退即死,大家要竭尽全力攻打。”大家齐声高呼:“愿死战!”于是邓艾步行,引二千余人,星夜倍道来抢江油城。
江油城守将马邈,听说东川已失,尽管有准备,只是提防大路。又仗着姜维全军守住剑门关,所以没有把军情看得太重。当日操练人马回家,与妻李氏拥炉饮酒。其妻问:“多次听说边关吃紧,将军全无忧色,为什么?”马邈说:“大事自有姜伯约掌握,与我何干?”其妻说:“虽然如此,将军所守城池,不为不重。”马邈说:“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我料灾祸已经不远了。魏兵若到,投降为上,何必忧虑?”其妻大怒,唾了马邈一脸口水,大骂:“你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我有何面目与你相见!”马邈羞惭无语。
忽然家人慌入报:“魏将邓艾不知从何而来,引二千余人,一拥而入城啦!”马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