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把贝尔特朗·特哥扶起来,吻了他的嘴,对他说:
“我向你要求以下六个圣宠:
“第一,你使我和教会重修旧好,让我在卜尼法八世这个事件上所犯的错误得到宽恕。
“第二,罗马教廷剥夺了我和我全家的教籍,你要还给我们。
“第三,你要向我的王国缴纳五年税款,帮助支付弗朗德尔战争的开销。
“第四,你要消除对卜尼法八世的怀念。
“第五,你要为雅可布和皮埃特罗·科洛那恢复名誉。
“至于第六个你要答应我的圣宠,我保留着,等到了适当的场合和时间我再对你说。”
贝尔特朗·特哥发誓遵守以上条件,包括他已经知道的和他还没有知道的。
国王不敢和以上几条一起说出来的最后一条是消灭圣殿骑士团①。
①圣殿骑士团:中世纪天主教的军事宗教修会,总部设在耶路撤冷犹太教圣殿,故名。-一二八年获教皇批准。该团成员由于抢掠和帝王贵族捐赠及教皇给予的特权而致富,成为欧洲早期的银行家,引起国王和其他修会不满,被斥为异端。一三一二年被教皇克雷芒五世解散。
除了以CorpusDomini①宣誓同意以上条件以外,贝尔特朗·特哥还把他的兄弟和两个侄子交出,作为人质。
国王也宣誓保证他被选为教皇。
发生在黑糊糊的森林里十字路口的这一幕,不像是一个国王和一个教皇在订立条约,更像是一个巫师和一个魔鬼在呼神唤鬼。
因此,不久以后在里昂举行的国王加冕典礼——从此教会受控制——似乎很不受天主的喜欢。
就在国王的仪仗队经过时,一堵挤满观众的墙倒塌了,国王受了伤,布列塔尼公爵死于非命。
教皇摔倒在地,三重冕滚落在泥浆里。
贝尔特朗·特哥被选为教皇,命名为克雷芒五世②。
克雷芒五世实现了贝尔特朗·特哥答应的所有条件。
菲利浦四世被宣告无罪,他和他的全家又重领了圣体,科洛那肩上又披上了红袍,教会不得不为弗朗德尔战争和菲利浦·德·瓦洛瓦③反对希腊帝国十字军战争支付经费。对卜尼法八世的怀念即使没有消除,至少也已经冲淡了;圣殿骑士团的墙垣被毁,骑士在新桥的桥面上被烧死。
所有这些敕令——这已经不能再称作是教皇谕旨了,因为这些都是由世俗的权力在发号施令——,所有这些敕令都是从阿维尼翁发出的。
美男子菲利浦是法国君主政体中最最富有的国王;他有一个取之不尽的金库,就是他的教皇。他已经买下了他的教皇,他可以利用他,压榨他,就像一架普通的压榨机下流出的是苹果汁和葡萄汁一样,从这个被压榨的教皇身上流出的是黄金。
①拉丁文:圣体。
②克雷芒五世:一三0三年罗马教皇卜尼法与法王菲利浦四世争权失败后死去,受法王支持的贝尔特朗·特哥继任教皇(一三0五——一三一四),称克雷芒五世,后为罗马贵族所迫,于一三0九年迁到阿维尼翁。自克雷芒五世起的七任教皇均是法国人,并受法王控制。一三七八年后,阿维尼翁教皇和罗马教皇并存。一四一七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宣布:嗣后阿维尼翁的教皇为非法。
③菲利浦·德·瓦洛瓦(一二九四——一三五0):法国国王(一三二八——一三五0)。菲利浦四世之侄。
教廷由于卜尼法八世被科洛那打了耳光,在克雷芒五世时放弃了它至尊的权力。
我们已经讲过血统国王和黄金教皇是怎么来的。
我们也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
雅克·德·摩莱①在他受火刑的柴堆上给了他们两人一年的期限,要他们到天主面前去受审。阿里斯托芬②说:
“Τογερουσιδνλλεα③——垂死的老人就像预言家一样。”
克雷芒五世先走了;他梦见他的教皇宫被火烧掉了。
“从那时候起,”巴吕兹④说,“他就变得郁郁寡欢,后来没有活了多久。”
七个月以后轮到了菲利浦四世,有的人说他是在打猎的时候死的,被一头野猪撞倒了;但丁⑤也是这么说的。“这个在塞纳河边伪造钱币的人,”他说,“被野猪的撩牙一挑便死了。”
可是吉约姆·德,南齐斯⑥说这位伪币制造者国王的死因完全是另有天意:
“菲利浦四世染上了一种使医生们莫名其妙的疾病,死去了。大家深感奇怪的是,不论是他的脉搏,还是他的小便都不能揭示他患病的原因和说明他死期将临。”
①雅克·德·摩莱(一二四三——一三一四):圣殿骑士团骑士。一三0七年被菲利浦四世逮擒,一三一四年受火刑。
②阿里斯托芬(约前四四六——前三六五):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
③原文为希腊文。
④巴吕兹(一六三0——一七一八):法国学者。著有《阿维尼翁教皇的生活》。
