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的一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药师的一天-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医院药师工作既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专业,又是一个服务性较强的职业。我对药师这个职业的认识由无知到不解、再到理解、最终到孜孜不倦地追求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有太多太多的感想,其中包含许多期望、烦恼、压抑和欣慰。
  目前一些医院药师工作模式仍然停留在收收发发、传传扎扎的落后状态。药师专业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一方面归因于体制问题,另一方面归因于医院药学学科队伍建设问题。
  我多么期望医院药学部门负责人作为单位学科带头人勇于创新、勤于实践,认识自己肩上的重担,为广大的医院药师做出表率,为学科发展多谋划,带领本单位药师队伍尽快提升专业水平,跟上医院药学服务时代的发展!
  我多么期望医院药学人员、尤其是年轻的药师们能够再努力一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扎实工作,虚心求教,戒除浮躁的工作作风,为医院药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多么期望医院管理者认真学习《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药事法规,做一名医院药事管理的行家里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医、护、药、技治疗团队协调发展努力!
  我多么期望社会各阶层人们正确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复杂原因,诸如药品流通问题、全民医疗保障问题、社区医疗问题、双向转诊问题、医院公益性地位问题、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问题等等。目前,我们承担了太多不应该承担的问题……
  的确,目前医院药学发展状况和药师的待遇不尽如人意,医院过多要求药品收入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贡献率,较少考虑临床药学学科发展也令我们无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老一辈药学家和药事管理专家一直在努力为医院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奔走呼吁,从法律和法规方面为临床药师的工作条件寻求法律、法规支持,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多项法规的出台,《执业药师法》的起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多次修改无一不体现出老前辈的对病人、对临床药师这个职业执著的爱,我们因有他们的无私支持感到自豪。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从自身做起,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用药品通用名采购、入库、审核处方;加入病人的治疗团队,纠正了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上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发出用药警戒通报,这一切,都是在为病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适宜和经济用药默默奉献……
  在即将下班时刻,我向同事再一次表达了我的意愿:我将无怨无悔,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这个学科以及每一位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的病人效力。
  “努力干吧!我们支持你!”她们的表白缓解了我心中的压抑,看着桌面上我院已经实施4年的《医院临床药学学科发展规划》、《基本用药目录》和《药品引进采购管理办法》,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难忘的一天(3)
“医院药师,新时代病人安全用药的使者。在病人用药出现困惑的时候,药师就在你身边。”
  我的梦想在一步一步实现,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明早8点30分去市物价局递交《病人选择临床药师用药监护项目价格申请》,强调临床药师的服务和病人的安全、合理用药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这就是我难忘的一天。
  

这张处方没有错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我国城乡居民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
  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千家万户。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13亿人的切身利益。
  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实际上走了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社区和农村承担基本医疗的功能不强。前卫生部部长高强也称:“医改十几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国家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困难。既要有紧迫感,努力研究措施,又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从国情出发,逐步解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涉及十几个部门,相当复杂,目前尚无灵丹妙药可以解决。”
  最近的一天,我正在门诊药房窗口给来自不同地方的病人收方发药,一名年轻妇女从窗口递进一张儿科专用处方,同时满脸疑惑地询问了一句话:“请问药师是不是医生开错了药?我交了八元五角钱挂号,怎么才得三元多钱的药,能否治好我孩子的病?”我赶紧仔细看,回答她说没错。我询问她孩子得了什么病,然后看了看病例本,当另外一名药师取药、我核对后发药给她时,又向她详细解释了药品的用法。当她满意地离开时,我心里充满对这位开处方老专家的敬佩——他的处方中开了三种药品,酮替芬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和复方新诺明片,总共三天量,却只需要三元多钱。
  发完这张处方后,我就开始注意这一天其他的处方,每一张处方几元至二十几元钱,我一边看着这些处方,一边从中受益。
  在当今社会里许多人一门心思地追求物质利益,我院却有这么好的一群医生坚持以病人利益为重,为病人着想,能用便宜的药治好的病决不用贵药。他们懂得看病难看病贵关系到社会是否有公平正义,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少花钱,治好病。多崇高的思想境界啊,我一定也要用行动向他们学习。从此我无论再忙,都热情接待每位病人,认真交待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尽管嗓子都“冒烟”了也坚持下来,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人也用真诚和友好去面对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医务人员一颗无私的爱心。
  

药师的一天——遭遇骗子
之所以时隔两年还记得这件事,是因为的确让人很窝火。而且那天是4月3日,是我的生日。
  我从住院药房调回门诊药房的第三天,和L药师一起值中班。我们是实行核对制,前台是我,发药给窗口的病人;后台是L药师,调配处方,交给我。
  那天有人要退药,10盒拉米夫定片。退药这种事在门诊药房几乎天天碰到,不足为奇。退药原因有副作用等等,就不赘述了。正常的程序是门诊办公室开退药单,我们根据病人的发票号码经电脑退,在退药单上填金额,签名盖章,病人再去收费处退钱。
  哪知碰到的是骗子,他有发票,有退药单,把药房的拉米夫定换成假拉米夫定,从外观上不易辨别,几乎以假乱真,他们骗走了钱,倒霉的是我们了。
  下午交班的时候忘了告诉组长,倒是心细的组长在整理处方时发现了退药单的一联,找到了那十盒假药。他以前曾听说过骗子流窜到各大医院将拉米夫定调包骗钱的故事,可惜他没跟我提起。
  经核对那几盒药的确是假药。多亏他警惕性强,发现得及时,不然发出去后果不堪设想,结果是我和L药师赔偿了那假药2000多元的损失,且作为反面材料在科室里大会、小会反复讲了N次。经过那次教训,科里下了死命令,我们办退药时,将那些包装完好的药收下后,一定要仔细核对批号,如果批号跟我们的不同,就打电话去药库查询,他们每批货的批号都有记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以后,碰到退拉米夫定的,我总要多留几个心眼。心虚的骗子碰到认真的你,就会溜走的!
  如果那天中班没遇到骗子,就不会有后来的“死命令”:严格核对退来的药品(外观、包装、防伪,最重要的是批号)。看来我和L药师也算是有些贡献呢!抖出来的“家丑”,请不要笑话,骗子脸上没写字,引以为鉴吧!
   。 想看书来

延庆县医院中药师的一天
长城脚下,妫水河边,坐落着北京市延庆县县医院。
  虽然“她”只是一家县级二甲医院,规模和整体医疗情况比不上北京市里的三级大医院,但是有50年院龄的“她”,始终为全县城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延庆县医院药剂科中药房的一名中药师、一名共产党员,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想一想,我197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3个春秋。我亲身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迁,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睿智的领导,感受到了郊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也更懂得县城卫生系统的成绩里饱含了县医院每一位白衣天使的辛勤汗水。
  让我最难忘的是2003年夏天抗击“SARS”那段特殊的日子。
  2003年4月,北京市的“非典”疫情已经异常严峻。同样,作为北京市的北郊,延庆县人民的健康也被疫情的乌云笼罩。抗击“非典”的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在县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身上。当时,整个县医院的抗“非典”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开设发热门诊、建立应急通道、义务为全县人民煎制抗“非典”的中药……一幕幕紧张、感人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们县医院药剂科中药房的医务人员,在预防“非典”的工作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院领导要求我们中药房的全体职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完成为全县各机关及个人煎制、发放预防“非典”的“清热解毒汤”的工作。
  我作为县医院药剂科中药房的主任,鼓励中药房的每位同事,“我们身上肩负着党和全县人民的嘱托,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打胜抗击‘非典’这一仗,向党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