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冲洗法”怎样增加快乐的体验呢?关键一点在于让受助者重复快乐的语言。因为每个人潜意识里最容易认同本人的声音和语言,在大脑里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悲伤的语言建立感受悲伤的神经网络,快乐的语言建立感受快乐的神经网络,并且越多次重复神经网络带来的感受越强烈。
而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方法,就是多用积极快乐的语言进行日常交流。因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说话,只要从自己的嘴里发出,潜意识都会做出“自己的语言”的判断,所以当我们对别人讲述自己的不快乐就等于强化潜意识里“不快乐”的神经网络。只有说快乐的语言,才会产生快乐的感受,重复多了就成为习惯:天天体验的是快乐,每个小时的快乐加起来就是一天的快乐,每一天的快乐加起来就是每个月的快乐,每个月的快乐加起来就是一年的快乐,每一年的快乐加起来就是一生的快乐!
2.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积极的催眠暗示?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正是这种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感。一方面,不确定感会对他人的语言行为产生隔阂与阻抗;另外一方面,不确定感会使自己陷入猜测与想象。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往往来自于此。
催眠技巧是建立在人脑工作上的技巧,沟通信息在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层面传递。正确的催眠暗示是通过与对方潜意识的沟通,降低对方的阻抗,建立准确、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如果交流双方都懂得如何进行积极的暗示,那么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将会处在正面能量的回旋之中,形成与我国古代“太极”类似的气场——我称之为“太极招”(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三节“视野拓展”)——这将对双方的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5)
(1)暗示对方地位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首先有一个角色确定的问题,被尊重的感觉可以大幅提升人与人的关系。那么,怎样的暗示可以让对方接收到这样的感觉呢?
1)暗示对方已经具有某种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担心对方的某种品质不足,这是因为我们最希望对方拥有这种品质。此时要让他成为你所希望的那种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对*得你非常相信他具有这种品质。
朋友想请一个保姆,但因为过去的经历,她总是担心保姆干活不认真或者是手脚不干净。大家给了她许多建议,比如约法三章之类,她都觉得不是很有效。最后,我教了她一个办法:在保姆来的第一天,就真诚地告诉她:“他们把你推荐给我的时候说你是个非常勤劳而诚实的人,我相信我们家一定会因为你的到来而变得更好。”并且在生活中不断重复这句话。后来,这位保姆果然做得不错,特别是每次她说完那些话后,保姆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在这个例子中,“推荐”、“相信”、“一定”这些词语的应用增强了对方的角色认同感,即使对方有其他的想法,在这样的真诚面前,也不由地放下了阻抗。
2)暗示对方的权威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指挥着做事,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暗示肯定对方的权威,更容易获得合作与帮助。
一位在某领域十分出色的大师,虽然工作繁多,却没有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身边有许多助手帮他处理各类事情。有人问他:“大师啊,你怎么保证你的助手会做到你想要的结果呢?”大师没有回答,只是把他带到了一个学术会议现场。会议上,大师做了一个项目的汇报工作,他在台上真诚地赞扬了协助他工作的一个助手,赞扬助手在这方面的成绩已经达到专家水平。会议结束后,大师说:“告诉对方他是权威,他会尽最大的能力做到权威才能做到的事!”
(2)真诚地肯定与赞美他人
日本一个名叫江本胜的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水知道答案”。两杯同样的水,让人每天对着其中的一杯水说赞美的话,对另一杯水说消极批评的话。一段时间后,把两杯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体,第一杯水的晶型非常整齐漂亮,第二杯则很紊乱。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啊!
我们人体中有60%~70%是水,听到肯定与赞美的话身体也会有同样的改变,并带来愉悦的感觉。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肯定与赞美不可阻挡地会激起美好的感觉,起到正面作用。
赞美是一种特殊的认同方式,既认同了双方都拥有的品格,又认同了自身没有而对方拥有的品格。赞美他人的人格、感觉、未来,比其他方式的赞美更能起到积极的效果。我们应该经常用赞美的语言催眠别人,因为如果我们不是在用积极的语言催眠身边的人让他们快乐,就是在用消极的语言催眠他们让他们不快乐,所以要让赞美成为我们的习惯。下面的表格将列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赞美的内容及方式。
注释 赞美学习 赞美工作 赞美生活
人格 人的个性 真羡慕你用 一直很想 和你在一
与品质 智慧积极学 和敬业诚 起想不乐
习的感觉。 实的人一 观都没办
起工作。 法。
感受你多视 你带动着 你怎么做
角的学习模 团队,我 到和任何
式真好。 们都相信 人都保持
你。 亲切的?