⑤但丁(一二六五——一三二一):意大利诗人。他的著名长诗《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⑥吉约姆·德·南齐斯(?——一三00);法国编年史作家。著有三本拉丁文的历史著作。
被称作争吵者的路易十世①,这个胡思乱想,喜怒无常的国王接替了他父亲美男子菲利浦;让二十二世②接替了克雷芒五世。
阿维尼翁从此变成了真正的第二罗马,让二十二世和克雷芒六世使它极尽豪华,当时的风尚使它放荡逸乐。在它的被圣天使堡的罗梅纳斯③摧毁的城楼的废墟上,耶路撒冷的伟大的圣约翰,埃尔纳代·德·埃尔第,替它筑了一条围墙。它有一些生活放荡的教士,把修道院的受过祝福的围墙里面变成了奢侈淫乐之所;它有一些漂亮的姑娘,把三重冕上的钻石抢过去,替自己做手镯和项链;最后,它还能听到从沃克吕兹④传过来的彼特拉克⑤的软绵绵的悦耳的歌声。
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查理五世⑥国王,他是一个聪明的虔诚的君主,他下定决心不让这种丑恶行为继续下去,派布西科元帅⑦去把伪教皇贝诺瓦十三世⑧逐出阿维尼翁。可是一看到法国的士兵,贝诺瓦十三世记起了他在做教皇以前是一个军官,名字叫彼埃尔·德·吕纳。他一连抵抗了五个月,亲自在宫堡的围墙上使用和他的教皇的雷霆之怒各有千秋的战争机器。最后他不得不逃之夭夭。在毁坏了一百幢房子,杀死了四千个阿维尼翁人以后,他从一个暗道出了城,一直逃到西班牙,那儿的亚拉冈⑨国王给了他一个藏身之地。在那儿,他每天早上,在两个和他在同一个主教团里的教士的协助下,在一个塔楼顶上为大家祝福——这些人也没有因此而身体好一些;宣布把他的敌人逐出教会——这些人也没有因此而得病。最后,他感到死在眼前,生怕教会分裂的情况会随着他的死亡而结束,他指定他两个代理人为红衣主教,条件是,在他去世以后,这两个人中之一选举另一位为教皇。选举进行过以后,新教皇在另一位宣布他为教皇的红衣主教的支持之下继续了一段时间教会分裂的政策。末了,他们两人和罗马进行会谈,向罗马认罪,回到了天主教会之中,一个当上了塞维利亚⑩大主教,另一个取得了托莱多⑾大主教的职位。
①路易十世(一二八九——一三一六);法国国王(一三一四——一三一六)。菲利浦四世的儿子。
⑧让二十二世(一二四五——一三三四):阿维尼翁第二任教皇(一三一六——一三三四)。
③罗梅纳斯(?——八九七):教皇(八九七)。
④沃克吕兹:法国一省,阿维尼翁是它的省会。
⑤彼特拉克(一三0四——一三七四):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驱之一。
⑨查理五世(一三三八——一三八O):法国国王(一三六四——一三八0)。
⑦布西科元帅(?——一三六七):查理五世手下的大将。
⑧贝诺瓦十三世(一三二四——一四二三):阿维尼翁伪教皇(一三九四——一四二三)。
⑨亚拉冈王国: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亚拉冈地区的封建国家。一四七九年与卡斯提尔王国合并,完成了西班牙王国的统一。
⑩塞维利亚:西班牙城市。
⑾托莱多:西班牙城市。
从那时候起一直到一七九0年,阿维尼翁就不再有教皇了,它受教皇的特使和副特使统治;在近七十年的时间以内,在阿维尼翁的城墙里面住过七任教皇;阿维尼翁有七所济贫院,七个苦修院,七个男修院,七个女修院,七个堂区和七个公墓。
那些了解阿维尼翁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在这个城市里面有两个城市:教士的城市,也就是罗马的城市;商人的城市,也就是法国的城市。
教士的城市,包括教皇宫,一百来座教堂,无数的钟楼,始终准备着为火灾敲警钟,为死于非命的人敲丧钟。
商人的城市,包括流经的罗讷河,它的丝织工人和它的各种从北往南,从西向东,从里昂到马赛,从尼姆到都灵各条交通线的交叉点。
法国的城市,受苦的城市,巴望有一个国王,热切地希望得到自由;一感到自己处于奴役的地位,教士的天下,受着神职人员的统治,就不寒而栗。
神职人员,——不是指那些虔诚、仁爱、严于克己、慈悲为怀,活着是为了减少世人的痛苦,创立社会,而又不陷入世俗的乐趣和情欲中去的神职人员;而是指那些被阴谋、野心和贪婪制造出来的神职人员,也就是与那些天主教神父相对立的世俗神父;他们无所事事,放荡、风流、纵欲,胆大包天,为所欲为,颐指气使,沾沾自喜地像侍从骑士那样吻贵妇人的手,让民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