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天堂-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力度,亦不够贴切。如果这位大诗人今天重游太湖,我想必定有更神妙的诗作传世。
  新苏州的太湖与东山、西山岛,如一幅张艺谋主创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轴画,那浩荡的湖面是画纸,那岛屿是扬帆的桅杆,那画中的人是我亲爱的乡亲们……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1章与新加坡人的亲密接触(1)
1992年,*南巡讲话恰如春风吹拂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和姑苏大地。这个时候,苏州市领导中,又出了两个重要人物——成功的高新区开拓者王金华当然算一个,另一个便是会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市长章新胜。
  太想见一见这位章新胜市长了!可惜他现在太忙,而且离开苏州已经很多年了。他现在与我同城住着,然而北京太大,一城中的人几十年不能见一面是常事。章新胜原是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之后就任苏州市长。
  不知道章新胜同志是怎么来到苏州当市长的,想来这也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吧——苏州是中外著名的旅游名城,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下派来当市长,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
  苏州是旅游城市,老外来得多。有个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市长,很让苏州人有面子。
  章新胜的真正威信还是在省委、市委决策要在苏州建设如今已经成为苏州名片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之后的那些出手不凡的动作之后树立起来的。
  章新胜到苏州是在1990年,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中东海湾战争爆发。萨达姆指挥的伊拉克军队借口举兵入侵邻国科威特,美国的老布什立即命令美军进行了一场摧毁伊拉克军队的“沙漠风暴”,曾猖狂一时的伊拉克军队不堪一击,溃败在布什手里。
  这一仗,对许多小国是个巨大的震撼:强邻虎视眈眈,小国随时可能有被吃掉的危险……这些小国中有一个领袖怀有特别的危机感,他就是新加坡资政李光耀。
  作为新加坡国父式的人物,李光耀对自己国家的那种危机感使他在那段日子里有些坐立不安。李光耀对治国有着独特的眼光,他认为新加坡经济虽然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但毕竟是弹丸之地,抵御外力受到很大限制。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李光耀认为新加坡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以求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增强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内外并举发展经济,即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走出国门,力求与可靠而友好的大国进行经济联合,从而使新加坡走出一条与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和将本国事业向外扩展的全新道路。
  也就在这个时候,东方醒狮中国正在掀起一场更大的改革开放浪潮。*的南巡讲话内容也传到了李光耀的耳里。这位带兵出身的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新加坡领袖,从*的讲话中得到了巨大鼓舞——*在南巡时这样讲:我们要赶亚洲“四小龙”,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
  *南巡讲话后,中国内地的官员成群结队地往新加坡跑,以便取经回来干自己的四个现代化。
  新加坡是个区区岛国,面积只有中国的一个县那么大。一时间,新加坡快成了要被踏沉的游船……据说,仅1992年这一年,中国中央各部委和省以上的高官率团访问新加坡的就有98位,共有9万余人次到这个岛国考察取经。
  “这个样子,还不如我们去中国给他们也建个新加坡模式。这样一则可以回报邓公对我们新加坡的褒扬,二则可以寻得一个与我们同源文化的大国的保护!”李光耀找来同僚密商此事。
  “资政建议甚是,我们动身去中国吧!”同僚们纷纷赞同。
  于是在1992年的9月,李光耀带领新加坡副总理王鼎昌等重要官员来到中国,名为访问,实则在寻求合作地。他们从中国的南方一直走到北方,又走了山东、上海等沿海城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1章与新加坡人的亲密接触(2)
李光耀一路考察,最后比较之下,他中意的还是上海。因为上海工业基础好,交通又方便,人才等各种资源又具优势。但与有关方面接触后,新加坡人内心失望了:上海人并没有把新加坡的诚意理解透。
  “要不资政您和王副总理先回国吧。我留下来再看看·”年轻的副总理李显龙对李光耀和王鼎昌说。
