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跟他关系好吗?”
“他非常尊敬我的母亲,我母亲是他的姐姐。”
“您有没有继承了他给您母亲的情意?”
“是的;不过,我相信他大概把这种情意保留着,要等我回英国的时候再给我。”
“您能不能为我送一封信给他?”
“给谁的信了”
“给乔治三世①国王的。”
“那对我是一个极大的荣幸。”
“您能不能负责把我不能写在信里的话口头上讲给您舅父听?”
“我可以逐字逐句,一字不改地告诉他:波拿巴将军的话就是历史。”
“那么,请告诉他……”
可是他又停住了,回头对布利埃纳说:
“布利埃纳,把俄国国王最近寄给我的一封信找出来给我。”布利埃纳打开文件夹,他根本没有找,随手就拿出一封信交给了波拿巴。
①乔治三世(一七六0——一八二0):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
波拿巴一看,把信递给塔兰爵士:
“请告诉他,”他接着说,“您首先要告诉他的,就是您已经看过了这封信。”
约翰爵士弯了弯腰,便念了起来:
“第一执政公民:
我收到了在荷兰被俘的九千名俄国士兵,他们都穿着新衣服,装备着新武器。每人都有合身的制服,您把他们送还给我,既没有要赎金,也没有任何交换条件。
这完全是骑士风度,而我也想做一个骑士。
我想我所能够给您的最好的东西,第一执政公民,作为对这一珍贵礼物的还礼,莫过于我的友谊。
您是否接受?
作为这个友谊的定金,我把英国驻圣彼得堡的大使惠特华滋打发回去了。
此外,如果您愿意,请您做我的证人——我甚至不是说做我的副手——,我个人要和所有不愿意反对英国,不向它封闭自己的港口的所有的国王进行决斗。
我先从我的邻居丹麦国王开始,您可以在《宫廷报》上看到我寄给他的挑战书。
我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对您说吗?
没有了。
如果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可以为全世界制定法律。我很欣赏您,我是您真诚的朋友。
保罗①”
①保罗:即保罗一世(一七五四——一八0一):俄国沙皇(一七九六——一八0一)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苏黎世败于法国后,改变对外政策,和法国联合,反对英国。
塔兰爵士回头对第一执政说:
“您知道,俄国皇帝疯了。”
“是这封信告诉您他疯了吗,爵爷?‘’波拿巴问。
“不是的,它只是证实了我的看法。”
“兰加斯特王朝①的亨利六世②就是从一个疯子手里接过圣路易③传下来的王冠的;英国的国徽上至今还刻着法国的百合花,一直要留到我以后用我的剑去把它们刮去。”
①兰加斯特王朝:英国封建王朝。由兰加斯特公爵约翰之子亨利四世(一三六七——一四一三)建立,亨利五世(一三八七——一四一三)时曾征服法国,亨利六世(一四二一——一四七一)时人民不断起义,一四八五年后由都铎王朝取代。
②亨利六世:英国国王(一四二二——一四六一;一四七0——一四七一)。一四三一年时曾被加冕为法国国王。
③圣路易:即路易九世(一二一四——一二七0)。法国国王(一二二六——一二七0)。
约翰爵士微笑了,他那骄傲的民族感情使他对金字塔的战胜者的奢望根本听不进去。
“可是,”波拿巴接着说,“今天不谈这个问题,每一件事情到时间都会来的。”
“是啊,”约翰爵士咕噜着说,“我们离阿布基尔的日子还不远。”
“噢!我不会在海上打你们的,”波拿巴说,“要使法国成为一个海军强国要五十年;而是在那儿……”
他用手指指东方。
“眼下;我再对您说一遍,问题不在于战争,而在于和平:为了完成我的计划我需要和平,尤其是跟英国的和平。您看到,我是打明牌的:我相当强大,完全可以公开讲。哪一天某个外交家讲真话,他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外交家,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因此他就会毫无困难地达到他的目的。”
“那么我可以对我的舅父讲,您希望和平?”
“同时要对他说,我不怕战争。我不和乔治国王一起干的事情,您看到了,我可以和保罗皇帝做。可是俄国还不够文明,因此我不愿意和它结成联盟。”
“一个工具有时候比一个盟国更有用。”
“是的,可是,您刚才已经说了,皇帝疯了;而去武装疯子,爵爷,还不如解除疯子的武装。我要对您说,像法国和英国这样两个国家应该成为好朋友,不然就应该成为死敌。作为朋友,它们是地球上的两极,以相同的重量来平衡地球的运动;作为敌人,它们一定要拚个你死我活,然后自己成为世界的轴心。”
“如果格兰维尔并不怀疑您的才能,而怀疑您的力量;如果他和我们的诗人柯勒律治①意见相同,如果他相信海涛呜咽的大西洋像壁垒一样防护着它的岛屿,那么我对他说什么呢?”
