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维电子侦察
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3月24日晚21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3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一个只有1000余万人口、10万平方米的南斯拉夫联盟实施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至6月10日北约暂停空袭时,前后经历了78天。6月20日,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完毕,北约正式宣布停止空袭。
据西方统计,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在900次任务*出动飞机万架次,投射各型导弹/炸弹万余枚。打击了南联盟40多个城市的496个军事、民用目标以及520个战术目标,其中防空系统254个、指挥中心405个、地面部队607个、油库128个、交通设施236个。南联盟军队人员死亡1800余人,伤5000余人,被击落或炸毁米格…29战斗机11架、米格…21战斗机24架,其他飞行器45架……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北约方面仅损失有人驾驶飞机2架、无人机数十架,人员无一战死,实现了“零伤亡”目标。
在这场完全以空中力量取胜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贯穿于战争始终的电子战有力支援了北约航空兵的空中作战,成为其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在科索沃战场的大气层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数十颗卫星,其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卫星一部分用于对南联盟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设施实施侦察,以获取其无线电信号的各种参数;另一部分用于侦察战场态势。除了侦察卫星外,北约还动用了大量的气象卫星、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24颗卫星,以及各种通信和数据传送卫星为此次行动提供支持。
北约在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和土耳其境内设置了50多个地面电子侦察站,美、英、法等国还在亚得里亚海部署了强大的航母战斗群及10余艘电子侦察船。这些地面和海上侦察平台都可以对电磁辐射源进行信号侦察和精确定位。同时,北约还在南联盟境内广泛组织间谍网,不遗余力地搜集南军电子情报。
在空中,北约联军共动用了90多架不同型号的预警机、侦察机和无人机,远远超过海湾战争和“沙漠之狐”行动所出动的电子侦察机总量。在科索沃战争中,RC…135成了美国空军所有投入实战的最有效的电子侦察工具。早在战前的1998年10月,RC…135电子侦察飞机和U…2高空侦察机就已经在科索沃上空监视塞尔维亚军警的活动。参战的RC…135通常巡弋在距科索沃有相当距离的亚得里亚海上空,这些飞机装备了一套特别的传感器集阵。一旦获得南联盟军队活动的情况,RC…135就立即把情报传递给北约战机。北约其他参战国家也不甘落后,投入多种有人驾驶侦察机提供大量情报,这些飞机包括法国的2架“幻影”IVP、4架“幻影”F1CR、4架“超军旗”IVP和4架C…160G,德国的“狂风”ECR等。
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的防空火力使北约的空袭行动受阻,在低空活动的飞机所冒风险更大,甚至F…117A隐身飞机也有一架被击落。为了减少飞行员的损失,北约出动了更多的无人机执行高风险任务,其总出动量达到500架次,总飞行时间超过1400小时。
这些无人机包括“猎人”、“捕食者”、“先锋”、“红隼”、“不死鸟”、CL289和“奎宿九星”等。它们不仅能够传送高质量实时图像,而且更易接近南联盟重要的电磁辐射源。其中“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可以接收到战斗部队使用的手提电话和便携式电台上发出的低功率电磁波。5月29日,美军还专门从本土增派了3架能够在目标上空长时间游弋的“捕食者”及8架“猎人”无人侦察机。“猎人”的使用效率相当高,每架无人机在平均每30天周期完成600飞行小时任务。
除利用无人机遂行上述传统任务外,北约还创造性地运用无人机战术,对驻科索沃的南联盟军队进行定位和瞄准。通过将其获取的目标位置数据传回到北约空中作战中心(如预警机),引导北约战机对南联盟部队实施攻击。无人机还可用于遂行实时的战斗毁伤评估,以便及时进行后续打击,并对其他侦察系统实施交叉引导。例如,美国海军大量使用“先锋”无人机监视南联盟舰船和沿海地区,勘察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可能登陆的区域,并查明了南联盟岸防雷达位置。美军还曾把AN/AAS…44(V)红外与激光侦察系统装到“捕食者”A无人机上。该机曾在战争后期为1架A…10攻击机标定目标。
在这次战争中,仅美国就出动了包括空军的E…3A/C“望楼”及海军的E…2C“鹰眼”在内的10多架预警机。其中在德国与荷兰、比利时交界处的空军基地,美军部署了9架E…3。战争中每天都有3架E…3在亚得里亚海上空约9000米高度,沿椭圆形预定航线飞行。这种预警机因在机背旋转雷达天线罩内安装有一部威斯汀豪斯公司的AN/APY…1型或2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而具有下视功能,半径在400公里范围内的600个不同目标的动态情报尽收眼底。
