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闺房之乐……(史书上居然没记载)
没办法,太史公——司马迁缺了点必然之物,再加上“三月不知肉味”,大概是想不出来了;而班固在刘邦后人下面做事,不敢挑战权威,胸中虽有墨,却无处可点。
所以此中之乐,最终无从考究,颇为遗憾。
吕氏作为长期投资跟了刘邦,却不见刘邦涨价,而且还发现他不是一般的廉价。廉价到了在他身上投资的穷人居然有不少,有萧何,樊哙、夏侯婴,还有两个卖酒女……
据吕氏分析,萧何投资,之前说了,吃人嘴软嘛,要不就是为儿时梦想买单。
樊哙投资,好象是报恩。
夏侯婴投资……就有点犯傻了,据说刘邦与夏侯婴开玩笑,玩笑过分了点,把傻小子弄伤了,具体情况,没有记载。
不过可以想象,估计刘邦当时可能是操了家伙的,类似当街施暴,所以被街坊给告了。
按当时的法令,亭长伤人,要重处。夏侯婴脸皮薄,不好当着刘邦的面揭发,就说是自己弄伤的。
本来是没事的,但偏偏当时的县政府年终为了涨业绩,把以前的旧帐全翻了出来,凡是不成立的案子,都必须整成立了。
于是刘邦的亭长伤人案;被翻案成了夏侯婴伤人,把夏侯婴给关了一年多。很傻,很无辜。
至于两个卖酒女……
“短期投资?”吕氏似乎摸着点眉头了。
还好有个老头儿凭空跳出来,打断吕氏的思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吕氏思路被打断,顿时火起。
那老头倒也识相,立刻笑脸迎上,“夫人好长相啊。”
吕氏是有修养的人,心叫废话,嘴上却笑道:“老丈见笑了。”
当时正是中午饭时间,吕氏因为思考投资风险而发呆,差点把饭菜做糊了,多亏不知哪跳出来的老头提醒,“夫人饭菜……”
经提醒,饭菜抢救及时,只糊了三分之一,吕氏觉得扔掉可惜了,干脆便宜这个陌生老头了,只是有点亏待了自家的家畜。
老头估计饿了好些日子了,大吃一顿。饱后,满嘴是油,并不拭擦,油嘴滑舌得十分明显,“夫人贵相,天之下,人之上。”意思就是说,吕氏有国家第一夫人的相貌。
吕氏思维简单,想不到那么远,只心想,这不是说自己像秦始皇的死老婆么?不晓得到底哪个要漂亮点,不过比她命长倒是真的。
想到这里,吕氏的儿女闻到饭菜味,也跑了出来,老头儿见吕氏没什么反应,便把话题转到两个小孩身上,说,“这个小屁孩能让你当第一夫人。”
小男孩和吕氏还是无任何反应,只拿眼看他,便接着又说吕氏的女儿也有富贵相。
结果,三人一直没反应。
大概老头一直靠吹牛混饭吃,对牛弹了一阵琴,总也是蹭了一顿饭,就赶紧闪人,免得被人识破。
老头刚走不久,刘邦就回来了,一回来就大喊吃饭,吕氏这才发现一桌的饭菜居然被那老头吃了一大半,剩下的都被两个小家伙吃了。
吕氏无奈,只得赶紧向刘邦解释,把老头行骗过程简单叙述了一遍。
刘邦听后,气愤难当,一边吩咐吕氏继续做菜,一边追那老头去了,大概是想,老子行骗多年,骗得吃喝无数,竟然有人在太岁头上动土。
不想,那老头吃饱喝足,颇有了些脚力,跑得飞快,刘邦饿着肚子,追赶不及,只能作罢。
此事一直被刘邦铭记,直至称帝也不忘搜寻老头踪迹。大概是怕后人说自己心胸不阔,便让人将此事编纂成传说,把那老头神化,以显得自己天命所归。
后来司马迁考察此事的时候,虽是道听途说了不少,不过自己毕竟为官时日较久,习惯之下听信了官方版本,最后将之载入史册。
刘邦自被吕公说自己有贵相,已有好些岁月了,刘邦已四十上下,却不见有任何起色。
刘邦急了,吕氏也急了,估计吕公也在急。这投资恐怕有问题了。
正在大家急成一团的时候,还有一个家伙更急,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估计自己快完了,一手着人去找长生不老药,一手命人赶紧抓人修陵墓。两手准备,两手都要快,必须在自己死之前完工,命令越是催得急,越是表示他快不行了。
秦始皇一急,全国上下都急——急着抓人和急着逃命。
刘邦庆幸自己是政府这边的,所以自己是负责抓人的,却未曾想过的,抓人简单,运送难,最后抓人的结果成被抓的了。
当时的具体状况是,刘邦押送壮丁去郦山,期间逃跑的人太多,这么下去,只怕送到郦山就剩自己了。被处死了倒好,就怕被人直接抓来充当壮丁,就十分冤枉了。
回去吧?只怕上面怪罪县令办事不力,在活剥县令之前,会把自己先剐了。左右是死。
刘邦想不出个头绪来,就只能喝酒。刘邦这人喝酒颇有特点,基本上是属于往嘴里倒酒的,其豪气,可以冲天。