“替我们打开世界地图,布利埃纳。”波拿巴说。
布利埃纳展开一卷地图;波拿巴走了过去。
“您看到这两条河吗?”
他把伏尔加河②和多瑙河指给约翰爵士看。
“这是通向印度的道路。”他补充说。
“我原来以为是通过埃及呢,将军。”约翰爵士说。
“我原来也是像您这样想的;更可以说,我走那条路是因为我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沙皇替我打开了这条路;希望您的政府决不要逼着我去走它!您听懂我的话吗?”
“懂,公民;请继续讲。”
“是这样的,如果英国逼着我去打它,如果我不得不和叶卡特琳娜③的继承者联盟,我就要这样干:我要让四万个俄国人在伏尔加河上船,顺流而下一直到阿斯特拉罕;他们渡过里海,到阿斯塔腊④等我。”
①柯勒律治(一七七二——一八三四):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早年同情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转向封建立场。
②伏尔加河:欧洲第一大河,俄国内河航行干道。源出瓦尔代丘陵,流经森林带注入里海。
③叶卡特琳娜(一七二九——一七九六):俄国女皇(一七六二——一七九六)。保罗一世的母亲。
④阿斯塔腊:俄国与伊朗北部接界之边境城市。
约翰爵士弯弯腰,表示他注意地在听。
波拿巴接着说:
“我让四万名法国人在多瑙河上船。”
“对不起,第一执政公民,可是多瑙河是奥地利的河流啊!”
“我到时候已经取下维也纳了。”
约翰爵士看看波拿巴。
“我到时候已经取下维也纳了,”波拿巴说,“因此我就让四万名法国人在多瑙河上船;我在多瑙河河口会找到一些俄国船,俄国船把他们运到塔甘罗加①;我让他们上岸沿着顿河走向帕拉蒂斯皮昂斯卡亚,从那儿再去察里津②,再从那儿乘上运送四万俄国人到阿斯塔腊的船也顺伏尔加河而下;半个月以后我在西部波斯已经有了八万个人。然后这两个在阿斯塔腊集会的军向印度进发;波斯③是英国的冤家,是我们的天然盟友。”
“是的,可是一到旁遮普④,您就得不到和波斯联盟的好处了,没有粮食给养,八万名士兵可不是好带的。”
“您忘记了一件事情,”波拿巴说,“如果真的进行了这次远征,那么我已经把一些银行家留在德黑兰和喀布尔,还有,请记住九年以前在康沃利斯⑤和蒂布-萨伊布⑥这场战争中发生的事:总司令缺少粮食;有一个普通的上尉……我记不起他的名字了……”
①塔甘罗加:俄国重工业城市,在亚速海塔甘罗加湾东北部。
②察里津:后改名为斯大林格勒及伏尔加格勒。
③波斯:伊朗的旧称。
④旁遮普:今巴基斯坦东北部的省,当时属印度。
⑤康沃利斯(一七三八——一八0五):英国将军。
⑥蒂布-萨伊布(一七四九——一七九九):印度迈索尔苏丹。学过法国军事技术,一七八四年曾把英国人赶出迈索尔,后又被康沃利斯击败。
“马尔科姆上尉。”塔兰爵士说。
“对啊,”波拿巴高声说道,“您知道这件事!马尔科姆上尉求助于贱民布兰雅里种姓,这些印度的波希米亚人,他们的帐篷遍布印度斯坦半岛各地,他们在那儿主要是做粮食生意的;这些波希米亚人,对付钱给他们的人是忠心耿耿,老少无欺的:就是这些人将供应我们粮食。”
“还得渡过印度河。”
“好,我在德拉伊斯梅尔汗和阿托克①之间有六十法里的展开地带;我熟悉印度河就像熟悉塞纳河一样。这条河流速很慢,一小时一法里,它的平均深度,我说的是这儿,是十二到十五尺,在我的战线上估计有十个浅滩。”
“那么说您的战线也已经定下来了?”约翰爵士微笑着问。“是的,这条战线展开在一大批连绵不断的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省份前面;我避开了分开拉杰普塔纳②和印度河下游河谷的沙漠地带;最后,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几个世纪以来——从公元一000年的穆罕默德·德齐安尼③到一七三九年的纳第尔-沙赫④——对印度的入侵才取得了某些成功。在这两个时代之间,有多少人走过了那条我准备走的路啊……我们来计算一下,在穆罕默德·德齐安尼以后是——八四年的穆罕默德-古里⑤,他带了十二万人;在穆罕默德-古里以后是帖木儿⑥,或者跷脚帖木儿,我们叫他泰梅尔朗,他带了六万人;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