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当爱护孩子那种成功的感觉,学习中厌学的孩子,是在学习上没有成就的孩子,如果他有成就感的话,他就会不断地努力。上课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常常是他预习了,然后明天老师一提问,别人都不会他会了,他就有劲头了;老师提问题,他还想回答第二个问题,他有成就感。所以当您的孩子有一点儿成就感,您要在乎他这点儿成就感,他有了成就感才能有兴致,学习才能成为他的自觉行为。另外,我们的家长们,千万不要跟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要你捡破烂儿去。这句话最好别说了,我觉得说这句话,可能特别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个捡破烂儿也不是什么让人瞧不起的事情啊,说实在的,社会上什么工作都需要。关键在哪里呢,那么一个优秀的男孩子,这么高高大大、很帅的男孩儿,如果他很有学习能力,他将来能做很多他想干的事情,这点上我觉得应多鼓励。他为什么爱玩儿游戏啊,可能是游戏中给他很多成就感,他就迷恋进去了。学习中老是不行,你要多发现他行的地方。
我们作了一个现场调查:一方面50个孩子中只有4个没有过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另一方面孩子的兴趣丰富多彩。
第二个知心调查:如果可以不按学校的课表上课,请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开一个课程表。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答案吧:
一、第一节课是欧美音乐,第二节是电影,第三节是异国风情,第四节是英语。
二、希望全天的物理、化学。
三、希望第一节课是自学,第二节课是体育,第三节课是英语,第四节课是班会。
四、第一节课是电脑,第二节课音乐,第三节体育,第四节自然,第五节语文,最后一节课是数学。
五、第一节课跆拳道,第二节课物理,第三节体育,然后美术、英语、计算机,最后一节课是政治。
六、第一节课是体育,然后是数学、美术、形体。
七、从礼拜一到礼拜五都是体育、电脑,电脑、体育。
缺少鼓励。所有厌学的孩子,是因为妈妈爸爸成天在身边说,你的学习不好你要抓紧,说来说去他就厌学了。小孩子就怕你觉得他厌学,其实他根本不懂什么叫厌学,也没有厌学,再说下去就厌学了。
孩子对很多东西开始时都是有兴趣的,这时父母应该培养他形成好的习惯,等到他有些烦躁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他获得成功。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中,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品味,真正找到一种成就感,他可能就有兴致了。因为人的大脑就像一扇一扇的窗户,当你打开一扇窗户使孩子充满了兴致,他以后就会对这方面充满兴趣;如果打开一扇窗户使他充满恐惧,充满压力可能窗户就关闭了。但是这一扇窗户跟下一扇窗户是有关系的,所以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一个方面入手,找到感觉和成就感,然后就会影响其他的方面。
我国著名的阶梯教育法创始人程宏荀教授从长期的研究中发现,要想有效地指导孩子学习,就要给孩子铺出一个阶梯,一点点进步。比如听我讲课吧,我将之分为几级。一级,我说什么大家就跟着听什么,叫跟着。二级就是懂记,一边懂一边记。三级就是联想,我讲话你联想。前三级就是三个字,懂、记、想,如果孩子真能实实在在地把这三字搞好,学习就会很扎实,甚至连活得都扎实。你看前三级,孩子能做到懂、记、想吗?如果能长期地达到懂记想,小学生一般能达到优秀,中学生能达到良,现在更多学校把这个方法搞好了,高考都可以考个高分。
//
………
找找学习的成就感(2)
………
让孩子快点儿收获。什么意思?老师哪个字写得好,自己多留心,哪一句话说得好也多重复一下,还有哪个老师肢体语言优雅,自己也有点儿美感。所以,我说什么是高水平上课呢?我不知道现在学生能做得到做不到,上课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往那儿一坐感觉环境清新,环境美,这种感觉的学生学得会更扎实,从内往外学习更全面。
要先肯定孩子现在的成绩,孩子最需要肯定现在的成绩。一辈子教育有12个字的秘诀,叫“低起点,小坡度,勤奋到,大发展”。什么意思呢?给他个低起点,应该把基础的东西赶快打扎实,如何上好课,如何做好作业。这些基本的东西赶快让他消化。小坡度,让他尝到甜头,孩子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努力上一个台阶,够得着果子,尝得到甜头他更来劲,这是阶梯教育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家长也好,老师也好,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水平的教育。
冉教授说了一个很关键的事情,人有目标的时候肯定走得快,没目标的时候肯定走得慢。今天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迷茫,我要不要学习,我学习的东西跟明天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没有目标,有目标才能让人去实现梦想。像陈景润能够揭开哥德巴赫猜想,他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目标呢?他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在科学的殿堂中,最高峰的是数学,而数学的皇冠就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中的一颗明珠,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老师可能就这么一说,别的人就这么一听,而陈景润听了,心中就有了这个揭开难题的梦想,后来他真的成功了。那他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他有想法,所以有人说最可贵的就是想法,你要有了一种想法,于是你就有了一种动力。