一般这种人,一但喝醉了,就感觉浑身是气,不吐不快,双手直扯身上衣衫。
无奈那吕氏不但生得好看,还有双巧手,为刘邦缝制之衣衫结实异常。刘邦卖力抓扯,半天也不见敞开,胸口郁闷,烦躁无比,便对四周壮丁吼道:“速予吾解……衫。”
众人一愣,复问。
刘邦吼道:“解衫。”
众人再一愣,后大喜,争相四散奔走,口中不忘重复刘邦之言,“解散咯……”
良久,凉风拂过,刘邦冷汗淋漓,清醒之余,大骂众壮丁没义气。
正骂得爽的时候,十来个壮丁又跳了回来。刘邦大喜,迎头而上,抓住一人,激动得差点没哭出来:“还是你们有义气。”
众人神情似鬼,欲死不能地哭道:“不是我们想回来,那边有好大一条蛇。”
“蛇有什么好怕的。”刘邦愕然道。
众人见刘邦醉得厉害,又生怕他回去报案,便怂恿他,“我带你去看。”
来到林外,众人便不敢再前,刘邦独自提剑入林,行至林中,见一条巨大白蛇盘卧在地,口中吐出的蛇信有手指那么粗。
顿时刘邦就被吓醒了一半,赶紧躲进草丛中。巧的是,就在刘邦对面同样有个家伙埋伏已久,趁白蛇不注意,一扑而上,与那白蛇纠缠了起来。
刘邦见一人一蛇打得不分上下,顿时有了放冷枪的念头,悄悄提剑而上,乱砍一阵,血花飞溅中,一人一蛇相拥而死。这下惨了,帮了倒忙不说,自己倒落了个杀人罪。
刘邦赶紧把那人的尸体找个地方处理了,不敢回去见那几人,顺着小道一口气狂奔几里,最终累倒在地,大睡过去。
而后,壮丁几人,见刘邦迟迟未归,猜想他估计是被蛇给吞了,保险起见,还是抽签踢了个倒霉蛋前去察看。
那人先是见到一条大蛇被乱剑砍死,正惊异间,身后一老太婆哭声忽起,差点没把那人吓死。
“我的儿啊,你死得好冤啊。”老太婆哭得十分凄惨。
“你儿子怎么死得冤枉啊。”那人颤抖着声音问。
“我儿子是白家弟子,平时就喜欢化装成蛇吓人。结果赤家弟子就把我儿子杀死了。”
其时,风声正紧,老太婆边哭边说,声音倍显诡异,且断断续续的。
那人听得莫名,什么化蛇,赤帝子,白帝子的……不大明白,再加上那老太婆哭声凄凉,吓得那人直冒冷汗。
更恐怖的是,那人才发现,居然只听到老太婆说话,环顾四周,却不见老太婆身影,越想越怕,没吓晕过去算不错了,赶紧溜了回去。
那人回去后,由于吓得厉害,支吾了半天才说个一知半解,不过其他几人脑子倒也清醒,靠着丰富的想象力,整理了一下,大致内容为:刘邦杀死了白蛇,按鬼老太婆的话,那白蛇是白帝之子,而杀它人就是赤帝之子,即刘邦。
这么一整理,几人顿时对刘邦肃然起敬,决定沿路寻找刘邦。
众人一找到刘邦,便将林中之事和盘托出,并愿意追随刘邦。
刘邦告诉几人,现在正是风口浪尖上,现在出去的话,只怕又要被抓,还不如等秦始皇死了再说,按抓壮丁的这个速度来看,估计那老小子没几天可以活了。我们这几人也不像短命鬼,耗得起。
众人听刘邦分析得如此透彻,完全折服,便安心跟随、隐居。
隐居的日子挺无聊的,主要是无事可做,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奇怪的是,在最无事可做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做些无聊的事。
这不,刘邦众人在闲暇没事的时候,便把逃跑的借口整理一下。整理借口为,“刘邦取大义,不忍众人受苦,酒后大赦众壮丁,其心仁厚,乃天下归心者也。”
此内容,加上斩蛇那段,再经后人整理成传说,最后载入史册。
刘邦等众人说是在外隐居,其实就是逃难。如此,刘邦真正成为了无业游民,常在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流窜。
就在刘邦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氓的时候,秦始皇一个憋不住,果真的咽气了,经过几番朝廷内部斗争,秦始皇最没用的小儿子被推上了皇位,称秦二世,时值公元前209年。
在这一年,很多人都在憋。因为造反时机已成熟得快烂了,却还没人出来做出头鸟,只怕再不出手就晚了。
其中憋得最厉害的,除开刘邦,还有项羽两叔侄。 。。
3、天空一声巨响,猛男闪亮登场
项家其实没什么好介绍的,刚开始项家的龙头是项梁,但混了没两年就挂了,后来项羽成了项家掌门人,是一
号男主角之一,所以看看项羽的个人简历先。
个人简历
姓名:项籍,字羽(常用名:项羽)
性别:男 ,
身高:八尺(大概左右)
出生日期:公元前232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