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鬼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鬼谷子-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刻传唤蔡瑁、张允到帐。曹操说:“我打算让你二人进兵。”蔡瑁说:“军还没有练熟,不可轻进。”曹操愤怒地说:“军若练熟,我首级献于周郎啦!”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一会儿,献头帐下,曹操忽然省悟:“我中计了!”

  鬼谷子说:“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蒋干被周瑜捉弄得时而“甚喜”时而“甚惧”,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进入了周瑜的圈套,弄得曹操还留下了千古笑柄。

周瑜二戏蒋干
周瑜二戏蒋干

  曹操连得黄盖请求投降的两封信,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江东甘宁,被周瑜所辱,愿为内应;黄盖受责,令阚泽前来请降。我无法相信他们。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实情?”蒋干说:“我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感惭愧。今愿舍身再去,务得实情,回报丞相。”操大喜,即令蒋干上船。

  蒋干驾小舟,径到江南水寨边,便使人传报。周瑜听得蒋干又到,大喜说:“我要成功,就在此人身上!”于是嘱付鲁肃:“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

  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推荐他于周瑜。庞统还没有来得及相见,周瑜先派鲁肃前往问计于庞统说:“破曹当用什么计策?”庞统悄悄对鲁肃说:“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是大江面上,一船着火,其他船四散逃窜,无法全部烧着,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为一体,就可大功告成。”

  鲁肃告诉周瑜,周瑜高度评价,对鲁肃说:“为我行此计的人,非庞士元不可。”鲁肃说:“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有机会,忽报蒋干又来。周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蒋干。

  蒋干见没人来接,心中疑虑,教把船停靠在僻静岸口,于是入寨见周瑜。周瑜生气地说:“子翼为什么欺我太甚?”蒋干笑着说:“我想与你是旧日弟兄,特来吐心腹事,何言相欺?”周瑜说:“你要劝说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我念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眠,你却盗我私信,不辞而去,归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我大功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必不怀好意!我不看旧日之情,一刀把你砍为两段!本该送你回去,可是我一二日间就要破曹贼,留你在军中,又要泄漏军情。”便教左右:“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等我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不迟。”蒋干正要开言,周瑜已入帐去了。

  左右把蒋干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拨两个军人伏侍。蒋干在庵内,心中忧闷,寝食不安。这夜星露满天,独步出庵散步,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寻去,见山岩畔有草屋数间,*灯光。蒋干前往窥探,只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蒋干心想:“此必异人。”敲门请见。那人开门出迎,仪表不俗。蒋干问他姓名,回答说:“姓庞,名统,字士元。”蒋干说:“是不是凤雏先生?”庞统说:“是的。”蒋干大喜:“久闻大名,今为何居住在这个荒僻之地?”庞统回答:“周瑜自恃才高,不能相容,我因此隐居在这里。你是何人?”蒋干说:“我是蒋干。”庞统于是邀请入草庵,共坐谈心。蒋干说:“以你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顺曹操,我愿意穿针引线。”庞统说:“我也打算离开江东。你既有引进之心,马上咱们就走。如果迟了被周瑜知道,就麻烦了。”于是与蒋干连夜下山,至江边寻着原来船只,飞棹投江北而去。

  到了曹操大寨,蒋干先入见,对曹操阐述了发生的事。曹操听说凤雏先生来了,亲自出帐迎接,分宾主坐定,曹操问:“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我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请你不吝教诲。”庞统说:“我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曹操命令备马,邀请庞统一同视察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庞统说:“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即便是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也不过此而已。”曹操说:“先生不要过誉,请你指教。”于是又视察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都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庞统笑着说:“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啊!”指着江南说:“周郎,周郎!很快必亡!”曹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曹操深感敬服,殷勤相待。庞统装醉说:“请问军中有良医吗?”曹操问有何用。庞统说:“水军多疾病,须用良医医治。”操军因不服水土,大多得了呕吐之病,死了很多人,曹操正担心此事,连忙问庞统怎么办,庞统说:“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面。”曹操再三请教。庞统说:“我有一策,使大小水军,不会生病,安稳成功。”曹操大喜,请问妙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船,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接,上铺跳板,不要说人可渡江,跑马也可以,任他风浪潮水有何凶猛,有什么可怕的?”曹操下席感谢:“不是先生良谋,怎么能破东吴啊!”

  曹操传令,命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蒋干真是一个大笨蛋,第一次被周瑜戏弄了还没有明白过来。第二次被戏弄责任就大了,白白葬送了曹操80万大军。

包拯智斩鲁斋郎
包拯智斩鲁斋郎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 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淫威,敲诈勒索,谋财害命,夺*女,无所不用其权。尽管他罪恶累累,却无人敢动他一根毫毛。

  京城附近许州地方,有个姓李的银匠,鲁斋郎一次到许州闲逛,见李妻美貌,就强抢回府,并把李银匠驱逐出境。李银匠带着子女漂泊异乡,投奔郑州的表妻舅张宏。不多久,鲁斋郎又到郑州,见到张妻美貌,又欲强占,因张宏也在官衙作事,鲁斋郎便略施“恩惠”,将玩久主厌的李氏赐给张宏为妻,以作交换。

  鲁斋郎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害得李、张两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李、张两人曾联名告状,但当地州府惧怕鲁斋郎的权势,不敢审理。

  当时,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尹包拯,经常外出私访民情,审理案件。从李、张两家失散的子女嘴里得知两家的冤情,大为震怒,决心要处置鲁斋郎。

  包公为官清正,断案如神,皇帝还赐他龙、虎、狗三把铡刀,便于他秉公执法。但尽管如此,他要严办鲁斋郎,皇帝也未必同意。为此他煞贫苦心,设下了一个计策。

  包公把鲁斋郎所犯罪恶事实列成条文,上面冠以“鱼文即”的名字呈报给仁宗皇帝。皇帝见了这份罪状大怒,当即在“鱼文即”的名字上首用红笔批上“斩”字。

  包公立即将鲁斋郎拘捕来衙,当堂审讯宣布其罪状。开始鲁斋郎趾高气扬,不肯伏罪,扬言道:“谁敢动我一根毫毛,我要他以生命相抵!”

  包公命差役将皇帝的御批给他看,鲁斋郎见在自己的名字上面有一个大红的“斩”字,顿时吓得魂魄出窍,还没等他转过气来,已被差役押赴辕门外斩首示众。

  再说仁宗皇帝发现鲁斋郎几天不来宫中侍奉,便询问其下落,有大监禀报,说鲁斋郎已被包龙图斩首示众,仁宗皇帝大怒,命速传包拯见驾。包公早作准备,将皇帝亲笔御批的罪状呈上,仁宗皇帝见那鲜红的“斩”字确系自己的手笔,恍惚回忆起自己曾在一份罪状上批过“斩”字,至于是哪个人的罪状,他已记不清了,既然自己御批“斩”字,当然怪不得包拯,再看那状上列举事实,确属十恶不赦,于是自我台阶,反而对包拯加以慰勉:“包卿执法如山,不负朕意,理该嘉奖。”包公当然顺水推舟谢恩退出。

  原来包公在罪状上做了手脚,他先写上“鱼文即”的名字给皇帝批阅,待皇帝批斩后,他再在三个字上加些笔划,变成了“鲁斋郎”的名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包拯巧取合同
包拯巧取合同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不认亲侄一案。

  原来,在东京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当成眼中钉。

  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部写在上面,以做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 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妇染上疫症,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纸合同文,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 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合同文书交给他。

  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