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管理行动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单管理行动手册-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致加西亚的信》中,哈伯德极力贬低了上司与部属的沟通,认为杰出的员工应该能心领神会,然而再简单的问题也有理解错了的时候,再默契的配合也有沟通不到位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沟通到位,“说话说到位”。古语说“问路时宁可多问一百遍,也不可走错一遍。”交流工作也是一样,宁可多说十遍,也不可办错一件。
  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时常提起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太轻信了心领神会。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清楚地告诉别人:该做什么,何时去做。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进行简单沟通的技巧
  1.能站着沟通,就不要坐着沟通。任何管理人员到车间现场不准坐下来。
  2.主动与上司沟通,应懂得主动争取每一个沟通机会。
  3.每个月询问你的主管:“我做得如何?”、“原先的工作安排有没有必要调整?”尽量提出具体的问题。
  4.想让员工很好的完成任务,就要对其工作不断督促、检查,主动走出办公室,主动找员工了解情况。
  5.与他人说话时必须依据对方的经验;要从对方立场考虑,使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
  6.有经验的聆听者通常用自己的语言向讲话者复述他所听到的,好让讲话者确信,他已经听到并理解了讲话者所说的话。
  7.能用说的就不用写的,采取最简捷的方式。
  8.尽量用面谈而不用转告,缩减中间环节。
  9.当没有沟通的可能时,不要浪费时间想要改变。
  10.沟通的目的是传达信息,而不是为了说服对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章 制作简单的报告(1)

  人类不擅长处理大量的新数据和信息,一般的人们在短期内最多能记住6~7条数据或信息。因此,庞大的信息量对于人们来说往往都是累赘。事实上,由于人类思维方式的限制,简单的信息量远比复杂的信息量更有利于人类的思考和决策。
  ?实时的沟通,让我们觉得必须随时让人找得到、必须响应每一件事情、必须立即完成每一件事情。所有人都因为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而工作过量、过度消耗自己。
  ?电子邮件以及实时通讯技术是一种幸福,同样也是一种诅咒。因为它,你可以看到全世界,也因为它,你被杂乱、没有焦点、不必要的讯息给淹没了。
  ?最容易阅读、理解与回复的信件,最吸引我的注意。太多的信息会变得没有重点,如果又缺乏解释,对于老板一点帮助也没有。
  ?一页报告的威力就在于,它比那些重点分布于几十页的“纸堆”要简明有效得多。事实上,任何建议或方案多于一页对我们来说都是浪费,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要写出言简意赅的工作报告,你的文章就不能像读书时参加作文竞赛那样,用大量无用的累赘的词藻,而只能用简单的、恰当的词语表达出准确的意思。
  ?良性互动是相互理解与相互沟通的最好方式。在你来我往的信息中,相互间可以很快摸清对方的意图,了解对方的关切,从而将报告引向正确的方向,上司关心的方向。
  只有一页的报告
  
  1995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在中德(西门子)合资的家电公司当副总经理,开始体会简单管理的妙处。
  有一次,要开董事会了,他就把明年的人力资源计划交给了总经理。过了两天,总经理的秘书叫他过去,他说我们德国人很懒。
  中国留学生问为什么呢?秘书说德国人喜欢几张纸的事情变成一张纸来说,一张纸的事情最好变成几行字来说。
  听他这么一说,中国留学生茅塞顿开。因为中国人总是一句话要变成几句话来讲,几句话要花费几个小时来讲,几个小时要变成一个上午来讲,几个字要变成一个大文章,几分钟的会议要变成一天的会议,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为什么要用几句话呢。理念不同,后面什么都不同了。
  优秀公司的制度一般都具有简洁的特征,宝洁公司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宝洁公司的制度具有人员精简、结构简单的特点,该制度与宝洁公司雷厉风行的行政风格相吻合。宝洁公司这一“深刻简明的人事规则”的制度推动顺利,沟通良好。
  宝洁公司品牌部经理说:“宝洁公司有一条标语——‘一页报告’,它是我们多年的管理经验的结晶。事实上,任何建议或方案多于一页对我们来说都是浪费,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我们可以把这一风格追溯到宝洁公司的前任总经理理查
  德?德普雷(Richard Deupree),他强烈地厌恶任何超过一页的报告。他通常会在退回的一个冗长的报告上加上一条命令:“把它简化成我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该报告过于复杂,他还会加上一句:“我不理解复杂的问题,我只理解简单明了的!”
  一位采访者曾经要他解释这一点,他说:“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教会他人如何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下面的工作。”