感觉 人与他人、 你奋斗的 你为公司 与你在一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6)
环境的关系 激情鼓励 做出那么 起我感到
着我们。 多贡献, 很快乐。
大家都记
在心里。
在你的影 你把能做 生活中有
响下我们 的事做好 你真好。
快乐地奋 后还经常
斗着。 帮助大家,
真好!
未来 人的发展 你将是一 你用总经 幸福陪伴
情况 位博学的人。 理的思想 着你。
你获得的 着眼全局,
能力会让 激励着自己。
大家仰慕。
你有很大 快乐的事
的发展空间。 跟随着你。
(3)不要否定他人
没有人是完美的,人际交往的关键在于彼此接纳对方能接受和需要的部分,或者是找到使双方都能获得成长的部分。而对于自己不能够认同的东西,要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别人的感受一定是其真实的体验,一定存在某种正面的动机。反之,会遭到对方的直接阻抗与排斥,造成人际中的困难与问题。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看法。人们在交流中,彼此间不同的看法最能带来各自的成长。所以,面对自己不认同的人与事,一定要给对方足够的暗示:我承认你的看法,同时我个人还有些不同的想法。在这个暗示中,关键在于中间的连词不用“但是”而要用“同时”。“但是”一词由于其使用频率非常高,往往触动的是大脑中表示否定的神经网络,所以不管你的内容如何,这个词首先会形成阻抗。
比如,你新买了一条裙子,兴致勃勃地展示给朋友看。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朋友觉得裙子的颜色不太适合你,她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告诉你她的看法:
第一种:“你的裙子颜色难看了点。”
第二种:“嗯,这裙子挺漂亮的,但是颜色不太好看。”
第三种:“嗯,这裙子挺漂亮的,同时,如果颜色再亮一点会更适合你。”
第一种说法,你肯定会不太高兴:“这是我感觉很满意的一条裙子呢,这不是说我的审美有问题吗?”第二种说法要比第一种委婉些,但还是令人感觉不太舒服:“只是你不好意思直接说我眼光不好罢了!”唯有第三种说法使人听来感觉比较舒服,而且能起到建设性意见的作用:“下一次买衣服的时候要注意颜色的选择。”
视野拓展:沟通中的非语言因素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明明自己说的是一句好话,听的人却误解。沟通中,语言因素只占7%的比例,语调、音高、语速占38%的比例,而身势、手势、视线的接触,以及整体的仪态与行为举止等占55%的比例,说明这些平时我们不太在意的非语言因素在沟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对他人的肯定通常都会用语言来表达:“你说得(做得)好!”这样的方法有时会受到对方“是不是真话”之类的怀疑,但若用恰当的非语言技巧,就比较容易达到效果。
★ 眼神与表情的交流。当别人表述一个观点时,专注的眼神与微笑、赞许的表情更直接地以图片形式进入对方的潜意识,获得回应。
★ 尾音的重复。这里的尾音指对方语言中的关键词与对方表达的语音方式。比如,你告诉对方:“我觉得天气越来越热了。”对方用你的音调应一句:“嗯,越来越热了!”这时,你的感觉会很舒服。
★ 配合对方的肢体动作。前面讲过,肢体语言直接进入人的潜意识。配合对方的肢体动作,对方的身体会放松,语言就会进入潜意识,对方的接纳度就提高了。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7)
3.如何化解别人消极的催眠暗示?
在生活中,我们会受到身边的人有意无意的消极暗示:朋友的抱怨或诉苦,别人对自己善意的提醒,等等。这些消极信息无法避免并且带有非常大的能量,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化解方法,这种能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