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岩层,仿佛有海涛声回响。宋洛河上游的山有雄奇之象,巨大的山峰荒无人迹,只有苍鹰散漫的盘旋。浑厚的山脉有若神农顶的鹰子崖。宋洛河连接着关门河,盘龙桥、蟠龙岩、冰洞山、宋洛水、夹道峡、倒金钟、杉树坪……摩天岭,是宋洛人引以为美的地方。关门河上有六道峡,六道峡为龙潭峡、长潭峡、头道峡、阴沉峡、猪槽峡和小龙峡。关门河是神农架一条重要的河,它发源于大神农架,流经神农顶、风景垭、金猴岭、老君山,由西向东流,横贯神农架山系。《神农架地名志》中记载,该河河床处深谷之中,因水流受高山阻挡,弯环曲折,如同关在门里,得名关门河。六道峡两岸山崖陡峭,植被葱茏,山民保持较久远的习俗。这些山群仍有猴、熊、麂、獾等动物。只有黑熊惧热,在夏季它们躲往阴凉的高山,神农架的气温与海拔高度相关,黑熊到高山的原始森林食用蚂蚁、昆虫和小型动物。但是,它们力大无穷,熊掌可以劈断碗口粗的树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神农架:生命的家园(4)
观音河在新华乡,它从大踪峡流淌而出,河床布满彩色的卵石,清澈的河水悠然流过,逝水无痕,如一条五彩河,通过峡谷连接天上。从观音河溯流而上,在头道峡观一线天,长天一线,峡顶的树木青绿拂着白云,阳光在适当的角度可以映射峡内,凉风长吹,盛夏冰凉。观音河至峡内水流急湍,人需绕峡而上,峡两边的山道树拦草掩,笔陡的石级,险象环生。
沿着河走,复转两面山坡,栎类和樟类树木,无比纤长,有一种花椒状的小果树,果实酸甜,如沙棘,学名火棘,它在水边的石缝生长。藤类纠缠着树木,在森林掩住河床的地段,只有清脆的水断续声,在无限漫溢的阳光里,和山风一道清凉着新华大断裂之夏。山回河转,奇异的石头与石头组合的峡谷,刀劈斧砍的悬崖,植被如同绿色披绒,大山绒球般拥挤,一切都像初春的嫩绿,在清亮的阳光下欲要融化。
新华大断裂是神农架一条独特的断裂带,它的神奇的地质构造以及深度裂痕,已永世不能抹平,不朽地存在于地球之上,愈向观音河的上游,河流愈陡,河床上巨石悬瀑,冲积一个个深潭。这些岁月的印迹,如水波光滑。至大踪峡口,峡谷陡地西转,峡因窄而如暗洞,水声呜咽,寒气逼人。由新华乡公路上溯大踪峡口,约15公里,大踪峡更深处,个人再无法进入。新华大断裂出露在神农架的东部,因通过新华乡得名,属北北东方向断裂,呈北东20度方向延伸,向北穿过九道一阳日大断裂,止于青峰断裂,向南伸经秭归、长阳与来凤断裂相接,长达数百公里,断面西倾,倾角50度~70度,西盘下降属正断裂。北端较陡,近直立,局部倾向东,断裂实为一条较宽而时断时续呈雁行排列的断裂带,断裂切割了神农架群震旦系及下古生界,断裂两侧岩层破碎,破碎带宽达数十米,沿断裂有温泉出露,时有地震发生,该断裂近期尚有活动,为一活动性断裂。该断裂构造了神农架断穹与黄陵断穹的分界线,属北北东向的断裂尚有新华西侧的马鹿场断层、月亮岩断层以及鞍子垭断层、里叉河断层、三棵树断层等,其断裂性质均与新华断裂相同。
大地的刻痕,由若干断裂延续,两岸山群有熊、羊和猴类活动。河流里游动着土鱼,也叫金钱鱼,它们昼伏夜出,林蛙在月夜里“口邦口邦”地叫。故此,林蛙也叫“口邦口邦”。探索新华大断裂,会有神奇的生命感悟,在山之中,在水之上,在森林与物种的活动幻化的情境,心灵将被透彻的净洗,尘埃尽去。
不朽的是河流,峡谷,高山与森林,还有天空和太阳。
东长街(1)
蕲州镇东长街东西贯通,长两千步,由横街、外行宫、全胜坊、第一社、瓦硝坝连接而成。临近北门有段窄街分岔,叫东长后街,旧时风貌尚存。明末清初,东长街毁于兵乱,以至一代名流顾景星结茅为庐垒石为桌,人虎同居一城。清中期,择与进士为邻成风,商贾富豪争相迁入,杨庆丰、刘大兴、余恒丰、张聚盛、李大有、王元丰、梁太和、王伴樵、刘柄福、袁焕、王勉吾、王颂威、汪南儒等,建店修宅,使这条文人学子清静的东长街人气猛增,清后期和民国,读书与生意两旺。日军侵入蕲州城,人气骤减,蕲人出入蕲城,得给日本哨兵鞠躬。日降,东长街再度兴旺。1958年,居民学习苏联现代化,起街面青石板以三合土(砂、石灰、黄土混合)筑之,1980年代修博士街,大部铺水泥街面,建瓷砖楼房,卷闸门铺店。