第5章 制作简单的报告(2)
曾任该公司总裁的爱德华?哈尼斯(Edward Harness)在谈到这个传统时说:“从众多意见中筛选出有关事实的一页报告,正是宝洁公司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大量雇员之间无休止的较量,导致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政治化”和复杂化,这些又进一步地增加了不稳定性的因素。因此,一页报告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首先,只有少量的问题是最值得讨论的,一页的报告使人们的头脑明朗化。
  再者,建议条目按顺序展开,简洁、易懂。总之,模糊凌乱的报告与简洁高效无缘。
  查尔斯?埃姆斯(Charles Ames)是雷兰斯电器公司(Reliance Electric)的前任总裁,现任阿克米-克利夫兰公司总裁,他也说过一个相关的观点:“我可以让一位部门经理连夜赶出一份长达70页的意见稿,但我做不到的是,让他做好一份只有一页长的稿子、一个图表,也就是说,只注明趋向和根据这些趋向所做出的预测,然后说‘这三个因素可能会使其表现得更好,这三个因素可能会使其变得更糟。’”
  一位金融分析家曾评价宝洁公司说:“他们干的是费力活,把事情搞得很透彻。”
  另一个补充说:“他们处理问题很精细,甚至追求完美。”
  人们也许会怀疑,如果说报告只有一页长,他们是如何使其处理得如此透彻,如此精湛的呢?答案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努力将所有精华浓缩到一页。
  一页报告的威力就在于,它比那些重点分布于几十页的“纸堆”要简明有效得多。
  详略得当,内容精简
  
  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领导的一名下属,谁都免不了要向上级提交工作计划,汇报工作进度,总结工作成绩,但是有些员工虽然工作不怎样,却总能得到上司的夸奖,而有些人工作卖力、绩效不错,却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因此,不少人会感叹当今天下没有能相中他们这样的“千里马”的“伯乐”。其实,毛病并不是出在没有“伯乐”上,而在于他们自己不懂得作报告的秘诀。
  有很多人都走入了两个误区:有的人认为报告越长越能显示工作卖力,越详细越能得到老板的赞赏;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认为报告越短越好,越简单越能显示深厚的文字功底。其实,只要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什么样的报告是恰到好处的。
  你的上司是一位管理者,他除了要进行统筹安排,统观全局外,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和应酬,他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如果你的报告事无巨细,文章冗长而难懂,你的上司怎么有心思继续听下去呢?也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既能够花时间听你夸夸其谈,又梦想着捞回大把的钞票。
  有人曾经夸张地说:“比尔?盖茨一秒钟就能够赚到好几千美元,以至于他都没有时间去捡掉到地上的钱!”说得有些夸张,但是也是很有道理的,在这个信息业高度发达的时代,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金钱,你上司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弥足珍贵的,是浪费不起的,没有哪个明智的上司会听你的长篇大论。所以,报告的内容切忌繁杂冗长,没有重点地乱说一气。
  同样,过于简单、没有重点的报告可能会让你的上司很难立刻明白,不免会因此对你进行追问,或者对你说的不以为然,不加重视,与其这样给上司留下做事马虎、不周全的印象,还不如开始就将报告写好,做到详略得当,内容精简,重点突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5章 制作简单的报告(3)
精简的内容可以让你的上司很快了解你的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