//
………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
………
假如把幸福比作天堂,那么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
假如把痛苦比作地狱,那么通向地狱的路也有一条,那就是厌学。
改变你的未来,就必须先改变你的内存。天堂是用智慧建造的,而地狱是用愚昧铺成的。
可是今天,在通往天堂和地狱的路上都挤满了人。其实,人并不是不愿去天堂,而是因为学习的烦恼太多太多;人也并不是乐意去地狱,只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今天的学习。
《知心姐姐》杂志曾做过一次有关中小学生苦恼的调查,共收到问卷5782份。结果发现,在造成中小学生苦恼的6大因素中,学习和考试占了72?郾26%。
河南的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对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近万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竟然发现,有50%的初中生和近70%的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记得有一次,《北京青年报》记者刘净植来出版社采访,我正忙得不可开交,两部电话一刻不停地响着。我对她说:“你看,这些电话……社会需求实在太大了!‘知心姐姐’正处在火山口上啊!”
话音刚落,一位母亲的电话打了进来,她边哭边诉说:“知心姐姐,快救救我的女儿吧!她才18岁啊就想不开,割腕自杀!大夫刚刚把她抢救过来,我简直要崩溃了!”这位母亲接着断断续续地告诉我说,她是个单身母亲,所以女儿的精神状态一直就不是很好;终于有一天,女儿突然提出,不想上学了!今天早上,目送女儿去上学的时候,母亲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等赶到学校后,女儿已经出事了!
北青报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受到震撼,回去就写了一整版报道,醒目的大标题就是《火山口上的“知心姐姐”》。她在前言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谁不知道《中国少年报》有个专门给小读者解决烦恼的‘知心姐姐’?随着童年时代越来越远,那份伴随我们成长的报纸的形式和内容,在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惟独那个梳着小辫、可亲的‘知心姐姐’形象始终难忘。
“现在,愿听孩子说话、愿对家长讲话的‘知心姐姐’,已经成为孩子和家长的沟通桥梁,成为不少处于痛苦和烦恼中的家长和孩子的‘救命稻草’。今天的‘知心姐姐’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童年经验的想像。她是一个我不曾触碰的心灵按钮,她维系的是一个牵动人心的世界。”
的确,现在家庭中反映的种种矛盾,焦点大都呈现在学习上。
据我了解,有些不愿意上学的同学,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到了学校就犯困,总想打瞌睡;少数同学还伴有神经性反应,一迈进学校大门,就会出现拉肚子、低烧、头晕、胸闷等症状。可是,只要听说可以不上学,或者能够离开学校,就会马上“健康”起来。医生把这种奇怪的现象称做“厌学综合征”。另外,还有一些同学成天迷恋网络和游戏,希望依靠这些来缓解学习的压力,这实际上也是厌学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你还真别小看了这种“现代疾病”,要知道,厌学不仅会发生在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许多学习不错的孩子也会厌学呢。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次,一位痛苦万分的妈妈专程从洛阳跑来找我,坐在办公室里泣不成声。
儿子13岁那年,因体育特长和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因为他天性活泼,聪明机灵,人缘也好,很快就当上了班长。但是,上初三的时候,因为违反校规,被学校劝退,只好转到另外一所普通学校。
这一次的挫折,使孩子心灰意冷,竟选择了自我放弃。他一度不上学,整天睡觉、上网、交网友,甚至还向家长要了3万元钱,坐飞机去外地会见网友!他还以上学读书为条件,逼着父母给他买汽车,可买回来又嫌款式落伍,点着名要父母为他换车!父母一次次赶来北京看望他,可他竟拒绝与他们见面……
//
………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
………
母亲伤透了心,无奈之下,跑来求助“知心姐姐”。
听完她的哭诉,我提出见见她的儿子。
约好见面的那天,我还特意请来了甘肃贫困山区的一对母女。女儿凭着自信和刻苦,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可是,家里穷,没钱供她读书;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