由老城区的北门向东走,是一段繁华的市街,各色商铺林立,有日杂百货、饭铺、药店、澡堂、牙科诊所、电器商店、米面铺、服装绸布店、自行车行、摩托车行、信用社、银行、燃具商店和美发厅,牙科诊所赫然挂起博士街牙科的招牌;又有修车的,敲白铁桶补钢精锅的,补鞋修伞的,修锁配钥匙的,卖鱼腥草和收购头发的,收购头发者又走街串户。街中间有一段菜市,交易时鲜蔬菜、鱼肉鸡鸭、鲜蛋和卤菜,卤菜多卤鸭,亦有猪肠、猪尾。卖卤菜者,摊档上方悬一小电风扇,扇已去,代之一根尺长钢丝,端系一红绸,通电旋转,红绸飘飘,以驱逐夏日繁盛的蝇虫。菜市将这一街段挤得很窄,多是周近农人自种自销的农副产品。辣椒、茄子、豆角、苋菜、丝瓜、冬瓜(冬瓜却是夏时蔬菜)、葫芦、薯藤秆、毛豆、莲藕(蕲州产九孔莲藕)、小葱、蒜头、生姜,还有莲蓬、糖梨、西瓜、李子、香瓜、苹果,自家种植收摘摆卖,所以都是依地摆起小堆。有老太太卖小葱,买者嫌小葱未曾收拾,老太太抱歉说:“昨天扯了葱就打麻将了,忘了收拾,葱是好葱呢。”此地卖丁香干子、豆腐的摊位不少,蕲人皆喜食丁香干子、豆腐和油姜。
菜市过后,东长街的中段,有李时珍医院、镇第三小学、麻纺厂、燃化机械厂、玻璃厂。从临街的大门看去,麻纺厂、燃化机械厂业已倒闭,野草茂盛,鸟雀嬉戏,暑假的校园复归宁静。再向东走,便是居民区了。此一段居民区,与商业区建筑风格类同,照例是二至三屋小楼,最高的有六层,楼面皆贴白瓷砖,铝合金窗框,浅绿色金属门。门前的街面,已经在一场博士街改造工程中拓宽,为三车道,水泥街面,与各地乡镇及县城的街面不无二致。少许院落内有花木,一些阳台和墙头上亦见脸盆、花钵栽种花草。东长街的东段,依稀可见昔日旧貌,这段老街两百九十步长,七步宽,至东面新街结束。新街是一条通向乡下的大道,向北是蕲阳十景之一的莲花池,暑间有洁白硕大的莲花在浅绿的荷叶间盛开,依蝉声的燥风错落拂摇。
我到蕲州,住在东长街(老街)212号,女主人余水仙,她为人好客,随和,爽直,做事利索,炒一手好菜,其烧茄子和辣椒炒香干深值回味,吃她家的饭又绝不肯收钱,我呼其为表姐。其夫婿与长子在深圳打工,自带小儿子持家,厅堂摆一角尺状柜台,摆售糖果、饼干、面条、冷饮、啤酒、火柴、蜡烛、香烟、练习簿、卫生纸、洗衣粉等日杂品,维持日常微薄开销。表姐喜欢打麻将,就在厅堂里打,从早到晚麻将声不绝于耳,楼上依稀可以听到。打麻将时,买物品的街坊就把钱数齐搁在柜台上,说声拿一筒面条,一盒烟加一盒火柴,就径自取走,或者说先拿两瓶啤酒钱过后送来,也无妨。表姐有一个记账簿,登记街坊购物所欠钱款,常有街坊邻居的黄口小儿取来搁地上踹,不恼,待散场时拿起来拍打拍打搁柜台内。东长街的麻将玩法也叫“打晃晃”,这种打法需要五人以上,四人打牌,余者在桌边等候,和牌以后,放铳者下,等候者上。惟等候时等候者不免要晃来晃去,东看西看,故此得名。住了两天,人渐渐都熟了,东长街的人知道我的来意,就提供一些信息,谈到东长街的读书人,老一辈在北京工作的,在美国的,在台湾的,在欧洲或日本的,就一一数来。他们的诸多历史信息和现状,都能略知二三,一街的人事,便在笑谈中温习,读书人的奇闻趣事,便也和盘托出。照例要将焦点回到东长街那些自学写作的人身上,街坊认为那些从未出版且未曾停止写作的人都是怪人,这样的认为却非贬意,他们坚持认为我应该去访问那些怪人,因为他们都是有想法的人,而且是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东长街的老街上,197号是老房子,一楼青砖结构,二楼木板结构,但是二楼已经不能住人了,一楼则比较阴凉。有一户开“麻木”(客运机动三轮车),两户亦在街上做生意,旁一户住巷子里面的则做盆栽花卉生意,两口子每日拉板车上街摆摊卖花,他们的两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工作。老街的路面仍是泥沙路面,三合土的现代化看起来不牢靠,夏日一场阵雨过后,流水沟漫溢流水,路面上的坑洼纷纷被积水抹平,月亮就镶嵌在里面,月光里有蛙鸣声声,蟋蟀在街边的草丛里弹奏。老街的东南面有一个大塘,呈新月形,一弯亮水静如镜面,水边围种着架起的豆角、丝瓜,南瓜藤蓬勃攀援。依然有泊在巷口的木船,蹲在青石板上洗衣的妇人。大塘过去的水体能够饮用,它是东长街的重要生活水源,它亦盛装了许多东长街学子童年的欢乐记忆。大塘隔堤则是雨湖,雨湖曾经有荷,现在被公路分割成两片大水。
在老街与新街的交界处,有一座全木板结构的房子,这座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所以它失去了门窗,屋外的野草小心翼翼地爬过门槛探向屋内,独享屋内空旷的阴凉。陈氏的丁香干子铺便离此不远,曾经拍下了陈老汉制作丁香干子的过程,陈老汉的丁香干子称为蕲州一绝,惜之就要失传,因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