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营养的食物, 并以健康的方式来准备和享用它们。履行一个能够为你提供最适当的营养和健康的饮食计划, 这也是自爱的表现。而不注意选择, 手边有什么就往嘴里塞什么, 或者匆匆进食, 不注意欣赏食物的价值与美丽, 都可以说是不
够尊重自己的表现。
我们都想更有魅力, 更有品位。魅力是一种能量, 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吸引别
人的气质。如果说学识、阅历、修养是魅力之本, 容貌、服饰、身材则是魅力之
形。如果你对生活有更美好的追求, 想更有魅力、更有气质, 就首先从管理你的外
形——身材、服饰、容貌等着手吧。
开始健康地吃, 有规律地运动, 形成良好的习惯, 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试想一下, 一旦瘦身成功, 重新拥有苗条的身材、健康的肤色,由内而外焕发神采,任何人都会因你的改变而感到欣喜。有修养的女人不长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肥胖的真相
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才成了今天的模样——站立起来,把行走的任务交给了后肢,即我们的双腿。虽然人类的进化不是尽善尽美,但是作为“万物之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总能找到适应自己生存、繁衍的途径。
从人类整个进化过程来看,前面的几百万年基本上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人和其他所有的动物一样,需要以大量的体力活动来获得食物以及保全生命——爬树采摘野果、躲避洪水、奔跑追逐猎物、逃避猛兽的追逐。而且当时的食物并不丰富,所以也不会有肥胖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类代谢综合征。
当人类进化到以车代步、科技高度发达、食物极其丰富的今天,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肥胖者以及许多与肥胖密切相关的疾病。人类的进步,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遗传机制
一般而言,肥胖具有遗传性。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母体重都正常,孩子发胖的可能性仅是20%;父母一方肥胖,孩子发胖的可能性就达到40%;而双亲都超重,这个数值就高达80%。
事实上,肥胖的父母对孩子在体重方面的遗传是“双重”的:第一层遗传是基因的——如果父母体态硕大,那么孩子比其他同龄人偏胖的概率就要高得多;第二层遗传则是肥胖父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不良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难免受到不良的影响。
一般来说,先天因素对体重的影响仅占约1/4~1/3,另外2/3~3/4的影响则来自于行为和其他外界因素。这就是说,“胖爸妈养胖孩子”的原因更多的是共同的生活习惯,而不单纯是先天的基因。如果两个人同时开始健身和合理饮食,他们减肥的速度可能不同,这与他们的基因有关系。但他们最终都会减掉体重,也就是说,行为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体重。
退一步来说,即使是你的基因不如别人,更容易发胖,那你就应该放弃了吗?每个人的智商、能力各不相同,但我们还是在努力地争取,不断地提高自己。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努力了,即使没有做到最好,那也和不努力截然不同,还可以享受到进步的乐趣,不是吗?同样,即使你的先天条件不好,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必然比别人胖,这只能说明,你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罢了。而且,无数的研究表明,只要努力,肥胖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逆转的。
现在有不少独生子女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都圈在屋里。这样的生活方式,即使父母体重正常,培养出来的可能还是胖哥肥姐。
如果家族确实有“肥胖基因”,你也不用担心——还有很大一部分结果掌握在你手中。如果家里有小孩,你也一定不希望因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导致他以后肥胖。所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自己受益,还能给下一代带来健康。
岁月催人胖
生命是神奇的。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长大成人,不管是长高、长胖,我们的身体都在不断地变化。
上学的时候,场地便利,运动氛围相对浓厚,大家还常常锻炼。但是,步入社会以后,运动就全由车轮代做了,以前的饮食、生活习惯变得不如以前健康了,长胖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对于女性来说,25岁以后身体的变化好像是与自己作对的——新陈代谢开始下降,能量消耗越来越低;肌肉每天都在减少,而相对地,脂肪越来越多,想要维持体重不变都难。
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生长的规律,但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减缓这种状况的发生。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坚持运动。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的营养学教授苏珊说:经常久坐、活动少的人比积极运动的人老化得快。有研究表明,不论在任何年龄开始体育锻炼都会延缓老化,甚至能完全改变衰老的进程。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便利的生活
