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走在普罗旺斯乡间,您时不时会看到措辞相当严厉的告示,提醒您脚下的这块
  土地隶属私人所有或属于保护区范畴。可这些警告常常会被大家忽视,以致艾普
  特北部某块土地的主人不得不采用更为强硬的措辞。他在告示上写道:非法入侵
  者将被射杀,活捉的人会被处决。
  对于这样一则言辞极端的禁令的合法性,我颇感兴趣,于是在狩猎季节咨询了一
  位本地律师。他告诉我说这样的做法在法律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前提是非法入
  侵者当时正处在运动状态中——就好比是一只飞行中的小鸟。如果人家站着不动
  你就喂他一颗子弹,那可就太不讲游戏规则了。
  秋日野炊
  锡斯特隆出产的羊肉在美食界是一个典范:它的鲜美与任何着色剂、防腐剂,或
  实验室里鼓捣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味精味素都无关,而是百分百天然绿色生成。
  锡斯特隆地处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区的群山环抱之中,那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远离工业文明的污染。而对于一头饥肠辘辘的小羊羔而言,这里大片大片郁郁
  葱葱的青草地更是美味的天堂,满山遍野的野生香草够它们吃个饱。有道是:“
  吃得好就长得好。”锡斯特隆的羊羔从小吃着百里香、迷迭香和香草薄荷长大,
  肉质能不鲜美吗?难怪许多人都说这里的羊肉是法国羊肉中的上上之品。正是羊
  儿们日复一日、健康自然的优质饮食决定了它们非比寻常的肉质。
  每年七月锡斯特隆地区都会举办羊肉美食节。一到那时,整座玛索·蒂维兹公园
  就变成了公共的野炊场所,到处都飘溢着烤羊肉的焦香。香味会牵着您的鼻子把
  您带到某个烧烤摊前,您就只管敞开肚皮大吃一顿吧。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在普罗旺斯过圣诞节
想当年在英国国内时,岁岁辞旧迎新之际,举国上下颠倒若狂,身在其中的我也
  只能跟着同胞们发疯,三到四个礼拜下来,花钱花到要破产。这就是英国人的圣
  诞节,在商业的推波助澜之下,不仅时间被大大拖长,内涵似乎也变了味儿。从
  12月初开始直到月末,长达三四个礼拜的时间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天喜地之中
  。全体国民如同着了魔似的大把花钱、胡吃海喝,祝福的话语更是撒得满天飞。
  如此这般,对于个人的钱袋、肠胃乃至好性子无疑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形之下,普罗旺斯人短短两天的圣诞节显然简单得多、也轻松得多,仅此一点
  就足以让我长留此地,何况还有其他诸多引人入胜之处。最值得一提的当然非平
  安夜圣诞大餐莫属。一句话,既清淡可口又轻松愉快。首先喝点儿汤,其次尝点
  蜗牛,然后是美味的鳕鱼和新鲜的冬令蔬菜,之后再上一道卷叶莴苣拌的沙拉(
  以象征圣婴金色的鬈发)和各色奶酪拼盘。吃完这些东西,聚餐将暂告一段落,
  等到大家做完子夜弥撒后,再分享最后的十三道甜品。
  在普罗旺斯,圣诞节的临近是以12月4日圣巴巴拉小麦日这天为标志的。在那一天
  ,家家户户都要在装了水的小罐子里撒下一小把麦种,此后要勤换水,大约二十
  天左右罐子里就能长出一丛茂盛的青油油的麦苗。到了24号这一天,这些麦苗会
  被用来装饰各家的传家宝“圣诞马厩”模型。普罗旺斯圣诞节还有一个有意思的
  习俗,平安夜这天要在壁炉里放上一根大木头,木头上事先洒上一杯葡萄酒,然
  后让它慢慢燃烧,一直烧到圣诞节过完。
  您大概会奇怪:怎么普罗旺斯的圣诞节不见圣诞老人的身影呢?事实上,就在我
  迁居普罗旺斯的头几年,圣诞老人都还难得一见哩。不过近年来他老人家大有大
  展身手之势。有一次,卢玛宏村还专门派出直升机把圣诞老人空降到当地足球场
  ,着实让孩子们疯狂了一把。今天,一到圣诞节,普罗旺斯人就会在房子外面摆
  上圣诞老人的塑像——有的和真人一般大小——他老人家站在窗子旁往里偷瞧,
  活脱一个打扮华丽的飞贼模样。不留神准把人吓一跳。
  老饕的圣诞大餐
  只要想想“十三道甜品”这几个字,就会让真正的老饕们垂涎三尺。不过,当这
  十三道传统的普罗旺斯甜点一一摆上餐桌时,他们或许会大吃一惊,没准儿还会
  有点失望。 因为呈现在眼前的,既不是那些色彩诱人、造型精美的现代甜点,比
  如五花八门的冰激凌、蛋白酥、蛋糕、甜饼、水果塔或巧克力,也没有想象中的
  法式脆皮焦糖布丁(brle,直译为英文就是burned cream; 也就是“烧焦的鲜奶
  油”。这是一道用鲜乳、鸡蛋和砂糖做成的著名法式甜品,布丁表面的糖经过专
  门的喷火枪烧成一层香脆的薄壳,吃时用小勺敲碎,舀出内中嫩滑的焗蛋——译
  者注)和迷你巧克力泡芙,只有十三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点心。