另外,美国空军还在德国部署了2架E…8C“联合星”远距雷达监视飞机。该机在机身下12米长的雷达舱内配有功能强大的诺顿公司I波段AN/APY…3合成孔径雷达,在9150…12200米高空巡航时,每分钟雷达扫描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持续8小时的一个架次飞行能覆盖100万平方公里区域。可以发现机身任意一侧250公里以内地面上的多种目标,然后引导、指挥作战飞机和地面部队发起攻击。E…8C在南联盟战场的主要目标是监控南军装甲。
英、法等国也都使用了自己的预警机。战争开始后第一天夜里的空袭中,皇家空军派出了一架E…3D升空待战,也正是这架E…3D及时发现了从巴塔伊尼察机场起飞的3架南联盟米格…29,并及时向担负护航任务的比利时和荷兰空军的F…16AM进行了通报。身为长机的荷兰飞行员首先发射了一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成功将一架米格…29击落。随后,美军的一架F…15C在E…3D的引导下也击落了一架米格…29。皇家海军“无敌”号航空母舰上的3架“海王”预警直升机也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袭。而法国空军则出动了E…3F预警机,其基本上每周执行5次、每次为10小时左右的作战任务,其中包括一些每次6…8小时的空中待命。
第二章 电子干扰机全面“开火”(1)
针对南联盟信息系统较落后的状况,北约对南联盟的雷达、通信等设施实施全面强干扰,力图彻底瘫痪南联盟的雷达探测、指挥控制和信息传输系统。北约动用了38架EA…6B、4架EC…130H“罗盘呼叫”、8架“狂风”ECR、48架F…16CJ等型电子战飞机,对南军雷达和通信网实施全频段、超强度干扰压制及火力打击。同时制造高分贝噪声,对南部分城市的广播、电视等传输媒体实施干扰。在78天的空袭行动中,电子战飞机的出动架次占到空袭飞机总出动量的37%以上。
EA…6B的干扰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只需几架这种飞机,就能利用机上强大的电子系统,对与法国面积相当的区域实施“电子管制”。因此,开战前夕,在欧洲战区已经部署了大量电子战飞机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于3月19日下令增派3架EA…6B,3月29日又增派了5架,使参加空袭的该型机总数达到了38架。4月初,美军又增派了EC…130H通信干扰机。德国空军也派出了8架“狂风”ECR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
空袭行动之前,美军就以电子干扰揭开了科索沃战争的序幕。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3月24日晚7时30分,即空袭前一个半小时,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韦利斯·克拉克上将即下令美军在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待命的11架EA…6立即升空作战。和海湾战争一样,一场由航空电子战拉开序幕的战争开始了。
北约的电子干扰几乎覆盖了南境内所有战区。如38架EA…6B和4架EC…130H飞从南防空区外或防空区内,以强大的干扰功率对南100公里以上纵深、数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各种雷达系统及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压制。电子干扰频率跨度异常大,既干扰工作频率在20…1000兆赫范围内无线电通信,又干扰64…18千兆赫范围内的地面及机载雷达;尤其对南联盟战机的地空通信系统实施强烈干扰,米格战机一度难以升空作战。
远程支援干扰 北约在每次发动空袭时,总是首先出动EA…6B对南联盟的预警雷达和武器控制雷达实施致盲干扰,出动EC…130H通信干扰机对南联盟无线电指挥系统实施致盲干扰。
与海湾战争时期相比,因美国空军的EF…111A电子干扰机和F…4G“野鼬鼠”机退役,使原本已经停产的EA…6B的在役数量更显不足。美国不得不增派了即将退役的20批次EC…130H通信干扰机。美国当时还有十余架此型飞机,其中4架被调往科索沃,以保持每天24小时空中巡航。该机安装有“铆钉火”通信干扰系统,可覆盖20…1000兆赫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可编程工作,用特定的调制方式干扰甚高频、特高频和更高频段的指挥与通信。一般情况下,至少有1…2架EC…130H在预定路线上飞行。在对南联盟攻击期间,EC…130H平均每次飞10…18小时,需要1次或2次空中加油,机上一般配备13名机组人员。该机通常在8000米高空,按照指定航线,远离地面防空系统飞行。在掩护空袭飞机时,只要南军战斗机起飞,就干扰其地空指挥通信。EC…130H装有比EA…6B功率更大的干扰机,因而这种飞机实际上并不需要飞到对方领土上空就能进行干扰。但是它们在北约战斗机的保护之下仍靠近南斯拉夫边境。EC…130H还经常与收集情报的其他飞机交换信息,特别是与专门用于监听话音与数据通信的RC…135“联合铆钉”交换信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电子干扰机全面“开火”(2)
另外,德国空军的4架“狂风”ECR在空袭开始后的第二天夜里即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