  “也好,毕竟我们选定的是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肯定会有我们中意的地方。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李光耀和王鼎昌会意地对视了一下,对李显龙这样说。
  就这样,李显龙留在了上海。接下去的时间怎么安排呢·上海已无要事,可上海又非轻松的旅游城市。李显龙的助手建议道:“副总理是不是可以到苏州一趟,那里离上海很近,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尤其是东方古文化和江南风景都在那里集中体现。”
  “好,就到苏州去休息两天。虽然来过几次中国,但苏州的园林我还不曾去过。机会难得!”一身休闲服的李显龙精神抖擞地在房间里做了几个扭腰伸臂的动作。
  “什么,李显龙副总理要来苏州!太好了,明天一早我去上海接他!”几乎不出一小时,新加坡副总理第二天要到苏州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章新胜市长耳里。正在忙着如何落实市委对外开放搞活的章新胜听到这一消息,兴奋不已。作为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他与新加坡的几位高层政要都有过交往,这其中包括李显龙。作为老朋友,他去上海接一下李显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一点章新胜了解新加坡客人,他们非常讲究“适宜”的礼仪。如果事情做得太热情了,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李显龙此次来苏州是纯粹的私人旅游。我们怎么接待呢·跟他谈不谈与苏州的经济合作事宜呢·章新胜通知市政府秘书长安排明天到上海的车子后,脑子里盘算着如何接待新加坡客人的到来。对啊,派谁来一起接待客人呢·这很关键,搞好了,我们就可以把新加坡放在口袋里的项目拿到手,弄不好便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找谁来担此重任呢·老吴!昆山的吴克铨行!章新胜一高兴,操起电话就往市人大打去。
  “喂喂,老吴吴克铨同志在吗·什么,他还没上人大来报到·好好,我打昆山找他吧!”章新胜重新操起电话,往昆山打去——“喂,是老吴吗·市人大会已经开过几个月了,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去报到呀·谁说你退居二线了·人大副主任位子很重要嘛!哎哎,老伙计,你没有去报到正好,我这里有个急差使:明天哪,新加坡的副总理李显龙要到苏州来,我想请你老将出山……当然合适了,你是昆山开发区的创始人,搞开发区有经验,新加坡人也知道昆山有个开发区很出名。这次李显龙来目的不明,但他们是想到中国来投资这一点我们已经摸清了,问题是我们得法让他们口袋里的钱放到苏州来。哎,这可是件大事!就因为这,我才请你老哥出山的嘛!好,别推了,明天一早你就上苏州城里来,我们一起接待李显龙。跟他怎么说,现场发挥吧!”
  章新胜风风火火下达“命令”后,就忙着去准备第二天李显龙来后的各种接待细节。
  第二天,上身着白衬衣、系红领带,下身穿浅蓝色牛仔裤的李显龙出现在苏州著名的拙政园。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相比,新加坡的这位副总理年轻、帅气,又非常随和。而另一个重要的细节是,他还能说些中国话。

第11章与新加坡人的亲密接触(3)
陪李显龙的苏州人,除了章新胜,还有吴克铨。
  这一天是5月9日,可以说是江南春光明媚的日子。天气也不热,中方人员个个西装革履,倒是客人很随意。李显龙笑着对苏州人说:你们不要搞得太正规,我是私人旅游来的。
  章新胜忙说:“李副总理是尊贵的新加坡客人,能到苏州来,是我们这座古城的荣耀。我们要以能够表达的全部热情来欢迎您。”
  一旁的吴克铨附和道:“李副总理也许不知道,我们苏州的老百姓有个传统,如果不把远方来的客人照顾好,就等于你没有把家前宅后打扫干净一样,是没有修养和礼貌的表现,会被人瞧不起的。我们苏州人对所有的客人都一样,一定是真诚和热情的。”
  李显龙听了吴克铨的话,很是感慨:“你们苏州人的教养早有所闻,果然名不虚传。”
  游览途中休息品茶时,章新胜市长不忘向客人介绍苏州的情况,同时也讲起了经济发展的一些设想。
  “哎哎,你们是请我来看园林的,怎么谈经济了·”李显龙警惕地朝苏州人瞪圆了双眼。
  章新胜和吴克铨暗暗一惊,两人不由交换了一下眼光。章市长忙对李显龙解释:“谈苏州,难免说经济,因为苏州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好的景象。我们知道李副总理是经济大专家,想请李副总理对我们苏州经济的发展提些宝贵意见或建议。”
  李显龙哈哈一笑,说:“其实不是不可以谈经济嘛!你们苏州多好的一个地方!”
  “是是。欢迎李副总理多到苏州来参观指导。”章新胜和吴克铨一瞅“苗头”,有戏!于是连忙拿出加倍的热情,一边陪从,一边不停地琢磨着如何“引龙入套”。但苏州人发现,李显龙太聪慧,他不会轻易落入苏州人设下的圈套。
  这一天,一边是对上海感到失望的新加坡副总理有意回避谈经济问题,一边是表面装着陪对方游玩休闲实则急着探摸客人投资意向的苏州人。双方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在一起斗智,就叫人看了更精彩。
  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却又各自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白天游园林、观街景,宾主似乎都很悠闲轻松。晚宴非常丰盛,李显龙对苏州的菜肴大加赞赏。举杯间,新加坡客人先把话题扯到了经济上——
  李显龙:“我们新加坡面积小啊,所以寸土寸金。可当初我们也是为了招商,不得不把地卖便宜了……”
  章新胜一听这话,立即朝斜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