  在普罗旺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莫过于平安夜的“圣诞大餐”了,而十三
  道甜品正是其中最后一道菜式。不过,普罗旺斯的圣诞大餐虽然丰盛,却绝不肥
  腻。餐桌上看不到肉,第一道端上桌来的会是一条鱼,通常都是鳕鱼,有时还会
  同上蒜泥蛋黄酱和法式焗蜗牛,由此拉开平安夜里饕餮盛宴的序幕。
  主要由水果和坚果制成的十三道甜品象征着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常见的水果有
  苹果、梨、橙子和石榴等等,干果和蜜饯则有榛子、核桃、无花果、椰枣、开心
  果和无籽小葡萄干。(这些蜜饯干果俗称“托钵僧”,因为它们的颜色颇似不同
  等级的僧侣们的袍服。)其他还包括一白一黑两种牛轧糖、水果碎、腌渍果脯、
  果子酱和邦普饼。这种邦普饼也叫“吉百吉”,是一种加橄榄油、桔子水和白砂
  糖烤制而成的扁扁的面包,蘸着甜葡萄酒吃别有风味。
   。。

第十一章  冬日恋歌
冬日柿子红似火
  亚洲柿子是柿子科中美味多汁的一种,一般公认原产自中国。柿子迷们聚在一起
  常会探讨它究竟是怎样从遥远的亚洲跨越重洋、飞越千山迁徙到欧洲的。有些人
  宣称它第一次离开远东是在1856年,跟随海军准将佩里的部队来到加利福尼亚。
  另一些人则立即驳斥道,纯粹一派胡言,早在十七世纪初亚洲柿子就在弗吉尼亚
  落地生根了,旅行家威廉·斯特雷奇曾形容它为“颇有几分甘甜”。不久之后,
  它辗转来到了欧洲,有可能是搭乘了曾与库克船长一同环游世界的约瑟夫·班克
  斯爵士的海船横渡大西洋的。无论通过哪条途径,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亚洲柿
  子来到了普罗旺斯,并好好地在这儿安了家。
  柿子这种水果外形变化多样,浑圆的,下圆上尖的,两头扁扁的,表皮有油亮光
  滑的,也有坑坑洼洼的。颜色从深红到橙黄,十分丰富。落到地上的熟柿子看上
  去就像颗颗饱满的超大个的西红柿。
  不过,亚洲柿子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如此与众不同、如此令人过目难忘的水果,关
  键原因还是冬日里一棵果实累累的柿子树给人们视觉上的强烈冲击。那时节,乡
  间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一派凋零荒凉的景象,独有柿子树显得那么光彩夺目,如同
  人为装点过一般。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得精光,可果实依然傲立枝头,犹如悬在半
  空巨大的彩色露珠——这是大自然特意赶在圣诞来临之际制造节日的气氛呢。雪
  后,白茫茫的大地映衬着红得透亮的柿子,鲜明而生动的色彩对比有一种惊艳的
  美。在冬日的黎明或傍晚时分,你会觉得满枝的柿子犹如一盏盏明亮的灯笼。我
  家从不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而是让它一直明艳照人地挂在树梢,直到新年里第
  一场春雨的来临。
  勒布洛书店
  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仅仅会写书是不够的。一位作家——假如出版商对他和他
  的作品感觉乐观的话——常会被“请出”藏身的阁楼,到大庭广众之下推销他写
  出的东西。有的作家喜欢这一套,有些作家则对此深恶痛绝,无论怎样,签名售
  书之旅如今都已成为码字生涯的一部分,十六年来我一直做着这样的事。不久前
  我刚刚做了个统计,过去十六年里,我旅行售书的次数达二十六次之多,足迹涉
  及十一个国家,从东京到摩纳哥,至少在三百家书店举行过签售会。因此我敢说
  只要我走进一家书店,第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好坏来。而位于巴侬的勒布洛书店就
  是我所去过的最好的书店之一。
  小村巴侬看上去不像是一个能够发现文学书籍宝库的地方。这座上普罗旺斯省境
  内的小村庄高踞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人口不足一千。大约十五年前,一位名叫茹
  厄勒·盖提佛斯的好人放弃了自己做木匠、打家具的第一份事业,转而经营起书
  店。小店第一眼就能让人联想起主人之前的职业。一大摞木头雕的书,足有小树
  那么高,雕工十分精美,就竖立在书店门口。
  店里有五万到六万本图书,整整摆满了两层楼。你所希望看到的种类一应俱全:
  哲学、旅游、古今小说及散文、烹饪、摄影、航海、乃至滚球——琳琅满目,让
  人着迷。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字典和百科全书,旅行指南和儿童读物,励志丛书,
  犯罪小说,纯文学,甚至还有一个英语读物专区。爱书人的一处天堂,既明亮又
  通风,读者们在里面可以自由自在流连好几个小时。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书店
  ,世上绝对找不出第二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