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无不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基础。一切的便利因素都是为了让人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
20世纪40年代初,速溶咖啡刚问世的时候,由于商家过分宣传它的方便性,违背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而遭到市场的冷遇。当时美国妇女的社会职能是操持家务,社会对家庭主妇的评价就看她料理家务的能力。商家一味强调速溶咖啡省时省事,倒给人造成一种印象:懒人才买速溶咖啡;勤快的、讲究生活品质的家庭主妇不屑于省这点儿力气和时间。现在,这种尴尬应该不会再有了,我们也不会再为这种安排感到难堪。
受益于现代社会的人们, 不但生产劳动已经不需要过多体力,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体力活动, 也因汽车、电梯、洗衣机的使用而省却了。汽车、电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即使你去登山,也有缆车在为你节省体力。
在此基础之上, 人们还要千方百计地让生活更加便利。我们发明了数不清的方法让自己有“ 足不出户” 的可能: 饿了, 不想自己做饭, 也懒得出门—— 打电话叫外卖; 朋友生日,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 也不必大老远地赶过去—— 订一个蛋糕, 自然会有人送货上门;有了速溶咖啡、速冻饺子; 甚至谈恋爱也有了“ 高效率”的速配方式。
网络更是让我们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拥有想要的任何商品的便利平台:从家用电器到日常用品,再到专门的产品服务。人们管这叫“手指尖上的世界(world at your finger tip)”。你甚至可以加入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一族,做个自由白领。如果可能,肯定有人会选择全天候地在沙发上,抱着笔记本电脑,搞定一切。
人类,尤其都市人群已经彻底被烙上了现代化印记,不愿意有丝毫的“返璞归真”。如果电梯坏了,有些人就发愁该怎么回家!当我们谈论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时,“人性化”或
者给使用者提供的便利程度会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减少了体力劳动的必要,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安逸。我们不否认这是一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也带来了问题:体力活动减少,使摄入的能量大大过剩,脂肪便在身体里面积存下来,而糖和蛋白质最终也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以饮食文化为中心的社交文化
民以食为天,中国向来就是非常崇尚吃的国度。人们见面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可见,吃是人们生活的主题。吃饱,吃好,无形中就成了我们追求的生活目标。
在充饥果腹的需要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饮食文化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悠久,可以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鲁、川、苏、浙、湘、粤、闽、徽八大菜系,还有满汉全席,让国人引以为豪。中国人吃,要求色香味俱全,烹饪制法也不是一般人能效仿的,讲究口味的人以能尝出火候大小为荣。
近三十年来,人们在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享受美食之风大长。吃的魅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迅速凸显了出来,以饮食文化为中心的社交文化有点厚积薄发的态势。平时朋友见面、节假日聚会、婚丧嫁娶、联络感情、参加party,吃是一个重要环节。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有的时候,在工作中要想办成一件事,饭桌上是最好谈成的。
而吃好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无非是大鱼大肉,他们根本不理会什么饮食结构、营养均衡,只要口味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在跟秀体※的会员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也大都会跟我抱怨这些“饭桌社交”。因为工作需要,他们不得不经常应酬,偶尔还免不了喝上几杯。这些都成为他们减肥过程中最大的阻碍。还有一些朋友,一到周末就会聚会不断,平时养成的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会被打破,所以我们提醒朋友们要“小心周末”。
※ 秀体,即秀体海悦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家体重管理网站,向会员提供记录、互动空间和支 持咨询服务。
减肥路上的“拦路虎”二
有过成功减肥经历的朋友一定知道,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做事情通常是三分钟热度,最终无法坚持。有调查表明,真正减肥成功并保持一年以上的人不到2%。
为什么减肥这么难?究竟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减肥的道路?
也许下面的分析能给你一些启发。
动物生存的本能需要
人是一种动物。我们的行为特征符合“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动物为了生存,要尽可
能多地获得持续的能量,而且尽可能地保存能量。
在饮食过程中,如果不理性地控制,人会本能地摄取尽可能多的能量,然后储存起来,
在能量来源匮乏时使用。而且从选择食物上来看,人会本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